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cednc
最近,華為榮耀出售引起業界極大關注,EDN發表了《華為榮耀以400億美金成交!包含什麼技術?》。今天,餘承東被任命為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主任。華為的智能汽車戰略再次引爆IT界。那麼,華為在智能汽車領域又有什麼核心技術,其能否複製手機領域的「榮耀」,把華為智能汽車也推向巔峰呢?nbcednc
今日(11月25日),華為內部網站心聲社區刊出華為經營管理團隊(EMT)文件(華為EMT決議【2020】007號),正式將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IAS BU)的業務管轄關係從ICT業務管理委員會調整到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同時任命汪濤為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成員。nbcednc
同時,重組消費者BG IRB為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將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的投資決策及組合管理由ICT IRB調整到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任命餘承東為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主任。nbcednc
在文件中,任正非強調,華為不造整車,但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提供商。。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和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要堅持華為不造車的戰略,且無權改變此戰略。「以後誰再建言造車,幹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nbcednc
一向以狼性著稱的華為,正加注在汽車產業上的砝碼。繼2019年成立智能汽車BU之後,華為高管確認,華為正在將智能汽車BU與消費者業務在汽車端的布局整合,以進一步形成合力。nbcednc
那麼,華為智能汽車有哪些核心技術呢?nbcednc
華為初期的智能汽車產品和服務主要包括五大智能系統,智能駕駛(平臺)、智能座艙(鴻蒙車機OS為核心)、智能電動、智能網聯、智能車雲(智能車控和智能雲服務)。nbcednc
架構 CCA + VehicleStack,就是軟體可跨車型、跨車企升級和復用,硬體可拓展、更換。好處一是降成本、二是提高開發效率,三是可持續升級。nbcednc
nbcednc
包括晶片、算法、傳感器、作業系統、開發環境等等。nbcednc
nbcednc
華為發布的新一代MDC智能駕駛計算平臺系列產品有:MDC 210、MDC 610。其中MDC 210主要面向L2+級別自動駕駛,MDC 610主要面對L3-L4級別自動駕駛,均能滿足車規級要求。nbcednc
華為自研晶片+自研系統+ 顯示硬體,晶片是麒麟系列的車規級版本,系統就是鴻蒙OS,顯示硬體包括AR HUD 和 超清液晶儀錶盤。nbcednc
nbcednc
包括智能車控平臺、整車控制OS和硬體。硬體包括BMS、電機電控、車載充電系統及模塊。nbcednc
華為X合一電驅動單元將電機、減速器、OBC、DCDC、PDU、MCU、BCU等都整合在一起,採用冷油散熱技術,相當於車輛電氣架構以此單元為核心,電池,電機,車內電器,充電,驅動等控制都依靠他。nbcednc
也就是車聯網產品,包括V2X模組、TBOX、車載網關。nbcednc
車聯網是物聯網行業成熟度最高並且連接數量最多的領域,早在2009年,華為就開始對車載模塊進行開發,並於2013年推出車載模塊ME909T,正式進軍車聯網。nbcednc
車聯網能夠讓交通參與方的意圖得到精準詮釋,並據此做出準確判斷。2018年6月,華為發布EI交通智能體使能聰明的道路,並首次在無錫城市級車聯網項目正式應用;同年10月,華為發布移動數據中心MDC600使能自動駕駛,打造「聰明的車」和「智慧的路」。nbcednc
作為未來智慧交通管理和自動駕駛的主流解決方案,車聯網不僅要有「聰明的車」和「智慧的路」,更需要「車路協同」。車路協同不僅擁有優秀的交互能力,還能大大增強自動駕駛車輛的感知能力,對於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性提高、成本降低等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可以解決堵車、提升道路利用率。nbcednc
布局車路協同網絡,2018年6月,華為發布首款商用C-V2X解決方案RSU(路邊單元),確保通信暢通、安全,並在無錫車聯網城市級示範項目中啟動規模商用。截至目前,該路邊單元設備在無錫、德清、武漢、延崇等多個項目中的出貨量近千臺,出貨規模快速持續增長,並已與信號機、路牌、氣象傳感、地圖及上層應用等相關產業鏈夥伴開展廣泛合作。nbcednc
隨著項目的推進和技術的迭代升級,發展車路協同對路邊單元設備提出新要求。今年6月,華為推出新一代路邊通信單元RSU6201。相較舊產品,該設備核心晶片完全自主研發,有效保證網絡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具有更加強勁的聯接性能。nbcednc
nbcednc
為推出的新一代路邊通信單元RSU6201率先在無錫城市級車聯網示範項目中試點部署,隨後,在浙江、廣東、上海、北京、鄭州、武漢等國內外20多個項目中大量部署,廣泛應用於城市、高速和封閉園區場景。nbcednc
下一步,華為將率先在無錫的1000個交通路口部署覆蓋RSU6201,為未來智慧交通與車聯網、人工智慧、視頻監控、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提供可能。根據中國發改委發布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規劃》中提出:到2025年,中國能實現有條件智能駕駛汽車的規模化生產,LTE-V2X實現區域覆蓋,5G-V2X在部分城市與高速公路覆蓋。nbcednc
華為汽車領域的雲服務,包括自動駕駛雲、V2X雲、車聯雲、電池管理雲。nbcednc
其中車聯雲已經在PSA的DS7Crossback車型上應用。nbcednc
nbcednc
華為雲自動駕駛雲服務Octopus包含自動駕駛數據、訓練和仿真三大子服務,覆蓋自動駕駛數據、模型、訓練、仿真、標註等全生命周期業務,將有力提升企業的自動駕駛產品開發效率。nbcednc
數據服務:處理車載硬體平臺上輸出的傳感器數據,回放雷達、攝像頭等不同格式的數據;支持PB級海量存儲、交互式大數據查詢和海量數據治理。nbcednc
訓練服務:管理和訓練自動駕駛模型,不斷在新的數據集和測試集上提升模型的準確度,持續提升自動駕駛安全係數。平臺提供軟硬體加速,能大幅縮短訓練時間,提升訓練效率。nbcednc
仿真服務:在數據服務和訓練服務的基礎上,提供仿真、場景庫管理、場景片段、評測系統等應用工具,確保自動駕駛模型合規、安全、可度量、質量達標,快速集成到ADAS版本中。nbcednc
同時,自動駕駛行業的關鍵技術對自動駕駛汽車的量產,以及相關領域的研究起著關鍵作用。Octopus具備全託管、海量數據、軟硬體加速、自動化標註、仿真場景、車雲無縫對接六大優勢,可助力車企從多角度突破自動駕駛業務發展的瓶頸,解決自動駕駛痛點。nbcednc
與華為合作的汽車產業鏈上的企業包括啟明信息、千方科技、四維圖新、中國汽研、寧德時代、富臨精工、祥鑫科技、華陽集團、伯特利等等。nbcednc
華為的優勢,一是技術,包括晶片、作業系統、雲、5G等等,這些都是傳統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缺少的; 二是IT 思維,也就是用IT的方式做汽車的架構。這帶來的是成本的下降和智能化的加速;nbcednc
既然架構跨車型、跨車企,那麼就可能被大規模採用。nbcednc
從最近的消息看,和華為汽車業務合作的廠商越來越多。這說明,華為的汽車業務和這些供應商,特別是國內的供應商,並沒有很明顯的競爭關係。簡單的理解是,目前國內的供應商更多的是做傳統的硬體,而華為提供的主要是傳統硬體之外的智能化產品,這些產品代表的是未來的智能化發展方向,傳統的零部件供應商可能提供其中的某個產品,但很少能提供」解決方案「。 也就說是,華為提供的更多的是智能化帶來的產業鏈的增量。nbcednc
那麼,和華為合作,對傳統零部件供應商來說,就意味著,在正在進行且即將加速的汽車智能化市場中,可能帶來不錯的營收和盈利增長,畢竟是一個新的增量市場。而能夠和華為合作,會更受主機廠的認可。nbcednc
而對車企來說,和華為合作,最主要的好處當然是降低成本和縮短新車的開發周期。也就是華為說的:為車企造好車。nbcednc
華為為什麼要從造手機轉變到「造車」?nbcednc
智慧型手機市場經歷多年的普及與發展,早已進入存量市場。雖然這兩年5G迎來規模商用,但似乎並未給智慧型手機市場帶來想像中的巨大增量,反而在2019年全球手機市場呈現下滑趨勢。nbcednc
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5G的發展逐漸早就了另一個增量市場:萬物互聯,除了個人、家庭和辦公,出行場景成為其中的想像空間之一。nbcednc
nbcednc
市場調研機構IHS Markit發布的《2020年中國智能網聯市場發展趨勢報告》顯示,目前全球市場的搭載車聯網功能的新車滲透率約為45%,預計至2025年可達到接近60%的市場規模。長期預測中國的智能網聯汽車市場將不斷增長,至2025年接近2000萬輛,市場滲透率超過75%以上,高於全球市場的裝配率水平。nbcednc
實際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早已成為汽車產業的共識,只不過要實現過渡,不會那麼容易。佔據汽車銷量大頭的傳統車企要變革,雖然擁有強大的汽車生產製造能力,但在智能化上能力和經驗都不足。nbcednc
甚至連網約車企業滴滴也將目光投向了這一市場。日前滴滴與比亞迪聯合推出定製網約車,就聲稱可18個月進行迭代。nbcednc
華為也正是瞄準了這個機會。nbcednc
2019年5月,華為正式內部發文成立了智能汽車BU,提供智能汽車的ICT部件和解決方案。實際上,在此之前,華為內部就對進軍汽車產業布局已久。nbcednc
早在2014年,蘋果宣布正式推出車載系統CarPlay。而一向將蘋果視為對手的華為,消費者業務團隊也早已躍躍欲試,「蘋果在做車,我們為什麼不能?」nbcednc
這其實就是後來華為對標蘋果推出的HiCar解決方案。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表示,手機有百萬級的應用,PC有萬級,電視有千級,車只有百級。而通過華為HiCar,可以將手機中的百萬級應用帶到汽車中。nbcednc
華為消費者雲服務業務發展部部長張思建表示,消費者雲服務部推出了面向車機的方案HMS for Car,也會像手機端一樣有負一屏、流媒體等解決方案。「對於消費者業務來說,車和手機一樣,是一個智能終端,是華為1+8+N戰略中規劃的內容。」他說。nbcednc
實際上,手機廠商在車機端也野心勃勃。一向被外界認為在IoT上布局有些緩慢的OPPO,在日前的未來科技大會上,OPPO的車機互聯功能悄然亮相,稱可以通過車、機之間的資源協同、能力流轉,實現無感車鑰匙、遠程車控、智慧投屏等功能。nbcednc
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抑或是網際網路企業,手機廠商,都無法放棄智能汽車這個超級終端所潛藏的市場空間。nbcednc
在手機領域,華為被美國制裁,列入實體清單雖然沒有倒下,但是未來之路依然不確定,所以不得不賣掉榮耀,「斷臂求生」,不管是出於無奈還是戰略轉型,華為的智能汽車戰略都不是心血來潮。nbcednc
當年,華為與榮耀手機品牌從運營商定製機艱難轉型以後,獲得了眾多工程師等粉絲(花粉)的青睞,現在,傳統汽車正在向智能汽車過渡,汽車新勢力的消費人群也有著同樣的表現(也因此,華為把智能汽車歸為消費類,重組消費者BG IRB為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任命餘承東為負責人)。nbcednc
那麼,作為工程師技術出道的汽車玩家,華為能否再次把華為榮耀的成功經驗複製到智能汽車領域呢?nbcednc
作者/責編:Challeynbcednc
更多技術方面的交流可以加作者微信(同名)。nbced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