一般人看《本草》是這樣的——
但是吃貨眼裡的《本草》是這樣的——
——哇,這個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
——我的天,這個吃法很高端的樣子!
——嗯?這個看起來比白開水好喝多了的樣子!
歡迎來到【吃貨本草】專欄,我們將花式為您解讀明·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是的,這絕不是一本普通的《本草》。
我們的口號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是一份美食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來一份。
【吃貨本草】第一篇:一雙梅子青
壹:開吃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梅子這種食物是啥時候長的。時珍曰︰梅,花開於冬而實熟於夏
有些人會把梅子和普通梅樹搞混,這裡說明一下,梅子是果梅樹結的果,一般的觀賞梅只開花不結果。
貳:今年夏日飲品推薦——冰糖烏梅茶,酸酸甜甜的好味道!
時珍曰︰造法︰取青梅籃盛,於突上燻黑。若以稻灰淋汁潤溼蒸過,則肥澤不蠹。
烏梅其實是青梅經煙火燻制而成,夏天的時候常被用來消暑。但烏梅消暑的原理和西瓜不一樣,西瓜性寒,烏梅則是屬於火氣的食物。
夏天的時候,人常常沒胃口,並且一直想要喝水。這時候,用烏梅湯代替白開水是一個很好的辦法,老少皆宜。
人的食慾由胃火掌控,沒胃口是由於胃底相火少了,因此適當地補充胃火可以增加人的食慾。當然,本身胃火很旺的人就不宜吃烏梅了。
仨:白梅——這傢伙或許不好吃,但是能拔刺!
白梅:【釋名】鹽梅、霜梅。
【修治】取大青梅以鹽汁漬之,日曬夜漬,十日成矣。久乃上霜。
白梅又稱鹽梅、霜梅,是將青梅用鹽醃漬而成。
這種白梅的一大功夫就是——拔刺。
刺在肉中者,嚼敷之即出。
如果有一天,你的皮膚裡刺入了一根刺,深陷肉中不可拔,那麼可以試試用白梅,咀嚼後外敷在刺上,這根刺將很快就會自動退出來。
治刀箭傷,止血,研爛敷之。
古人用白梅來治刀箭傷,將其搗爛外敷在傷口上,雖然不可能像傳說中的金瘡藥那樣一塗就好,但可以加速傷口恢復的速度。
冰梅丸︰用青梅二十枚(鹽十二兩,醃五日,取梅汁),入明礬三兩,桔梗、白芷、防風各二兩,豬牙皂角三十條,俱為細末,拌汁和梅入瓶收之。每用一枚,噙咽津液。
有一種病,叫喉痺乳蛾。就是喉嚨會突然腫起來,嚴重的時候,會威脅人的呼吸,讓人窒息,這時候,古代的醫生通常會用刀子伸進喉嚨劃破腫痛處,放出膿血來,作於急救。
曾經有個故事,古時候,一位公主不幸得了這種病,但是公主很怕刀片進喉嚨裡劃。於是有一個醫生安慰公主說:我不用刀片,我用毛筆。後來,這個醫生把刀藏在毛筆裡伸進公主的喉嚨,劃破了腫痛處,救了公主一命。
按《本草》中冰梅丸的方法,制好後每天用一枚,含在口中,噙咽津液,便可治療。
肆: 現在治療便秘一般用開塞露,將藥擠進直腸內。古時候沒有開塞露,怎麼辦呢?
古人說:吾!有!烏!梅!
大便不通,氣奔欲死者︰烏梅十顆,湯浸去核,丸棗大。納入下部,少時即通。
便秘,用一顆烏梅,塞進肛門裡,很快就會通便。
烏梅塞菊花,感覺離吃的有點遠了,咳,讓我們再扯回來。
伍:鹽梅煎湯,細細飲之。
鹽梅煎湯,口感怎麼說呢.會比較鹹吧。《本草》介紹,這個辦法可以用來治療霍亂(主要表現是腹瀉)。
陸:蛔蟲上行,出於口鼻︰烏梅煎湯頻飲,並含之,即安。
蛔蟲是個很恐怖的東西,上一輩人小時候似乎都吃過寶塔糖——一種專門打蛔蟲的藥。不過90後就基本沒見過了呢,來來來,讓你們瞅瞅寶塔糖:
看起來很漂亮,有點像奶油塊兒,但是據說這個東西有副作用。
《本草》中介紹,蛔蟲可用烏梅煎湯頻飲,同時經常含幾顆烏梅在嘴裡,蛔蟲就會自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