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智能汽車有哪些核心技術?能否複製手機領域的「榮耀」?

2020-12-21 EDN電子設計技術

nbcednc

最近,華為榮耀出售引起業界極大關注,EDN發表了《華為榮耀以400億美金成交!包含什麼技術?》。今天,餘承東被任命為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主任。華為的智能汽車戰略再次引爆IT界。那麼,華為在智能汽車領域又有什麼核心技術,其能否複製手機領域的「榮耀」,把華為智能汽車也推向巔峰呢?nbcednc

今日(11月25日),華為內部網站心聲社區刊出華為經營管理團隊(EMT)文件(華為EMT決議【2020】007號),正式將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IAS BU)的業務管轄關係從ICT業務管理委員會調整到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同時任命汪濤為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成員。nbcednc

同時,重組消費者BG IRB為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將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的投資決策及組合管理由ICT IRB調整到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任命餘承東為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主任。nbcednc

在文件中,任正非強調,華為不造整車,但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提供商。。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和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要堅持華為不造車的戰略,且無權改變此戰略。「以後誰再建言造車,幹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nbcednc

一向以狼性著稱的華為,正加注在汽車產業上的砝碼。繼2019年成立智能汽車BU之後,華為高管確認,華為正在將智能汽車BU與消費者業務在汽車端的布局整合,以進一步形成合力。nbcednc

那麼,華為智能汽車有哪些核心技術呢?nbcednc

華為初期的智能汽車產品和服務主要包括五大智能系統,智能駕駛(平臺)、智能座艙(鴻蒙車機OS為核心)、智能電動、智能網聯、智能車雲(智能車控和智能雲服務)。nbcednc

華為智能汽車架構

架構 CCA + VehicleStack,就是軟體可跨車型、跨車企升級和復用,硬體可拓展、更換。好處一是降成本、二是提高開發效率,三是可持續升級。nbcednc

nbcednc

五大智能系統

1.智能駕駛

包括晶片、算法、傳感器、作業系統、開發環境等等。nbcednc

nbcednc

華為發布的新一代MDC智能駕駛計算平臺系列產品有:MDC 210、MDC 610。其中MDC 210主要面向L2+級別自動駕駛,MDC 610主要面對L3-L4級別自動駕駛,均能滿足車規級要求。nbcednc

2.智能座艙

華為自研晶片+自研系統+ 顯示硬體,晶片是麒麟系列的車規級版本,系統就是鴻蒙OS,顯示硬體包括AR HUD 和 超清液晶儀錶盤。nbcednc

nbcednc

3.智能電動

包括智能車控平臺、整車控制OS和硬體。硬體包括BMS、電機電控、車載充電系統及模塊。nbcednc

華為X合一電驅動單元將電機、減速器、OBC、DCDC、PDU、MCU、BCU等都整合在一起,採用冷油散熱技術,相當於車輛電氣架構以此單元為核心,電池,電機,車內電器,充電,驅動等控制都依靠他。nbcednc

4.智能網聯

也就是車聯網產品,包括V2X模組、TBOX、車載網關。nbcednc

車聯網是物聯網行業成熟度最高並且連接數量最多的領域,早在2009年,華為就開始對車載模塊進行開發,並於2013年推出車載模塊ME909T,正式進軍車聯網。nbcednc

車聯網能夠讓交通參與方的意圖得到精準詮釋,並據此做出準確判斷。2018年6月,華為發布EI交通智能體使能聰明的道路,並首次在無錫城市級車聯網項目正式應用;同年10月,華為發布移動數據中心MDC600使能自動駕駛,打造「聰明的車」和「智慧的路」。nbcednc

作為未來智慧交通管理和自動駕駛的主流解決方案,車聯網不僅要有「聰明的車」和「智慧的路」,更需要「車路協同」。車路協同不僅擁有優秀的交互能力,還能大大增強自動駕駛車輛的感知能力,對於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性提高、成本降低等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可以解決堵車、提升道路利用率。nbcednc

布局車路協同網絡,2018年6月,華為發布首款商用C-V2X解決方案RSU(路邊單元),確保通信暢通、安全,並在無錫車聯網城市級示範項目中啟動規模商用。截至目前,該路邊單元設備在無錫、德清、武漢、延崇等多個項目中的出貨量近千臺,出貨規模快速持續增長,並已與信號機、路牌、氣象傳感、地圖及上層應用等相關產業鏈夥伴開展廣泛合作。nbcednc

隨著項目的推進和技術的迭代升級,發展車路協同對路邊單元設備提出新要求。今年6月,華為推出新一代路邊通信單元RSU6201。相較舊產品,該設備核心晶片完全自主研發,有效保證網絡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具有更加強勁的聯接性能。nbcednc

nbcednc

為推出的新一代路邊通信單元RSU6201率先在無錫城市級車聯網示範項目中試點部署,隨後,在浙江、廣東、上海、北京、鄭州、武漢等國內外20多個項目中大量部署,廣泛應用於城市、高速和封閉園區場景。nbcednc

下一步,華為將率先在無錫的1000個交通路口部署覆蓋RSU6201,為未來智慧交通與車聯網、人工智慧、視頻監控、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提供可能。根據中國發改委發布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規劃》中提出:到2025年,中國能實現有條件智能駕駛汽車的規模化生產,LTE-V2X實現區域覆蓋,5G-V2X在部分城市與高速公路覆蓋。nbcednc

5.智能車雲

華為汽車領域的雲服務,包括自動駕駛雲、V2X雲、車聯雲、電池管理雲。nbcednc

其中車聯雲已經在PSA的DS7Crossback車型上應用。nbcednc

nbcednc

華為雲自動駕駛雲服務Octopus包含自動駕駛數據、訓練和仿真三大子服務,覆蓋自動駕駛數據、模型、訓練、仿真、標註等全生命周期業務,將有力提升企業的自動駕駛產品開發效率。nbcednc

數據服務:處理車載硬體平臺上輸出的傳感器數據,回放雷達、攝像頭等不同格式的數據;支持PB級海量存儲、交互式大數據查詢和海量數據治理。nbcednc

訓練服務:管理和訓練自動駕駛模型,不斷在新的數據集和測試集上提升模型的準確度,持續提升自動駕駛安全係數。平臺提供軟硬體加速,能大幅縮短訓練時間,提升訓練效率。nbcednc

仿真服務:在數據服務和訓練服務的基礎上,提供仿真、場景庫管理、場景片段、評測系統等應用工具,確保自動駕駛模型合規、安全、可度量、質量達標,快速集成到ADAS版本中。nbcednc

同時,自動駕駛行業的關鍵技術對自動駕駛汽車的量產,以及相關領域的研究起著關鍵作用。Octopus具備全託管、海量數據、軟硬體加速、自動化標註、仿真場景、車雲無縫對接六大優勢,可助力車企從多角度突破自動駕駛業務發展的瓶頸,解決自動駕駛痛點。nbcednc

華為汽車產業鏈

與華為合作的汽車產業鏈上的企業包括啟明信息、千方科技、四維圖新、中國汽研、寧德時代、富臨精工、祥鑫科技、華陽集團、伯特利等等。nbcednc

華為的優勢,一是技術,包括晶片、作業系統、雲、5G等等,這些都是傳統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缺少的; 二是IT 思維,也就是用IT的方式做汽車的架構。這帶來的是成本的下降和智能化的加速;nbcednc

既然架構跨車型、跨車企,那麼就可能被大規模採用。nbcednc

從最近的消息看,和華為汽車業務合作的廠商越來越多。這說明,華為的汽車業務和這些供應商,特別是國內的供應商,並沒有很明顯的競爭關係。簡單的理解是,目前國內的供應商更多的是做傳統的硬體,而華為提供的主要是傳統硬體之外的智能化產品,這些產品代表的是未來的智能化發展方向,傳統的零部件供應商可能提供其中的某個產品,但很少能提供」解決方案「。 也就說是,華為提供的更多的是智能化帶來的產業鏈的增量。nbcednc

那麼,和華為合作,對傳統零部件供應商來說,就意味著,在正在進行且即將加速的汽車智能化市場中,可能帶來不錯的營收和盈利增長,畢竟是一個新的增量市場。而能夠和華為合作,會更受主機廠的認可。nbcednc

而對車企來說,和華為合作,最主要的好處當然是降低成本和縮短新車的開發周期。也就是華為說的:為車企造好車。nbcednc

華為為什麼要「造車」?

華為為什麼要從造手機轉變到「造車」?nbcednc

智慧型手機市場經歷多年的普及與發展,早已進入存量市場。雖然這兩年5G迎來規模商用,但似乎並未給智慧型手機市場帶來想像中的巨大增量,反而在2019年全球手機市場呈現下滑趨勢。nbcednc

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5G的發展逐漸早就了另一個增量市場:萬物互聯,除了個人、家庭和辦公,出行場景成為其中的想像空間之一。nbcednc

nbcednc

市場調研機構IHS Markit發布的《2020年中國智能網聯市場發展趨勢報告》顯示,目前全球市場的搭載車聯網功能的新車滲透率約為45%,預計至2025年可達到接近60%的市場規模。長期預測中國的智能網聯汽車市場將不斷增長,至2025年接近2000萬輛,市場滲透率超過75%以上,高於全球市場的裝配率水平。nbcednc

實際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早已成為汽車產業的共識,只不過要實現過渡,不會那麼容易。佔據汽車銷量大頭的傳統車企要變革,雖然擁有強大的汽車生產製造能力,但在智能化上能力和經驗都不足。nbcednc

甚至連網約車企業滴滴也將目光投向了這一市場。日前滴滴與比亞迪聯合推出定製網約車,就聲稱可18個月進行迭代。nbcednc

華為也正是瞄準了這個機會。nbcednc

2019年5月,華為正式內部發文成立了智能汽車BU,提供智能汽車的ICT部件和解決方案。實際上,在此之前,華為內部就對進軍汽車產業布局已久。nbcednc

早在2014年,蘋果宣布正式推出車載系統CarPlay。而一向將蘋果視為對手的華為,消費者業務團隊也早已躍躍欲試,「蘋果在做車,我們為什麼不能?」nbcednc

這其實就是後來華為對標蘋果推出的HiCar解決方案。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表示,手機有百萬級的應用,PC有萬級,電視有千級,車只有百級。而通過華為HiCar,可以將手機中的百萬級應用帶到汽車中。nbcednc

華為消費者雲服務業務發展部部長張思建表示,消費者雲服務部推出了面向車機的方案HMS for Car,也會像手機端一樣有負一屏、流媒體等解決方案。「對於消費者業務來說,車和手機一樣,是一個智能終端,是華為1+8+N戰略中規劃的內容。」他說。nbcednc

實際上,手機廠商在車機端也野心勃勃。一向被外界認為在IoT上布局有些緩慢的OPPO,在日前的未來科技大會上,OPPO的車機互聯功能悄然亮相,稱可以通過車、機之間的資源協同、能力流轉,實現無感車鑰匙、遠程車控、智慧投屏等功能。nbcednc

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抑或是網際網路企業,手機廠商,都無法放棄智能汽車這個超級終端所潛藏的市場空間。nbcednc

結語

在手機領域,華為被美國制裁,列入實體清單雖然沒有倒下,但是未來之路依然不確定,所以不得不賣掉榮耀,「斷臂求生」,不管是出於無奈還是戰略轉型,華為的智能汽車戰略都不是心血來潮。nbcednc

當年,華為與榮耀手機品牌從運營商定製機艱難轉型以後,獲得了眾多工程師等粉絲(花粉)的青睞,現在,傳統汽車正在向智能汽車過渡,汽車新勢力的消費人群也有著同樣的表現(也因此,華為把智能汽車歸為消費類,重組消費者BG IRB為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任命餘承東為負責人)。nbcednc

那麼,作為工程師技術出道的汽車玩家,華為能否再次把華為榮耀的成功經驗複製到智能汽車領域呢?nbcednc

作者/責編:Challeynbcednc

更多技術方面的交流可以加作者微信(同名)。nbcednc

相關焦點

  • 軟硬兼施,華為汽車「復刻」手機之路
    沒錯,當年穀歌在智慧型手機行業快速佔領市場,就是靠著「軟硬兼施」的打法:即大廠手機內置安卓系統,小廠讓聯發科晶片的配套解決方案去解決,這讓安卓在短短兩年時間便超越塞班成為全球第一大手機作業系統。略有不同的是,華為此次從系統軟體到配套硬體都在親力親為。華為在汽車領域,正在「復刻」曾經走過的手機之路。華為不造車,造什麼?
  • 從華為入局看汽車智能化大時代投資機遇|華為|智能駕駛|智能汽車|...
    4.2 華為瞄準「增量部件」,快充、集成能力突出華為將原有技術延伸,布局電動汽車增量部件。汽車電動化的核心在於電能的 轉化及管理,而華為原來在網絡能源產品線上有一定備電及儲能管理的技術積 累,如今將該能力延伸至電動汽車的增量部件「三電系統」上。
  • 揭底華為汽車版圖,能否成為中國的「博世」?
    那華為在汽車領域到底實力如何?早在2014年華為就開始涉足車聯網領域,到目前幾年時間內,已經形成了五大領域產品布局: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電動、智能網聯、智能車雲。用華為的話說,在ICT(信息與通信技術)領域的積累,現在轉移到汽車行業中並非難事,並且可以很快形成技術優勢。
  • 宇博證券資訊導讀:華為汽車「復刻」手機路
    沒錯,當年穀歌在智慧型手機行業快速佔領市場,就是靠著「軟硬兼施」的打法:即大廠手機內置安卓系統,小廠讓聯發科晶片的配套解決方案去解決,這讓安卓在短短兩年時間便超越塞班成為全球第一大手機作業系統。略有不同的是,華為此次從系統軟體到配套硬體都在親力親為。  華為在汽車領域,正在「復刻」曾經走過的手機之路。  華為不造車,造什麼?
  • 智能汽車行業深度報告:華為入局智能汽車,產業價值鏈面臨重構
    核心觀點:行業策略:「智能化」是我們投資智能汽車大時代的核心關鍵詞和主線。華為重點布局的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網聯、智能電動、車雲服務五大領域,也是未來汽車智能化帶來的最主要增量市場。汽車行業將在一定程度上重演從功能機到智能機的轉變,產業供應鏈 和價值鏈都將面臨重構。華為此時入局智能汽車,是結合自身稟賦、順應行業 趨勢的必然選擇。當前,ICT 技術和汽車行業正在發生深度的融合,計算和智 能將成為行業新的戰略控制點。深刻理解、分析全球 ICT 領軍企業華為在智能 汽車領域的戰略、產品和業務布局,有助於我們更好的把握正在到來的汽車智 能化大時代投資機遇。
  • 期待與華為和榮耀在5G領域展開合作
    在2020高通驍龍技術峰會期間,高通公司總裁安蒙在接受《人民郵電》報記者視頻採訪時表示,「新榮耀」體現中國移動市場的活力,期待在5G領域與華為展開合作。對於榮耀的「獨立」,安蒙表示,此舉將為市場帶來更大的創新潛力,消費者也將有更多的選擇。他表示,十分認可和喜歡中國的移動生態系統所展示出來的活力,高通非常期待和榮耀開展合作。「我們已經開始和榮耀開展一些對話,對未來的合作非常期待。」
  • 脫離華為體系後,榮耀的未來在哪?
    1.新榮耀如何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此前的榮耀作為華為的子品牌在產品的設計和定價上多少有點束手束腳,榮耀旗艦上使用部分技術會是華為上一代旗艦的。 5G網絡的加速普及和AI技術的發展將智能家居推上了風口浪尖,智能家居也被認為是新的風口,用雷軍的話來說就是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榮耀能否在風口上起飛呢?"1+8+N"全場景布局是榮耀在AIoT的核心戰略布局,"1+8+N"中,"1"代表手機,"8"代表智慧屏、可穿戴設備、PC等,"N"則是各種擴展。
  • 奇瑞與華為籤約合作,共同研發智能汽車
    在今年10月瑞虎8Plus上市發布會上,奇瑞汽車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談到,奇瑞汽車將要做汽車界的「華為」。話音剛落,在12月就籤約了華為,與其展開智能汽車領域的深度合作。其實此合作前的幾年裡,華為已經與30多家車企都有過一些合作。
  • 國產手機中有哪些零件是國外的,華為cpu也並不是完全國產
    1、處理器榮耀作為華為的子品牌,也使用了華為自研的海思麒麟970處理器,它採用了公版的ARM架構,使用了四顆A73核心和四顆A53核心,GPU使用了同樣來自ARM的Mali-G72架構。雖然架構來自於ARM的授權,但SoC設計都是華為自己搞定的。最關鍵的基帶使用的也是華為自己的技術,而且完全不輸高通基帶。
  • 華為榮耀v9手機怎麼樣
    華為榮耀V9是榮耀系列的一款智慧型手機,華為榮耀V9怎麼樣呢?以下是小編帶來華為榮耀v9手機怎麼樣的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榮耀和華為有什麼區別?榮耀是更愛年輕人的品牌
    在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榮耀和華為的雙品牌起步最早,也最成功。其成功的核心之一,榮耀作為華為集團CBG推出的第二個品牌,不僅體量龐大,躋身一線行列,而且品牌形象也與華為有著明顯的差異。跟華為簡潔、典雅的穩重氣息不同,榮耀在技術、產品、服務等方方面面都凸顯出年輕人的特質和偏好:酷炫、時尚、潮流。
  • 「華為手機」和「榮耀手機」的區別解讀 雙品牌大有不同
    「華為手機」和「榮耀手機」的區別是什麼?很多消費者都會提出這個直擊靈魂的問題。實際上華為和榮耀是華為集團的兩個獨立的品牌。從華為集團的組織架構圖上可以看得出來,在消費者業務上,華為實行的是雙品牌戰略。榮耀與華為是屬於華為集團消費者BG下的雙品牌。
  • 嚴重缺芯 華為向這個領域突圍!業內人士:明年手機行業將迎巨變...
    華為消費者業務臺式機領域總經理許春曉表示,面對全新的商用PC市場,華為希望通過持續複製「精品戰略」的成功經驗,持續有突破,為更多政企大客戶帶來商業上的效率革新,讓智慧化的PC趨勢覆蓋更多用戶圈層。前不久,高通發布了新一代5G處理器驍龍888,其中即將採用該處理器的手機企業包括國內主流手機企業小米、OPPO等,但華為以及已獨立的榮耀並不在列。「明年手機行業將大變。」12月8日,國內某知名手機企業負責人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
  • 華為汽車業務與智能終端完成整合:再次強調「不造整車」,餘承東...
    今日(11月25日),華為在心聲社區發布了由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籤發的《關於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管理的決議》。該文件顯示,華為智能汽車業務已與智能終端業務完成整合,業務管轄關系統一歸屬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上述文件稱,為了增強智能汽車部件業務與智能終端業務的技術、資源的互動,華為將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的業務管轄關係從ICT業務管理委員會調整到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
  • 華為重組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全面擁抱車企
    在華為心聲社區,最新披露的《關於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管理的決議》文件中,華為董事常委會決議【2018】139號《關於應對宏觀風險的相關策略的決議》明確:「華為不造車,但我們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這兩年來,儘管外部環境在不斷變化,但我們要清楚,打造ICT基礎設施才是華為公司肩負的歷史使命,越是在艱苦時期,越不能動搖。」
  • 華為要造雷射雷達傳感器了,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詳解智能汽車的打法
    華為的汽車「野心」要深入到未來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供應鏈的核心區域,其中智能網聯汽車解決方案包括五個方面,雲服務、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網聯、智能電動。汽車業務四大平臺「不造車」的華為如何深入未來汽車產業?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提出了五條路線四個平臺的做法。1、MDC智能駕駛平臺按照華為的規劃,是想打造一個MDC智能駕駛平臺。
  • 針對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等領域 奇瑞與華為籤訂合作框架協議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實習 張陽)12月16日,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奇瑞」)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為」)在蕪湖籤訂全面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雲計算、大數據、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等領域展開合作。涉及智能汽車電子電器架構、智能網聯、智能座艙、車載計算及自動駕駛、智能能源、智能車雲服務等全領域合作範圍。
  • 華為多領域發力,智能家電,智能車機,手機系統均有涉獵!
    華為的智能車機已經遍地開花!我一直知道華為有自己的車機生態,但是一直沒有見過,沒有想到其的進展如此之快!華為目前已經和超過20家的車廠達成了合作,其中不乏沃爾沃、吉利、長城、比亞迪等大廠的支持,同時已經有超過150款的車輛已經支持了華為的Hicar,已經同步了超過30款的應用給車機系統!
  • 百度、華為的過渡方案Carlife、HiCar能否轉正?
    文 | 魏啟揚來源 | 智能相對論手機與車機,到底是朋友還是冤家?一面是時任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在2017年第十屆TC大會上對手機互聯方案的駁斥:「乘客進了汽車還用手機,這是汽車人的恥辱。」小米官方曾公布過這樣一組數據,去掉手機和電腦,小米已經連接了2.35億臺設備,其中包括手環、手錶、智能音箱、智能插座……唯獨不包括汽車。誰都知道,汽車在物聯網時代的地位有多重要,因而在投資博泰時,雷軍有過這樣的評述:「汽車是未來科技的重要一環,汽車也是未來人們生活中最重要的智能終端。」
  • 消息稱華為員工削尖腦袋想去榮耀
    今天一早,多家企業在《深圳特區報》發布聯合聲明,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與華為籤署了收購協議,完成對榮耀品牌相關業務資產的全面收購,華為不再持有新榮耀公司的任何股份。隨後,華為發布聲明表示,華為將不佔有榮耀任何股份,也不參與經營管理與決策。不過,大家關心的交易金額並沒有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