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兩次世界大戰都爆發在歐洲?白人為什麼異常好戰?

2020-12-13 藍海動能

我想熟悉世界歷史的人都知道,兩次世界大戰都爆發在歐洲。一次是因為歐洲列強爭奪中東主導權,另一次是因為東歐的意識形態衝突,但是主戰場都在歐洲。歐洲人明顯比其他人好戰,這一點應該是沒有疑義的。

有的朋友說蒙古西徵和阿提拉,以此證明黃種人在古代打仗也很厲害。但是實際上,蒙古西徵並不是蒙古人這個民族有多厲害,和成吉思汗的個人因素有很大關係,蒙古人的戰鬥力只保持了三代,成吉思汗孫子這一輩結束之後,再也沒有見過成吉思汗的人了,蒙古人也就戰力衰退了。

至於阿提拉,匈人在歷史上興盛時間很短,而且這些都是冷兵器時代的事情。

兩次世界大戰皆由歐洲引起

白人,尤其是歐美白人,好戰性明顯異於常人,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打開世界人種分布圖你會發現黃種人基本上只分布於亞洲東部,黑人分布於非洲南部,其他的地方都是白種人主導,雖然這些白種人現在分成幾個文明圈,平常看他們好像不是一個整體,但是毫無疑問,他們更接近。

至於兩次世界大戰,要是問英國人的話他們會說這都怪德國。德國確實有責任,但是至少一戰不能只怪到德國頭上,二戰也是因為一戰才引起的,如果沒有之前數百年的全球殖民擴張和種族滅絕,希特勒也不會產生。而全球最好戰的白人國家,恐怕還是英國。

實際上無論是英國還是德國,這是白人整體性的問題。我們現在就來看看歷史上這些白人是怎麼好戰的。

白種人,大體南北分為地中海白人和北歐白人兩系,又各自分成東西兩支,北歐白人最好鬥,地中海人好一些,但是耐久力比北歐人好,我們看看他們都是怎麼幹的。

歐洲與中東實為一體,史上均戰爭不斷

以全球白人中最強大的大英帝國和美國為例,這兩個國家其實是一脈相承的,把它們看做一個國家也是有一定依據的。我們先來看英國。

英國白人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大英帝國鼎盛時期領土總面積3400萬平方公裡,還沒有算已經獨立的美國。那麼它實際上是超過蒙古帝國的,西伯利亞的面積無所謂,即使加上,英國也可以加上南極。

根據統計,世界上現存國家中,只有22個國家沒有被英國入侵過。這其中包括蒙古。但是其實不能這麼算,因為外蒙古在清朝時期和中國是一個國家,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是和蒙古騎兵交過戰的。

如果你看看亞洲國家拍的反映英國軍隊入侵的電影,無論當時真實情況如何,都會有這樣的經典鏡頭:英國軍隊使用大量的火槍和成排的馬克沁重機槍,配合數十門火炮,將對面有色人種的騎兵打得七零八落,機槍和火炮的猛烈火力讓被入侵國家的騎兵毫無還手之力,紛紛潰退,這時,英軍出動騎兵,整齊配備的馬刀寒光閃閃,兇惡萬分,將潰退的對方一舉擊滅。

這正是白人軍隊最典型的戰術。在18至19世紀,西方的少量軍隊經常以極其微小的傷亡擊潰數十萬大軍,直到二戰後這一現象才改變。

我們再來看看美國。據統計,美國立國240多年來,對外發動戰爭超過200次,平均一年多一點兒一次,幾乎每年都在進行侵略戰爭,這一數字不包括美國對印第安人發動的上百次種族滅絕性質的屠殺戰爭。

英美白人極為好戰,圖為美國槍店裡公開銷售的大口徑機槍

這是一個每年都在進行戰爭的國家。戰爭就是美國白人的生命本身,沒有戰爭就意味著恐慌無助,沒有辦法過日子,整個美國3.3億人口,據不完全統計,居然有3.57億支槍被民眾持有,這一數字不包括黑市槍枝也不包括掛在槍店裡等待出售的槍枝,每一個美國人都是潛在的軍人,每天最受歡迎的遊戲就是射擊,每個人都在生活中接受著實質上的準軍事訓練,一旦開戰隨時可以上戰場。

美墨戰爭中,美國曾以墨西哥欺壓美國僑民為藉口,悍然發動戰爭,美國出動72艘軍艦配合陸軍的大炮對墨西哥港口進行了連續幾天的野蠻炮擊,最終墨西哥割讓了超過一半的土地。

在戰爭中,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西班牙人組成的軍隊比印第安人的軍隊戰鬥力高,所以墨西哥後期儘量讓西班牙白人上陣,這才避免了進一步割讓土地。

西班牙人是好東西嗎?皮薩羅曾經帶領168個殖民地分子以零傷亡的代價滅亡印加帝國,和葡萄牙用一條經線瓜分世界。在戰爭史上還有一個有意思的事件,卡加延戰役。

那是16世紀,西班牙人大約有60-70人,倭寇有600多人,雙方因在菲律賓搶地盤而爆發衝突,西班牙人用火繩槍列隊向倭寇射擊,後進行白刃戰,最後以陣亡約20人的代價消滅倭寇數百人。殘餘倭寇落荒而逃。其實這一戰說明,日本在二戰中失敗並不意外,日俄戰爭或許才是意外。

那麼我們現在回到兩次世界大戰的話題。兩次世界大戰在德國來說,一個很大的原因是普魯士的軍國主義,這個被稱為「擁有國家的軍隊」的軍人國家,確實異常好鬥,兩次世界大戰不能說都是它的原因,但也絕對和它有關係,普魯士是典型的軍事國家,它是條頓騎士團出身,從12世紀條頓騎士團崛起,到1945年柏林地下室的槍聲,這是一場持續800年的軍國主義瘋狂。可以說,普魯士的軍國主義對世界大戰絕對是要負責任的。

德意志人連續發動兩次世界大戰

但是另一方面,就像那個坑德專業戶奧地利的梗一樣,奧地利其實才負有更大的責任。一戰因為奧地利企圖吞併塞爾維亞而引起,也是它最先宣戰,二戰的發起人希特勒也是個奧地利人,也是奧地利非要和德國合併,結果奧地利戰後做出一副受害者的模樣,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奧地利作為民粹主義的集中地,實際上是兩次世界大戰真正的罪魁禍首。而奧地利的民粹主義加上普魯士的軍國主義再加上西方固有的帝國主義、種族主義和殖民主義,於是就產生了納粹這個怪胎。

再來看看同樣推卸責任的英法等國,至少英國是負有很大責任的,根據研究,英國白人在所有人群中好鬥性最強,與人發生肢體衝突的頻率最高,這不是偶然的,英國作為最強大的西方國家,其好戰性格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不是英國領導的殖民全球的擴張運動,世界大戰也不會爆發。

那段著名的關於大英帝國如何統治世界的話證明了這一點:北美和俄國的平原是我們的玉米地;芝加哥和敖德薩是我們的糧倉;加拿大和波羅的海是我們的林場;澳大利亞、西亞有我們的牧羊地;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草原有我們的牛群;秘魯運來它的白銀,南非和澳大利亞的黃金則流到倫敦。印度人和中國人為我們種植茶葉,而我們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種植園則遍及印度群島。西班牙和法國是我們的葡萄園;地中海是我們的果園;長期以來早就生長在美國南部的我們的棉花地,現在正在向地球的所有的溫暖區域擴展。

可以說,大英帝國,肆意掠奪,嗜戰成性,壓迫世界。

紅色為曾經受到英國侵略的國家,其實蒙古也被侵略過

法國要好一些,畢竟是個擅長藝術的國家。但是也經常熱血上頭,不顧一切就為戰爭,它在波旁王朝時期刻意追求萊茵河的天然邊界,對德意志地區進行肆無忌憚的擴張和打擊,毫無節制,最終導致德意志文化從文藝璀璨變成了軍國主義,可以說如果不是法國的一系列作為,德國也不會變成如此軍國主義,它也是要負責任的。

這些西方列強都是如此,那我們再來看看不被西方列強接受的俄羅斯,它怎麼樣呢?

俄國在歷史上號稱「戰鬥民族」,它的好戰性主要體現在一系列毫無節制的領土擴張上面。它從一個小小的莫斯科公國擴張成橫跨歐亞大陸的面積高達2280萬平方公裡的超級帝國,俄國在400年的擴張中,以平均每天80平方公裡的速度不斷擴張領土,從來沒有任何節制,和俄國接壤的國家都被它侵佔過領土。俄羅斯小學生甚至學習單手壓ak。

據統計,歐洲各國在1000中,只有15年的和平時光。其他時間都在進行戰爭,不是在進行戰爭就是在前往戰爭的路上。很多人看到西方戰爭的數據認為他們投入人數少沒什麼了不起,中國古代動不動百萬大軍,但是4000個英國人大敗清軍或者幾十個西班牙人大敗日本這樣的事情,說明西方人戰鬥力是不可小覷的,戰爭不是只有數字,亞非拉國家的幾十萬大軍在與少數殖民者的對抗中基本上只有看客的地位。

這是歐美或者半歐洲國家。現在我們再來看看其他的白種人國家。土耳其,歷史上的奧斯曼帝國,這個國家的好戰性是毋庸置疑的,它差一點兒徵服歐洲,到現在還宣稱幾乎全世界都是它的。

開創幾千年黑奴貿易的阿拉伯人,至今依然堅持販賣黑奴

阿拉伯人,印象上好像阿拉伯人只會做生意,戰鬥力差一些?那是和歐美相比,阿拉伯人也是打敗過大唐的。那先不說,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一看。

阿拉伯人同樣極具擴張性,而且,黑奴貿易,其實是阿拉伯人發明的。在古代,伊斯蘭教產生之前很久,阿拉伯人就開始販賣黑奴了。三角貿易之中,歐洲人是起點,美洲白人殖民者是終點,中間環節就是阿拉伯人,當然國內歷史不太清楚這段事情,歐洲人付給阿拉伯人錢,然後阿拉伯人用騎兵突然衝進集市上的黑人人群,揮刀砍殺一陣之後,潰散的黑人會被捉起來交給歐洲白人。通過這種貿易,阿拉伯人也是賺得盆滿缽滿,英國廢除黑奴之後,阿拉伯人不樂意,還長期自發捕捉黑奴賣給美洲白人。美國南方的黑奴大宗就是他們提供的。

而且,奧斯曼帝國的北非自治省份,由土耳其人、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組成的巴巴裏海盜集團,戰鬥力也是了得,這個官方海盜集團長期捕捉歐洲白人賣為奴隸,直到奧斯曼帝國在1816年被英美聯合艦隊徹底擊敗。據估計,被他們販賣的白奴大約超過100萬人。

其他的,白人在歷史上建立了多個帝國,包括羅馬帝國、波斯帝國和雅利安人的印度帝國,印歐人在史前就曾橫掃亞歐大陸,閃族人的聖戰傳布全球,近代西方又大肆殖民擴張,將全世界變為殖民地。

像古代的斯巴達這樣的微型國家,它的軍國主義傳統是非常驚人的,300個斯巴達人加上一兩千其他輔助人員,就將50萬波斯帝國的大軍打得傷亡慘重,每一個希臘城邦都具有深厚的軍事傳統。

很明顯,白種人的戰爭熱情是異於其他人的,歐美白人大於其他白人,英國和德國為代表的日耳曼人最為好戰。

比如維京人,維京海盜在他們興盛的時代,曾經侵略過歐亞非美四個大洲,俄羅斯其實是他們建立的,美洲也是他們發現的。維京狂戰士除了戰鬥,什麼都不在乎。

如果我們把白人分成印歐人和閃族人兩種,前者是北歐人種,後者是地中海人種,當然很多印歐人和閃族混血之後成了地中海人種了。那麼早期印歐人以希臘為代表,早期閃族人以腓尼基為代表,可以看到,白人的兩大祖宗希臘和腓尼基都是依靠海上殖民擴張起家,文化內核都帶有深深的海盜邏輯。

兩種白人印歐人與閃族人都是依靠海上殖民侵略起家,圖為希臘與腓尼基殖民地,二者平分秋色

陸上帝國早期印歐人以西臺帝國為代表,最早的打造鐵器的國家,閃族以亞述帝國為代表,以最早的軍國主義著稱,其軍隊組織能力和兵種分配、武器打造類型齊全聞名世界,戰鬥性質極端殘暴。

可以說,戰爭,是蘊含在白人骨子裡的。

這樣的情況,你要說原因,很多人從地理、氣候和人文性格解釋,但其實怎麼看都像倒果為因。也不是宗教因素,一神教崛起之前的白人更好戰,很多人了解少而已,亞述帝國就比沙特好戰,現在的阿拉伯人很多人刻板印象上覺得是穿著白袍的商人,以前的閃族可是把人活活堆砌在牆裡的亞述殘暴軍隊。

從歷史上看,中東幾千年來就一直在進行戰爭,其實現在的頻率和烈度都比以前低得多,而歐洲幾乎是每天都在進行戰爭,兩次世界大戰也是歐洲引起的,原因也很簡單,歐洲人比中東人更好戰。

當然兩種白人都是非常好戰的,要說原因,可能真的是基因裡的東西。有研究說白種人的腸子比黃種人的短一些,更適合消化肉類,也許白種人就是一種肉食動物吧,就像同樣是狼,北美灰狼就比亞洲狼更大、更兇猛一樣,除此之外,還能怎麼解釋呢?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藍海動能,會經常與大家分享中外歷史知識,歡迎 關注 並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德國發起,但丟棄40%領土,國土面積越來越小!
    「和平」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一直都是中國外交的代名詞,現如今的世界也是強烈號召「和平」。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各國仿佛都很「老實」,大規模的戰爭事件不再出現,曾經的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德國發起,可是他自己卻丟棄了40%的領土,導致國土面積越來越小,這是為何呢?
  • 維也納體系為什麼最終導致了一戰的爆發?
    維也納體系根據均勢原則、補償原則和正統原則為根本思想,建立了一個以大國之間相互制衡的權力分布體系,維繫了拿破崙戰爭之後至一戰爆發前近百年的歐陸穩定局面。那我們為什麼說維也納體系最終導致了一戰的爆發呢?其次,隨著民族主義的不斷發展,許多地區的人民要求行使民族自決的權力,建立獨立的民族國家,風起雲湧的反抗在歐陸不斷發生,造成了歐洲局勢的動蕩。典型的例子同樣來自普魯士,普魯士通過與奧地利的兩次王朝戰爭和普法戰爭,統一了德意志,然而在普法戰爭中,德國掠奪了法國的阿爾薩斯、洛林兩省,導致了德法雙方埋下仇恨的種子,成為一戰爆發的重要因素。
  • 不僅是美國全球的白人為什麼都存在種族歧視?
    由於美國的警察暴力執法導致黑人至死從而引發各地大規模抗議活動,那麼我們來聊一聊種族歧視的問題,為什麼不僅是美國全球各地的白人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種族歧視呢?美國只是種族歧視根基最深最嚴重的地區,白人歧視的不僅是黑人,黃色人種也有不同程度歧視!
  • 德國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卻丟掉40%領土,為啥會國土越來越小?
    在人類歷史上,世界發生過兩次最大規模的戰爭,這兩次世界大戰都有德國的參與,雖然德國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發起者,但為什麼德國的領土越來越少呢?如今的德國領土面積是35萬平方公裡,而在一戰之前領土面積高達54萬平方公裡,如此一來領土丟失了40%。
  • 德意志的野望:歐洲老二想要當老大,所以挑起兩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僅僅相隔25年,大部分人對二戰比較熟悉,也知道二戰的反派三巨頭是德國,日本和義大利,但如果你把歷史書稍微往前翻一翻,你會發現,一戰的反派之中居然也有德國,而且德國也是挑起一戰的主要推手,那麼問題來了,為啥兩次世界大戰都是由德國挑起的呢?德國到底想通過戰爭得到什麼?
  • 如果第3次世界大戰爆發,主戰場會在哪呢?
    如果想要破壞現在的世界體系,那麼就必須再發動一場世界大戰,在世界大戰中重新洗牌改變舊的世界體系。隨著國際形勢的日益嚴峻,世界體系受到的威脅增加,再次爆發世界大戰的可能性增加。那麼假如第3次世界大戰爆發,主戰場會在哪呢?
  • 為什麼中國兩次疫情爆發都是海鮮市場,難道與進口海鮮有關?
    現在新冠的來源還是撲朔迷離,不過這兩次疫情的爆發都有個共同點,就是都在人流面積的生鮮批發市場,這個就不得不讓人深思。武漢和北京都是人口眾多的城市,而且還都是交通的樞紐,這兩座城市的人流量極大,每天都有四面八方的人群湧向這裡。
  • ...大戰,德國領土越打越少,還不如不打,那麼德國當時為什麼還要打呢?
    兩次世界大戰德國都是主要參與者,卻又都是戰敗國。德國本身實力不弱,因為隊友太弱,經常面臨多線多戰的情況。二戰後,德國的國土縮減超過了百分之二十,只剩下35萬多一點的領土。德國為什麼要一次又一次的打呢? 首先,德國人覺得自己吃虧了。德國最大的問題就是長期分裂。
  • 兩次世界大戰之中,英國這個曾經的世界霸主,角色有何變化?
    可以說,全世界任何角落都有英國的影子,或者說在英國影子下存在。但在兩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下,這個曾經被呼喚為日不落的大英帝國也有日落夕陽的時候。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大英帝國的攻擊1、第一次世界大戰對英國的侵蝕如果說在維多利亞時期使英帝國達到了世界國家的頂點,那麼一戰的爆發則是大英帝國走向夕陽的導火索。
  • 南美洲避開了兩次世界大戰,為什麼現在沒有發達國家?
    從1500年以來,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建立了最早的全球性殖民帝國,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他們始終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落後就要挨打,這是無情的現實。接下來的一個世紀,革命和動蕩就一直在葡萄牙土地上輪迴,甚至有兩次,1892年和1902年,葡萄牙國王耍賴宣告破產,欠北方帝國主義的外債還不起了。接著就是1910年,比辛亥革命早一年,葡萄牙大革命爆發了,君主專制被推翻。這就是南美洲兩個宗主國的悲慘命運。
  • 人類為什麼會發動一次和二次世界大戰,原因究竟是什麼?
    起步較晚,作為新興帝國主義國家代表的德國、義大利和奧匈帝國要求重新劃分世界殖民市場和勢力範圍,而老牌帝國主義英國、法國和俄國自然不會把自己的利益讓出來,矛盾愈演愈烈,最終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歐洲經過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展,實力進一步增強,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進入帝國主義時代,全球資本主義市場基本形成。
  • 都是西方文明建立的國家,為什麼巴西沒有像美國一樣成為超級大國
    巴西可以說和美國非常的相似,都是西方國家的殖民者在美洲建立的殖民地。巴西1822擺脫葡萄牙殖民年獨立,美國1778年擺脫英國殖民獨立。巴西只是比美國晚獨立了40多年,為什麼現在的巴西沒有像美國一樣成為發達國家呢?甚至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
  • 美國右翼:為什麼白人會愛上亞洲女性
    為什麼白人會愛上亞洲女性在多元文化的巴黎和德國農村等不同地方,我遇到過與亞洲或印度女性約會甚至結婚的白人男性。為什麼個子高、智商高、長相英俊、有很多選擇的歐洲男人會更喜歡黑頭髮、深棕色眼睛、充滿異國情調的女人,而不是本國的北歐人?似乎所有這些男人都是一開始和歐洲女人約會,但最終還是娶了一個亞洲或印度女人,因為她們更容易相處,也不那麼咄咄逼人。
  • 為何兩次世界大戰後,三大帝國被肢解,中國卻能一直保持完整
    誠然,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意志人雖然戰敗,但並未完全分裂,他們的自尊心仍不斷地被壓在地面上,使他們非常不服氣,所以二戰就這樣開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德意志人以超神開場,西吊英法,東擼蘇聯,結果一擼就灰飛煙滅,第二次世界大戰,德意志人再次成為戰敗國,而且這次被摩擦的不再有脾氣。
  • 為什麼世界大疫比第三次世界大戰更可怕?
    李光鬥未來學家一直把第三次世界大戰想像成世界末日,有核國家擁有的核武器足以毀滅人類幾十次。但第三次世界大戰為什麼一直沒有發生,是因為各個國家都知道靠利用戰爭手段搶土地,搶資源,搶金銀財寶,「馬前懸男頭,車後載婦女」已經強大不起來了。
  • 是什麼讓一戰、二戰間隔21年,就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
    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導火線是德國閃擊波蘭,英法對德宣戰,這次不僅僅只是資本主義國家間的矛盾而是全球性規模的戰爭。除了資本主義國家還有社會主義國家參與,是什麼原因讓兩次大戰間隔僅僅21年,就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
  • 外國網友:為什麼稱白人為「高加索人」是在不自覺地支持白人至上
    一位外國網友,塔瑪拉·米特羅法諾娃在博客平臺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認為北美很多白人聲稱自己是高加索人,實際上是一種白人至上主義者的潛意識。本文是一家之言,可供參考。 我是白皮膚,歐洲血統。所以我被認為是高加索人。
  •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英國為什麼要把王朝的名字改了?
    那麼一戰時的英國為什麼要改王朝的名字呢?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之後,斯圖亞特王朝的英王詹姆斯二世被驅逐,其女瑪麗和安妮先後成為英王。1714年,沒有後嗣的安妮女王去世,英國迎立德意志選帝侯喬治一世為英國國王,英國由此進入漢諾瓦王朝。漢諾瓦王朝最後一位國王就是著名的維多利亞女王。
  • 兩次世界大戰的藍圖
    在隨後爆發的普法戰爭中,施裡芬又因作戰有功被授予一枚一級鐵十字勳章,對毛奇的以優勢兵力速戰速決的戰略思想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並在日後將這一思想發揮得登峰造極。天才的計劃普法戰爭的勝利,使得俾斯麥可以在巴黎凡爾賽宮的鏡廳宣布建立德意志帝國。完成統一的德意志在一代人的時間內就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工業強國和歐洲第一工業國。
  • 通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是這樣一步步成為世界的霸主的
    清中期開始衰落,英國崛起,成為世界上最有影響的國家,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此時的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直到現在,美國是這個世界的霸主。為什麼會這樣,要從二戰時期的英國、二戰時期的美國和二戰後的世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