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傷醫?這不是醫患糾紛,這是犯罪!

2020-12-23 澎湃新聞

疫情期間,

廣大醫護人員抗疫在一線,

舍小家,護大家。

然而,讓人心寒的是,

暴力傷醫事件屢屢發生。

當「醫者仁心」遇上「無理取鬧」,

當醫生面臨「救人」「救己」的選擇……

人民法院重拳出擊,

向暴力傷醫「亮劍」!

案例速遞

案例一:2019年4月,被告人付某在家幹活時不慎傷到右腳,醫生王某為其治療。5月3日,當王某再次到付某家中為其治療腳傷時,付某指責王某治療不力,腳傷未見好轉,雙方為此發生矛盾,後付某手持水果刀先後將王某右背部、左腋下、額面部刺傷。經鑑定,王某胸部損傷程度屬重傷二級,面部損傷程度屬輕傷二級。

2019年12月,老河口法院依法開庭審理該案。法院認為被告人付某的行為已構成故意傷害罪,依法判處其 有期徒刑四年,並承擔相應民事賠償責任。

案例二:2014年7月,代某甲住院期間因用藥問題與該院產生糾紛。在雙方無法協商且醫院已明確通知其治癒出院的情況下,為迫使醫院滿足其無理訴求,代某甲與其兩個兒子代某乙、代某丙藉故生非,長期強佔病房,造成醫院十萬餘元的經濟損失。期間,三人多次結夥辱罵、毆打醫院工作人員,致一人輕傷、三人輕微傷,並無故隨意辱罵其他患者及家屬,肆意毀壞醫院財物,造成數千元的經濟損失。

2020年9月9日,陝西省西鄉縣人民法院對本案進行審理,並依法判處三被告人有期徒刑5年6個月至3年不等,並共同賠償醫院及被害人各項經濟損失。

案例三:深圳某醫院孫醫生接診了一位身患重病的孩子。由於擔憂孩子身體狀況,父親趙某情緒有些激動,在詢問孩子救治方案時,不滿孫醫生的回答態度,遂與其發生口角。幾經交涉,雙方矛盾進一步升級。被告人趙某憤怒地對孫醫生實施毆打,導致孫醫生腰椎體壓縮性骨折,頭部、頸部、腰部多處受傷。經鑑定,孫醫生所受損傷屬輕傷二級。

福田法院經審理查明,被告人趙某的行為已構成故意傷害罪,依法對其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宣判後,被告人提出上訴,二審法院依法維持原判。

那麼暴力傷醫涉及哪些罪名,你知道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條 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二百三十八條 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為索取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處罰。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絡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第二百九十條 聚眾擾亂社會秩序,情節嚴重,致使工作、生產、營業和教學、科研、醫療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的,對首要分子,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對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聚眾衝擊國家機關,致使國家機關工作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的,對首要分子,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對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多次擾亂國家機關工作秩序,經行政處罰後仍不改正,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多次組織、資助他人非法聚集,擾亂社會秩序,情節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第二百九十三 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的;

(二)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佔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

(四)在公共場所起鬨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糾集他人多次實施前款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並處罰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三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擾亂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秩序,致使工作、生產、營業、醫療、教學、科研不能正常進行,尚未造成嚴重損失的;

(二)擾亂車站、港口、碼頭、機場、商場、公園、展覽館或者其他公共場所秩序的;

(三)擾亂公共汽車、電車、火車、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運輸工具上的秩序的;

(四)非法攔截或者強登、扒乘機動車、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響交通工具正常行駛的;

(五)破壞依法進行的選舉秩序的。

聚眾實施前款行為的,對首要分子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暴力傷害醫不僅會對醫生造成傷害,對醫療秩序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而且會影響廣大醫務工作者的職業認同感,切割醫患之間的信任鏈條。法官呼籲廣大群眾,在遇到問題時,請與醫護人員理性溝通!

End

素材來源:湖北省老河口法院、陝西省西鄉縣人民法院、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

原標題:《暴力傷醫?這不是醫患糾紛,這是犯罪!》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白巖松稱暴力傷醫等於犯罪?
    #在節目《對白》中,白巖松再次就暴力傷醫給了自己的觀點:「暴力傷醫就是惡意犯罪,就不要再把暴力傷醫和醫患關係聯繫到一起。」就是因為兩者一直被聯繫起來,暴力傷醫的惡性才會被移花接木、混淆視聽,對此白巖松呼籲大眾堅定立場,如果犯罪,就應當被嚴打。這也不禁使人們思考:醫生們究竟如何才能保證自身權益不受損失的情況下安心行醫?同樣的,患者又怎樣冷靜客觀地面對自身的病況,而非用暴力發洩情緒、解決問題?
  • 如何看待《對白》中,白巖松稱暴力傷醫不是醫患關係是犯罪?
    因醫患關係處理不好,已經發生了很多起醫患事故。每一個人都希望醫院變得更加親民,可是再怎麼說,都不應該成為暴力傷醫的理由。畢竟褪去醫生的光環,他們也只是普通人。歷史上最早的醫鬧事故應該發生在三國時期。可以叫他過來看看,興許可以治好這頭痛的毛病。華佗見到曹操,為曹操把了下脈。脈象顯示,曹操腦袋裡長了個東西,只要取出來就可以治好頭疼的毛病。曹操就問他:「你覺得要怎麼取出來?」華佗如實回答道:「需要用刀子割開頭顱取出,然後重新縫合即可。」
  • 進展丨朝陽醫院「持菜刀傷醫」犯罪嫌疑人被逮捕!
    讓法律更懂醫療 讓醫療更懂法律北京市公安局於2020年1月21日以涉嫌故意殺人罪,將犯罪嫌疑人崔振國移送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三分院審查逮捕。檢察機關經提前介入、引導偵查並認真審查,於2020年1月22日依法以涉嫌故意殺人罪對崔振國批准逮捕。另被砍的眼科主任醫生陶勇,已經甦醒。
  • 暴力傷醫出不窮,標本兼治解隱憂
    暴力傷醫出不窮,標本兼治解隱憂中醫講求標本兼治,表面病徵要緩解,病源也要根除。內地醫患關係日趨對立,暴力傷醫事件層出不窮,早已演化成嚴重社會危機,堪稱隱憂處處,同樣需要實行標本兼治,雙管齊下解決問題。再就是刀具管制問題,鑑於醫院傷醫、殺醫惡性事件頻生,怎可讓人隨便帶刀入內?這方面大可仿效地鐵站、機場等公共場所設置安檢措施,以至需對院內手術刀具實行有效管控,避免被人「就地取材」。此舉短期來看或會令醫院乃至社會運行成本大增,但從長遠計絕對值得,畢竟每次搞出人命,賠償起來亦非小數目。
  • 暴力傷醫零容忍!這些國家對付「醫鬧」有狠招,「戰鬥民族」為醫生...
    英國:暴力傷醫者刑期加倍缺醫少護一直是英國社會面臨的棘手難題,而隨著「脫歐」的推進,歐盟國家註冊來英國從事醫護工作的人數驟減,繼而導致民眾就醫難。在這一背景下,醫患關係愈發緊張。據《衛報》報導,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2018年10月發布數據,1/7的英國醫護人員在2017年曾遭遇工作場所的暴力事件,這個數值創下5年來新高。
  • 美女做「下半身脫毛」全程被監控,美容院:是為了避免醫患糾紛!
    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國現在已經是世界上有名的科技大國了,以前中國的很多科技都不是很強,但是現在不一樣,中國已經在多個科技領域上面成為了世界一流,這就是這些年來中國的變化,很多發達國家都驚詫於中國的發展速度。
  • 醫患關係:遊走在愛與痛的邊緣?
    中國式醫患,負重前行?在中國,醫院或者醫護人員的相關新聞,如果出現在社會媒體上,常常並不是讓人愉快的新聞。然而,不管醫護人員是否被醫院當成斂財工具,暴力永遠不是正確的解決方式,只會給彼此帶來不可挽回的傷害。
  • 楊文醫生走了,新冠疫情來了,這一年,醫患關係變了嗎?
    楊文醫生走了,新冠疫情來了,在楊文醫生離開我們將滿一年之際,讓我們回首,看看這一年裡,醫患關係發生了什麼變化。「楊文不會是最後一個」作為傷醫事件的親歷者,趙立眾對一年前在急診科遇害的楊文醫生有著更加難以言表的感傷。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之面試熱點:醫調委解決應急應變醫患糾紛問題
    醫患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隨時都有矛盾激化的可能。   【操作流程】   眼看著雙方僵持不下,情況越來越危急,當地衛生局緊急通知了專門調解醫患糾紛的廣東省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接到消息的廣東省醫調委開始介入這場醫患糾紛。   中立的調解員們首先是不停地在醫患雙方間來回做工作,經過半個月的努力,他們終於讓曾經鬧得不可開交的醫患雙方平靜地坐了下來,接受調解。
  • 醫患糾紛有所謂的真相嗎?我在醫院的調查與發現|正午
    筆者在田野過程中發現,在醫患糾紛協商過程中,作為醫患主體的涉事醫生與患者通常是缺席的。實習期間,醫患部共接待新發醫患糾紛案28起,遺留下的醫患糾紛3起。在這31起醫療糾紛案例中,患者本人未親自到醫患部的共18起,佔比58%;而涉事醫生未出現的案例共30起,佔比97%。這不僅僅是涉事醫生與患者在空間上的缺席,更主要的是他們失去話語權。
  • 《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對醫患關係的四大影響
    筆者試以醫療機構投訴管理者視角來談這部法律對醫患關係的一些影響。市場化大大提高了醫療服務供給能力,但醫患關係惡化卻是不爭的事實:「看病難」、「看病貴」,患方怨聲載道。醫務人員超負荷運轉,辱醫、傷醫事件層出不窮,醫方心灰意冷。
  • 傷醫事件後,最閃光的還是醫者仁心
    朝陽醫院暴力傷醫事件引發全社會關注。當人們還沉浸在悲憤中,眼科門診已迅速恢復了正常秩序。更令人動容的是,受傷醫生陶勇的同事們正接替補位,力爭最大程度地醫治那些慕名而來的患者。犯罪嫌疑人的愚昧兇殘令人憤怒,救死扶傷者的猝然倒下令人扼腕。此時此刻,醫生們堅守崗位,第一時間平復情緒,一句「我來給你們看病!」給了患者定心丸,展現了職業素養,更讓社會見證了醫者仁心。近些年,辱醫傷醫事件不時發生。近兩個月內,僅北京就發生了兩起暴力傷醫事件。要說醫生群體心中沒有委屈,那是不可能的。但在其價值天平中,患者的疾患遠重於自己的憤懣。
  • 「話療」半年解「心病」是劑溼潤的醫患良方
    「話療」半年後,女孩從無錫趕來武漢,送上自己親手做的禮物感謝醫生:「就診體驗很不錯,武漢這座城市也很友好。」(12月8日《武漢晚報》)<br/><br/>  一個人生病後,無論是出於專業知識的缺乏,還是基於疾病出現更為嚴重的後果而擔憂,身體患病後又產生「心病」,內心陰影的面積也會隨著治療的過程,而發生不同情況的變化。
  • 醫患糾紛下,愛爾眼科的高成長「悖論」
    仔細分析愛爾眼科以往類似醫患糾紛案例中,最關鍵的一點,也是輿論爭議最大的一點,是愛爾眼科的「誤診動機」。 眼科醫療的賽道紅利與愛爾眼科的高成長預期,有多少規模是愛爾眼科通過獨特的診療模式「創造」出來的?在愛爾眼科高速增長的財務數據背後,隱藏了多少「誤診動機」,又埋葬了多少患者的財富與健康?資本市場不得而知。這更像一場愛爾眼科的高成長「悖論」。
  • 丹東:一張發黃變脆的紙化解40多年醫患糾紛
    經過丹東市醫調委調解員的調查,初步了解了當時的情況——在事發當年是沒有關於醫療事故怎麼處理賠償的相關規定的,所以在1979年相關部門對於這起醫療事故的批覆是:經研究同意按醫療事故解決,出院後由患者所在單位比照工傷處理。
  • 廣州中山三院突發持刀傷醫,2人受傷……
    今年2月24日,他主動請纓,作為廣東派出的第二十四批醫療隊隊員前往武漢支援,為醫患開展心理幹預和疏導。此前,他曾作為「心理諮詢醫療隊」一員,參與2008年汶川抗震救災。 經初步調查,犯罪嫌疑人趙某(35歲,黑龍江人)是一名曾在醫院就診的病人。目前,2名傷者正在治療,該案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一位醫務從業者告訴紅星新聞,行兇者趙某曾在多家醫院就診,於3天前剛從其所供職醫院精神科出院,共住院3天。「我在趙某住院期間查房接觸過,他為精神病患者,沒有自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