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混亂的面膜市場與皮膚健康的殺手--激素
近兩年來,可稱得上是面膜年的黃金歲月,各種新的面膜品牌接踵而至,各大小廠家相繼推出自己的面膜品牌,如某某歲、某跡、黛某某等。去年九月份的廣州美博會簡直就變成了面膜展覽會,把面膜消費推向新一輪高潮。某幾個新晉品牌月銷量甚至達到數百萬片,光速掏空消費者的腰包。面膜的生產廠家帶動 了整個產業鏈的改變,包材商、原料商,加工廠等等都趨之若鶩,連不少電子廠、賣菜的大嬸都紛紛改行專門制膜了。
究竟「中國好面膜」是美顏神器還是毀容殺手?科學家告訴我們,選擇要理性,因為長期使用含糖皮質激素的美白面膜,會導致激素依賴性皮炎。
糖皮質激素,在皮膚科被稱為「皮膚鴉片」, 具有強大的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激素緩解紅、熱、癢、腫等症狀立竿見影,對多種炎症性皮膚疾患作用迅速而強大,成為皮膚科最常用的外用藥物。添加了激素的面膜,可以在短時間內抗炎和抑制免疫反應,並且可以使皮膚的毛細血管強烈收縮,臨床的效果就是有痘祛痘、有紅祛紅、四小時美白。
然而,激素的作用原理是減弱人體炎症反應,它不能抗菌,使用激素的時候,臉上的微生物環境並沒有改善;並且,激素會抑制肌膚的新陳代謝,包括蛋白質、脂類等物質的代謝。大家可以設想一下,皮膚的最外層,也就是角質層,一直在默默無聞的保護著我們,長時間外用激素產品時,角質層的脂類和蛋白質代謝基本處於被抑制的狀態。也就是說,只有老的角質層剝落,沒有新的角質層細胞補充,久而久之,皮膚角質層就越來越薄,最嚴重時,肌膚就是在「裸奔」。
角質層變薄只是肌膚受損的一方面,受激素的抑制作用影響,皮膚的免疫能力會逐漸減弱,經不起刺激,肌膚變得越來越敏感;脂類的合成被抑制,神經醯胺、游離脂肪酸、膽固醇等脂類組成的脂質雙分子層的完整性就會逐漸被破壞,皮膚就會失去鎖住水分的能力,阻止不了外界物質侵入體內;一旦停止使用含激素的產品,皮膚就會突發性的變紅,發癢,長痘,肌膚會變得特別的幹、敏感、出現紅血絲,嚴重還會皮膚萎縮,這就是激素依賴皮炎。
停用帶有激素的產品,換成安全可靠的產品,就會出現臉紅,發熱,刺癢等症狀,這叫斷激素過敏症,消費者以為是新買的產品不好,又換回原帶有激素的產品,症狀會立刻減輕;如此反反覆覆,一直在「激素」的路上越陷越深。
其實,激素對皮膚的作用遠不止這些,長期外用激素可能出現的皮膚問題:
1.皮膚乾燥、有緊縮感、燒灼感、刺痛、強烈瘙癢等重度不適;
2.角質層變薄;
3.毛細血管瀰漫性擴張,局部出現紅斑;
4.皮膚脆弱,皮膚容易發紅、發燙、發癢;
5.毛孔粗大,「汗毛」異常增多、增粗(多毛症);
6.色素減褪或色素沉著;
7.毛細血管嚴重擴張,出現「紅血絲」;
8.表皮萎縮、起皺,幹皮症;
9.紫癲;
10.痤瘡樣皮炎;
11.毛囊炎;
12.口周皮炎;
13.過敏型接觸性皮膚炎;
14.酒糟鼻樣皮炎;
15.丘疹、膿皰;
16.創傷修復延遲;
17.黴菌或細菌感染;
……
第二部分:激素是如何偷偷添加到護膚品中去的
在過去,「氫醌+維甲酸+地塞米松」作為經典的祛斑黃金組合,為不少美容院的老闆們賺足了無數桶金,這三個成分已經在07年的時候已經在發布的<<化妝品衛生規範>>中明確被禁用了。這是糖皮質激素在化妝品中比較早期的應用。當然這個組合祛斑的效果,迄今為止,也還沒有更好的成分能夠超越,所以不少的地下作坊還在大量應用。
前兩年,「冰膜」開始盛行,宣稱安全快捷,無添加,包過檢。其實,這種面膜就添加了現在所謂的「美白素」,其主流的成分就是:丙酸氯倍他索、曲安奈德等糖皮質激素。
或許大家對」丙酸氯倍他索」比較陌生,但提起「皮康王」,大家就肯定知道了。這個皮膚病萬能藥,早就成了居家藥箱必備物品,皮康王所含的,就是「丙酸氯倍他索」。同樣含有糖皮質激素的還有膚輕鬆、皮康霜、皮炎平、派瑞松等常見的皮膚科藥膏。平時皮膚出現的紅、熱、腫、痛、癢等問題,只要使用了這類產品,基本藥到病除,深受廣大皮膚科醫生和消費者的喜愛。
常用的激素和對應的外用製劑商品名稱:
1.超強效:
丙酸氯倍他索:特美膚(Dermovate)、 恩膚霜、皮康王
雙醋二氟松(雙醋氟美松):索康霜(Psorcon)
滷美他松(滷米松):適確得(Sicorten)、新適確得(Sicorten Plus)
丙酸倍他米松(倍氯美松): 無極膏,丙酸倍氯美松乳膏
2.強效:
氟輕鬆(膚輕鬆):仙乃樂(Synalar)、膚輕鬆軟膏
哈西奈德(氯氟舒松):樂膚液、膚樂霜
倍他米松戊酸酯:倍他米松新黴素乳膏、倍他米松乳膏
糠酸莫米松:艾洛松(Eloson)
丙酸氟替卡松:克廷膚(Cutivate)
3.中效:
曲安奈德(曲安縮松、去炎松-A):派瑞松、康納樂霜,皮康霜
丁酸氫化可的松:尤卓爾
4.弱效:
地塞米松(氟美松)、醋酸地塞米松:皮炎平、複方地塞米松乳膏
氫化可的松:氫化可的鬆軟膏
按國家標準,激素不允許作為化妝品添加劑,但是市場上為什麼還有數量巨大的含激素產品?真魅博客Markgo認為,除了消費者對效果的迫切需求、市場競爭激烈、利益的誘惑等等,更大一個原因是有關部門的查處不得力。07年發布的衛生部規範,明確的標明了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的檢測方法,市場上嚴查幾次後,很少再發現有商家使用地塞米松和倍他米松,但是有關部門沒想到的是,精明的商家們早就不用那些老一代的激素了,而是早就進化到使用丙酸氯倍他索,檢測部門還停留在那些弱效激素抽查的階段,遠遠低估了市場的進化水平。
激素的檢測手段比較單一,基本都是依靠高效液相色譜,將化妝品中的激素成分分離出來,這種手段的局限是,只能檢測已知成分,不能識別未知成分。2013年藥監局要求開始所有的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並且加強了對41種激素的檢測。但是糖皮質激素何止區區的41種,並且,商家們現在的研究方向是想辦法加入幹擾的成分,影響檢測結果。
還有一種情況,生產工廠都是依賴著原料商的支持。很多工廠在自家的面膜加入了美白素,買到市場上,被消費者投訴了,才知道自家所用的「美白素」就是激素,直呼冤枉。這種情況也見得不少,側面反映出具備完善檢測條件的廠家還真不多。所以,含激素產品才會在市場上長盛不衰。
回歸一個大家關心的問題:什麼樣的化妝品會含有激素?怎麼判斷產品是否含激素?
激素目前沒有權威的化學分析方法,不能做到像重金屬和螢光增白劑那樣簡單方便:
1、儘量避免選擇三無產品,並且現在國家都要求產品進行備案,大家都可以查詢到市場上的產品是否經過備案;
2、選擇產品時候,需要理性對待廠家的宣傳。那些號稱能夠「一夜變白」、「三天祛斑」而又無激素添加的產品,Markgo那麼多年還聞所未聞,各位妹子想美白還是給點耐心;
3、如果你使用了某個產品,在極短的時間內(幾個小時或者一天)發現皮膚明顯變得細膩、變白、祛紅等等,你就要懷疑了;連續使用一段時間(大於20 天),一旦停用,出現紅、癢、痤瘡樣皮炎、粉刺、毛孔粗大、汗毛變得濃密等症狀,那麼你真的「中招」了。
面對市場上鋪天蓋地,尤其是朋友圈裡無數聞所未聞的產品時,大家選擇合適自己產品時,還真得理性對待。至於如何解決激素依賴皮炎,後期我們將發布相關指導文章。
最後,如果你周邊的朋友有可能已用了含激素的產品,請轉發本文至朋友圈,讓他們了解到問題的重要性,及時停止吧!
原創文章,轉載必須標明:來自微信公眾號truebuty(原文: 真魅博客特約撰稿人 Markgo 編輯:橙子)
回復「熱門"收到最受歡迎歷史文章:
此微信號由真魅化妝品研發團隊創辦,分享護膚知識,還有爆料和化妝品分析。關注就送價值94.8元的護膚入門與提高培訓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