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大道本無體,何在文字間
——符號的指代與象徵意義
大道本無體,何在文字間。
昴從先天畫,詩自聖人刪。
流風傳益遠,後作莫可攀。
推敲誰氏子,一字不可閒。
這是宋代詩人俞桂的《論詩》。他主張師法自然,用平靜的心境觀照自然,發現其中的詩意和理趣。「大道本無體,何在文字間。」這與六祖「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有異曲同工之妙。
文字只是傳道的工具,是載體,是符號而已。但一切文化傳播常常要通過符號來傳遞。
一、符號的意義:指代和象徵
符號一般指代表事物的標記。著名的語言學家和思想家索緒爾在其代表作《普通語言學教程》中提出,符號學是 「研究社會生活中符號生命的科學」。查爾斯·莫裡斯也曾指出, 「人類文明是依賴於符號和符號系統的,並且人類的心靈和符號的作用是不能分離的。
懷特認為,「全部文化或文明都依賴於符號,正是使用符號的能力使文化得以產生,也正是對 符號的運用使文化延續成為可能。沒有符號就不會有文化,人也只能是一種動物,而不是人類。」(1)皮爾斯認為人類的一切文化行為都是符號活動,甚至 思想和經驗也是符號活動。「表現體、對象(ob—ject)、解釋者(interpretant)這些術語可以看成是指 符號藉以指明的手段。他們之間的關係決定了符號 化過程的確切本質。」(2)
郭鳳鳴教授認為,「人是符號的動物」,建立起人之為人的主體性,符號現象建構了人類特有的文化現象,文化作為人類運用符號進行活動所創造的「產品」,成為了人 類的所有物,而人類作為他自身運用符號進行活動的結果則成了文化的主宰。「人利用符號進行活 動」在人與文化之間架起了橋梁。在人類的日常交往中,個人的價值觀念與思想意識,人類社會的道德規範、民族習俗、社會慣例的 存在,都是通過以語言為基本要素的一系列具有豐 富價值與文化附加意義的符號為載體來進行表達 的。由於語言符號系統具有任意性和約定俗成性, 使得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對話和交流時有一定 的障礙,其主要障礙是對話的雙方各 自依據自己所屬的文化背景來理解對方輸出的語言符號的意義。符號的對接就是文化對話儀式,符號具有象徵意義。符號系統既包含有外部的物質實踐,也包含有內部的精神實踐。象徵就是通過外部物質實踐中的符號顯示內部精神實踐的符號,從可見的物質實踐中的符號過渡到不可視的精神實踐的符號, 這個精神實踐就是其特定的象徵意義,它把各種事實通過一定的儀式規制在符號系統中,使得具體的事實具有了拓展的文化附加意義。(3)
作為中國文化總源頭的《易經》,也是通過符號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體系。「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3)《周易》中的卦可以看作是對宇宙萬事萬物演 變規律的一種隱喻,每一卦都是對事務發展整體規 律中的一個片段的描述。在每一卦的內部有包含 著多重的隱喻。卦的基本組分是「爻」,從爻的產 生出發來進行分析,可以看到《周易》隱喻發展的 層級性和表意中交互性,它們共同建立起了《周 易》符號結構中的龐大隱喻系統。《周易》系統的六十四卦是對宇宙循環演變的大規律的描述,這些卦象的相互組合有一定的次序,正如《序卦傳》的論述一樣。《周易》以類似的 組合和連結完成了對宇宙規律的比喻性陳述,不同 卦象的轉變都說明事物是發展而非靜止的道理,從這個角度上講這是個轉喻。在這周流變化之中也反映出了《周易》文本中蘊藏的哲理意義。(5)
二、《周易》中的符號系統
索緒爾說,「在語言出現之前,一切都 是不清晰的只是混沌不分的星雲。」《易傳》雲,「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蓋取諸央。」《易傳》是孔子最文王繫辭的進一步解釋,孔子說的「結繩」就是最早的符號,「書契」則是成熟的符號系統。
伏羲一畫開天地,這一畫就是太極;太極包含著陰陽兩種力量,也就是兩儀;而陰陽的互動,又產生了四象。四象衍生八卦,八卦推演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保羅世界萬象,這就是易經的符號系統。
一陰一陽謂之道。伏羲用「一」代表陽(稱為:陽爻(yáo)),用「--」代表陰(稱為:陰爻(yáo)),陽爻表示陽光,,陰爻表示月光。每卦又有三爻,代表天地人三才。每卦的次序是自下而上的,最下一橫叫初爻,中間一橫叫二爻,上面一橫叫三爻。
乾(),三個陽爻,頂天立地,代表著天,象徵著至剛至陽,象徵著強健有力。
兌(),兩陽一陰,形象頗似堰塞湖,堰塞湖大多是地震的產物,象徵山澤,湖泊、河流。
離()兩陽夾一陰,象徵著火,象徵太陽。火中虛,無疑這是一個象形符號。
震()震代表著雷,雷穿越層層陰雲,發出閃電的光芒。
巽(音xun)代表著風,氣流從下而生,遇到
坎()代表水,也代表月亮。與離相反,兩陰一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兇險可知矣!
艮()代表高山,
坤()代表大地,代表母親,至陰至柔,厚德載物。
伏羲據此畫出先天八卦圖:
、
先天八卦圖是我們先人對世界本源的理解和認識,南懷瑾先生認為,什麼叫「先天」?以哲學的觀點說,宇宙萬物沒有形成以前,即是所謂的先天,有了宇宙萬物,那就是後天了。換而言之,我這個人,在母親未出生我以前,是我的先天,生了我以後,就是我這個人的後天。(6)
我們對照中國地圖,可以有更直管的認識。不過看八卦用看地圖方向相反,看地圖我們一般面北背南,所以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而看八卦,我們則按照古人的思維,面南背北。譬如艮代表著山,方位在西北,我國西北是高山;兌在東南,代表湖泊河海;巽在西南,代表風,西南多風,中國大陸的風來自西南方向,震來自東北,東北多雷震。離代表太陽,太陽從東邊升起,代表火。坎代表水,代表月亮,代表靜止,所以在西方。乾代表著上天,代表著陽剛之氣,是一陽畫天的起始。坤代表地,代表著下,是柔順和容納。
由正南乾卦起,走向東南兌,東方離,東北震,成為「順」,由西南方巽,走向西方坎,西北艮達到北方坤,稱為「逆」。這與現在的時針方向稱呼相反。
但時間是變動不居的,時間變了,世界的一切人和事情都會發生變化。因此《易經》特別強調時間的重要性,《彖傳》中經常會將出現諸如「時大矣哉」的說法,與時俱進,順勢而為,則是其最重要的思想。
學者蘇智認為,按照其生生不息的原理。宇宙萬物 無不在「時間」的長河中發展變遷,因此,《周易》的 時間性也體現了其創造性。在《周易》之中,每一卦或一爻的「位」之不同,所遇的時也不同,故而有 「時位」的說法。在面對不同的狀況時,要以順 應時勢的心態去因勢利導。把握事物的發展,不能 專注於具體的卦象和一時的事例,因為事物的發 展不會停止,而是隨時隨地都會發生變化。如果只專注於一時一事,就很容易時過境遷,一切皆 為陳跡,那麼佔卜的意義就不存在了。只有從理 性和整體上去考察事物的變化。才能隨時做出正 確的反應。(7)
這時候,人們觀察的主要方式就是文王的後天八卦圖:
「一數坎來二數坤,三震四巽是中分,五數中宮六乾是,七兌八艮九離門。」這是後天八卦口訣。對比發現,八卦的位置發生了改變。至於為什麼發生變化,我們則會在下文《神奇的數字與神秘的人生》具體介紹。
三、周易符號中的象徵和指代
《周易》意在闡發天地人之間的相互關係,從揭示宇宙天地的自然規律出發,從中為人在天地之間的行為創立規則和典範。
《周易 》符號的最初表 意即是來源於對自然的認識與揭秘。因而,符 號也就隨著人類人類社會的各種場景做出相 應意義上的分節,使客觀的物世界在 「象」的 統攝下轉化為人們認知和實踐下的人化自然。隨著文化中模因的作用,符號又 在元語言的壓力下闡釋出符合解碼經驗和思 維慣性的意義指向。傳統文化中的陰與陽就在 此基礎上出現了高低、貴賤、君子與小人、高 尚與卑劣等多重維度的兩級分化,並且分化的 結果均為崇陽抑陰。(8)
自然,《周易》符合的初始具有規定性,但後來大多取象比類、觸類旁通的,就有了類比推理和演繹推理的特徵。《周易》推理系統,類比推理的結論具有或然性,但既是一種類推,其結論的或然性也就成為必然。
譬如,周易一元「混沌」感知二元「天地」,再由天地交感而感知「春夏秋冬」四時變化,再由四時運行感知「天地風雷山澤水火」,進而感知宇宙萬物。這種類比就具備了一種必然性。
下圖就是《周易》八卦的常用象徵或者指代:
佔卦容易解卦難,不同的人因為學識素養不同,對於同意卦象可能得出不同的分析結論。這也正是周易的神秘之處,因為卦象只是未來的一種指示,這種指示自然帶有神秘性。
《周易》的類比屬性及其推理過程,不僅 比西方傳統邏輯的三段論推理複雜得多,而且推理的結論也只是一種僅供參考的或然判斷。因此,面對同樣的佔筮結果,由於學識、經驗或所處地位等差異,人們往往會解讀出不同的意義,作出不同的判斷。 東漢王充的《論衡》中記載了「魯伐越」之前的佔筮故事,面對「鼎折足」的佔筮結果,子貢的判詞為 「兇」,孔子的判詞為「吉」。相似的例子,在《左傳》、《國語》記載的筮例中也多有記載。(9)
學者孫曉春認為,古代人對於終極原因的追問的目的就在於探求人類社會生活的普遍法則。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上, 人們對於普遍法則的追問也是從《周易》開始的。《周易》的本意最初在於「設卦觀象」,但是,六十四卦 的排列方式卻表明,作《易》者似乎已經意識到,天地萬物的變化是有「道」可循的。如果說《易》卦象徵 著天地萬物的話,那麼,支配天地萬物運行的道則寓於天地萬物之中,是一種無形無狀的存在:「形而上 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周易·繫辭上》)這個道無所不在,無所不適。(9)
大道無形,形於萬物,此之謂也!
註:
(1)懷特.文化的科學[M].沈原等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8.
(2)克斯.結構主義和符號學[M].瞿鐵鵬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
(3)郭鳳鳴.符號與文化.J.綿陽師範學院學報,2011.4:69—70
(4)[魏 ]王 弼 ,韓 康 伯 ,[唐 ]孔 穎 達 .周 易 正 義[ M ] 上 海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1997
(5)蘇智.《周易》符號系統中的雙軸關係.J.渭南師範學院學報,2017.08:48,49
(6)南懷瑾:南懷瑾選集第四卷.易經雜說.易經系傳別講.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8年12月第一版第10頁
(7)蘇智.時空語境與《周易》的符號闡釋.J.井 岡 山大 學 學 報 (社會科學版),2017.03:62
(8)蘇智.文化建構與傳承中的《周易》符號模.J.東吳學術 2017年第3期:11
(9)周山.《周易》與類比推理.J.周易研究,2007.06:59
(10)孫曉春.《周易》符號系統的形成及其文化史意義.J.周易研究,2014.01:36
小貼士:
八卦歌訣:
先天八卦:「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後天八卦:「一數坎來二數坤,三震四巽是中分,五數中宮六乾是,七兌八艮九離門。」
本文是拙著《道通天地——周易八十一講》,歡迎關注,擬出版,歡迎出版社朋友垂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