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一本書,不是從翻開扉頁開始,更不是以翻到最後一頁作為結束。有效閱讀一本書,早早從你遇到這本書的書名或者介紹就開始了,到你決心買下它、打開它,讀完以後做一份屬於你的讀書筆記,再到「溫故而知新」常常溫習它,最後通過寫作、畫畫進行輸出表達,才是完整的閱讀過程。
同一本書,翻過了和完整地閱讀過,哪個會更有效呢,結果不言而喻。
如果你也認同看一本書吸收70%遠好於看10本書只各獲取2%的信念,如果也讀書轉眼就忘,那《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正是你所需要的。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告訴你如何用一本筆記來管理閱讀生活,指導你如何選書、如何讀書、如何獲取新知。
在整理術大放異彩的日本,作者奧野宣之作為「筆記本專家」,以獨創的信息整理術活躍在媒體節目和論壇中,深受商務人士歡迎。如果不是奧野宣之,誰又能相信,動輒200元的手帳本已成為流行趨勢的今天,5塊錢的筆記本就能讓你實現對閱讀生活的全面管理。
011、樹立筆記管理讀書生活的理念
有效地閱讀一本書,包括選定一本有益而適合自己的書,理解、思考並消化書中內容,最後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進行運用。而用筆記來管理這個過程,就是將與選書相關的隨想筆記、選定想讀的書而形成的購書清單、報紙雜誌上的書評和相關報導製成的剪報、以及讀書時記錄的讀書筆記等,不論工作還是娛樂,與讀書緊密聯繫的體驗統統記錄收納到一個筆記本裡。
(1)讀書過程結構化
奧野宣之將讀書過程分為5個步驟,分別為選書、購書、讀書、記錄和活用。選書階段進行收集信息、形成購書清單;購書階段按照購書清單購買,目標明確;讀書階段帶著筆記法理念進行閱讀、提煉要點;記錄階段將讀書筆記實體化;活用階段通過回顧重讀讀書筆記,得到提高。
相較於普通讀書法,筆記讀書法的優點很明顯,目的性貫穿選書、買書和讀書的整個過程,將讀書內容實體化加深印象,便於日後回顧產生新的火花。
(2)筆記本一元化
顧名思義,就是將以上這些信息不做加工統統放進一個筆記本裡,不需要分區分類,不需要謄寫,只用日期做以標記。
把這樣的筆記本想像成你的錢包,因為經常出差而出現的收據、飯票、各國貨幣、發票等等,如果用不同的錢包分類裝起來,會不會沒有放進對的錢包,會不會因為找不到對應的錢包而落在一邊,到需要找出來的時候就要挨個錢包翻。如果像大多人那樣將所有的票據都放進一個錢包裡,哪怕時間倉促沒有整理,你也能確信它就躺在錢包某個角落裡,一旦需要可以馬上找到。
同理,用同一本筆記本記錄所有信息,不僅方便攜帶不會遺漏,更因為記錄輕鬆有利於長期堅持。只要堅持下去,積累出一座寶藏,還怕裡面的財寶跑掉嗎?
022、擬定購書清單
購書體驗和買衣服並沒有什麼兩樣,書店裡色彩絢麗的布置、大幅的海報、入口顯眼的暢銷書榜,無不是廣告學對人性的洞悉,引誘人們衝動消費。我們都有過這樣的體驗,進書店只為了買一本單詞書,然後比較了一溜單詞書後覺得配一本語法書比較靠譜,從語法書櫃檯會跳到工具書,然後是英文旅行風光,然後是文化介紹,腦洞大開最後拎了一箱書回家。
為了謹記目的,防止意識流式的買書,應從日常生活中取材,列出真正需要的購書清單。
然後將清單通過便利貼夾入筆記本中,定期更新。隔一段時間就能帶著購書清單進書店掃貨啦。
033、記筆記吸收精神食糧
記筆記是筆記法中最為關鍵的一步,有沒有抓住書中的精華,決定了對這本書的吸收效率。試問,一本在筆記中只體現了皮毛的書,就算百分之百被吸收,書中的骨血不也白白被浪費了嗎。
關於記筆記方法的書籍有很多,各位大師有自己的看家本領,每個寫筆記的人也有使起來得心應手的個人秘技。就筆記這件事來說,只有適合,沒有絕對,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學習好的學習方法進行自我進化。
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推薦了「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即評論+摘抄相組合的方式,將讀書過程中的感觸實時記錄下來。
讀書的過程中懷有要輸出的目的,通過「通讀—重讀—標記」,一邊自由調節讀書節奏,一邊確認重點。在摘抄的過程中加深印象,在評論中記錄感受、體會和收穫,甚至有時候是聯想和擴展。
044、重讀筆記,提高自我
「把書讀薄,把書讀厚」。記筆記的過程,就是提煉一本書的過程,而重讀筆記,除了記憶吸收,更是一次升華,幫助自己激發新的火花,促進原創文章或思想的輸出,也是把書再讀厚的過程,也是賦予一本書你自己的生命的過程。
(1)養成重讀筆記的習慣
量化重讀頻率,設定固定場景和固定時間,養成重讀筆記的好習慣。
(2)重讀中補充學習
在重讀中,以成長的視角來看當初的筆記和想法,能夠更加完善當初的體驗;能通過輸出表達,比如寫博客,比如寫書評,進一步促進對資料的理解和認識;更能因由表達的欲望促進對相關資料的積累,從而建立起系統的知識體系。
(3)讀書筆記的整理
一旦積累出一摞筆記本,為了更方便重讀和查找,筆記本的整理就要系統起來。
對一本筆記本,通過貼便利貼或在扉頁添加目錄建立索引,標註一本書對應的位置;對一些筆記本,通過書腰、票根對筆記本進行標記;對一摞筆記本,現代人可以將檢索數位化,將筆記本編成序號、閱讀日期、筆記類型、書名、作者、出版社、甚至關鍵詞來製作索引資料,讓每一本書的筆記都能迅速定位。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只有記得好,才有交叉對比、總結提煉的後續提高。
只要掌握方法,誰不喜歡事半功倍呢?
我是 @刺蝟專員 ,陪你一起探索世界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