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周國芳
日前,智聯招聘繼續聯手美團研究院,通過整合雙方平臺大數據並共同發放問卷,發布《2020年生活服務業新業態和新職業從業者報告》。
數據顯示,新業態下的生活服務業新職業從業者呈現出以下特點:新職業從業者形成專業能力、愛好和收入的良性循環;人生態度進擊性和樂觀兼顧,16.2%的新職業從業者在座右銘中提到了「努力」。在典型人群洞察方面,僅美團平臺上活躍商戶的數位化運營人才需求總量就在279-558萬人之間,崗位需求潛力大;新職業創業者拼搏進取、艱苦創業,61.2%的創業者的創業資金來自以前的積蓄。
為滿足消費者不同的細分需求,與生活服務業新體驗、新消費相關的新業態如雨後春筍般生長起來。根據美團研究院的統計,僅在美團平臺上的新體驗類的生活服務業新業態就多達47個,既包括室內萌寵互動(如寵物咖啡館)、寵物攝影、電影酒店等傳統業態融合了新內容後重新煥發活力的新業態,也包括極限體驗(蹦床、漂浮、衝浪、跳傘、滑翔傘等)、小眾愛好體驗(油畫、花藝、國學、戲曲培訓、開蚌)等在近幾年實現快速發展的重度垂直體驗類新業態。
在生活服務業數字經濟新業態催生下,眾多新職業應運而生,僅美團平臺上因新業態而孕育的新職業就超過70種。這些新職業包括:在2015年後納入國家《職業大典》的網約配送員、網際網路營銷師、老年人能力評估師、在線學習服務師等;尚未納入國家《職業大典》,但已在生活服務業中有一定規模的職業,如數位化運營師、網際網路在線教育培訓師、密室設計師、收納師等;剛剛出現不久,從業者尚未形成規模,但已經伴隨新興行業發展,呈現良好發展態勢的職業,如社區團購團長,私影行業的觀影顧問、版權購買師,轟趴館的轟趴管家,VR行業的VR指導師,輕食行業的套餐設計師/卡路裡規劃師,茶飲行業的奶茶試喝員,為寵物研發美食的寵物烘焙師等。
這些新職業因新業態而興起,伴隨新業態的發展而發展,並將一定程度上影響新業態的未來,是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的註腳,也是數字經濟時代下眾多生活服務業從業者的縮影。
與其他傳統行業、傳統職業相比,2020年的生活服務業新職業從業者(以下簡稱「新職業從業者」)在從業路徑上更加清晰,可持續性增強,易於形成專業能力、愛好和收入的良性循環。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從業原因上,53.9%的新職業從業者因為收入選擇新職業,50.4%的新職業從業者因為熱愛選擇新職業。熱愛和收入成為新職業從業者從業原因上最重要的兩個關鍵詞,時間自由則成為新職業從業者選擇新職業的第三大原因,佔比達到37.0%。從三百六十行到三千六百行,新職業的蓬勃湧現讓從業者有了更多選擇。
從收入分布看,新職業從業者的收入具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56.9%的從業者月收入高於6000元,36.1%的從業者月收入高於9000元,21.2%的從業者月收入超過12000元。其中,月收入高於25000元的從業者的佔比達到5.6%,與2019年持平。以部分代表性職業為例,根據智聯招聘公布的數據,直播主播的月平均收入接近15000元。
數位化運營師的收入較高。問卷調查顯示,40.7%的從業者月收入高於9000元,24.7%的從業者月收入高於1.2萬元。根據智聯招聘大數據,2020年上半年生活服務業數位化運營師的平均月薪資達到9571元。其中,北京、深圳、上海的生活服務業數位化運營師的薪資位列全國前三,月收入分別達到12092元、12057元和11912元。
在能力、專業性、從業夥伴和政策的多方催化下,新職業從業者對職業的認同感大大加深,超過七成的從業者長期看好新職業,願意長期從事新職業。
開放式題目「您的人生座右銘」中,16.2%的新職業從業者提到了「努力」,排名第一;8.2%的新職業從業者提到了「堅持」,5.0%的新職業從業者提到了「開心」「快樂」等,3.3%的新職業從業者提到了「奮鬥」「拼搏」,3.0%的新職業從業者提到了「加油」。新職業從業者提到頻次比較高的座右銘還包括「不忘初心,做熱愛的事」;「必須低頭拉車,更要抬頭探路」;「唯有熱愛能抵歲月漫長」;「不忘初心,做熱愛的事」等。這些座右銘也是新職業從業者人生態度的寫照,既要開心、熱愛,更要努力、堅持、拼搏,與行業共同乘風破浪。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