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上海青年」新消費新職業發展新聞通氣會 新民晚報記者孫中欽 攝(下同)
新民晚報訊(記者 陸梓華 實習生 錢臻 通訊員 周勝潔)電競顧問、STEM 創客指導師、密室設計師、漢服造型師……這些聽上去有些酷炫的職業,正在成為申城年輕人的就業新選擇。上海團市委聯合美團點評發布的新職業報告顯示,上海新職業人數位列全國第二,平均薪酬位列全國第一。其中,90 後新職業從業者佔據半壁江山,95 後佔比超過 22%,近七成新職業從業者為大專及以上學歷。
圖說:密室設計師(下同)
另一份 《滬上青年五五新消費新職業大數據》則顯示,密室、室內遊樂場、蹦床、採摘/農家樂、DIY手工坊、VR等成為5月上海十大熱門玩樂類型。上海的密室、室內遊樂場、轟趴、文化藝術、DIY手工坊、新奇體驗等多個新興玩樂品類的商戶數量已位居全國第一。而擼鴨館、衝浪館、蹦床館、漢服體驗館等一批全新業態也在上海如雨後春筍般發展壯大。95後成為上海新興玩樂消費的主力軍,佔比高達57%。此外,夜經濟重啟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上海夜間玩樂訂單量較節前漲幅高達128%,密室、酒吧、室內遊樂場成為夜間玩樂消費「三劍客」,頗受年輕消費者的喜愛,年輕人主導的5月夜間玩樂訂單量較節前漲幅高達128%。
新的市場熱點,也和新興職業的發展相得益彰。諸多新職業為步入擇業期的青年拓寬了就業的思路。這些新興職業在薪資水平上同樣匹配這屆大學生的期望值,根據美團點評新職業調研數據,新興職業從業者月薪過萬的有 24.6%,月薪兩萬五以上的「高薪人才」也有 5.64%。生活服務業相對通暢的就業機會和較穩定的收入來源為那些擁有一技之長、有一定教育背景的年輕人提供了學以致用的空間。
美團點評副總裁毛方介紹,2019年成立的美團大學將推出「新職人成長計劃」,從建設新職人崗位人才標準體系、開發體系化新職人培訓課程、開發新職人數位化人才成長地圖、嘗試落地新職人職業教育及崗位能力認證、發布前沿的新職人行業研究報告等五個方面助力新職人發展。 據悉,未來美團大學將與國內1000所院校達成合作,帶動1億生活服務從業者數位化發展,讓每一位生活服務從業者與數字時代同行。
團市委副書記丁波表示,作為此次「五五購物節」的年輕人專場,上海網際網路青春生活節的搭建平臺,持續發現和展示一批最青春、最時尚的新消費模式和新就業形態,吸引更多青年嘗試體驗,也為青年就業打開新思路、新空間。
據了解,下一步,上海團市委將與市商務委、市人社局等委辦對接,為新消費業態整體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尤其在崗位培訓、技能認證、職業發展等方面爭取實實在在的舉措。探索建立新職業發展聯盟,形成常態化工作機制,廣泛凝聚新職業創業從業青年,為新消費業態發展搭建平臺。與此同時,上海團市委將進一步通過各類青年競賽平臺,發掘優秀新職業創業從業青年人才,為他們提供更多培養和宣推機會。
【新職業速寫】
漢服造型師:從多倫多大學金融系畢業,在紐約、香港工作過,在家人朋友眼中,歸國後的蔡倩筠理應成為一名金融白領。但她的選擇出乎意料,她是一世長安漢服體驗攝影館的「蔡掌柜」,是名漢服造型師。這一選擇源於蔡倩筠的興趣,「入坑」漢服圈七八年,她成了漢服死忠粉。從擁有第一套曲裾,到如今有漢服三四十套。她的攝影館內,掛著白迭裙、馬面裙、交領琵琶袖襖裙、齊腰襦裙等100多套漢服。因為看到了漢服「出圈」態勢,感受到這個行業未來發展潛力,蔡倩筠大膽選擇新職業。
DIY創意研發師:王天倫這位四歲半開始學鋼琴的90後,曾是藝校鋼琴老師,因為從小對手作著迷,創意常在她腦中盤旋。如今,她看辦了「鹿王兮」音樂手作工坊。在她的工坊裡,可以做八音盒、尤克裡裡、拇指琴、木筆、萊雅琴等各種手作,但她不是批發材料包的「坊主」,而會推陳出新。冰雪天地、聖誕系列八音盒的燈槽、機芯位置都是她的原創設計。
STEM創客指導師:90後楊克思擁有美國萊斯大學計算機科學、經濟雙學位,歸國後,他選擇創業開設「碼趣學院」,成為一名STEM創客指導師,致力於發展中國青少年編程教育。他們為STEM創客指導師開具的薪水非常有競爭力,起步月薪在一萬元以上。
電競顧問:2018年創業開設「熊貓V電競館」,陳博詩成為電競顧問這一新職業的發起人,電競館提供一對一輔導,也為退役的職業選手提供「再就業」機會。此外他們還開發了一套「電競顧問」培訓課程,包括對遊戲的基礎理解、對學員的管理能力、溝通能力、培訓能力以及銷售轉化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