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薦你|文【全文2091字,圖片8張】
如何憑「三顧茅廬」4個字,編出1個精彩的故事?這幾點很重要!
《出師表》全文沒有華麗的辭藻,卻體現了最率真和質樸的情感。這篇文章再現了一代忠臣諸葛亮對先帝劉備知遇之恩的感激,和對後主劉禪的殷切希望,也表達了諸葛亮願「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尚情操。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明確的說到: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從這裡可以看出,「三顧茅廬」在歷史上是真實發生的,但卻只有一句話:「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凝結成4個字就是「三顧茅廬」,羅貫中如何憑藉這4個字編出一個精彩的故事呢?
巧設懸念
作為一部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最大的魅力就是,它不像歷史那樣看上去冷冰冰,而是充滿了藝術性,它在處理方式上,充滿了懸念,也使小說的文字更加有溫度。
劉備在荊州待了好幾年,居然沒有聽說過諸葛亮的名字,這不符合常理,但也卻符合劉備的心理。據《三國志先主傳》記載:
表自郊迎,以上賓禮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
劉表對劉備是不錯的,但卻不委以重任。劉備雖心有不甘,卻也不敢公然招募人才,因為他一旦說出自己的雄心壯志,離禍就不遠了。這就和劉備當初投靠曹操,在許昌時一樣的道理,只能假裝自己甘於現狀,等待時機。但這一次,一等就是6年。
此時劉備的內心是矛盾的,他一方面安於現狀,另一方面又不想這樣了此殘生。年輕時立下的豪言壯志,一遍遍的提醒著他,自己不能這樣混下去了,但是要如何做呢?他不知道。
終於有一天,劉備忍不住對劉表掏心窩子了,說自己常年不打仗大腿上都長肉了。剛說完,就出事了,劉表手下的蔡瑁就打起了劉備的主意,要不是劉備的盧馬跑得快,躍過檀溪,估計就慘遭毒手了。
《三國演義》這一段的處理上,給劉備加了一段奇遇:劉備躍馬過檀溪後,遇到了隱居的高士水鏡先生司馬徽,然後借司馬徽之口,將天下大勢娓娓道來,並引出2個神秘的人物「臥龍」、「鳳雛」。司馬徽這裡也賣了個關子,不管劉備怎麼問,對臥龍、鳳雛的其他信息閉口不談。
看得出,羅貫中在引出諸葛亮這個關鍵性人物時,做足了鋪墊,還設置了不少懸念。
進行鋪墊
劉備顯然也沒太在意山野村夫的話,回去就把臥龍、鳳雛忘得一乾二淨。一直到他遇到徐庶,才知道自己接下來的日子應該怎麼過,要想成就王霸之業,首先要請個CEO。
徐庶這段也是經過幾個轉折:先是在徐庶指揮下打了個大勝仗,然後又大破曹仁的八門金鎖陣,把劉備看得一愣一愣的。隨後徐庶就這麼走了,因為老母被抓投奔了曹操。劇情反轉太快,劉備簡直來不及開心或悲傷。
徐庶走後又回馬推薦了諸葛亮,搞了半天,這一切都是羅貫中為引出諸葛亮布的局,徐庶不過是諸葛亮的墊腳石罷了。
拆分法
諸葛亮的《出師表》中,一句話就把「三顧茅廬」概括了:「三顧臣於草廬之中」。但作為小說,《三國演義》不能這麼寫。
小說把三顧茅廬進行了拆分:具體到一顧、二顧、三顧。
一顧茅廬時,劉備不僅沒照到諸葛亮的面,連諸葛亮家都沒找到。但也不能說一無所獲,起碼聽到了諸葛亮作的詩,見到了諸葛亮的朋友崔州平。通過諸葛亮的詩歌,以及和崔州平的交流,劉備和讀者一起都對諸葛亮有了全新的認識,即這人絕非等閒之輩。
二顧茅廬,劉備有了新的突破。劉備成功地找到了諸葛亮的朋友圈:孟廣威、石廣元,這兩個比崔州平還牛,好傢夥,那諸葛亮得有多厲害呢?劉備心裡痒痒的,讀者心裡也痒痒的。
最大的收穫是,劉備這次成功來到諸葛亮家中,細心的劉備發現了諸葛家大門的對聯寫著:「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劉備心裡按耐不住喜悅,院子裡,一個少年朗誦的詩歌更是讓劉備聽完心裡一蕩:
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於一方兮,非主不依。
樂躬耕於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於琴書兮,以待天時。
從詩歌判斷,這一定是諸葛亮所為。可惜,吟唱者卻是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諸葛亮外出閒遊去了,歸期未知。
誤會的合理設計
劉備忽然有些失落,張飛和關羽更是開始罵娘。回去的路上,劉備精神恍惚,看到個人都以為是諸葛亮。離開臥龍崗的劉備,依依不捨,忍不住回頭張望。
《三國演義》配詩:
一天風雪訪賢良,不遇空回意感傷。
凍合溪橋山石滑,寒侵鞍馬路途長。
當頭片片梨花落,撲面紛紛柳絮狂。
回首停鞭遙望處,爛銀堆滿臥龍岡。
這兩顧茅廬中,羅貫中通過誤會法將懸念進一步升華,這裡一共有4個誤會:誤將崔州平當作諸葛亮,誤將孟廣威、石廣元其中一人當作諸葛亮,誤將諸葛均當作諸葛亮,誤將黃承彥當作諸葛亮。當這些誤會又合情合理,因為他們大多吟誦或歌唱的詩歌,的確出自諸葛亮之手。
總結
從「三顧茅廬」這段來看,羅貫中有著非常深厚的文學功底,他豐富的想像,合理的推測,甚至一些細節的把握都十分到位。除此之外,《三國演義》還給後人留下很多可以挖掘的空間,比如諸葛亮這兩次不在家,到底去了哪裡呢?三國愛好者,完全可以以此展開豐富的想像。
本文系「豫薦你」原創,圖片來自網絡!
傳播正能量,為你解讀古今中外、熱點事件背後的故事,帶你看透人間冷暖!點擊關注!喜歡的可以點讚、轉發、收藏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