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一本書:掌握這3個原則,快速吃透一本書的精髓

2021-01-20 寫作幫

讀書的最高境界就是吃透一本書。那麼,如何做到呢?

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作者告訴了我們要透視一本書,要掌握三個原則規則:

第1個規則就是要找出這本書的骨架;

第2個原則就是用一個單一的句子,或者是多個句子,或者是一小段文字來描述整本書的內容;

第3個原則就是要將書中重要的篇章列舉列舉出來,說明他們是如何按照順序組成一個整體的框架的。

這三個原則很容易懂,其實說白了就是文章的結構、中心思想和邏輯。

就拿《如何閱讀一本書》來舉例,看完這本書,如果你能說出:

這本書主要告訴我們一些閱讀書籍的方法(中心思想),作者告訴我們讀書是分層次的:第1個層次是基礎閱讀,第2個層次是解釋閱讀,第3個層次是分析閱讀,第4個層次是主題閱讀。(邏輯和結構)

那麼就說明,一旦說起這本書,你的腦海裡就會有一個清晰的框架,也就是說能夠透視這本書了。

只要稍微用用功,掌握這3個規則不是難事,而作者真正高明的地方在於,他還告訴我們:知道這個規則,但並不是我們的每一本書都要用這個規則來完成。

為什麼?

因為沒有每一本書都是完美的,也並不是每一本書都值得你花很大的力氣去做一個非常詳盡的透視。

有對書重點摘一兩個句子或者是幾段話就能說清楚了,有些又長又難讀的書,如果按照這個原則去做透視,光寫就要寫幾頁紙。

最初方法只是指導我們去更好地做一件事情,但在我們掌握了這個方法到一定程度之後,一定要學會跳脫這個規則,靈活運用。

我們學習讀書的方法,最終的目的是為了獲取更多的書裡的知識,從而知道我們的生活和實踐,讓生活更加幸福。

如果你讀了很多關於讀書方法的書,學習了很多的讀書方法,說起讀書方法一套一通的,但在真正的讀書過程中,卻不知如何去操作,或者根本不喜歡讀書,那這樣在你腦海中的讀書方法一文不值。

一句話,不管是讀書,還是寫作,或者做其他事情,方法可以讓我們學習更有效率,但千萬不要成為方法的奴隸。

2021年,如果你有讀書計劃,那麼一定要讀讀《如何閱讀一本書》,它會讓你少走很多彎路。除了4個閱讀層次,裡面還會告訴工具書、故事書、散文、詩歌等不同類型書的不同讀法。還有如何進行主題閱讀,比如你想學習理財,那麼主題閱讀就是非常靠譜的選擇。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下面的連結購買~

相關焦點

  • 《讀懂一本書》:讀透1本書如何實現加速成長?樊登推薦這種方法
    那麼我們該如何把每本書的知識都轉化為能力呢?樊登在《讀懂一本書》中提出這樣一個觀點:真正把一本書讀懂、吃透。01 什麼叫讀懂、吃透一本書我經常會遇到一種這樣的情況,昏昏沉沉地讀完了一本書,腦子一片空白。
  • 一讀書就瞌睡,讀書不是逐字閱讀,一小時讀一本書是如何做到的?
    二、我們該如何一小時讀一本書,實現高效閱讀呢?1、確定我們讀這本書的目的我們讀書的目的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掌握知識要點?我們只有帶著問題去閱讀,閱讀才會有側重點,我們閱讀起來才會有所取捨。一本書最重要的知識只佔20%,而重要知識中的4%才是這本書的真正核心。而我們帶著問題去閱讀就是為了掌握這4%當中的其中一部分,要將其吃透,搞懂;最終運用到實踐當中去。
  • 如何深度閱讀一本書?
    朋友魔怔了,前些日子風風光光買的十幾本書做成了枕頭。她說買的時候以為自己加薪在望了,拿回來後看完就忘,還不如不看,打起書本就瞌睡。同樣是讀書,有些人讀過的書都在變現,而有些人還沒掌握深度讀書的方法。確保劃出來的重點,自己能快速找到,這一步不要焦慮,一點點實踐。二、記筆記的方法《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的筆記讀書法中講到了一種,「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
  • 如何有效地閱讀一本書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朋友Jackyiming,歡迎關注我的專題:《如何閱讀一本書》。目標當我們確定好讀書的目標之後,我們必須思考一個重要的問題:究竟我們要如何閱讀一本書?我用黃金圈思維羅列了三個問題。我們要做到有效的閱讀一本書,首先要確定閱讀這本書的目的是什麼?你是需要解決你的哪些困惑和問題?提升你的哪些認知和技能?其次就是如何挑選一本合適你需要的書籍?最後如何做到快速閱讀檢索?如何排除那些不需要的內容?如何從書中有效的獲取這些知識?這些問題如果迎刃而解的話,你就是在有效的閱讀。
  • 《快速閱讀》構建高效閱讀,只需要1個小時,1年輕鬆讀完100本書
    所以在閱讀的開始之前一定要給自己提出幾個問題,圍著每一個問題去書中尋找答案,一個一個的去解決,當你把這些答案都找出來的時候,這本書也就吃透了。四、快速閱讀一本書的步驟1.先讀封面、序言、目錄,快速了解大致內容閱讀一本書先看一下標題封面,這是在最短時間形成對本書大致印象最佳的一個方式。
  • 12分鐘讀完「閱讀聖經」《如何閱讀一本書》
    【二】關於閱讀,我們至少需要做到哪兩點?1、做一個主動的閱讀者《如何閱讀一本書》作者認為,主動閱讀就是在閱讀時要提出問題來——閱讀的過程中,你自己必須嘗試去回答的問題。關於一本書,閱讀時你需要提出四個主要的問題:①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麼?
  • 好不容易讀完一本書,結果啥都沒記住,4招讓你快速讀完一本書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想要讀一本書,卻因為時間少或外界幹擾的因素太多,導致閱讀一本書需要很長時間。以為認真地看完了所有內容,會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有明顯的幫助,卻發現,自己還是那個說話沒有內涵,大腦空無一物的人。其實閱讀速度慢,時間跨度越長,遺忘的速度就越快。究竟該如何讀書呢?
  • 如何做到一天讀一本書?這本書給了我答案
    後來他通過自己獨創的學習方法顯著提升了腦力水平,從一個有閱讀障礙的小孩,變成閱讀速度比周圍都要快的人。如何閱讀一本書,只是這本書的其中一節內容。作者也沒有明確提倡一天一本書的做法。我想把從這本書中學到的知識,運用於「一天一本書」這件事情上,證明這件事不是做不到,而是做到需要方法。
  • 如何閱讀一本書:詮釋內容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路之由自01,ID:luzhiyouz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看了《如何閱讀一本書》裡」分析閱讀「中的第二階段。第一階段內容是「梳理內容大綱」,這一部分主要說明「詮釋內容」。「梳理內容大綱」就是分析一本書的骨架。
  • 《如何閱讀一本書》:超詳細閱讀聖經,解決你所有的閱讀難題
    《如何閱讀一本書》是一本有關閱讀的百科全書,向我們介紹了閱讀的四個層次,以及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的不同閱讀方法。不懂閱讀、不會閱讀的人,可通過這本書,一探閱讀的本質,從此學會閱讀,並愛上閱讀。這個閱讀層次的學習通常在小學階段完成。(2)檢視閱讀:這一閱讀層次強調時間,即在一定時間內找出一本書的重點,通常是在很短時間內。(3)分析閱讀:這一閱讀層次比前面兩種更複雜、更系統化,強調要咀嚼和消化一本書,注重追尋對書的理解。
  •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懂一本書,精於一件事
    天真的、孩童式的愛情遵循下列原則:「我愛,因為我被人愛。」成熟的愛的原則是:「我被人愛,因為我愛人。」不成熟的、幼稚的愛是:「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愛是:「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艾·弗洛姆《愛的藝術》不要找沒有時間之類的藉口,那實在太低級。
  • 英語閱讀分享:《How To Read A Book》如何閱讀一本書?
    要理解這一點只需要去看看各大網站的評論區:有多少人連作者表達的意思都沒讀懂就貿然開始評論?閱讀文字本身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要正確理解作者意思並且有所收穫並不容易。達到這一點需要我們對閱讀理解能力進行刻意訓練。怎樣刻意訓練呢?或許你可以讀一讀 How To Read A Book(如何閱讀一本書)。
  • 靜不下心讀完一本書,是因為你沒有讀過這本書——《如何閱讀一本書》(附PDF版電子書下載方式)
    這本書能解決你兩個問題:「一是靜不下心來讀一本書;二是讀不完一本書」。推薦語:「這是一本教你如何閱讀的書。沒有文縐縐的教條,沒有難懂的概念。整本書框架明確,思路流暢。讀完本書,以往錯誤地,浪費時間讀書方式將得到改善。簡潔地,明了地,短時間地能抓住整本書的核心思想,以最小精力和時間投入,獲取最大量的精神收穫,這樣的效果期待嗎?」走,上貨。
  • 如何合理運用《如何閱讀一本書》裡的閱讀技巧去閱讀該書?
    從閱讀中獲得一些和之前熟知的事物相類似的新資訊就是獲得資訊,相對而言獲得資訊是比較易達到的;增進理解力就需要下一定的功夫從需要更高(但也要控制在一定範圍內)理解力的文章中學習,在閱讀的過程中逐漸克服難度,最後達到與作者相當的程度,才能完成和書本的溝通,而溝通都是建立在同等理解力的基礎之上的;閱讀的消遣目的就不多說了,其實如果興趣在於此,獲得資訊和增進理解力有時候也會被當做為娛樂消遣的方式之二
  • 《讀懂一本書》,閱讀是一種深度體驗,而不是觀光打卡
    雖然《讀懂一本書》中的內容是教別人如何去講書,但是我認為能脫稿將書中的內容進行提煉,並且口述傳達給別人,本身就是一項很厲害的技能。因為這說明了,書中的內容基本已經被大腦吸收,只有達到這種程度,才能讓讀書變得更加有意義。所以,書中也提到了很多如何讀書的知識,下面我將分享給大家。
  • 「讀書筆記」/《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
    這五個階段很好的將為什麼讀書,讀什麼書,如何讀書形成了一個很好的閉環。除了3外,其他均需使用到筆記,3這個階段通過摺疊上書頁的一角或是用螢光筆標記,為最後製作讀書筆記做好準備即可。另外,推薦一款電子設備上的閱讀軟體marginote3,非常棒的一款移動端的電子書籍閱讀工具,因為這款軟體就支持摘抄及對摘抄評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體驗下。
  • 掌握分析閱讀法,就能像庖丁解牛一樣,讓我們看透一本書
    讀書要有思考,有感受,有審美感,對他人的金玉良言,要能融會貫通,最終吸收內化,將書讀薄,或者將書讀厚,這才是真正的閱讀。現代社會獲取資訊或增加理解力的方式很多,不僅書籍,還有報紙、雜誌、網絡文章、甚至公司的報告、PPT等等,這些都離不開閱讀。懂得如何閱讀一本書,那麼其他小篇幅的文章、報告、PPT等等這些就都不在話下了。
  • 一年讀完700本書,別不信,看看這本書你就知道了
    俞敏洪上大學期間,在醫院住了一年,那一年他讀了將近300本書,羅振宇每天閱讀一本書,這一習慣堅持了七年。不禁感嘆,快速閱讀真是能人必備技能。可同事李姐有不同意見:「書讀那麼快,一點東西都沒學到,那讀著幹嘛?」原來讀得快,在別人看來也是不求甚解的表現。
  • 不喜歡閱讀?一個月也看不完一本書?這本書告訴你怎麼破
    不喜歡閱讀?一個月也看不完一本書?這本書告訴你怎麼破朋友小原說,之前看到一本書非常感興趣,覺得對自己的工作也有幫助,就買了回來,還刻意放在枕邊,以便隨手翻閱。但一個月過去了,他還沒看完這本書,興趣也漸漸減少,但又自責自己連一本書都看不完,內心也焦慮起來。
  • 《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如何講好一本書?
    在《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裡面,樊登老師用自己的實戰經驗,向我們分享了: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講書人?如何準備一篇好的講書稿?如何更好地在上臺講書。1.講書人必備的5種能力一、邏輯思維能力要想讀書抓住重點,首先要能夠從一本書中提煉出主題,也要能夠看出作者為了論證他的觀點,做了哪些前提和假設?找了哪些論據?論證方法是演繹法還是歸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