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JI 無印良品(下)

2021-01-13 培訓愛好者

上篇說道在2001年,無印良品面臨淨利潤赤字的艱難時刻。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最核心的問題是無印良品與他的母公司西友集團之間的差異。


西友作為平臺型的百貨商場,強調的是單店的經營能力。整體的企業運作也十分傳統,前輩與後輩之間有著不可逾越的上下關係。

而無印良品則是在新時代中誕生的企業,需要通過連鎖經營把自身的產品快速植入每位消費者的心中,同時又需要通過標準化來質控(類似麥當勞的模式)。在大規模開拓市場的時候,如果還是堅持以「經驗主義」來考量勢必容易出現一時興盛但不持久的局面。此時,需要的是「能力主義」。

正因為2001年的赤字危機,無印良品的第二任社長引咎辭職。此時上臺的第三任社長松井忠三成了無印良品的救星。在之後的短短兩年內,就讓無印良品扭虧為盈,並且還讓營收創下了歷史最高記錄。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在表面上充分「節流」。


首先,松井發現當時的無印良品有大量的銷售不出去的庫存貨品。這些貨品每一樣都符合無印良品的產品屬性,樣樣都是精品,但就是消費者不買帳。他拉著研發人員和生產商一起,把這些堆積如山的滯銷品付之一炬。他用實際行動告訴研發人員和生產商們,產品驅動不代表做出精品,而更應該是做出消費者願意買單的精品。消費者不買單的精品就是廢品。類似的行為還有關閉大量營收極低的店鋪等。清庫存和關店鋪,讓成本很快就降了下去。

但「節流」始終只能治標,治本還是要看「源頭」。


無印良品開創了「不設計的設計師」的方式。畢竟作為一家企業,內部設計師的人數也好,能力也好,還是能夠做出的精品數也好,都是有限的。但是,市場是無限的,每時每刻在世界各地都能湧現出許許多多的優秀產品和產品設計師。無印良品就派出自己的設計師與全世界最好的產品設計師合作,外部設計師出產品和方案,內部設計師把這些產品和方案「無印良品化」。

比如,日本有一位很著名的服裝設計師叫山本耀司。無印良品就派出自己的「不設計的設計師」與他合作開發服裝。山本知道什麼會流行,而無印良品的設計師知道無印良品的消費者想要什麼,兩者一匹配就成了。雖然最後的產品因為「無印」沒有標記山本耀司的名號,但是產品十分大賣,用「良品」來證明實力。

生活的藝術,藝術地生活

如果說「無印」是吸引點,「良品」是痛點,那麼「設計感」則是無印良品的爆點。


也是在產品能夠迅速複製的當下,無印良品能夠屹立不倒並且越戰越勇的核心價值。原研哉、深澤直人等與無印良品「性冷淡」設計風格路數一致的大設計師先後加入無印良品,使得無印良品除了「不設計的設計師」之外,還擁有實力強勁地自開發能力。

這種設計能力不僅僅停留在產品上,而且還擴展到了店鋪、廣告甚至企業文化上。可以說無印良品是一家由設計師驅動的公司。比如上圖的廣告以及下圖的壁掛式CD機都是無印良品的經典之作。雖然設計極簡,但充滿禪意,讓人一眼就看出是無印良品。這種通過設計來打造產品、打造生活、打造品牌價值的方法,可以說是開創時代先河了。

當然,就像之前說的,一個好的設計師團隊也不能只是孤芳自賞,不然又會重蹈2001年的覆轍。松井社長把如何收集消費者的想法與需求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用消費者的聲音驅動設計師。早在2001年松井上臺之初,在網際網路還不是那麼普及的年代,無印良品就率先通過網際網路收集消費者的意見。他們會將許多設計中的產品放在網上讓消費者評選和預約,如果當預約人數超過最小量產的值的時候,就會進行商業化銷售。無印良品的經典之作懶人沙發也是從這個機制中脫穎而出的,並且達到過一個月銷售超過八萬個的驚人數字。

能夠在網上投票和預約的都是無印良品的「粉絲」,他們畢竟是消費者中的少數,我們稱之為早期進入者,即有想法又願意消費的那類人。而絕大多數的消費者都是沉默的,該用什麼方式來知道他們的需求與意見呢?無印良品發起了「觀察」計劃。無印良品的設計師團隊會主動拜訪和觀察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並對消費者家中的每一個商品與角度進行研究,拍照留影后再回到公司進行深入研究。以此為契機無印良品改變了許多產品的細節,讓原本賣不動的產品變得大賣。

比如原先無印良品販賣的洗浴用品都是圓形的,就如同絕大多數快消品牌的產品那樣。但是通過「觀察」發現這些圓形的洗浴用品都不能很好的貼合消費者浴室的各個角落,所以改成了方形。就是這麼一個小小改變,讓這一系列的產品得到大賣。甚至後期還有一個品類是空瓶子。很多消費者會買回家之後灌以別的品牌的洗浴用品,可見消費者對這個設計細節的喜愛。

所有的設計最後還是要落地到銷售。有了良好的需求分析,良好的內外部設計師策劃與執行,最後還需要有良好的評估方法與體系。無印良品有一套「新商品是否值得重置」的標準。如果新商品在上架銷售一段時間內(通常都很短),銷售量達到預期銷售量的130%,則可以追加訂單,大力推廣;如果未滿70%,則需要打回重做。通過這種模式,最後用市場來驗證設計產品是否真正滿足消費者的需要。

本話分享了無印良品的故事,從中你學會了哪些運營心得呢?

【1】看清市場大環境的潮流,明確公司自身的定位,無論是品牌還是產品都要想清楚吸引點在哪兒,痛點在哪兒,爆點在哪兒。

【2】一些降低成本的動作,比如不提供大量的包裝等,通過巧妙的宣傳甚至可以成為賣點,前提是與自己的品牌定位思路一致。

【3】通過引入外部資源來豐富自身公司的實力,但又必須在引進的過程中保持自身的一貫風格。知道底線在哪兒,找到最佳的匹配點。

【4】無論公司是以什麼驅動的(產品、技術、運營、信息、資源、設計等等),都不能忽視用戶的需求。用戶的需求要從核心用戶和大部分沉默用戶中博採眾長,同時還要建立結果導向的評估機制。

無印良品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通過不斷優化運營的必然,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點啟發~


相關焦點

  • 無印良品(Muji)貴麼 是什麼檔次
    無印良品(Muji)是知名雜貨品牌,中端價位。無印良品是一個日本雜貨品牌,在日文中意為無品牌標誌的好產品。產品類別以日常用品為主。產品注重純樸、簡潔、環保、以人為本等理念,在包裝與產品設計上皆無品牌標誌。
  • 無印良品(Muji)是哪個國家的品牌(牌子)
    無印良品(Muji)是日本的品牌。無印良品是一個日本雜貨品牌,在日文中意為無品牌標誌的好產品。產品類別以日常用品為主。產品注重純樸、簡潔、環保、以人為本等理念,在包裝與產品設計上皆無品牌標誌。
  • 消費者抖音上買到「無印良品」後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在國家知識產局商標局官網上顯示,輸入「無印良品」關鍵詞,檢索出從1999年至2020年間共292件相關商標申請,其中商標名稱有無印良品、無印良品home、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家紡等,於女士有些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 無印良品的總監,不用無印良品的家具
    就是大神原研哉最近在上海搞一個展覽時,有人問:「把無印良品按照樣板間的布置搬回家可好?」身為無印良品(Muji)的美學締造者和14年的藝術總監,原研哉說:更讓人凌亂的是,這個夏天穿一件黑T恤,冬天穿黑T+黑外套,寫本書都要起名叫《白》的原研哉,不僅沒在家好好用muji的家具,反而在用帶蕾絲的紙巾盒!
  • 想擁有一個日式muji風格的家?跟著無印良品學裝修
    無和良品以沒有LOGO為標誌,自然質樸的風格俘虜了很多人的心。相信很多人在線下逛無印良品門店的時候都會對那些設計簡單而樸實無華的物品打動,大家有沒有想過將自己的家設計成muji風格呢?接下來就跟名雕小編了解一下日式muji風格是怎樣的吧。
  •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 「無印良品」侵權 日方敗訴
    根據判決文書,本案原告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下稱棉田公司)系第7494239號「無印良品」商標(下稱涉案商標)的所有權人,該商標註冊於2001年,核定使用在第24類「棉織品、毛巾、毛巾被、浴巾、枕巾、地巾、床單、枕套、被子、被罩、蓋墊、坐墊罩」商品上。北京無印良品成立於2011年6月,棉田公司為其投資人之一。
  • 【校招】無印良品
    1公司介紹 無印良品在1980
  • 無印良品的生活美學
    而其中「無印良品」就是這樣一個代表。無印良品提倡一種以理性的視角使用資源和產品的態度。從簡單中尋找美,也從日常生活的基本性中產生價值觀。無印就是給你製造一個夢,不是夢想而是幻覺。這個幻覺是什麼?這個東西變成像病毒一樣的侵略者,不一定格格不入,也許是嵌入,你不得把它旁邊的東西換了,再把它旁邊旁邊的東西換了。
  • 中國山寨告贏正版無印良品 MUJI以後沒有漢語名了?
    【文/觀察者網風聞 這瓜保熟嗎】今天刷微博,看到一個令人十分震驚的消息,這位博主說北京山寨「無印良品」告贏了日本正宗「無印良品」,並且日本「無印良品」以後在中國只能被迫以「MUJI」商標的形式出現了。另外還有消息稱,日本「無印良品」需要賠償北京「無印良品」百萬元。
  • MUJI打輸商標案,這些產品在華不能叫「無印良品」了……
    近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令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下稱「無印良品上海公司」)以及其唯一股東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兩個被告,立即停止侵犯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
  • 日本「無印良品」公司敗訴,在中國賣紡織品只能叫MUJI?
    2018-10-30 09:01:52 來源:紡道1707 據悉,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近日對日本無印良品的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及其中國分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提起訴訟,稱後者侵犯了其商標權。
  • 無印良品MUJI:急進、危機與重生
    開發團隊花費最多的時間在思考「消費者喜歡什麼」和「追逐考究的商品」,這些甚至仍是指導今天無印良品商品開發的價值觀無印良品商品開發和生產原則:1、選擇優質原材料,品質不低於商場中銷售的民族品牌(national brand);2、不斷改良生產工藝;3、商品採取簡約包裝;4、價格必須低於民族品牌30%;時代背景:1、日本經歷1978年第二次石油危機後,當時日本消費者開始追求「
  • 直播秒殺價買到「無印良品」,女子收貨後懵了…
    而原價七八百的四件套在直播秒殺價格才兩百多元,這讓於女士有些心動,下了單。前幾天,於女士收到貨,拆開仔細看了看,發現商標細節、手感和平時在實體店購買的不太一樣,「日本的無印良品商標上有muji字母,這個沒有。」於女士查看了商標上的生產商家為江蘇南通朵妃紡織品有限公司,跟日本的完全是兩回事,因此,她懷疑自己購買的商品並非日本品牌「無印良品」。
  • 大家喜歡的無印良品MUJI開通線上購物,吃貨姐手把手教你如何網購
    從日本來的無印良品MUJI名字的意義是「沒有名字的優良商品」。品牌風格為自然,保留天然素材的原始顏色、使用未經加工的紙和布,不斷地發掘材質本身原有的魅力,注重純樸、簡潔與環保。無印良品的簡約風格深受眾人喜愛,不論是服飾或家居,注重細節的質量與日系的優雅都讓人沉迷這個品牌。現在!
  • 走極致性冷淡風的無印良品(muji)敏感肌化妝水、乳液、化妝棉功課
    提起無印良品,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性冷淡」這個詞,沒有過度渲染和包裝的外表,只有簡單而環保的內涵,這就是「無印良品」。
  • MUJI | 無印良品周
    6月7日|五|~6月16日|日|成為會員,光臨店鋪盡情享受良品周的精彩活動吧~無印良品周優惠券活動細則:1、同一MUJI passport App  ID/手機號用戶僅限獲得1次發放機會。3、2019年6月7日(五)至2019年6月16日(日),使用MUJI passport App及MUJI   passport微信會員卡會員專屬代金券,可在中國無印良品店鋪(香港、臺灣地區除外)購物時,單筆購買金額達到對應用券金額門檻,即可抵扣相應金額。
  • 商標拉鋸戰:合規「李鬼」無印良品讓MUJI電商C位不保?
    來源:北京商報「無印良品旗艦店」在電商平臺上幹擾著「MUJI無印良品」的空間,甚至在品牌檢索時站了C位。近日有消費者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在電商平臺上搜索「無印良品」隨即點進後置頂的無印良品旗艦店並進行購物,但後續發現此品牌並非MUJI無印良品。記者調查發現,目前該店視覺風格與MUJI無印良品相似,商品售價與MUJI無印良品類似商品相似甚至更高。
  • 【無印良品設計史】MUJI是如何將設計理念深入人心的?
    |無印良品—反體制無印良品最早的姿態是提倡簡約、樸素、舒適的生活,拒絕虛無的品牌崇拜,直抵生活本質。無印良品的衣物沒有標籤,不離黑白灰藍等天然色系,花紋至多到格子條紋,吊牌用未漂白的本色紙片。這與強調LOGO的品牌服裝極為不同,堤清二曾說:「無印良品就是反體制的商品。」
  •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日方敗訴 電商旗艦店部分商品名稱去掉「無印...
    事件:中「無印良品」告日「無印良品」侵權根據判決文書,本案原告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下稱棉田公司)系第7494239號「無印良品」商標(下稱涉案商標)的所有權人,該商標註冊於2001年,核定使用在第24類「棉織品、毛巾、毛巾被、浴巾、枕巾、地巾、床單、枕套、被子、被罩、蓋墊、坐墊罩」商品上。北京無印良品成立於2011年6月,棉田公司為其投資人之一。
  • 「無印良品」相關商標申請近三百件 消費者買的到底是哪家?
    在國家知識產局商標局官網上顯示,輸入「無印良品」關鍵詞,檢索出從1999年至2020年間共292件相關商標申請,其中商標名稱有無印良品、無印良品home、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家紡等,於女士有些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