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羊排算是我們家復現率比較高的一道菜,和三文魚一起,算是我的拿手好菜了。(OS好吧,就是這麼無恥),因為其製作簡單,前一夜醃製,放冰箱,後一天下班後一煎,大概25分鐘就能上菜,看起來還高大上所以當初第一次做葷菜,做的就是這道煎羊排。
羊排的味道,取決於它的醃製。我們家的味道與外面的羊排略有不同。屬於比較符合我們自己口味的,凡是家庭成員吃過的都說好吃,老公還揚言說做的比婆婆好吃,哈哈哈哈
【1】食材
羊排(最好肥瘦相間,瘦肉為主),蒜,澱粉
啤酒,生抽,黑胡椒,孜然粉,迷迭香,鹽
【2】醃製
怕羊羶味的小姐姐可以和我一樣,找個保鮮袋,把羊排放進去,然後加入所有調味料,蒜一定要拍過後切丁這樣才出味。
塑膠袋的好處就是你可以上手按摩羊排,也可以使羊排充分浸潤在生抽中。生抽主要是上色,澱粉也是裹色。
適當的按壓羊肉可以讓它更好地吸收湯汁。
【3】煎
羊排跟牛排不同,半生的羊排好像不能直接吃,如何用平底鍋煎羊排,表面不過分焦,而內部已經全熟了?
當然不是用微波爐!(皮一下很開心~這裡只是提醒大家羊排不是雞翅)微波爐加熱,適用於那些不需要出內部油脂的肉類,比如雞翅,烤出內部油脂那肉不得柴?羊排則需要出油脂,本身含油量較大,包括五花肉,牛肉這種,都要。
懶姐姐們可以直接放「氣炸鍋」,200度,15分鐘,然後翻面,180度,20分鐘。但我覺得好慢哦,而且羊皮下部的油脂並不會比別的地方滋出更多油,所以還是建議大家直接煎。
第一步,油脂面向下,中火煎,鍋內無油,如上圖。等油脂開始滋滋往外冒的時候,側躺羊排,換成小火,蓋上鍋蓋燜。
觀察羊肉顏色,待變色後立馬翻面,一般羊排變色伴隨著迷迭香味道減弱。繼續蓋鍋蓋燜,此時依舊小火。
等到全面變色後,打開鍋蓋,中火煎表皮,這時候儘量將蒜末聚集在羊排周圍,觀察羊排周圍是不是不斷有羊油滋滋冒出,可以用鏟子輕輕擠壓羊排幫助羊油滲出(這裡要說的是,不是說羊油熬出越多越好,儘可能軟化表面油脂即可),略微焦香味即可翻面,如法炮製另一面即可。
煎羊排最關鍵的還是醃製,怎麼醃,放什麼醃製取決於你的口味,個人覺得這個配方比外面賣的好吃就一直沿用下來了。
煎羊排的時候,羊排邊緣最厚的那層油脂多煎一會兒就行,用鏟子輕壓可以加快滲出。其他的都可以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