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婕
距離熊本大地震已經過去5天,在我們4月18日推出《多層次避難應急包——地震當前,有孩子的家庭在標準應急包之外還應該準備什麼》一文之後,收到了很多媽媽們的好評和稱讚。在這篇文章中,我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在日本所謂的準備地震避難應急包,很大程度不是為了應對地震來臨時如何逃生使用,而是為了應對在漫長的半封閉式避難所內生活所使用的。
當前,全日本華人都在為熊本地震捐款捐物,而主震之後一直餘震不斷,當地災民依然生活在地震避難所。截止4月16日為止,熊本縣內855所地方近18萬3882人被轉移安置到就近避難所生活。他們還沒來得及從地震逃亡的恐懼中緩過神來,很快又要面臨困窘的集體生活,著實有諸多不便,而我們所能做的除了替他們祈福及募捐,還希望分享更多如何在地震避難所有效生活的信息,幫助他們在這樣的救援物資匱乏,基本生活設施簡陋甚至不具備,人員混雜等嚴峻的生活空間裡最大化恢復正常的生活,也給更多在日和在國內的媽媽提供參考:萬一有一天我們住進了地震避難所,以下這些生活當中尋常可見的日用品可以妙變避難生活神器,所以,可以提前準備一些在地震應急包裡。
No.1 塑膠袋是宇宙無敵百變小超人
●垃圾袋一秒變雨披
(按照身高可以選擇垃圾袋大小)
想不到吧,平日裡你用來丟垃圾的口袋只需要一把剪刀就能立刻變成臨時雨披。地震後期往往會出現強雨天氣,如果你沒有準備雨披也不用著急,就用垃圾袋趕快做一件吧。
●超市塑膠袋一秒變簡易馬桶
超市裡買菜帶回的口袋也能在避難時派上大用場。避難所裡廁所少人多,廁所門前永遠排著「長龍」,在馬桶稀缺的避難所裡隨手拿一個紙板箱加超市塑膠袋就能立馬變出一個應急馬桶,談不上有多舒適但至少可以解決「人有三急」。
●包裝袋一秒變嬰兒尿布
帶著小嬰兒避難是非常挑戰的事情,不方便餵奶更不可能帶足量的尿布,在萬不得已的時候我們用一個垃圾袋和一塊毛巾就能做出一塊簡易的尿布。
●塑膠袋煮飯法
用耐熱性聚丙烯材質帶有鎖扣的口袋將水和米同等量放入,鎖緊封口,放入鍋中煮20分鐘,飯就會熟,鍋裡的沸水還能有其他用途。
●透明保鮮袋自製雨襪和洗碗布
有豐富野外宿營經驗的人遇到不期之雨時都會使用這個招數,將透明保鮮袋套在襪子外面然後穿上鞋子,這樣即便鞋子溼了也不至於弄溼腳底。
將透明保鮮袋揉成一團倒入洗碗液就可以充當洗碗布或擦地布,處理地板血漬汙垢很便利。
此外,塑膠袋的功能還有很多很多,例如可以蓄水,還可以變成臨時洗衣機——避難時將塑膠袋裡放半桶水倒入洗衣液將內衣、襪子等放入其中紮緊口袋揉捏的洗法可以節約不少用水。所以將塑膠袋稱為避難神器一點也不足為過。
No.2 保鮮膜是節約用水的好幫手
保鮮膜在避難時的妙用是從阪神大地震開始聞名於耳的。當時大家將它敷在餐具上吃完飯直接將保鮮膜扔掉,這樣可以節約不少的活水。
在保鮮膜上墊上紗布可以包裹在傷口上,起到繃帶的作用(注意不要讓傷口直接碰觸到保鮮膜)。
寒冷的夜晚,還可以將報紙包在腹部外面,用保鮮膜固定,非常保暖。
用保鮮膜包裹住眼鏡或杯子等小物上,可以防止它們跌碎,並可起到防水作用。
No.3 報紙既能吸水保溫,又能陪伴小朋友解悶
如果你是登山愛好者,可能對報紙的作用並不陌生:在現有衣服無法禦寒的情況下,將揉捏出皺紋狀的報紙卷在貼身衣物外面,因為褶皺的緣故,報紙當中出現了空氣層,會陡然提高原有的保溫性,另外,將報紙墊在鞋底也有很好的保暖功效。
如果沒有紙箱做簡易馬桶,就可以利用報紙的吸水性,在塑膠袋裡敷上報紙,做出應急的臨時馬桶。
此外,報紙還可以提供給避難所的小朋友作摺紙玩,增加避難生活的樂趣等。
No.4 萬能的紙箱出現在避難所每個角落
在日本的各大避難場所裡,最常見的就是紙箱了。和報紙一樣,紙箱也是抗寒好幫手,鋪在地上可以當「暖床」(溫暖的地板),而且便於加工,上文提到的簡易馬桶製作方案裡就用到了紙箱。
另外,稍大一些的紙箱可以作為屏風使用,具有阻隔視線的作用,既達到擋風的效果又可以為自己創造一些私密空間。
在處理骨折等外傷時,可以剪下大小符合需要的硬板紙,外加一個塑膠袋就可以完成一個簡易的三角架固定傷口。
中等大小的紙箱墊上毛毯就可變做一個安全的嬰兒床,在四周起到保護作用,裡面如果套上透明帶注入水,就是一個簡易的澡盆,可以給嬰幼兒洗澡。
No.5 女孩發繩是大神級的止血救星
女孩子的發繩(長款)可以用來綁在傷口上方起到止血作用。同時它也可以拉伸固定作當臨時的晾衣襪繩,還可以用來捆綁行李等。
No.6 用可摺疊的小刀做護身必須品
摺疊用的小刀除了刀具日常的用途外,在避難場所這類人雜物亂的場所,還是非常有效的自我保護的工具。尤其對於女性,在人身地不熟的地方必須做好自身安全防護,避免二次受災(搶劫或是性騷擾)。
No.7 布質封箱帶做留言條和清潔工具等
布質封箱帶可以與紗布一起包紮傷口,用油性筆在上面寫上受傷過程,就可以方便醫生得出準確判斷,儘早得到治療。
如果地上有細小的玻璃用封箱帶粘走保持地面清潔和安全是很好的辦法。
需要私人空間時可以用它來固定紙箱做成「風屏」(屏風)。
除此之外,在確實需要外出避難時,可以將自己去了哪個避難所寫在紙上用封箱帶貼在門上,以便在外的家人回來後知道自己的所在位置。這種封箱帶在百元店有多種顏色可以選擇,選擇顏色鮮豔的為宜——在避難這種散亂混雜的地方,鮮豔的留言更容易讓別人留意到。
綜上7種不起眼的生活用品,仿佛就是現實版的「奧特曼」,在災難降臨的危機時刻可以果斷變身,拯救人類脫離險境,擺脫水生火熱的生活。所以,如果你的地震避難應急箱空間還有富餘,就可以選擇上述合適的物件放入其中,關鍵時刻能幫上大忙!
本文內容版權歸「美麗mama"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轉自公號「美麗mama」(meilimama-org)
作者簡介
沈婕
喜歡簡單的生活:
如果你預感本公號將在親子教育和個人成長方面對你有巨大幫助,請掃描以下二維碼添加「美麗mama」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