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跳蚤過敏性皮炎(FAD)或貓跳蚤過敏是貓最常見的過敏反應,雖然其確切的發病機制還不清楚,但有人認為可能是由於跳蚤叮咬引起的速髮型(1型)或遲髮型(4型)過敏反應。這種過敏反應的過敏症狀可依貓暴露跳蚤的情況而呈間歇性或持續性。
本病的鑑別診斷包括外寄生蟲(除跳蚤外)、真菌皮膚感染、細菌皮膚感染、食物過敏及特異反應性。
◆診斷
主要診斷
●臨床症狀:FAD的臨床症狀包括經常發生瘙癢、粟粒狀皮疹、嗜酸細胞性斑及其他類型的嗜酸細胞性肉芽腫複合體、表皮脫落、脫毛、結硬皮、過度整梳、盛衰性皮炎等。可存在跳蚤或蚤汙垢(跳蚤叮咬後遺留在宿主身上的汙點,包括糞便、血塊及皮屑)。FAD引起的皮膚損傷最常位於頸部、頭部、腰背部、腿內側及下腹部。有些貓的臨診表現很特別,包括口腔嗜酸細胞性肉芽腫病變,同時伴有FAD。
●皮膚病史:皮膚病史、臨床症狀及對控制跳蚤措施的反應性或對甾體激素治療的反應性對開始著手進行跳蚤過敏反應性皮炎的診斷極為重要。由於貓經常自己整梳,因此跳蚤或跳蚤汙垢並非在就診時總能看到。
輔助診斷
●檢驗:除了前面介紹的排除法外,皮內過敏反應試驗或血清學試驗的陽性結果可證實診斷。由於有些貓對跳蚤表現為遲髮型過敏反應,因此皮內跳蚤過敏反應試驗應在24小時後再次觀察結果。
◆診斷要點
●需要進行鑑別診斷以排除其他疾病。
◆治療
主要療法
●消除暴露跳蚤:主要療法的目地是必須要消除任何可能的暴露跳蚤,即使偶爾的跳蚤叮咬也可能誘發出臨床症狀,這種症狀可持續數天,甚至可能持續數周。所有可能為跳蚤接觸過的動物必須要接受嚴格的跳蚤控制。對跳蚤過敏的貓,應該用跳蚤生活周期成熟及未成熟階段的跳蚤產物的活性成分進行治療。野生動物(特別是負鼠)及雜散動物也可作為跳蚤的來源。野生動物或雜散動物在戶外生存的矮層空間也應進行處理並及時關閉。嚴格的跳蚤控制措施應該有規律地進行。控制在戶內環境下的病貓一般都易於管理。
輔助療法
●抗瘙癢:唯一能夠持續發揮作用用於治療跳蚤過敏反應性皮炎的抗瘙癢藥物是皮質類固醇藥物。貓患FAD時對抗組胺類藥物治療無效。口服或注射甾體激素可有效控制FAD貓的瘙癢。最經常使用的口服甾體激素類藥物是強的松龍或甲基強的松龍,但在有些貓強的松龍並不能發揮良好的治療作用。
對的人分開了也會遇見
錯的人遇見了也會分開
時間從來不等,
的確是最好的答案。
「科普只為愛寵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