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一本書》:超詳細閱讀聖經,解決你所有的閱讀難題

2020-12-17 秋辭姑娘

我是秋辭,點擊上方「關注」,每天為你分享好書,個人成長,自我提升乾貨。

關於閱讀,你是否有過這樣的困惑:

為什麼好像每個字都認識,可就是抓不住文章的中心思想?

為什麼閱讀過程中津津有味,可讀完轉頭就忘,根本想不起來任何細節?

為什麼學習了書中介紹的方法,生活卻還是沒有改善?

這些許多人遇到的困難,我也都曾經歷過。

其實,這些人只是在進行自嗨式閱讀,讀時一時爽,讀完轉頭忘。而閱讀過程中發揮至關重要作用的是你的閱讀目的和閱讀方法。

最近一直在讀莫提默·艾德勒和查爾斯·范多倫合著的《如何閱讀一本書》。艾德勒曾擔任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指導,並因此聞名於世。查爾斯與艾德勒一起共事後,一邊幫助艾德勒編輯《大英百科全書》,一邊對《如何閱讀一本書》1940年初版內容進行改寫修訂。

1940年後的三十多年來,美國的社會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很多人的閱讀層次還停留在小學畢業後的基礎閱讀,而之後的學校教育卻很少有帶領學生進入更高層次閱讀的訓練。

中國的情況也與美國有一些相似。小學階段學習生字以及課文,做到「成熟」閱讀,為將來的學習打下基礎。而到了中學階段,學業繁重,學校很少提供專門教閱讀的課,甚至課外閱讀的時間都沒有。語文看似是很熟悉的科目,但能考高分的人少之又少,很多家長和學生為之頭疼不已,而這與我們的閱讀理解能力有著很大的關係。

閱讀能力其實是人的一生中很重要的能力,所以學習如何閱讀是每個人的人生必修課。

《如何閱讀一本書》是一本有關閱讀的百科全書,向我們介紹了閱讀的四個層次,以及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的不同閱讀方法。不懂閱讀、不會閱讀的人,可通過這本書,一探閱讀的本質,從此學會閱讀,並愛上閱讀。

01閱讀的四個層次

作者將閱讀劃分為四個層次:

(1)基礎閱讀:只要是熟練達到這個層次,就擺脫了文盲的狀態。這個閱讀層次的學習通常在小學階段完成。

(2)檢視閱讀:這一閱讀層次強調時間,即在一定時間內找出一本書的重點,通常是在很短時間內。

(3)分析閱讀:這一閱讀層次比前面兩種更複雜、更系統化,強調要咀嚼和消化一本書,注重追尋對書的理解。

(4)主題閱讀:這是最高層次的閱讀。在做主題閱讀時,閱讀者會讀很多書。找出書與書之間的關聯,提煉出一個所有書中都提到的主題,甚至是哪本書中都沒有涉及到的主題。

之所以稱之為閱讀層次而不是閱讀種類,是因為不同種類之間互相不包含,而較高的層次卻包含了較低的層次,閱讀層次之間是相互遞進的。

作者在書中重點介紹了分析閱讀。分析閱讀共有三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對應的一組閱讀規則來指導。

第一階段的閱讀規則的運用,能幫忙讀者找出一本書的整體及部分結構,幫助我們回答關於一本書的一些基本問題,比如這本書的主題是什麼。

第二階段是詮釋書中的共識、主旨與論述。這就需要我們找出與作者共通的詞義,圈出關鍵句,把握句與句之間的聯繫,找出主旨,並設法架設出一本書的基本論述。

檢驗你是不是真的理解一個句子的主旨,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話說出來。

對於這一點,我深有體會。由於國內教育體制存在一定弊端,很多學生從小學開始,就是課上一本正經地聽課,然後課下死記硬背書上的課文。其實中間少了一個重要的環節,那就是思考,並將書本上的知識內化成自己的東西。做到這一點,不需要長篇大論地背誦,理清句子之間的邏輯,理解了主旨和精髓,就可以完整準確地複述出來,記憶力和學習效率都會得到很大提高。

第三階段是批評式閱讀,學會評論作者的學說,表達贊同或者反對。如果我們不同意作者的觀點,不要著急評論,大部分是因為我們沒有真正了解這本書。作者是站在一個高於我們的角度在寫作,能看到我們看不到的細節,所以我們的反對或者爭論,大部分是因為自己知識的不足與欠缺所致。如果我們經過自己的理性分析和思考,並找出了理論基礎,還是覺得作者的觀點不合理,那就要自己拿出論據來辯駁,並注意措辭要具有邏輯性。

分析閱讀做得好,我們的理解力便會逐步提升,知識也會漸漸豐盈。

分析閱讀這一篇講述了許多不同種類的書的閱讀方法。下面我就兩種最常見的類型,談談他們的具體閱讀方法。

02如何閱讀實用型的書

論說性作品分為實用型和理論型。實用型是關於行動的,理論型只要傳遞知識就可以了。理論性作品可以劃分為歷史、科學(與數學)、哲學。

實用性的書又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在說明規則,另一種是闡述形成規則的原理。比如偉大的經濟、政治、道德巨著。但這樣的分類也不是絕對的,兩種類型可以互相交叉。

在讀實用性的書的時候要提出四個問題:第一,這本書在談什麼?第二,了解作者提供的方法後,找出想要我們這麼做的目的。第三,內容真實嗎?第四,這本書與我何幹?

帶著問題去尋找答案,閱讀才會有實際效果。

縱使實用性的書是關於如何行動的,但事實是,它不能解決你所關心的實際問題。就好比你讀完一本關於如何賺錢的書,掌握了賺錢的方法,但是你卡上的錢不會增多,因為你沒有付諸實際行動,運用所學知識在生活中運用。這些書只能幫助你,而不能直接為你解決問題。

所以說,關鍵還在於自己的主動性。光說不做假把式,當你真心贊同作者的提議時,就應該立刻行動起來,用實際行動改變自己,改善生活。

03如何閱讀想像文學

閱讀想像文學也有上面第一部分提到的,類似於閱讀論說性作品的三組規則。分別是架構性規則、詮釋規則和批評規則,這裡就不做過多說明。

閱讀小說與閱讀論說性作品不同。

論說性作品力求邏輯清晰,論證有力,語言簡明不拖沓。而小說喜歡運用隱喻的方式刻畫人物、情節,有時候我們看到的僅僅是作者想表達的冰山一角。在閱讀過程中,讀者要善於發現其中的言外之意。

論說性作品的各個部分都可以獨立拆分,並不影響閱讀體驗。而小說寫作包含開端、發展、高潮、結尾,每個部分相互關聯,緊密聯繫,分開來看就不能準確理解書的主旨,不能體會人物情感。

所以作為讀者,閱讀小說時,要心思細膩,善於發現隱藏細節,理解文字的多重含義。同時注重各個部分的關聯,理清故事中的人物關係以及情感糾葛。

在閱讀小說前,我們也首先必須明白一個道理:如果我們說不出喜歡小說的理由,那我們就可能只是停留在表面,沒有深入內層探究。

這種人是很好的小說閱讀者,卻不是好的評論者。真正做到了解了一本小說,就一定可以做出很好的評論,發表客觀的評價。

04

《如何閱讀一本書》還介紹了戲劇、詩、歷史書、科學與數學、哲學書等各種不同類型書籍的閱讀方法,讀懂這本書,你將會讀懂所有書。

作者表示,如果想要變成一個更好的閱讀者,就要閱讀超越自己能力範圍的書,跳出舒適圈。唯有這樣,才能真正提升自己,拔高思想境界。

偉大的經典在於讓我們變得更有智慧,想清楚人與人之間的各種複雜關係,讓我們的思想變得更加深邃。

現代社會,我們被各種蕪雜的信息環繞包圍,許多娛樂資訊充斥於耳。如果一味沉迷這些對我們無用的信息中,我們就會被時代的洪流裹挾而下,心智不增反退。

娛樂消遣的書不會讓我們有絲毫成長,只是無謂浪費時間。世界上真正值得我們無窮探究的好書少之又少,我們更應該花時間鑽研這些有利於增長智慧,保持心智活力的書籍。

真正的好書值得我們反覆品味,閱讀體驗也會因為閱讀技巧的逐漸熟練而不同,每一次閱讀都會學到新知。

《成都商報》評價這本書:這是一本講解閱讀的專業學術書,作者是「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指導,有著豐富的閱讀經驗。在國外這本「專業學術書」卻十分暢銷,原因在於作者在書中用何其簡單通俗易懂的語言,為人們講解了閱讀的方法與技巧。

這是一本教你如何閱讀的全方位指南,提供給我們簡單實用的閱讀方法論,能解決我們所有的閱讀難題。如果你喜歡閱讀,想掌握閱讀的技巧與方法,並在閱讀這條路上不斷精進,《如何閱讀一本書》將會是你的不二選擇。

我是秋辭,專注書評寫作,學習與自我提升,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12分鐘讀完「閱讀聖經」《如何閱讀一本書》
    【二】關於閱讀,我們至少需要做到哪兩點?1、做一個主動的閱讀者《如何閱讀一本書》作者認為,主動閱讀就是在閱讀時要提出問題來——閱讀的過程中,你自己必須嘗試去回答的問題。關於一本書,閱讀時你需要提出四個主要的問題:①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麼?
  • 如何喜愛閱讀聖經?
    「如何喜愛閱讀聖經?」本文作者法蘭斯·迪信牧師並沒有為我們提供一系列的可操作步驟,反而是著重講述喜愛閱讀聖經會給我們帶來的益處以及相應的改變,藉此來引導或者說挑旺我們裡面熱愛讀經的心志:「如果我們喜愛閱讀聖經……會有什麼不同呢?」
  • 如何合理運用《如何閱讀一本書》裡的閱讀技巧去閱讀該書?
    本篇文章轉載自「撰心致知」公眾號京東讀書校園版2020年度「閱讀之星
  • 如何有效地閱讀一本書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朋友Jackyiming,歡迎關注我的專題:《如何閱讀一本書》。毫無疑問,閱讀一些和自己工作息息相關的書籍,一定可以幫助提高你的工作能力。不管你現在在哪個公司從事什麼崗位的工作,只要你選擇正確的書籍,通過閱讀這些書籍,結合你的實際工作經驗,一定讓你受益匪淺,從而提高你的工作能力。第二個問題:怎樣有效地閱讀一本書?
  • 如何深度閱讀一本書?
    學會正確閱讀明確自己讀書的目的,是提升職場技能,還是提高個人能力,解決某個問題。比如想提升溝通能力,那就找出相關書籍,進行主題閱讀。1、在等人或坐車時,收聽相關書籍書評或拆書稿,原文朗讀等。二、記筆記的方法《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的筆記讀書法中講到了一種,「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
  • 英語閱讀分享:《How To Read A Book》如何閱讀一本書?
    閱讀文字本身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要正確理解作者意思並且有所收穫並不容易。達到這一點需要我們對閱讀理解能力進行刻意訓練。怎樣刻意訓練呢?或許你可以讀一讀 How To Read A Book(如何閱讀一本書)。How To Read A Book 作者是著名教育學家莫提默·J. 艾德勒(Mortimer J.
  • 《高效閱讀的秘密》:閱讀並不難,30分鐘讀完一本書你也可以做到
    即使是一個從來都不讀書的人,讀了這本書的前言和序章部分,也基本上能做到分分鐘搞定一本書。可能你會問:"這也太誇張了吧?這本書真的有那麼神奇嗎?"其實,我一點也沒有誇張。只要你親自去讀一下這本書,你就會發現閱讀並沒那麼難, 30分鐘讀完一本書你也可以做到。
  • 如何閱讀一本書:詮釋內容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路之由自01,ID:luzhiyouz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看了《如何閱讀一本書》裡」分析閱讀「中的第二階段。第一階段內容是「梳理內容大綱」,這一部分主要說明「詮釋內容」。「梳理內容大綱」就是分析一本書的骨架。
  • 如何閱讀《聖經》?
    《聖經》好比一顆掛滿各種各樣恩典果實的大樹,有人努力攀爬到樹上,去嘗那果實,而有的人來到樹下,站到樹下的影子裡,聽著樹上人分享的蘋果甜梨子酸,沒有親自品嘗到,還自以為得著了,這是可悲的。 正確解讀聖經,這對我們基督徒在真理的追求上尤為重要。我們需要用正確的方法和態度來讀經,這樣才能真正得著神的話語。
  • 2021初始,寫作小白如何進階?從學習閱讀一本書開始
    上周和私教班的小夥伴共讀書籍,書單的第一本就是美國作家莫提默·艾德勒和查爾斯·范多倫的《如何閱讀一本書》,也是學習閱讀寫作必讀的書籍。如果說2021年你想從頭開始閱讀寫作,那麼我推薦你一定要看這本書。這本書主要是從閱讀目的、閱讀層次和閱讀方法給我們詳細介紹了閱讀於我們而言的重要性以及怎麼去閱讀的方法論。
  • 如何閱讀聖經
    如何閱讀聖經文:戎利娜/編輯:魚
  • 用主動閱讀法和分析閱讀法把一本書變薄
    上中學的時候,老師就說過,好學生要善於把一本書先讀薄再讀厚。讀薄一本書,就是提煉的過程,讀厚一本書,就是加進去自己的理解和收穫。今天,我嘗試用莫提默艾德勒教讀者的兩個方法,來把一本很厚的書先變薄。先用艾德勒的主動閱讀的基礎閱讀四問法讓《濃縮睡眠法》這本書薄得通透,然後用分析閱讀第一階段的四個規則,來理解《濃縮睡眠法》這本書在談些什麼。一.
  • 讀書筆記:如何閱讀一本書《HOW TO READ A BOOK》思維導圖
    如何閱讀一本書《HOW TO READ A BOOK》Mortimer J.Adler & Charles van Doran一個人不應該花四年的時間留在研究所中只是為了學習如何閱讀。四年研究所時間,再加上十二年的中、小學教育,四年的大學教育,總共加起來是整整二十年的學校教育。其實不該花這麼長的時間來學習如何閱讀。如果真是如此,這中間必然出了大問題。
  • 看了就忘,怎麼辦——《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我的床頭通常都有很多本書,至少三本以上吧。在閱讀中,當我讀不下去時,就換另一本調劑。小說是斷不會有的,不能一口氣讀完的算不上好小說,就算艱難似《百年孤獨》,我也是囫圇吞棗,一氣呵成。至於想不起來的內容,反正書在呢,有空再翻唄。
  • 《閱讀手冊》:真正的閱讀,是自主閱讀
    作為一個父母,需要把孩子當獨立的個體來看,遵從不斷成長,充足陪伴,充分尊重平等交流4個原則,讓孩子自主與孩子合作,同時閱讀也是如此。所以《閱讀手冊》這本書,從三個維度幫助家長解決,關於如何讓孩子自主閱讀閱讀這個難題。
  • 「讀書筆記」/《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
    2020/10/1 23:44今天第一次讀完本書,也算是自己買的所有紙質書籍中第一本全篇通讀完的書籍了,是自己讀書旅程中的一次裡程碑,也是自我管理的一次升華。打算從這本書開始使用「蔥鮪火鍋式」摘抄法寫讀書本次。
  • 靜不下心讀完一本書,是因為你沒有讀過這本書——《如何閱讀一本書》(附PDF版電子書下載方式)
    這本書能解決你兩個問題:「一是靜不下心來讀一本書;二是讀不完一本書」。推薦語:「這是一本教你如何閱讀的書。沒有文縐縐的教條,沒有難懂的概念。整本書框架明確,思路流暢。讀完本書,以往錯誤地,浪費時間讀書方式將得到改善。簡潔地,明了地,短時間地能抓住整本書的核心思想,以最小精力和時間投入,獲取最大量的精神收穫,這樣的效果期待嗎?」走,上貨。
  • 掌握主題閱讀,同時閱讀十幾本書不是夢
    #經常能聽到有人每年能讀幾百本書,這個速度聽起來非常厲害,也讓人心生羨慕。但他們究竟用什麼方法來實現了這一目標,卻很少有人關注。如何同時閱讀10本、20本書,如何快速地把一個領域的知識體系建立起來,這就要用到主題閱讀。主題閱讀,就是圍繞某個主題,在一定時間內快速閱讀多本書的方法。學會這種方法,可以同時讀3~4本書,熟練後甚至可以同時讀30~40本。
  • 《快速閱讀》構建高效閱讀,只需要1個小時,1年輕鬆讀完100本書
    我們有沒有發現,看過一部電影之後,可以繪聲繪色把電影內容講給他人聽,看過一本書之後好像能講出來的內容少之又少,是因為我們採用了不同的輸入方式,看電影是視覺輸入,而有聲讀書是聲音輸入,人類大腦喜歡圖像記憶,眼睛一眼看過去能把眼前所有場景像照片一樣留存在大腦裡,而聲音就做不到。
  • 整本書閱讀,從老師愛上讀書開始——《紅星照耀中國》閱讀指導
    教語文的自己不讀書,還整天教學生如何「閱讀」,這實在是讓人大笑之後有點痛的笑話。然而現實就是如此,試問有幾位初中語文老師讀完了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推薦的36本書呢?退而求之,讀完了教材中「名著導讀」中要求跟學生分享的12部書的人又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