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昨日上午,第9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在洛杉磯舉行,各大獎項一一揭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從四川走出去的「川妹子」石之予(Domee Shi)憑藉《包寶寶》獲得最佳動畫短片獎。電影中的「包寶寶」形象十分可愛,頒獎結束後,成都商報-紅星新聞第一時間特約專訪到石之予以及《包寶寶》出品人貝基·內曼·科布(Becky Neiman Cobb),石之予表示已經給媽媽打了視頻電話,媽媽感動得哭了。而她認為,「做這部短片最棒的事,是沉浸在自己的中國文化中」。
意義重大
媽媽在電話裡哭了
問:對動畫界的女性來說,奧斯卡之路是什麼樣的?
貝基:未來是光明的。
石之予:《包寶寶》如此受大家歡迎,受奧斯卡承認,我們很開心。我現在不是皮克斯唯一的短片女導演。前幾周,皮克斯出了兩部很棒的短片《Purl》和《Kitbull》, 分別由克裡斯汀·李斯特和羅莎娜·沙利文導演。大家都可以去看看。這兩位女導演都很有才華。《包寶寶》打開了一條路,我們很開心成為未來還將出現的眾多女導演之一。
問:你覺得你媽媽對這次獲獎會是什麼感受?
貝基:才跟媽媽們聯繫了。
石之予:我才給她打了視頻電話,她叫道「天哪,我太開心了,我哭了」。但我看不到,事情在鏡頭之外發生。就像典型的父母,她要確保你感謝了你的老闆,感謝了貝基,感謝了每一個人。她很激動。我相信她,因為她哭了。我還從來沒見她哭過,所以這次真的意義重大。
2
最棒的事
是沉浸在中國文化中
問:通過這次經歷,你從自己的中國文化學到了什麼?
石之予:做這部短片最棒的事情之一就是,我做了大量研究,真的沉浸在自己的中國文化中。我成長過程中,關於媽媽做包子這件事覺得理所當然。但這次在拍攝研究後,我才發現,做這個需要太多工作和努力,需要愛、汗水,甚至淚水。到那時我才從媽媽的視角來了解了很多東西。我就是那個被超級保護的包子,但還總覺得很挫敗,苦惱為什麼她要讓我窒息,想叫她停下來。通過做這個短片,我更了解媽媽了。
貝基:(通過這部片子)我了解到她媽媽是最好的廚師。我也就此知道,食物是一個將家人聚居在一起的具有廣泛普適性的主題。這樣的故事也可能發生在我的家庭裡。
3
靈感來源
媽媽想把我放回她肚子裡
問:能介紹一下你的媽媽,你的家庭,還有他們跟這部短片的關係嗎?
石之予:我的家庭就是《包寶寶》的靈感來源。從我很小的時候起,媽媽就把我當成她珍貴的小包子,她的包寶寶。她總是說,甚至到現在還會說,之予,我真想把你放回我肚子裡,這樣你就能永遠跟我一起了。
問:貝基,你的家庭呢?
貝基:我覺得我的家人現在還在震驚中。我從小看著奧斯卡長大,這是唯一那個我們會在吃飯的時候一起看的節目。我現在身處這裡,這個事實本身就已經夠讓他們激動了。真的,這完全是做夢都沒想到的。
4
中國電影
《飲食男女》給了很多啟發
問:未來你會不會有興趣在中國工作,我也想知道你對於中國電影的看法?
石之予:我很想,這樣我就有理由多了解一點中國了。我兩歲的時候就移民到加拿大了。我出生在中國,但從來沒有真正好好學習中國的語言和文化。要是能做這些事的話,那很棒。關於中國電影,我們其實從很多中國電影人那裡學到了很多。像李安的《飲食男女》就給了我們很多啟發,王家衛也是。我自己是一個中國電影和亞洲電影的超級粉絲。
問:彼特·道格特對你有影響?
石之予:彼特是我們合作的主要執行製片。在整個工作過程中,他就像我們的守護天使。
貝基:彼特就像導師一樣,給我們啟發、關愛、友愛。他信賴我們,也教會我們很多東西。
5
川菜情結
把該片作為給中餐的一封「情書」
問:作為一名女性,一個女性電影人,你有沒有把個人經歷和情感放進這個短片、把它做成一個打動人心的精品?
石之予:當然。像我之前提到的,從我的童年,從我作為獨生子女跟媽媽的關係,從我媽媽本人,像她如何擁抱我,像她想把我放回肚子裡……這些元素都給了這部短片很多啟發。如果再看一遍,你會發現裡面有很多細節。你會看到裡面母親的角色為包寶寶做的那些中餐。那就是我父母從小給我做的川菜,像水煮魚、麻婆豆腐、幹煸四季豆等等。我也想把這部短片作為給成長過程中這些菜餚的一封「情書」。
貝基:在做這部短片的過程中,我也當了媽媽。所以我在家裡有一個真實的寶寶,這也交互確認了我們的作品。像寶寶的聲音、寶寶咯咯的笑聲等,這些都幫助我們確認了這個作品細節儘可能準確。我的職業生涯和家庭生活在這個項目產生這種交集和碰撞,這非常棒。
特約撰稿人 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評委 許文婷 發自洛杉磯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任宏偉 張世豪 林容
石之予:希望大家看完後能邀請母親一起吃頓飯
去年6月,皮克斯製作的動畫片《超人總動員2》在中國上映,觀影者們驚奇地發現,在正片開播前,還有一部約8分鐘的短片:《包寶寶》,而它的導演石之予還是一位從四川走出去的「川妹子」。昨日,《包寶寶》榮獲第9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現在,讓我們一起來重溫石之予當時接受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獨家採訪時對拍攝《包寶寶》的感悟和期許。
問:通過《包寶寶》,你想表達的主題是什麼?
石之予:我想藉由它探索一個普遍的主題——「愛要隨著時間而改變」。用盡一生把孩子養大的母親,面對孩子突然離開自立門戶,她感到不知所措。因此,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需要改變,即使孩子長大離家,這種愛也不會消失,他們依然可以很親密。而這種改變一開始可能有些痛苦,但最後你會發現很有意義。
問:當前社會中,空巢老人的問題愈加突出,你如何看待?
石之予:這的確很棘手。子女總是被要求學會獨立,擁有成功的人生,但他們對父母有重要的義務。父母傾注畢生心血把孩子養大,突然發現自己的使命完成了。面對變化,我想雙方都要努力適應。父母可以嘗試培養新的愛好,享受生活,而子女也要讓父母始終能參與到他們的生活裡,只是換一種方式。
我是獨生子女,離開家後,我儘量做到每周都給父母打電話,每年聖誕節和他們一起過。我鼓勵父母去旅行,加上他們都還在上班,所以現在對生活依然充滿了激情。有一點很有意思,成年以後,你跟父母相處的方式會有些不同,對話傾向於互相分享興趣愛好,而不像過去那樣總是由父母教育你。
問:對《包寶寶》和自己的未來有什麼期許?
石之予:能獲得這次做短片導演的機會,我真的非常幸運。我想一直把有趣和吸引人的故事講下去,未來會更加全身心投入到每一部電影的製作中,而且希望能在皮克斯完成一部自己的動畫片。《包寶寶》講述了獨特的家庭故事,真心希望大家看完後,都能邀請自己的母親一起吃頓飯。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趙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