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關於藥品、保健品的一些廣告放方式,比如,聘請明星為代言人,現身說法,吹捧藥品的療效。這些招數,都是民國名流用過的,並不新鮮。
晚晴、民國時期,文人、名人為藥品,做廣告的現象已經非常的普遍。
清朝晚期,上海有一個大藥商——孫鏡湖,他炮製的廣告手段,花樣百出,風靡一時,對近代的藥品廣告,影響十分的巨大。
胡鏡湖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假借顧客的名義,寫一些感謝函,然後刊登在報紙,還把一些具體的療效,還有購買藥品的金額,全部公布。
除此之外,讓名人、達官貴族,幫助自己的宣傳,也成為一種非常重要的手段。
1896年,孫鏡湖這個傢伙,開發了一種新產品,叫做「燕窩糖精」,是一種新型的補藥。
為了推廣,孫鏡湖,首先找到文人沈毓桂,幫助他打廣告。
沈毓桂這個人,大家可能不了解。他非常的不簡單,民國時期,翻譯了大量的西方著作,撰寫過大量的報刊,曾在《萬國公報》擔任,華文主筆長達十餘年。
沈毓桂在華人文學圈,十分的有威望。
這個時候,沈毓桂年事已高,他是怎麼幫助孫鏡湖宣傳的呢?
很簡單,那就是寫文章。
沈毓桂,大筆一揮,發揮文人特有的想像力,洋洋灑灑地寫了一篇,短小精悍的介紹:
考其製法,取地道燕 窩,以機器去其毛疵,以化學擷其精華,調以真味,製成糖 精,功效非常,能開胃健脾,填精補髓,生津液,美容顏,隨時酌服,立見應驗。嘗之有味,服之有益,實非尋常藥餌所可及其萬一也!
就這樣,一份用蘿蔔和糖水煮成的「燕窩糖精」,成為暢銷一時的高檔補品。
民國中後期,這種名人為藥品打廣告的趨勢,越來越流行。
其中大量的名人都沒有倖免,比如王人文、溫宗堯、陳其美、湯壽潛等高官,也參與其中。
就連孫中山都沒有又倖免,「安住」大藥房的宣傳資料上,頭像是黎元洪,「博愛」兩個字是孫忠所題。孫中山在日本期間,曾經被這家大藥房接待過,黎元洪還專門送給藥房一張照片。
名伶界,也大有其人,比如梅蘭芳就曾經,為「韋亷氏大藥房」做過廣告,稱讚其中的兩種藥品。甚至還有一次,專門為一種「紅色藥丸」做廣告。
當時美國馬上要到美國匯演,借著機會,韋氏藥房開始大肆的炒作「紅色藥丸」,梅蘭芳也做出比較中肯的評價「服用之後,體力強健」。
這「紅色藥丸」到底是什麼呢?
後來經過一些專人的檢測,這個「紅色藥丸」也就是一些硫酸鐵,碳酸鉀,說什麼補腦、包治百姓,完全是虛假的廣告
儘管梅蘭芳的廣告,有點言過其實,可是在當時那種,文人、名人都參與的情況之下,也只是司空見慣。
著名的新聞作者,鄒韜奮就曾經批評到:
大國報紙,淪為賺廣告費的工具,為江湖醫生推向營業。
從這裡可以看出,名人做廣告早就盛行,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