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娡:漢景帝皇后,有能力有運氣,榮華富貴的路上總有人幫她

2020-12-21 騰訊網

王娡 ,是漢景帝劉啟的第二任皇后,漢武帝劉徹的生母。她這一生,用天上掉餡餅都不足以形容她的幸運。王娡的命運和薄太后有相似的地方,但她又遠比薄太后幸運,景帝對她寵愛有加。

王娡這個名字其實出自唐代司馬貞所著《史記索隱》,漢朝的《史記》和《漢書》都沒有記載她的名字,只稱王夫人。王娡的妹妹王兒姁才是《史記》裡唯一留下姓名的景帝妃嬪。

母親的迷信,已嫁人生女的她被偷偷送入皇宮

秦漢時期,受統治階層的影響,迷信風氣旺盛,佔卜相術非常流行。上到達官貴族下到平民百姓,都喜歡去佔卜面相。

王娡的母親臧兒就是佔卜愛好者,佔卜的說她的兩個女兒都會很富貴,臧兒十分高興,然後不顧女婿的反對,把已經嫁人並且生了個女兒的王娡和她的妹妹王兒姁偷偷送入劉啟的太子府,斷了王娡的第一段婚姻。奇葩的丈母娘果然哪個年代都有啊。

臧兒長女嫁為金王孫婦,生一女矣,而臧兒卜筮之,曰兩女皆當貴。因欲奇兩女,乃奪金氏。金氏怒,不肯予決,乃內之太子宮。太子幸愛之,生三女一男。——《史記 外戚世家》

王娡進入太子府後很得寵,接連生了三個女兒一個兒子,兒子就是後來的漢武帝劉徹。王娡的妹妹王兒姁則生了4個兒子,王兒姁是漢景帝妃嬪中唯一留下姓名的人,但不知什麼原因早逝了,如果有4個兒子的王兒姁長壽一點,景帝後宮還不知道誰主風雲呢。

臧兒這個丈母娘雖然奇葩,但她把女兒教養得很好,從王娡得寵到後來的搶太子之位,都可以看出王娡其實是個很有心計的女人,要讓一個封建君王長期寵愛,不是只有漂亮就可以的。

機會面前當機立斷,助兒子搶奪太子之位

漢景帝劉啟雖然疼愛王娡姐妹,但在他的後宮中還有個寵妃慄姬,除了慄姬還有靠山很強大的薄皇后。在劉徹出生之前,慄姬就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劉榮。

公元前157年,漢文帝病逝,太子劉啟即位,是為景帝。因為薄太后的關係,漢景帝封太子妃小薄氏為皇后。但是薄皇后無寵無子,娘家又沒實力,下一任太子和下一任天子都和她沒關係。幫助自己兒子當上太子並成為下一任皇帝,是宮裡所有有兒子的后妃的重心。

劉啟即位的同年,王娡喜得貴子,取名劉徹。景帝登基6年後,群臣上書,請立太子。當時,漢景帝最寵的是慄姬,加上慄姬的兒子劉榮又是年紀最大的,便立劉榮為皇太子。同時,封王娡兒子劉徹為膠東王。

慄姬母以子貴,在後宮身價倍增,得意的有些忘乎所以:竇太后的女兒、景帝的姐姐館陶長公主想把女兒嫁給劉榮為妃,誰知竟被慄姬一口謝絕。館陶長公主心裡十分憤懣,報復性地轉頭就找王娡聯姻,透露想把女兒陳阿嬌交給了膠東王劉徹的意思,王娡非常高興地一口答應。

劉徹也是個頗有心計的人,當著館陶長公主和王娡的面說出了「金屋藏嬌」的話。館陶長公主被哄開心了,開始頻繁地在景帝面前給慄姬抹黑。王娡和慄姬之間的皇后之爭、太子之爭開始白熱化了。

不久,薄太皇太后病逝,薄皇后失去靠山隨之被廢黜。慄姬特別高興,她覺得自己的兒子是皇太子,皇后之位非她莫屬了。

可慄姬忘了,薄太皇太后去世了,宮裡勢力最大的便是館陶長公主的生母竇太后了。經歷過求婚被拒的事情,館陶長公主怎麼可能讓皇后的鳳冠落在慄姬的頭上?

但也不怪慄姬得意忘形,因為漢景帝是真心偏愛她的,雖然館陶長公主經常在景帝面前詆毀慄姬,但景帝仍意欲立慄姬為皇后。

俗話說,自作孽不可活,也不知道景帝的後宮鬥爭有多麼激烈,還是慄姬真的得意忘形到智商不足。有一次,景帝對慄姬說:「我百歲後,你要好好照顧諸妃所生的皇子皇女。」可心胸狹窄的慄姬卻不肯答應,景帝大失所望,憤而不發。

呂后誅殺劉氏子孫、惠帝6個兒子全部被殺的事還歷歷在目,慄姬這般做派,景帝不心疼其他姬妾,難道還能不心疼自己的孩子?

景帝嘗體不安,心不樂,屬諸子為王者於慄姬,曰:「百歲後,善視之。」慄姬怒,不肯應,言不遜。景帝恚,心嗛之而未發也。——《史記 外戚世家》

這時,證明王娡不是白蓮花而且非常有手段的事件發生了:王娡暗中指使大臣上書奏請封慄姬為皇后,景帝大怒,誅殺了上書的大臣,廢黜了劉榮的太子之位。身為后妃王娡能指使大臣做事,她絕不簡單。

長公主日譽王夫人男之美,景帝亦賢之,又有曩者所夢日符,計未有所定。王夫人知帝望慄姬,因怒未解,陰使人趣大臣立慄姬為皇后。……景帝怒……遂案誅大行,而廢太子為臨江王。慄姬愈恚恨,不得見,以憂死。卒立王夫人為皇后,其男為太子,封皇后兄信為蓋侯。——《史記 外戚世家》

慄姬的兒子被廢黜,景帝又氣到不肯見她,最終怨憤憂慮而死。慄姬就這麼奇怪的死後,漢景帝立王娡為皇后,劉徹為新的皇太子。這一場鬥爭,王娡完勝慄姬。

通過這2個事件,我仿佛看到素日裡,漢景帝後宮嬪妃你死我活的鬥爭,慄姬討厭其他妃嬪到哄哄景帝都不肯,王娡可以厲害到幹涉朝政。

丈夫死後,兒子上位,王娡認回民間的女兒,幸福安享天年

公元前138年,景帝病逝,太子劉徹即位,是為武帝,立陳阿嬌為皇后,尊王皇后為皇太后,即王太后。

王娡的兒子劉徹是大名鼎鼎的漢武帝,所以她並不需要像呂后擔心惠帝那樣擔心到需要幹涉朝政,而是母子齊心的一致對外。

後宮生活很美滿,王娡功成名就後,開始想念第一段婚姻裡生下的女兒。可身為太后,她不能主動提起這件事,金家也不敢前去認親。後來,又很奇怪的,有人把王太后在民間有女兒的事情告訴了漢武帝。

於是,漢武帝親去金家迎接那個同母異父的姐姐。然後直奔長樂宮拜謁王娡。皇太后王娡母女相對而泣。漢武帝開啟寵姐模式:賜錢千萬、奴婢300人、田百頃、府第一座,賜號為「修成君」。武帝的修成君姐姐當時早已出嫁,生一女一男。武帝把外甥女許配給諸侯王,封外甥為「修成子仲」。

皇太后王娡至此人生圓滿了。在長樂宮度過了她的晚年。公元前126年,皇太后王娡壽終正寢,與景帝合葬陽陵。

縱觀王娡一生,先後出現母親藏人、館陶長公主等神奇外掛,不請自來幫她消除榮華富貴路上的障礙,她的競爭對手要麼早逝要麼智商下線,加上她自己長得美又有心計,有能力還有運氣,不得不說王娡真是超級幸運的勵志型女性啊。

我是紅顏日記,覺得不錯就關注我吧~

相關焦點

  • 王娡已為農婦,有生過孩子,為什麼能當上皇后,並榮登皇太后呢?
    臧兒聽後十分高興,而王娡對於此時也表示願意試一試,從這可以看出,她與丈夫金王孫離婚,有她母親的原因,也有王娡自己的原因。 金王孫聽到離婚十分憤怒,不肯與妻子斷絕關係,可是臧兒為此強行將王娡從金王孫家中接出,並託關係將王娡送到了太子劉啟的宮中,王娡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女子,進入太子宮中之後,不就久受到了太子的寵愛,為太子劉啟生下女兒。
  • 漢景帝一共有14個兒子,為什麼讓庶十子劉徹即位?漢景帝看人準
    大家都知道,漢武帝是我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皇帝之一,也是漢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但是其實漢武帝只是庶子出身,而且還是漢景帝的第十個兒子,那麼漢景帝一共有14個兒子,為什麼要傳位於庶十子的劉徹,難道真的是因為漢景帝看人很準嗎?
  • 漢景帝的愚蠢妃子,因拒絕公主的橄欖枝,導致兒子失去皇位
    其實慄姬並不是漢景帝的皇后,漢景帝的皇后另有其人,是薄皇后,她是薄太后的族人。這層婚姻關係充滿了政治色彩,漢景帝也不愛薄皇后,兩個人一直沒有兒女。漢景帝的王夫人王娡也是一個優秀的選擇。王娡的兒子就是著名的漢武帝劉徹。王娡與漢景帝有三女一男,從生育情況來看比較受寵。在懷劉徹的時候,王娡夢見有太陽進入懷中,告訴漢景帝,漢景帝非常高興,認為這是貴兆。
  • 漢武帝的皇后為何下場都很悽慘?男人都是喜新厭舊的
    然而,漢武帝卻有殘忍多疑的一面,因此武帝時期的文臣武將都幾乎難以善終。同樣,他的幾位皇后也是沒有好結果。漢武帝一生有四位皇后,分別是陳嬌皇后、衛子夫、李夫人、勾弋夫人,不同的是李夫人和勾弋夫人是死後才追封的,相同的是四位皇后全部都沒有好結果。
  • 漢景帝為什麼要廢太子劉榮,改立膠東王劉徹?
    影視演員王麗坤把受益者王娡塑造的聰慧善良,她不爭不搶,跟廢太子一事毫無關係,可是正史上的王娡並不是省油的燈,太子劉榮被廢,她才是幕後真正的黑手。筆者今天為大家還原歷史上真實的王娡,以及她的兒子劉徹是如何登上太子之位。
  • 皇十子劉徹只是庶出,漢景帝為何會廢掉太子,將他立為繼承人?
    因為這個制度,在西周皇室中,只有嫡長子才有資格繼承王位,其他的子嗣都會被分封出去成為藩王。這種制度到了漢朝的時候,又被人以律法的形式加強了一截。按照漢朝的律法,只有嫡長子才有資格繼承父親的爵位,如果擅自將爵位交給其他孩子,就得接受朝廷的嚴厲制裁。不過凡事總有例外,繼承漢朝江山的漢武帝就不是嫡子。
  • 劉徹是漢景帝第十子,為何能當上皇帝?
    劉徹的逆襲之路走得並不順利,因為一開始壓在他頭上的是十分受景帝寵愛的慄姬的兒子劉榮,漢景帝三年(前153)劉榮被封為太子。雖然是庶出,但因皇后薄氏既不受寵也無子女,所以劉榮在自己母親的幫助下,成功坐上太子寶座。再加上劉榮其人雖然無甚大功,但也沒有什麼過錯,所以太子之位坐得還算穩固,也不是說廢就廢的。
  • 漢景帝一句醉酒之言,讓兄弟信以為真,各方勢力波詭雲湧又為何
    漢景帝畫像長子被立為太子,身為生母的慄姬自然不甘落後,在她的計謀之下,薄氏最終還是被廢掉了皇后之位,看似慄姬即將入主中宮已是板上釘釘之事,但景帝卻遲遲未下決斷,這不僅來源於她的出身不好,而且還受到了她身上一處弱點的致命打擊
  • 劉徹做皇子是,非嫡非長,為何會被漢景帝立為太子?
    當時漢朝最有權力的幾個女人,幾乎都被包括在內,薄皇后,王皇后,館陶長公主,慄姬以及竇太后,輪番上場,可以說是十分精彩的宮鬥大戲了。漢武帝劉徹,原本是漢景帝的第十個兒子,並且還是庶出,不是嫡生。照理來說,劉徹是絕對不可能成為太子才對。不過,劉徹的親生母親王娡,絕對是一個大美人。而漢景帝的皇后,又是漢景帝的祖母薄太后指名道姓親點的薄皇后,薄皇后沒有兒子。
  • 影響中國歷史的100位女性之王娡:生出偉大帝王只因自身基因強大
    後來,王娡與同母異父的弟弟田蚡走得特別近,雖然是異父姐弟,也沒有嫉妒爭寵的情況,這很可能得益於臧兒的管教有方。 王娡遺傳了母親臧兒的美貌。成年後,已是出落得亭亭玉立,在母親的主持下嫁給了金王孫,從這裡也可以看出臧兒是個很有主見、心計,很強勢的女人。
  • 《漢武大帝》中王皇后為什麼要從郅都手上拿走劉榮寫給太后的信?
    漢景帝的妃子王美人王娡那可不是一個易於之輩。漢武帝成功上位的幕後推手就是王娡。要知道王娡可是一個二婚再嫁漢景帝的兒子。她不僅收穫了漢景帝的喜愛,還一手把自己的兒子推上了皇帝的寶座。其能力和手段可見一斑。為何王娡從郅都手裡拿走劉榮寫給竇太后的信?其目的就是要弄死劉榮。
  • 農婦被母親逼迫離婚併入宮,僅用數年便當上皇后,兒子是千古一帝
    文|格瓦拉同志 真實的歷史遠比小說精彩,這句話用來形容漢武帝的母親王娡(孝景皇后),簡直再恰當不過。作為早已嫁為人婦的女子,就因為母親聽信術士的預言,王娡竟然被強行拆散婚姻,然後嫁入皇室,從而一步步實現人生的大逆轉。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位無比傳奇的女子。
  • 漢景帝一共有14個兒子,除了漢武帝以外,其他兒子結局如何
    漢景帝和其父親漢文帝都是西漢歷史上比較有作為的皇帝,他們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盛世王朝「文景之治」。這兩位開創盛世王朝的賢明之君運氣都非常好,文帝本來無緣皇位,卻趕上了諸呂之亂,非常意外地登上了皇位,而景帝本來也無緣皇位,但是他的幾位嫡出哥哥卻非常意外的在文帝即位的當年去世,把太子之位空了出來,這樣一來景帝才以皇長子的身份繼任太子之位。
  • 西漢十五帝的皇后簡介
    竇皇后是漢朝第二位太皇太后,她算得上運氣最好的皇后。漢惠帝時陰差陽錯的被賜予代王劉恆,等到劉恆登基為帝時,代王后和她的兒子都死了,最後她被立為皇后,可見運氣好到沒朋友。竇皇后(?是漢景帝為太子時祖母硬塞給他的太子妃,前157年劉啟登基被立為皇后,但是漢景帝不寵她。薄皇后無子無寵,薄太后在世的時候有人撐腰,薄太后死後四年(前151年),薄皇后被廢,又過了四年,薄氏去世,葬長安城東平望亭南。2.有心機又好命的孝景皇后王娡(zhì)
  • 平民出身,二婚嫁給劉啟,最後母儀天下,王美人心計到底有多深?
    在我國歷史上,平民出身的皇帝不少,皇后則更多。但是真正有很大成就平民皇后,就為數不多了,其中王娡應該算是其中典範了。她是漢景帝第二任皇后、漢武帝的母親。封建社會歷來等級森嚴,平民想要翻身是非常困難,不過對於女性來說,還有機會,那便是嫁入豪門。當然這還只是第一步,沒有點真本事是很難站住腳跟的。
  • 史上運氣最好的皇后——漢朝竇太后
    西漢的竇太后是漢文帝的皇后,漢景帝的母親,漢武帝的祖母。 她可能是中國歷史上運氣最好的皇后之一。 她當皇后的經歷非常傳奇,腦洞再大的編劇也不敢這麼編。 但是這偏偏就是真實歷史。 竇太后是清河人,在漢代屬於趙地,她因為相貌端正,家世清白被選入宮中服侍呂后。 後來呂太后決定把一批身邊的宮人賜給諸王當媳婦,其中就有竇太后,這時候應該被稱為竇姬。
  • 漢景帝一生育有14子,漢武帝即位後,其他兒子結局怎麼樣了?
    漢景帝劉啟,漢文帝與竇氏所生,在位雖只有16年,但在治理國家上做了很多卓越貢獻,最著名的是與漢文帝所創建的"文景之治"。 據歷史記載,漢景帝一共有十四個兒子,也算是人丁興旺了,那除了上面說到的漢武帝,其他兒子的命運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