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上海藥界,用社會名流做廣告手段,讓人大開眼界

2020-12-15 阿勝說歷史

當今社會,關於藥品、保健品的一些廣告放方式,比如,聘請明星為代言人,現身說法,吹捧藥品的療效。這些招數,都是民國名流用過的,並不新鮮。

晚晴、民國時期,文人、名人為藥品,做廣告的現象已經非常的普遍。

清朝晚期,上海有一個大藥商——孫鏡湖,他炮製的廣告手段,花樣百出,風靡一時,對近代的藥品廣告,影響十分的巨大。

胡鏡湖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假借顧客的名義,寫一些感謝函,然後刊登在報紙,還把一些具體的療效,還有購買藥品的金額,全部公布。

除此之外,讓名人、達官貴族,幫助自己的宣傳,也成為一種非常重要的手段。

1896年,孫鏡湖這個傢伙,開發了一種新產品,叫做「燕窩糖精」,是一種新型的補藥。

為了推廣,孫鏡湖,首先找到文人沈毓桂,幫助他打廣告。

沈毓桂這個人,大家可能不了解。他非常的不簡單,民國時期,翻譯了大量的西方著作,撰寫過大量的報刊,曾在《萬國公報》擔任,華文主筆長達十餘年。

沈毓桂在華人文學圈,十分的有威望。

這個時候,沈毓桂年事已高,他是怎麼幫助孫鏡湖宣傳的呢?

很簡單,那就是寫文章。

沈毓桂,大筆一揮,發揮文人特有的想像力,洋洋灑灑地寫了一篇,短小精悍的介紹:

考其製法,取地道燕 窩,以機器去其毛疵,以化學擷其精華,調以真味,製成糖 精,功效非常,能開胃健脾,填精補髓,生津液,美容顏,隨時酌服,立見應驗。嘗之有味,服之有益,實非尋常藥餌所可及其萬一也!

就這樣,一份用蘿蔔和糖水煮成的「燕窩糖精」,成為暢銷一時的高檔補品。

民國中後期,這種名人為藥品打廣告的趨勢,越來越流行。

其中大量的名人都沒有倖免,比如王人文、溫宗堯、陳其美、湯壽潛等高官,也參與其中。

就連孫中山都沒有又倖免,「安住」大藥房的宣傳資料上,頭像是黎元洪,「博愛」兩個字是孫忠所題。孫中山在日本期間,曾經被這家大藥房接待過,黎元洪還專門送給藥房一張照片。

名伶界,也大有其人,比如梅蘭芳就曾經,為「韋亷氏大藥房」做過廣告,稱讚其中的兩種藥品。甚至還有一次,專門為一種「紅色藥丸」做廣告。

當時美國馬上要到美國匯演,借著機會,韋氏藥房開始大肆的炒作「紅色藥丸」,梅蘭芳也做出比較中肯的評價「服用之後,體力強健」。

這「紅色藥丸」到底是什麼呢?

後來經過一些專人的檢測,這個「紅色藥丸」也就是一些硫酸鐵,碳酸鉀,說什麼補腦、包治百姓,完全是虛假的廣告

儘管梅蘭芳的廣告,有點言過其實,可是在當時那種,文人、名人都參與的情況之下,也只是司空見慣。

著名的新聞作者,鄒韜奮就曾經批評到:

大國報紙,淪為賺廣告費的工具,為江湖醫生推向營業。

從這裡可以看出,名人做廣告早就盛行,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相關焦點

  • 民國時期舊上海的廣告海報,清新脫俗,比如今的廣告好太多了
    東方之珠上海是我國近代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城市。民國時期,上海又名「上海灘」,當時也是我國經濟非常發達的城市。當時的舊上海龍蛇混雜,不但有社會名流,而且還有不少的明星大腕,同時市場上還流行著各種比較時髦的商品。比如民國時期舊上海的廣告海報就讓人賞心悅目,毫不誇張地說比如今的一些粗製濫造的廣告好太多了。
  • 歷史觀察:民國時期的期刊報紙廣告拾趣
    《永安月刊》是解放前上海四大公司之首的永安公司所創辦的一份刊物,這一時期的上海正處於傳統與現代、東西方文化碰撞的前沿,五花八門的商業廣告涉及日用品、化妝品、藥品、食品、服裝、餐飲、娛樂等門類。民國時期的香菸廣告隨處可見,而且摩登女郎、紳士形象為主,廣告語也非常有趣「茶餘飯後吸名煙,美人相對分外妍」。圖為美麗牌香菸。
  • 民國時期的廣告文案,絕了
    實際上,早在民國時期,品牌商就懂得如何運用名人效應,通過找來時下有人氣的名人代言商品廣告,以此來推進商品的銷量和品牌熱度。這些名人裡,阮玲玉和胡蝶則深受品牌喜愛。阮玲玉(當時的可口可樂借其人氣成功進軍中國市場)胡蝶(當時的帶貨女神,廣告接到手軟)民國時期的廣告
  • 舊上海廣告海報,稀世罕見,引人遐想
    東方之珠上海是我國近代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城市。民國時期,上海又名「上海灘」,當時也是我國經濟非常發達的城市。當時的舊上海龍蛇混雜,不但有社會名流,而且還有不少的明星大腕,同時市場上還流行著各種比較時髦的商品。
  • 老上海畫片裡的民國潮女 民國時期的審美觀
    在沒有電視,報紙版面極小,雜誌種類又少的時代,商業的廣告意識從來不缺。上海,作為中國最大最開放的城市,大批歐美資本大量輸入。外國資本家很快借鑑和運用了中國傳統的民間年畫中配有月曆節氣的「歷畫」樣式,融入商品廣告。這就是月份牌的由來。
  • 民國時期報紙上的銀行廣告
    《申報》、《大公報》作為民國時期出版時間比較長的商業性大報,毫無疑問是那個時期影響力比較大的報紙。筆者搜集了這兩份報紙上刊登的大量銀行廣告,通過整理分類,從中一窺民國時期銀行發展的一些時代特點和印跡。
  • 民國時期的香菸廣告,看了真讓人把持不住
    現在大家很難再看到香菸的廣告,但在民國時期,香菸廣告並沒有這麼多限制。為了能讓自己家的產品更受歡迎,那個時期的香菸廣告一個比一個做得香豔,美女是那個時期廣告的絕對主題。這些香菸廣告大多以美女為絕對主角,出現在廣告裡的女郎,燙著發、穿著高跟鞋和旗袍,無不散發出強烈的女性魅力。
  • 清末民國時期盛行保健品
    秦始皇也曾迷戀保健品,曾輕信方士求諸海外尋找長生不老藥。此後,歷朝歷代許多帝王紛紛效仿,以尋求保健養生、延年益壽之物及配方。可以說,他們所提煉的「仙丹」,所尋找的長生不老藥,就是早期保健品。據說,醫聖張仲景研製的「五石散」,在我國的藥學聖典《神農本草經》裡被列於「輕身益氣、不老延年」的上等保健品。
  • 《良友》圖片,民國時期摩登女郎的時尚參考
    到了30世紀,《良友》畫報開始有了不同的發展,各種女星和名媛開始拍攝畫報封面,女性消費廣告應運而生。上海之所以被稱為時尚之都,與同期誕生的時尚畫報、雜誌、電影有關。在現代思想的影響下,畫報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在眾多女性書籍中,嶄露頭角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影響了民國時期女性的生活和審美情趣。
  • 卞向陽將上海服飾分為三階段,從《玲瓏》雜誌,看民國女性的審美
    每思及民國時期的上海女人,腦海裡就會描繪出一幅:身段窈窕穿著旗袍,面容精緻舉止得體帶著一股精明與嫵媚的畫面,老上海女人時髦的風情萬種......這一時期的上海時髦女性服裝越來越趨於刻意追求展示女性玲瓏有致的曲線和美妙的身材,「奇裝異服」時有所見。民國女性在社會輿論、政府干預的影響下,陷入了中西審美判斷的矛盾。
  • 民國時代的廣告也太野了,誰來管管?
    就怕藥不到位民國時期,每個中華兒女都極力想擺脫「東亞病夫」的汙名,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是霍元甲和陳真。一面是國民身體素質的確堪憂,另一面則是現代醫學的迅速推廣與發展。因此,在諸多廣告中,醫藥廣告堪稱傳播界的急先鋒。
  • 從民國廣告畫,探民國風情
    19世紀中葉鴉片戰爭後,《南京條約》將上海作為通商口岸,由於地理位置便利,上海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了中外貿易往來的樞紐,城市中進駐了眾多商家,各類商品增多商業競爭逐漸激烈,一些國外商人為了在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便開始在城市內做廣告宣傳,如報紙廣告、霓虹燈廣告、電車廣告,形式不斷推陳出新,上海市廣告業一時引領全國風氣之先,尤其是1883年,上海市著名報紙《申報
  • 民國廣告「女性形象」文化解讀:精神解放、個性自由的強烈訴求!
    20世紀 20 年代以後,中國社會進入了從傳統向現代轉型的變革時期。民國廣告設計中出現了許多女性形象廣告,這不僅反映了女性消費者在廣告受眾中比例的提高,也反映了在商品銷售中女性形象廣告有助於產品銷售和提升品牌形象。
  • 廣東人做甜品的材料,真的太讓人大開眼界了,請恕我孤陋寡聞了!
    本期蘿媽分享的內容是:廣東人做甜品的材料,真的太讓人大開眼界了,請恕我孤陋寡聞了! 廣東除了經濟發達,是祖國對外發展、開放的前沿陣地,它的美食也是全國文明的。打開視頻網站裡的美食欄目,幾乎每一個美食節目中都有廣東美食的身影,比如《舌尖》系列,《食在廣東》等等,廣東美食可謂風靡大江南北。
  • 如何認知民國時期的社會生活變遷?
    該書分勞動生活、衣著與服飾、飲食生活、建築與住房、交通與出行、婚姻習俗、喪葬禮俗、節日節慶、娛樂休閒、宗教生活、社會交往、疾病防治與公共衛生等12章,前面撰有導論。作為一本專業領域的斷代史著作,作者撰寫的初衷是呈現民國時期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從中總結出基本特徵。
  • 百雀羚:「百年品牌」夢想下的虛幻民國夢
    百雀羚經常寫自己創立於1931年,其實就是這個時期,它最初就是上海近百家生產廠中普普通通的一員,製作工坊設立在弄堂裡。創始人顧植民當時自己都還在先施百貨當化妝品銷售,家庭作坊裡據說只有他和妻子以及一個學徒工,售賣都是利用工作之便順帶推銷,可見規模之小了。
  • 看過才知道,原來民國廣告這麼NB!
    一、民國的第一個廣告二、民國的廣告之最三、民國的廣告狂人四、民國的最佳廣告五、民國各行廣告一覽二民國香菸廣告香豔尺度超乎想像民國時期什麼廣告最多?毫無疑問是香菸。在民國政府實業救國的號召下,香菸產業可以說在民國時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成為了那個年代的經濟支柱,所以民國政府也會大力支持菸草廣告宣傳。
  • 民國時期的廣告畫欣賞,各種穿旗袍的妙齡女子和有趣的廣告語
    民國時期是舊中國廣告業的鼎盛時期,在很多人的印象裡,清末、民國是非常動蕩的時期,這點沒錯,隨著西方列強的強權統治,社會確實經歷了一定程度上的不安穩。但從某一方面來說,這個時期的思想、經濟也在經歷著快速的變化,從廣告業的興盛中可略知一二。
  • 【文史隨筆】民國養貓二三事
    不過,翻閱民國時期的報紙,品味其中養貓的往事,感觸至深的不是學術界對貓的早期研究,以及充滿情感的「貓痴」文章,而是透過那些色彩斑斕的養貓往事所呈現在眼前的民國社會生活。鼠疫,又稱黑死病,是一種危害人類最嚴重的烈性傳染病之一。19世紀到20世紀初,鼠疫在中國大暴發,幾乎所有省份都有波及,尤其以黑龍江、山西、河北、廣東、福建和四川等地最為嚴重。
  • 馬伊琍民國時尚新劇《旗袍美探》,演繹三十年代摩登上海
    那時的上海,上流社會名媛享受奢靡、追逐時尚可謂是空前絕後。馬伊琍飾演的女主雯麗小姐,設定是從法國留學歸來的探案專家。歷史上民國時期確實出現過「留學熱」,主要分為公費留學、名門望族的後代留學和自費留學三種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