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飛生物1類新藥宜卡(R)正式上市 結核病防治迎來新型診斷工具

2020-12-12 騰訊大渝網

5月10日,重慶智飛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創業板股票代碼300122,簡稱:智飛生物)舉辦國家1類新藥——重組結核桿菌融合蛋白(宜卡?)上市的新聞發布會。本次發布會採用重慶、安徽、北京三地連線直播的形式呈現。業內人士指出,宜卡?正式上市,意味著我國和全球結核病防治迎來了新型診斷「武器」。

中國防癆協會秘書長成詩明說,宜卡?的上市和推廣應用,將對肺結核患者的臨床輔助診斷以及國家結核病免疫策略研究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國家重大傳染病防治科技重大專項結核病領域專家組組長金奇教授說,宜卡?是國家重大傳染病防治重大科技專項取得的代表性成果之一。

結核病是歷史悠久的傳染病,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以呼吸道傳播為主的慢性傳染病,通常以肺結核為主。全球約有1/4人口感染結核桿菌;我國是世界上30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約有3.5億潛伏感染者,其中5%-10%會在其一生中發展為活動性結核病,世界衛生組織(WHO)強調篩查結核分枝桿菌潛伏感染是全球「終止結核病」策略的重要舉措。

在此背景下,10多年前,智飛生物全資子公司——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製藥有限公司開始研發新一代結核桿菌篩查工具,基於結核桿菌抗原ESAT-6和CFP10,運用基因重組技術,開發出高效融合表達於大腸桿菌的宜卡?,並已於4月28日收到國家1類新藥證書和生產文號。該產品適用於結核桿菌感染診斷,也可用於輔助結核病的臨床診斷,該產品的上市,解決了已應用百年之久的結核菌素類產品無法鑑別卡介苗接種與結核感染的難題。

宜卡?與現有結核診斷工具相比,具有諸多優勢:

一是準確可靠,靈敏高效。宜卡?解決了當前測試對接種BCG疫苗後出現假陽性的問題。它結合了PPD結核菌素皮膚試驗的優點,以及幹擾素γ釋放試驗(IGRA)的高度特異性,可以區分卡介苗接種和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做到了精準篩查、結果可靠、特異度高、靈敏度高。

二是創新科技,專利產品。宜卡?運用基因重組技術融合表達ESAT6-CFP10蛋白,穩定性好,安全、有效。產品於2019年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號:ZL201510617780.9),2020年4月23日獲得國家1類新藥證書和生產文號。

三是操作簡便,易於推廣。宜卡?採取孟都氏法注射於前臂掌側皮內(即俗稱的「皮試檢測」),操作簡便、易行,滿足高通量應用。宜卡?用於結核桿菌感染診斷和結核病的臨床輔助診斷,市場應用前景廣闊,為我國結核潛伏感染人群的早發現、早幹預及結核病的早診斷、早治療提供了便捷、準確的檢測方法,為大規模人群的篩查提供了有效手段,對我國乃至全球的結核病防控工作具有重大意義。

宜卡?將走向國際。據悉,目前已有 「金磚國家結核病研究網絡」國家以及印尼、菲律賓等結核病負擔較高的國家向智飛生物提出合作意向,將宜卡?應用於他們各自的結核病防控工作。其中,巴西已做好對接宜卡?的準備工作,將在新冠疫情好轉正式啟動。

護航生命,傳遞健康。智飛生物一直致力於結核產品和病毒類疫苗的研發,特別是在結核病研究領域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構建了較完整的「結核病監測、診斷、免疫預防」產品體系。公司董事長蔣仁生說,國家1類新藥宜卡?的獲批上市,標誌著智飛生物結核病防治產品體系取得了重大突破。

宜卡?研發過程中,受到「十二五」、「十三五」國家重大傳染病防治科技重大專項和國家「重大新藥創製」科技重大專項的支持,也受到世界衛生組織、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等組織的關注。根據安徽智飛龍科馬現階段車間的設計產能,可實現年產3000萬人份的生產規模,年產值可達20億元左右。

截至5月8日收盤,智飛生物收報81.39元,今年漲幅達63.89%。不少券商研報給出「買入」或「增持」建議,並指出公司股價仍有上漲空間。

相關焦點

  • 智飛生物逾十年研發新品宜卡上市 系全球首款結核病診斷生物製品
    5月10日,智飛生物(300122)召開新聞發布會,旗下用於結核桿菌感染診斷的1類新藥宜卡正式上市。對此,中國防癆協會秘書長成詩明表示,智飛生物研發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宜卡,這項技術是近年來在我國結核病免疫學診斷技術上的新突破。
  • 麻醉劑市場迎1.1類新藥
    麻醉劑市場迎來1.1類新藥,恆瑞、正大天晴、海思科…來源:藥智網|森林本周看點1.國際藥品動態2.首個國產 PARP 抑制劑!恆瑞 1 類新藥「氟唑帕利膠囊」即將獲批3.海思科 1 類新藥環泊酚即將獲批4.百時美施貴寶在中國遞交Opdivo和Yervoy新適應症上市申請5.南京正大天晴兩款3類仿製藥申報上市本期(11月27日至12月04日)單抗藥物申報依舊火熱,多個重磅新藥報產新進展
  • 2款國產1類新藥獲批上市!諾誠健華首款創新藥即將獲批
    本周看點1.國際藥品動態2.兩個個國產1類新藥獲批上市!3.諾誠健華首款創新藥奧布替尼片即將獲批4.恆瑞醫藥他克莫司緩釋膠囊國內首家申報上市本期(12月11日至12月18日)國際、國內多個產品審評審批取得新進展。
  • 智飛生物代理產品補AC-Hib疫苗空缺 新冠疫苗進入Ⅱ期臨床
    公司全球獨家的AC-Hib疫苗水針劑型於2014年4月2日獲得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藥品註冊批件,有效期5年,至2019年4月1日。智飛綠竹的AC-Hib疫苗2018年的全年批籤發量為6436805支,2019全年批籤發量4280597支,AC-Hib疫苗在2019年度的銷售收入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10%左右,未獲得再註冊審批對公司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 結核病實驗室診斷技術
    目前應用的是新一代BACTEC 培養技術, 採用BACTEC MGIT960 儀測定, 解決了汙染這個問題。從實際應用看, 許多醫院缺乏開展此技術的條件, 故還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結核分支桿菌培養的方法。
  • 豪森藥業:6個重磅新品獲批 首家過評率超80% 14款1類新藥受矚
    日前,豪森藥業1類新藥艾美酚胺替諾福韋片申報上市並擬納入優先審評,有望成為公司第5款獲批上市的創新藥,今年以來豪森藥業已有6個新品獲批(1個1類新藥,3個首仿)。米內網數據顯示,目前豪森藥業有16個品種順利過評(13個為首家),5大品種中標第三批國採;12個新註冊分類報產品種在審,5個品種暫未有首仿獲批;創新藥迎來爆發期,17款在研新藥備受矚目(14個為1類新藥),其中5款新藥(含新適應症)已步入III期臨床及之後階段。
  • 艾迪藥業科創板IPO正式過會,預計今年提交1類新藥NDA
    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網站信息顯示,艾迪藥業的IPO申請已於6月1日正式通過上市委會議審核。根據招股說明書,艾迪藥業擬採用第二套上市標準。本次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9,000萬股,擬融資金額7.46億元,募集資金將用於抗病毒、抗腫瘤領域新藥研發等。艾迪藥業預計將在2020年6月向中國國家藥監局提交愛滋病1類新藥ACC007的新藥上市申請(NDA)。
  • 東陽光抗C肝1類新藥在中國獲批上市
    今日,中國國家藥監局(NMPA)官網信息顯示,東陽光藥業旗下宜昌東陽光長江藥業1類新藥磷酸依米他韋膠囊正式獲批,與索磷布韋片聯合,用於治療成人基因1型非肝硬化慢性C型肝炎(HCV)。磷酸依米他韋是一種C肝病毒非結構蛋白5A(NS5A)蛋白抑制劑,此前曾以具有明顯治療優勢創新藥被納入優先審評。
  • 南京生物醫藥谷 ,新藥研發大福地
    園區已集聚生物醫藥企業410餘家,上市企業7家,年收入達10億元企業5家,達1億元企業19家,年收入達2000萬元的規模以上企業29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0家,江蘇省民營科技企業60家。藥谷規模化運行以來,園區傳統企業與新興企業與時俱進,孵化並產生多項國內國際領先的先進技術和高端項目,大力提升了園區產值、推動產業良好生態的營造。
  • 海特生物疑團:新藥市場空間有多大?
    2月27日,海特生物發布公告稱,其國家Ⅰ類新藥「重組變構人腫瘤壞死因子相關凋亡誘導配體」(簡稱「CPT」)III期臨床試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符合預期。 此後,海特生物股價連續10個交易日漲停,從2月27日收盤價32.55元最高上漲至3月13日的85元,漲幅高達161.14%,股價創下歷史新高。
  • 傳奇生物擬赴美上市,市值約26億美元;1類新藥近3年銷售額曝光,正大...
    輝瑞、AZ等5藥企入圍「Warp Speed」計劃;57個1類新藥近3年銷售額曝光,正大天晴、恆瑞成「爆款專業戶」;傳奇生物擬赴美上市募集3.5億美元,市值將達約26億美元;武漢將成全國醫保改革試點;全球首個雙特異性抗體重啟上市,在中國獲批臨床;世衛組織決定恢復羥氯喹抗新冠病毒試驗。
  • ...41個新藥獲批臨床!東陽光藥進攻68億大品種,3款中成藥1類新藥來襲
    信達生物拿下$65億明星藥;東陽光藥進攻68億大品種;恆瑞兩款1類新藥申報上市;首款三代BCR-ABL抑制劑報產;國內首款CD19單抗申請進口;19個國產1類新藥獲批臨床;3款中成藥1類新藥首次報臨床。
  • 吉因加與信達生物達成戰略合作 共推抗腫瘤藥Pemigatinib伴隨診斷...
    雙方將共同開發和商業化基於信達生物合作夥伴Incyte在美上市抗腫瘤藥物pemigatinib(信達生物研發代號:IBI375)在中國地區的CDx試劑,用於檢測膽管癌患者的FGFR2基因融合或重排突變。信達生物新藥生物與轉化醫學部副總裁徐偉博士表示:「伴隨診斷作為精準治療的一個重要方面,對於預測患者針對特定藥物的治療反應至關重要。
  • 抗骨質疏鬆新勢力—珍固正式上市
    抗骨質疏鬆新勢力—珍固正式上市 時間: 2018-05-14 17:28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希文 2018年5月13日母親節,上海聯合賽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發的國內首個甲狀旁腺激素(1-34)片段(特立帕肽)生物類似藥
  • 2020盤點:164個「1類新藥」首次IND,正大天晴、東陽光藥…
    2020盤點:164個「1類新藥」首次IND,正大天晴、東陽光藥…來源:藥智網|中華小吃    2020全年中國1類新藥IND整體走勢  通過藥智數據查詢,截至12月20日,2020年國家CDE受理承辦的中國1類新藥IND申請號數量有529條;以首次註冊申報並獲得承辦的IND品種共164個,數量明顯>過去3年同期水平,並達到近年最高水平。
  • 2020,這十款新藥開出了第一張處方
    從6月28日獲得進口藥物許可證(IDL)到7月22日達必妥全國正式供藥,短短25天刷新了生物製劑在中國上市速度的新紀錄。同日,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皮膚科主任徐金華教授門診,南方醫科大學皮膚病醫院主任醫師楊斌教授門診,滬廣兩地患者也迎來了這一期待中的新藥。
  • GSK、歌禮製藥、智飛生物等又一批公司投入新型冠狀病毒藥物研發
    要聞 GSK(GSK.US)、歌禮製藥(01672)、智飛生物等又一批公司投入新型冠狀病毒藥物研發 2020年2月3日 14:35:48 醫藥觀瀾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醫藥觀瀾」。武漢公共衛生事件牽動了全中國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心,在一線醫護人員日夜兼程與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搏鬥的同時,很多藥企也紛紛加入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希望可以開發出對抗2019-nCoV的「武器」:如吉利德科學(GILD.US)的在研藥物remdesivir(瑞德西韋)用於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臨床試驗將於今日啟動;如包括前沿生物、三葉草生物等多家公司已於日前宣布將研發治療藥物或疫苗
  • 中關村生物健康產業迎來「收穫季」
    來源標題:中關村生物健康產業迎來「收穫季」 高端醫療設備國產化進程加速,靶向藥物研發碩果纍纍,智慧醫療服務體系逐步完善……截至11月,中關村示範區今年已累計獲批生產一類新藥7個,另有近20家企業研發中的一類新藥品種進入臨床二期
  • 10款1類新藥獲批臨床 86個藥品主動降價
    (生物谷)君實生物新冠中和抗體完成1期臨床試驗受試者入組13日,君實生物宣布,該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共同開發的重組全人源抗SARS-CoV-2單克隆抗體注射液(產品代號「JS016」)已於近日完成中國1期臨床試驗所有受試者給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