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自然,應該成為一種社會責任;自然對孩子來講,就是幼兒的生活環境;親近自然,就是親近生活。
——虞永平教授
一場關於橘子的美食分享會在小郪江拉開序幕,這次的主角是柑橘——愛媛。
小三班的小朋友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柑橘色拉,他們一邊剝著橘子,一邊聊天
教師思考:一個小小的橘子,竟會讓小朋友們產生這麼多的對話,看著孩子們的互相分享與交流著自己的生活經驗,對橘子也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心,於是小三班關於探秘橘子的故事開始了。
小班幼兒對於橘子的外型特徵、味道等基本能夠用簡單的語言進行描述,但是對於橘子的知識孩子們還想知道些什麼呢?
蔡綺綺:哪裡可以找到橘子?
悅悅:為什麼有的橘子大有的橘子小?
軒哥哥:橘子有其他顏色的嗎?
梓馨:橘子皮有什麼用?
航航:為什麼有的橘子很酸有的橘子很甜?
奕霖:橘子可以做成什麼美食?
……
老師和孩子們一起商討,選擇其中一些孩子們最感興趣的問題去探索。
教師思考:孩子們對於橘子的好奇心超乎老師的想像,老師將主動權交給孩子,讓孩子們自己提問題,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並尋找問題的答案。那關於橘子,我們如何進行深度探究呢?一場基於好奇心的橘子探秘活動正式拉開序幕.
橘子會在哪裡呢?
孩子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尋找橘子,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通過各種感官初步了解橘子,並進行了一次關於橘子的大調查。
沒有橘子的陪伴,
這個秋冬,似乎就少了一種美味。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小三班小朋友們的採橘活動吧。
孩子們通過周末兩天的收集,帶來了許多品種的橘子,和老師、同伴們一起來認識。
這是我周末在橘子園林裡摘來的柑橘,它很紅,吃起來特別甜。
橘子的種類還有很多哦,有砂糖橘、金桔、粑粑柑、醜八怪、紅美人、臍橙、貢桔、蜜橘等。
小朋友們認真、仔細的開始剝橘皮,他們將橘皮收集起來。那麼橘皮到底可以做什麼呢?我們在幼兒園進行了一次採訪活動,看看老師們會有什麼答案呢。
第三組的小朋友尋找老師幫忙,將橘皮曬了起來,等待橘皮變幹。
一說到要一起製作美食,小朋友們個個都興奮了起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郪幼小廚師們會製作出哪些關於橘子的美食把!
準備材料:
白涼粉、砂糖橘、白砂糖、清水適量。
製作過程:
橘子罐頭
準備材料:
密封罐、冰糖、橘子、清水。
製作過程:
教師思考: 「一日生活皆課程」,通過摘橘子、識橘子、剝橘子、用橘皮再到橘子大變身等一系列活動,孩子們在這樣一個社會情境中學習著、體驗著,收穫著。這一個個故事串成了我們心中最美好的回憶。孩子們在一次次的活動觀察中發現秘密,又在探索中獲得新的經驗。
關於橘子的故事還在上演著,我們將繼續追隨孩子的興趣,發現孩子們的一百種語言,關注新的生長點,讓我們的項目活動變得更加精彩紛呈。相信通過這次「冬日裡的一抹澄黃」項目活動,小三班的孩子會更加用心的關注生活。
一次偶然的分享會引發了這麼多探究的故事。
這段時間,
孩子們體驗了探索帶來的快樂,
收穫了不一樣的樂趣。
小三班的探索故事還在繼續,
讓我們一起期待下一場的邂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