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加速「上天」:6月星箭合體試驗,年底前酒泉發射

2020-12-12 騰訊網

吉利入局商業衛星領域並非臨時起意。自2018年起,吉利就開始戰略投資航天科技公司時空道宇,布局天地一體化的出行生態。

每經記者:孫桐桐 每經編輯:張北

吉利正在不斷加快「上天」的腳步。

4月24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控股集團)宣布,目前,浙江時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時空道宇)自主研發的雙衛星即將轉入衛星裝配後的各項環境試驗,如模擬衛星隨火箭上升階段狀況的振動試驗、模擬衛星在近零下270℃的太空運行狀況的熱真空試驗等,預計雙星將於6月進行星箭合體試驗。

時空道宇首發衛星示意圖

圖片來源:吉利控股集團官微

完成這些試驗考核後,衛星就可在符合質量標準的前提下正式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入軌,預計年底前完成發射,為用戶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務。同時,領克汽車宣布與時空道宇共同啟動雙衛星發射計劃。

「上天」計劃加速

據了解,時空道宇還將同步推出國內首個航天AI數據云OmniCloud,將航天AI數據、工業網際網路等行業進行融合。OmniCloud平臺以衛星技術(通信、導航、遙感)為核心,以衛星信息服務為內容,提供衛星雲產品、定製化行業解決方案等在線服務。

圖片來源:吉利控股集團官微

近日,時空道宇發布的招聘「火箭總師」職位引起熱議,實際上,這正是為年底成功發射雙星鋪路。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楊學良還公開回應稱:「火箭是買的,衛星是自己做的。我們招火箭總師是為了星箭融合,不是為了自己做火箭。」

吉利入局商業衛星領域並非臨時起意。自2018年起,吉利就開始戰略投資航天科技公司時空道宇,布局天地一體化的出行生態。啟信寶顯示,吉利控股集團旗下投資公司杭州邁捷投資有限公司是時空道宇的大股東,持股比例為70%。時空道宇的經營範圍包括技術開發、技術服務;衛星通信系統、光電技術、電子產品、電信業務等。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的「上天計劃」進展頗為迅速。今年3月3日,吉利控股集團開始全面布局商業衛星領域,吉利科技集團在浙江台州打造的國內首個脈動式模塊化衛星智能AIT(總裝集成測試)中心項目正式開工,規劃建設衛星研發中心、部組件智造中心、測控中心、雲計算大數據平臺等設施,借鑑汽車行業先進的總裝工藝,打造模塊化、柔性化、智能化製造工廠,可以靈活滿足不同型號規格的衛星總裝與測試。

此後,時空道宇加緊為衛星項目「招兵買馬」。除上述火箭總師外,時空道宇近期在招聘的職位中還包括硬體工程師、衛星綜測專家、射頻工程師、衛星載荷設計師、雷達工程師(光學)、電子信息工程師(遙控遙測)等近40個職位,最高月薪達5萬元。

卡位自動駕駛

在吉利之前,特斯拉CEO馬斯克已經試水過「上天」計劃。

2015年1月,SpaceX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提出「星鏈」計劃,該計劃的目標是建立覆蓋全球的衛星網際網路星座。根據馬斯克的計劃,2020年底將有800顆星鏈衛星投入使用,並且初步組建成網,為美國北部和加拿大的客戶提供「星鏈」服務,並在2021年初步實現全球的覆蓋。2024年,將4425顆衛星送到軌道平面,為全球客戶提供高速寬帶網際網路服務。按照規劃,整個「星鏈」項目要十年的時間才能完成全部部署。

實際上,從美國的馬斯克到中國的李書福,車企的競爭已經從陸地「燒」到了太空。這與傳統汽車產業向智能網聯化轉型不無關係,提前布局低軌衛星,可以為實現無人駕駛搶佔先機。據普華永道此前預測,在乘用車領域,到2030年,中國將有50%的汽車實現無人駕駛,全球無人駕駛4/5級的汽車也將達到8000萬輛左右。

吉利方面表示,低軌衛星布局形成後,將提升導航高精度達釐米級,為高級別智能駕駛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務,提升用戶智能出行體驗,不僅有利於自身立體出行布局,還將與汽車製造、未來出行、大數據等行業深度融合。

據了解,低軌衛星網際網路利用低軌衛星星座可實現全球網際網路無縫連結服務。相對於傳統的光纖接入龐大的地面網絡和基站,低軌衛星網際網路在偏遠地區部署更加簡便、成本更低,可彌補未來無人駕駛領域由於成本問題偏遠地區基站建設覆蓋率低的短板。

當前,衛星網際網路技術也已成為通訊領域科技競爭的新焦點。根據摩根史坦利預測,航天業的規模將從2016年的3500億美元增長至2040年的超過1.1萬億美元,其中一半的增長將源自新型網際網路衛星。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抖音直播解鎖航天記憶,帶網友探秘酒泉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來源標題:抖音直播解鎖航天記憶,帶網友探秘酒泉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5月16日至17日,酒泉、西昌、太原、文昌四大航天發射場以「離開地球表面」為主題首次在抖音官方號「我們的太空」發起聯合直播。
  • 高分九號03星發射成功 搭載發射皮星三號A星、和德五號衛星
    央廣網北京6月18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6月17日15時19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九號03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皮星三號A星以及和德五號衛星。
  • 我國成功發射高分九號03星 搭載發射皮星三號A星、和德五號衛星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今天(6月17日)15時19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九號03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皮星三號A星、和德五號衛星。
  • 解析度可達亞米級 高分九號05星發射成功!
    解析度可達亞米級 高分九號05星發射成功! 2020年08月23日 15:22:00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   2020年8月23日10時2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九號05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我國商業航天「鴻雁」星座首星發射
    2018年12月29日,我國商業航天「鴻雁」星座首星發射。攝影:周子璽 人民網北京12月29日電(趙竹青)29日,「鴻雁」星座首發星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成功並進入預定軌道,標誌著「鴻雁」星座的建設全面啟動。 「鴻雁」星座由數百顆低軌衛星和全球數據業務處理中心組成,首期投資200億,是我國首個國家級、投資規模最大、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商業航天項目。
  • 智星一號A星完成整星試驗,將於年底搭載「長八」火箭發射入軌
    西藏北部、青海南部、華北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4~6級風。 ●小太溫馨提示:前期呼喚冷空氣的南方小夥伴們,最近幾天,冷空氣的力度滿意否? 航天熱點 ●智星一號A星完成整星試驗進駐發射場
  • 上天已經半個世紀的東方紅一號怎麼樣了?酒泉測控團隊:再次捕獲
    4月24日是中國航天日,今年的這一天也是我國第5個中國航天日。為什麼選這一天作為中國航天日呢?因為這一天是我國東方紅1號衛星成功發射上天的日期。1970年的4月24日,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它的直徑約一米,質量約173千克,在太空中以電波形式向全世界播放《東方紅》樂曲。此舉標誌著我們中國從此打開了通向太空的大門,距離現在已經50年了,所以今天也是我國東方紅一號人造地球衛星升空的50周年紀念日。那麼您知道如今的東方紅1號在哪裡嗎?
  • 上天50年的東方紅一號現在怎麼樣了?酒泉測控團隊:再次「捕獲」
    4月24日是中國航天日,今年的這一天也是我國第5個中國航天日。為什麼選這一天作為中國航天日呢?因為這一天是我國東方紅1號衛星成功發射上天的日期。1970年的4月24日,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它的直徑約一米,質量約173千克,在太空中以電波形式向全世界播放《東方紅》樂曲。此舉標誌著我們中國從此打開了通向太空的大門,距離現在已經50年了,所以今天也是我國東方紅一號人造地球衛星升空的50周年紀念日。
  • 2020年6月17日15時19分!我國成功發射長徵火箭!攜三星入軌!
    今天註定是一個難忘的日子,2020年6月17日15時19分,星期三,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我國成功發射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並成功將高分九號03星、皮星三號A星和德五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攜三星入軌,全程發射獲得圓滿成功,祖國威武。
  • 東風二號飛彈發射失敗,錢學森通過「扁擔」找原因,最後取得成功
    1962年3月21號,我國第一枚自主研製的飛彈「東風二號」,在酒泉基地的飛彈試驗靶場發射失敗,因此也給無數的科研工作者們好好得「上了一課」。事後,錢學森經過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找到了飛彈發射失敗的原因,並且還制定了一個不可動搖的原則。究竟是什麼原因呢?錢學森又制定了什麼原則呢?
  • 嫦五歸來長八待發 歷數我國航天發射的新一代「頂梁柱」[組圖]
    長徵六號充分應用新一代運載火箭基本型的技術,研製周期短,簡化發射方式,縮短發射周期,滿足快速發射的要求。首飛時發射準備時間只需要一周。    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於2009年獲得國家正式批覆立項,並於2013年12月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完成場箭合練。
  • 「箭-9M333」加速俄羅斯武裝力量現代化進程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俄軍方近日完成最新式「箭-9M333」防空飛彈的全尺寸試驗,卡拉什尼科夫股份公司也開始為俄聯邦國防部批量生產該產品。據悉,「箭-9M333」是一款用在履帶式底盤的「箭-10M」地空防空飛彈系統,那麼,該飛彈系統對現有俄防空體系會造成何種影響呢?
  • 成功發射中星6C 可提供高質量的話音、數據、廣播電視傳輸業務
    自1970年4月24日長徵一號運載火箭首飛至2007年6月1日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發射鑫諾三號衛星,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實現100次飛行用時37年,年均發射2.7次;再至2014年12月7日,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星,長徵火箭第二個100次飛行用時7.5年,年均發射13.3次;今天,長徵火箭完成第三個100次飛行,僅用了4年多時間,年均發射23.5次。
  • 海上發射!一箭九星!
    據一院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副總指揮金鑫介紹,這是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繼2019年成功完成首次海上發射技術試驗後,實施的第一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此次發射的吉林一號高分03組衛星由吉林長光衛星有限公司研製,包括3顆高分03C視頻星和6顆高分03B推掃星,其中1顆衛星也被命名為嗶哩嗶哩視頻衛星,定製用於網際網路科普傳播。該組衛星將與在軌的吉林一號衛星組網,為林業、農業、草原、海洋、資源、環境等行業用戶提供更加豐富的遙感數據和產品服務。
  • 行雲二號發射成功_天基物聯網星座要來了
    打開APP 行雲二號發射成功_天基物聯網星座要來了 新浪新聞 發表於 2020-05-12 15:12:11   5月12日是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
  • 中國第二枚民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創始人:不要急著當馬斯克
    「穀神星一號(遙一)簡陽號」商業固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本文圖片  陳肖北京時間11月7日15時12分,星河動力(北京)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星河動力」)自主研發的「穀神星一號(遙一)簡陽號」商業固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順利將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天啟11星精確送入預定軌道。
  • 航天科技四院固體動力助推中國首星遨遊天空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人民網北京4月25日電(趙竹青)今年4月24日,是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50周年紀念日。記者從航天科技四院了解到,該院研製生產的長徵一號運載火箭第三級固體發動機,為「東方紅一號」衛星的成功發射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1965年,中國科學院受國防科委的委託,召開了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方案論證會議,決定研製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所用的「長徵一號」運載火箭第三級固體火箭發動機由四院承擔。
  • 9月6日 深圳大事件
    Sept. 62020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 ;恨不知所終,一笑而泯。by 金庸深圳深汕高鐵深圳段擬設三座車站深圳機場衛星廳主體結構全面封頂深圳下周起雷雨頻繁國 內國產新冠疫苗首次公開亮相,最快今年底上市中國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成功著陸北京冬帕運會修改會徽深汕高鐵深圳段擬設三座車站
  • 高分九號03星發射成功 皮星三號A星、和德五號衛星同步入軌
    高分九號03星發射成功 皮星三號A星、和德五號衛星同步入軌  Evelyn Zhang • 2020-06-17 16:28:24 來源:前瞻網 E3500G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