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娘送我,我都不讓她往大門外走,她總說:「我不出去了。」但當走遠了猛一回頭,娘每次都跟在身後。
一次我回家,娘見到我便去做飯,當她把肉盆從水池裡取出來時,盆裡躺著一隻死老鼠,肉一點都沒有了。我和娘斷定,是老鼠順著繩子爬下去,吃完了肉上不來,餓死在盆子裡了。
爹曾給我講過一個笑話,說有一個人最愛吃的菜就是豆腐,說豆腐就是他的命。有人問他,那麼要是有肉呢,你是吃肉還是吃豆腐,那人馬上說,見了肉我就不要命了。
這是以前在副食品極為匱乏時人們的選擇,我就是一個見了肉就不要命的人。娘知道我從小愛吃肉。
那時家裡一年來吃不了幾回肉。除了逢年過節吃一點外,平時有客人來才割一點肉。
照我們那兒的吃飯風俗,客人吃飯是不能把盤子裡的菜吃光的,尤其是不能光揀肉吃,那樣作客就不儒雅,會給主人留下笑柄的。因此,我盼客人來,也盼客人走,客人一走,剩菜是屬於我的,尤其是剩在菜裡邊的肉。
等我上中學的時候,家裡的生活好了一點,除了來客人以外,也能十天半月割一次肉了。那時割肉都到鄰村的集上割,我們村沒有集市。家中割了肉,如果我不在,娘會把它炒好,放到一個花盆裡留起來,如果不是太熱天,三兩天不壞。這樣,每個周末回家,拉開抽屜,裡邊的盆裡總有一些熟肉。肉是切碎後帶湯煮的,湯都冷成了肉凍。放到嘴裡,那個香勁就甭提了。
再往後,上了師範,離家遠了,一般兩個星期才能回家一次。在學校每天都是可以吃到肉的,但家裡割了肉,爹娘還是捨不得吃,還是給我留著。時間長了我不回去,娘便過幾天就把肉回回鍋。回幾次鍋,肉就不新鮮了,回鍋多了再放久了,肉還會變味的。於是娘想了一個辦法,她把盛肉的盆放到一個籃子裡,拴上根繩子,把籃子吊到外院的一口水池裡,水池有幾人深,如同水井一樣,只是比水井肚子大。從前,我村打不出井來,村民只好在天井裡修水池,等下雨蓄水,以此飲用和供其他用水。1974 年,我村用上了自來水,這些水池也廢掉了。水池裡夏天特別涼,也就是零上幾度吧,小時候天旱缺水,池水要見底了,打不上水來,爹還用繩子拴著我的腰,讓我的兩腿坐在一根小木棍上,下到水池底刮水呢。記得那時正是盛夏,我穿著一件長袖衣服,還冷得渾身打顫呢。
大概娘想到這,才想出了把肉放到水池底下保鮮的方法。娘把盛肉的籃子放到離水面幾尺的高度,把繩子結在池口上的一根長木棍上,木棍上再蓋一塊大石板,將池口蓋住。這樣等我回家來,娘便取出來,我就能吃到新鮮的熟肉了。
爹稱這口水池是娘的天然冰箱:「什麼是冰箱,是什麼樣子?我連見也沒見過」。爹是聽收音機裡說,像北京這樣大城裡的大戶人家才有這個貯存保鮮食品的物件的。
一次我回家,娘見到我便去做飯,當她把肉盆從水池裡取出來時,盆裡躺著一隻死老鼠,肉一點都沒有了。我和娘斷定,是老鼠順著繩子爬下去,吃完了肉上不來,餓死在盆子裡了。
「我大意了,沒想到這一點,我應該在盆子上蒙一塊塑料布呀,把塑料布牢牢捆住,老鼠也夠不著肉吃了。」娘說。
於是再往後,娘每次都用塑料布把肉盆密封好,再放下去,末了,還要把水池口用石塊堵得嚴嚴實實,這樣兩道「防線」老鼠就再也不會偷吃到肉了。
一天傍晚,天下起瓢潑大雨,又是雷又是閃的把人震得心驚肉跳。娘突然站起身對爹說,她要去把吊在水池裡的肉盆提上來,看天這個下法,院子裡的水會漫過池口,水會從石縫裡往水池裡灌,肉會泡湯的。爹攔不住娘,說: 「你就去吧,草帽在門後邊掛著。」
娘戴上草帽出了屋門。
突然,一道閃電,借著閃光,娘發現院子裡站著一個人。娘喊了一聲:
「誰?」
腳下一滑,娘摔倒在泥水裡。腿一陣劇疼,便爬不起來了。
那人一看,趕快來扶娘,娘一看,是鄰居的張光棍兒,便對他說:
「侄子,別管我,快把水池蓋打開,把繩子提出來,下邊有個籃子,裡邊有熟肉,別讓雨水泡了。」
張光棍兒一聽,趕快把肉取出來,又把受傷的娘背進屋裡。
當我周末回家時,見娘一瘸一拐的,趕忙問怎麼啦?娘說了那天的事情,好在腿沒摔斷,只扭了一下筋。
娘拿出那天搶救出來的肉,給我炒了滿滿一大碗菜。該吃飯了,娘說:
「去把你光棍兒哥叫來一塊吃吧,要不是那天他把肉提上來,肉早泡湯了。再說,又是雷又是雨的,你爹在屋裡聽不見,要不是他把我背到屋裡,我還不知在雨裡泡多長時間呢。沒想到這個打了半輩子光棍兒的又懶又饞的漢子,還做了這麼一件好事呢。」
我趕快到光棍哥家去,光棍兒哥正要做飯,我把來意一說,他愣了半天,然後過來拽拽我的衣袖,神神秘秘地說:
「兄弟,怪丟人的。實話告訴你,你們家那次丟的肉,是我偷吃了,那隻死老鼠也是我放進去的。那天下雨,也是裝著去你家玩實際上是去偷肉的。唉……」
我回家把事情跟娘一說,娘沒生氣,也沒感到意外,只是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唉,他也怪可憐的。不說別的,就說吃肉吧,一年365 天,他也吃不上個一回半回的。」
原載焦波 攝/著 《俺爹俺娘》(百年紀念珍藏版),中信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延伸】
《教師博覽》能為老師們做什麼?
【喜訊】
現在可以通過微信支付訂閱2016年《教師博覽》和《江西教育》雜誌了!請進微信小店【博覽書屋】——
長按二維碼,或者掃一掃,
就可以買你想買了!
謝謝你!好再來!
————————————————
朋友,讀完文章請順手點開最下面廣告,
獲取生活資訊,支持教師博覽,謝謝!
————————————————————
《教師博覽》,教育品牌!
歡迎關注公眾微信號:jsblzzs
本微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
如喜歡,歡迎推薦到您的朋友圈。
歡迎添加小編微信xt545328、本微信QQ群
521925629,以推薦您認為的好文章。
歡迎訂閱2016年《教師博覽》雜誌——
郵發代號及定價:
文摘版44-70,8元/期,96元/年;
原創版44-76,8元/期,96元/年;
科研版44-32,10元/期,120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