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每個父母都知道,寶寶在成長過程中難免磕磕碰碰,但是每當寶寶受了傷我們還是心疼得不行,並伴著深深的自責。在所有的磕碰中,最讓人擔心的莫過於頭部磕碰,Go姐親身經歷過的寶寶頭部傷包括:從床上掉下去,走路沒走穩頭撞到門上,和沒有看到玻璃門直接撞到頭。一般的磕碰比如腿磕破,手腕脫臼,這些基本都是可逆的,然而頭部撞擊往往會讓人擔心影響寶寶的「智力」,所以,接下來就來說說如何避免寶寶的小腦瓜受到傷害。
孩子愛撞頭是由他們特殊的身體比例導致的,一般來說,一歲以內的孩子頭佔身體總比例的四分之一,兩歲左右大約佔到五分之一。他們的頭相對於身體來說要更大更重,因此容易失去平衡。
孩子撞頭原因Top1:
媽媽群裡總是三天兩頭有人喊「我寶寶從床上摔下去了」,許多寶寶的人生第一摔基本都是從床上掉下去,而寶寶頭重腳輕,基本都是頭先著地。從寶寶3個月練習翻身開始,大人就要小心了,處處是危險。
這時候開始,媽媽最好不要單獨將孩子留在床上、沙發上或尿布臺上,因為可能一轉臉孩子就會掉下去。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寶寶很容易在兩個人同時看護的情況下摔到地上。Go姐就經歷過一次,有一次我和奶奶一起看寶寶,奶奶以為我在看著就在那裡看手機,而我以為奶奶在看著,就跑到一旁電腦桌拿個東西,一瞬間,寶寶摔到了地上。同時看護寶寶,大家都以為對方在全神貫注地盯著,很容易疏忽,所以要格外注意!
孩子撞頭原因Top2:
孩子開始學走路的時候平衡掌握不好,很容易摔跤磕到腦袋。對於寶寶學走路,Go姐也想分享下自己的經驗:從寶寶有意識自己站起,直到會跑,我從來禁止家裡任何人去扶他,因為我堅信,孩子站、走、跑都是自然而然的過程,到了時機自然會,不到時機強迫也沒用,不需要外人幹預。孩子自身有很強的保護意識,他們會自己掌握平衡,摔跤大多也是向前摔,很少聽說有孩子天天后仰摔倒的,如果大人過多幹預,反而會影響寶寶自身的平衡調節,他們甚至學不會該如何正確地摔跤!!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要幫孩子排除一些潛在的風險。例如,寶寶有時候開玩笑喜歡背著手跑,這個要嚴格禁止,因為沒有手的作用無法掌握平衡,很容易來個狗吃屎,臉著地,把牙齒磕掉,摔斷鼻梁。還要注意家裡地面別有水,這很容易讓寶寶「老太太鑽被窩」,後仰摔倒。最後,把家裡尖銳的地方都用防撞海綿包好。
孩子撞頭原因Top3:
有些撞頭事件絕對怨不著孩子,要賴家長。例如大人在抱著孩子時不小心撞到門框、柜子,這樣的事情並不少見。還有父母在室內如果將孩子抱得太高,舉高高或騎在爸爸肩頭上,過門框的時候一旦忘記,很容易把孩子狠狠拍到牆上。
另外,有的家長喜歡高高舉起寶寶玩耍,一扔一扔,很有可能失手將孩子頭朝下摔到地上,這類危險動作一定要避免。
寶寶磕到頭,大哭並不是最可怕的,如果寶寶在磕到頭部後有以下情況,千萬不要輕視,應當立馬去醫院檢查。
情況一:大哭
寶寶撞到頭後大哭就說明寶寶還有意識,最起碼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如果寶寶哭過之後沒有其他的異常表現,也沒有明顯的外傷和不適,一般不需要去醫院。在極少數情況下,寶寶撞頭之後會導致硬膜下血腫,血一點點地往外滲,要過一段時間才能出現症狀,因此,寶寶撞頭之後的2-3天時間,父母要注意觀察寶寶的情況,一旦出現異常情況就需要馬上就醫。
情況二:意識喪失
如果撞到頭之後,寶寶像睡著了一樣,或睜著眼睛沒有反應的話,很可能失去意識了。迅速開車去醫院或撥打急救電話叫救護車。
情況三:身體無力
媽媽輕喚寶寶,寶寶能有意識的回應,但是呈現比較無力疲勞的狀態時,有可能是大腦受到了損傷。應當馬上去醫院就診。
情況四:嘔吐
撞到頭之後,如果孩子嘔吐大哭,之後哭過很累容易睡覺,這個時候媽媽要在一小時內叫醒他。如果孩子一醒來就大聲哭的話就表示問題不大,如果孩子繼續嗜睡沒精神的話則要去醫院。
情況五:長時間昏睡
如果寶寶像平時午睡一樣睡一會兒的話,一般不需太擔心。如果寶寶連續睡了5-6個小時以上,叫他之後仍然沒有反應的話,就要立即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情況六:痙攣
寶寶撞了頭之後偶爾也會發生痙攣,導致痙攣的原因一般無法自行判斷。最好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情況七:外傷流血
如果寶寶少量流血,一般清洗下傷口,止血後就可以在家觀察了,通常情況下不需要去醫院。如果傷口較大,或出血較多,父母要先給寶寶止血後再去醫院就診。出血很多時需要採用緊急止血方法:用乾淨的紗布按壓在傷口上5-10分鐘止血。
情況八:流鼻血
如果寶寶流鼻血了,但是很快就止血,可以暫時在家觀察。如果寶寶鼻子裡流出了白色液體的話,就要立即去醫院就診。
要幫寶寶做好家中的防撞功課,下面就來分享一下Go姐是如何做的。
1.神器推薦
寶寶從會爬到學會走路,這段時間是最勇猛的,他們根本不知危險為何物。Go姐在孩子學會爬的第一時間就買了防護欄,但即使這樣,寶寶依然能頭撞塑料護欄撞出個大包,也是醉了。
Go姐當時給寶寶買的就是這個,給寶寶戴在頭上,海綿可以減緩衝撞力量,保護寶貝的頭部。價格也特別可愛,20多元。
這個小天使護頭枕比剛才推薦的顏值高了許多,這款虎頭枕主要是幫助寶寶保護後腦,寶寶剛學習坐立的時候,很容易後仰磕到後腦勺,走路的時候,磕到後腦勺也遠遠比磕到前腦更危險。這個價格比上面的稍微貴一些,80多元。
顏控媽媽有更多選擇,這款海綿防撞小帽,寶貝戴起來萌萌噠,就是價格略高,360元左右。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一定所有寶寶都接納安全帽,他們可能會本能地排斥戴在腦袋上的一切東西,所以媽媽不要強求,如果實在不行,就只能把家裡所有地方都實施最高安全標準。
2.防護墊
遊戲墊用處很多,這種可自由拼插的遊戲墊更可發揮多種用途。例如我家就會把床的四周、沙發的四周,都鋪上一條遊戲墊,寶寶意外摔下來,可以減震,不至於磕得太嚴重。
3.防撞棉條
我買的是那種一卷可以隨意剪的防撞條,貼在一切有角的地方。記住,一定要把家裡所有尖銳的地方都包裹住,撞在平面上可能只是個包,撞在尖角上可就沒這麼簡單了。
4.安裝鋼化玻璃
Go姐家寶寶有過一次撞玻璃的經歷,提醒大家家中務必安裝鋼化玻璃,一個是寶寶有可能看不清撞上去,還有淘氣的小朋友喜歡玩扔球的遊戲,力氣大了,玻璃會有碎的風險,鋼化玻璃即使被震碎也不會四處飛濺傷人,比較安全。
5.隨時注意寶寶身高
寶寶在長個兒的過程中,一些對他不構成威脅的東西,可能慢慢就變成了威脅。例如寶寶小時候,桌子是完全碰不到的,而當我有一天發現他的眼睛居然和我家桌子尖角在一個水平線,給我嚇了一跳,趕緊把桌子角給完全包上。
6.培養寶寶的安全意識
等到寶寶大一些,開始玩滑板車,或者學水冰、旱冰起,安全意識就應該儘早植入孩子的大腦。例如佩戴安全帽,即使父母不在身邊,孩子們也能自覺地佩戴護具,保障自己的安全。
關於團購
點擊圖片查看團購詳情
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看看會蹦出什麼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