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的遊戲》收官:神劇「爛尾」,是受了金錢的詛咒?

2021-01-20 新京報書評周刊


撰文|伯樵


 

為何精彩?

 

就本質而言,《權遊》是一部在很多方面都有些非典型的中世紀奇幻史詩。

 

對於成熟規整的史詩影視劇而言,總缺不了主角光環耀眼、滿是宿命感的「王侯將相」,也少不了情節上曲折、但情感上流暢、(無論喜劇、悲劇都能)充分滿足觀眾期待的故事主線,以及一個有著極強真實性的歷史社會背景。絕大部分的擬古奇幻史詩,大體都遵循著這樣一個故事套格。

 

比如20世紀中葉的奇幻文學鼻祖《魔戒》,幾乎確立了這一類型文學的主要套路:光環十足的主角(護戒小分隊),曲折、艱苦但最終勝利的情節曲線(護戒過程),充滿了對中世紀歐洲的風土人情雖痕跡濃重但仍想像力十足的借鑑——就更別提「魔戒」這一主題與尼伯龍根神話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此外在「魔戒粉圈」,不乏有人將《魔戒》的故事情節比附成整個二戰的過程。


《魔戒》

作者:  [英] J·R·R·託爾金 

譯者: 鄧嘉宛 / 石中歌 / 杜蘊慈 

版本: 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年9月

 

相比之下,《權遊》的歷史背景相當清晰,從原著到改編,全部都以金雀花王朝和都鐸王朝交替中的「玫瑰戰爭」作為其最為堅實的歷史背景。蘭開斯特家族與約克家族在大不列顛的爭鋒,與維斯特洛大陸上的刀光血影差相可擬;而龍媽的原型一說是早在玫瑰戰爭之前的生於法國、跨海徵服英倫的威廉一世,一說是早年流亡法國、其後反攻大不列顛的亨利七世。片中類似血色婚禮、塔樓推人的情節,都可以在大不列顛史上找到極其相似的歷史故事。建立在真實歷史背景下的《權遊》,為觀眾塑造了第一層的現實感:這些事件都有史可依,但卻又不像中學教科書那樣把歷史劇透得乾乾淨淨,還羅列一堆無聊的總結分析。奇幻史詩,有著歷史的影子,但歷史也僅僅是一個影子,那些策劃良久卻猝然而至的陰謀,無疑讓並不知道「歷史結局」的觀眾們血脈賁張。

 

但《權遊》對歷史氛圍的塑造,遠非幾個歷史原型和一場戰爭戲仿那麼簡單。原著作者R.R.馬丁對於英國中世紀社會的化用,更是情節的重要推動力:如長子繼承權,不僅使得守夜人軍團能擁有山姆(Samwell)這樣的書呆子,更是在電視劇版中直接誘發了最後一季的合法繼承權問題;血色婚禮前讓客人食用「麵包與鹽」意味著主人不能加害客人、多斯拉克人部落制的習俗、絕境長城與哈德良長城,以及在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初夜權……馬丁對歷史的挪用,不僅僅是在描摹和仿寫歷史,營造一種中世紀的社會氛圍,更是精心地布置了重重的矛盾,讓一個又一個社會習俗、歷史淵源構成了一副巨大且精密的劇場型構(configuration),主人公們得以在這個設定紛繁的舞臺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優勢和規則,角逐這場權力的遊戲。


 

但歷史的巨輪,真的不可逆地滾滾向前嗎?


無論是真實的歷史,還是戲劇化的創作,那些充滿了主觀意志、個性特異的歷史行動者們(agent)無疑也在不停地加速、減緩乃至改變「權遊史」的歷史進程——《權遊》中,這些行動者無疑就是橫亙在維斯特洛大陸上的帝王將相們。《權遊》本質就是這些帝王將相們的群像,但他們並非千人一面的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他們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算盤和目的,也有各自的所長和所短,有的人算計奔忙皆為錢、色,有的人則嚮往君臨、志在權力,有的人則自始至終不忘騎士精神……《權遊》中,每個角色都有自己鮮明的性格、獨特的身世和差異頗大的人生理想,他們基於這些行走在維斯特洛,在一個個命運的岔路口撞出火花,或是你死我活,或是同進同退,或是虛與委蛇——《權遊》前4-6季最有趣的地方就在於,主人公們面對著種種歷史社會習俗的繁文縟節,有的人選擇順應時勢,有的人選擇堅持原則,有的人則對抗成見。馬丁根據社會史、戰爭史所設下的這個劇場型構,有時推動著主人公們因勢利導,有時卻成為了他們非面對不可的桎梏和羈絆。《權遊》群像,每人都如此有主見,雖然馬丁在種種夢境和預言中為他們寫好了宿命,但每個人卻始終自覺、自主地選擇了自己的道路,劇場型構只能創造一種真實,《權遊》真正的活力其實蘊藏在這些滿身自由意志的主人公們身上。


原著作者喬治·R·R·馬丁(George R.R. Martin)


《冰與火之歌》

作者: [美]喬治·R.R.馬丁 
譯者: 譚光磊 / 屈暢 / 胡紹晏 
版本:重慶出版社 2018年1月

 

不過《權力的遊戲》最驚心動魄的所在,就是「主角光環」的闕失


馬丁筆下,命如草芥。看上去無比重要的人物,一旦在人生選擇的節點選錯了答案,霎時間不是淪為刀下鬼,就是化成火中灰。「主角光環」的消失使得《權遊》充滿了偶然、斷裂與撕扯——聞到君臨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維斯特洛的政局的翻覆比鍋爐裡的煎餅還要頻繁,種種歷史人物粉墨登場,轉眼又灰飛煙滅——這無疑像極了充滿了變數與偶然的歷史本身。《權遊》廣闊的歷史舞臺和眾多的人物形象,使得它無需對主人公有任何憐惜;這是其他短小精悍、必須將主要戲劇衝突集中在兩三人、一二事上的影視作品所無法做到的。在奇幻史詩作品中,《權遊》少有地將歷史的隨機、偶然和殘酷非常赤裸地展現在觀眾們面前,沒有「刀下留人」,沒有「反派話多」。司馬氏高平陵逆襲、玄武門兄弟喋血、靖難之役叔侄兵戎相見——這些高風險、高變數、高死亡率的政治事變,才是歷史的真面目,也正是這種緊張刺激的「偶然」的真實,抓住了新世紀的觀眾。

 

1980年代以來,無論是歷史學還是歷史社會學,都逐漸拋棄了因果鏈條明晰的線性歷史敘事,相反轉向了強調偶然性(contingency)、行動體(agency)和型構(configuration)的新歷史敘事。在某種程度上,《權遊》暗合了這種充滿著偶然、斷裂與撕扯的新史觀。在真正的歷史進程中,並沒有什麼「主角光環」,更沒有什麼歷史必然。被主體意志點燃的帝王將相們(當然,還有「寧有種乎」的普羅大眾們)像一列列飛馳疾走的列車,在歷史型構的軌道上左衝右突,不期然間或是遭遇了百年難遇的機遇變軌,或是被迎面而來的飛車撞得粉碎。


為何崩壞?

 

但在最終兩季中,這種互相自由地碰撞、隨意地傾軋、莫名地遭遇的行動者們,仿佛都丟掉了主觀意志,他們像是被設定了某種「必須給一個交代」的結局,然後無視自己的初心、性格,也無視時局的變化,所有人都似乎毅然地在按照某個設定的結局,馬不停蹄地齊頭並進,奔向這個(編劇設計感極強的)宿命。之前故事中那些突如其來的死亡,那些草灰蛇線的伏筆,那些不期而遇的轉折,全部消失一空——那些讓《權遊》變得如此真實、殘酷、有趣和刺激的要素,統統被美劇最終季式的終結手法消弭殆盡。


布蘭。


《權遊》出世時就以其充滿陰謀色彩的權術現實主義抓住了觀眾,其後更是以對「滿身光環的主角人物」殺人如麻而斬獲了大批粉絲。劇情反轉百轉千回,盒飯發放多快好省。《權遊》眾人似乎都深諳馬基雅維利《君主論》之道——恐懼、威信、武力,所有這些無不手到擒來。對於權力暗面的窺探,對于波譎雲詭而又微妙複雜的君臨政局的俯瞰,無疑給作為窺視者的觀眾們帶來了巨大的快感。

 

然而馬基雅維利式的權謀角力在最後兩季中幾乎不復存在,龍媽和瑟曦似乎只記住了「用恐懼來統治」這樣粗淺的馬氏教誨,但那種如傀儡牽線般政治布局的精緻與細密,卻全然不見。「權力的遊戲」變成了「權力的大錘」,戰爭最後的結局與龍媽登陸初時的想法並沒有任何不同,「權力」兜兜轉轉了一圈,還是回到了砸爛舊世界的老路。我們本應該看到一場猶如手術刀般遊刃有餘的多維對抗,最終等來的卻是大錘掄下時的玉石俱焚。

在編劇看來,仁政仁心似乎與馬基雅維利式的權謀毫無關係:於是乎,小惡魔成為屢敗屢戰、屢戰屢敗後仍堅守仁義的宋襄公;而情報總管瓦裡斯也從前幾季中機關算盡、八面玲瓏的秉筆太監,淪落成了業務水平直線下降、只堪終老中官村的前清宦官;瓊·斯諾更是臺詞含金量直追全劇只有一句臺詞「hodor」的阿多,除了「我不想當這個王」(I don't want it)和「你是我的女王」(You're my queen)之外,宛如一個語言表達障礙患者......


《權力的遊戲》第八季劇照。

 

前六季中,那種充滿著不確定感、不安定感、你方唱罷我登場式的權力遊移不見了——維斯特洛大陸上取而代之的,不是志士仁人,就是權力偏執狂:大陰謀家要麼離奇被殺,要麼成了為人民發聲的理想主義者;身材矮小但眼界高遠的實用主義政治家,變成了婆婆媽媽的補鍋匠;力排眾議、目光高遠、能夠化敵為友的守夜人總司令,秒變忠狗哈士奇......而另一邊,冰雪奇緣二姐妹看不慣維斯特洛的所有女王,甚至不惜暴露至親的身世之秘也要魚死網破;在君臨城住了十幾年的女王,勞師動眾又是研發武器、又是延請僱傭兵,卻沒能撐過20分鐘的空襲;作為馴龍高手的龍媽最終怒火中燒,忘記了那些充滿著革命浪漫主義的理想,讓喪鐘為君臨而鳴,自己也從那個打碎鐐銬者變成了鐐銬本身,甚至比鐐銬還殘忍萬倍的煉獄——所有人物馬不停蹄地走向非黑即白的正邪對立,展開著簡單粗暴的軍事絞殺。

 

一場精彩膠著的斯諾克攻防,卻生生變成了末流軍迷式的戰爭意淫。HBO選擇了最缺乏美感、智性愉悅和理想主義的解決方式。《權遊》告別了君臨城天天在上演的最幽微的政治陰謀,也告別了龍媽聖母般的革命浪漫主義情懷,甚至連正邪對立的主旋律敘事也講得不盡如人意。《權遊》最後幾季,像一個已經在賭局中撈夠了、忙著去櫃檯兌換籌碼的精明賭徒:既然錢賺夠了,就見好就收,為什麼還要押上全部賭資去贏下最後一局呢?


 

金錢的詛咒

 

16年前,彼得·傑克遜(Peter Jackson)完成了他劃時代的《魔戒》三部曲。傑克遜以小搏大,以極低的製作成本和對《魔戒》故事的高度還原,換取了高額的票房和口碑;在一向審美保守的奧斯卡頒獎禮上更是11項提名全部中獎,創造了奇幻片類型的歷史奇蹟。而當他坐擁了大把資金,技術條件也更成熟後,卻拍出了乏味的《霍比特人》三部曲,尤其是第三部《五軍之戰》,生生把一場戰鬥拍成了一部144分鐘(導演剪輯版166分鐘)的冗長怪物。相比《魔戒》三部曲在IMDb上將近9分的高分,《五軍之戰》作為收官之作只有可憐的7.4分,這或許還是拜忠誠的《魔戒》粉們所賜……


《霍比特人3:五軍之戰》劇照。 


無獨有偶,與《魔戒》、《霍比特人》在類型上高度相似的《權力的遊戲》也經歷了同樣的起伏。第一季開播時,《權遊》無論是原著還是改編,還只是小圈子裡的愛好,投資並不充裕。HBO為了節省經費,甚至用小惡魔被打暈、醒來戰鬥已然結束的劇作技巧一筆帶過燒錢的戰爭場面——狡黠,但也通順,還非常符合小惡魔身上所帶有的喜劇特質和戰鬥屬性的先天不足。而到了第七、第八季,已然成為頂級美劇製作的《權遊》開始大把燃燒經費,幾場戰爭戲規模宏大、場面激烈、曠日持久,但觀眾們卻並不買帳。君臨城之戰後,《權遊》的口碑更是歷經了斷崖式的下跌,從第七季以來已經漸漸有所積蓄、但卻因為感情分一直壓抑的不滿,最終爆發成劇迷們的瘋狂吐槽和集體惡搞。

 

大把的經費成了一種詛咒。沒有錢的時候,想方設法在不破壞敘事表達的前提下,數著硬幣花錢;等到有了大把經費可以揮霍時,卻本著「一定要讓觀眾看到燒錢」的想法為燒而燒。相反,在那些沒那麼必要花錢、但卻需要創作者匠心獨運的地方,《權遊》的showrunners反而最不用心。


《權力的遊戲》第八季中的戰爭及特效場面

 

畫龍點睛,「睛」雖然是那個最亮眼、最燒錢的部分,但只關注「點睛」的HBO,卻把蛟龍畫成長蛇,畫完之後還不忘再添幾筆蛇足——對於一部電影來說,最重要的或許是導演的藝術感覺、指導技巧、現場靈感,外加後期剪輯臺上的化腐朽為神奇;但對於超長篇幅的電視劇來說,情節紮實、結構合理、鋪墊有序的劇本編劇,是任何電視劇劇作無法迴避和取巧的根本。換言之,對於美劇來講,最重要的部分可能並不是最花錢的部分。尤其像《權遊》這樣人物眾多、線索紛繁的史詩劇而言,將不同人物的命運線循序漸進地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方式精心收束在一起,或許比琢磨如何拍一場交代混亂的屠城戲來得更為切中要害。

 

《權遊》的showrunners和HBO,沒有了馬丁原著的支持,同時也得以逃脫了馬丁原著的限制,他們匆匆忙忙地跑向賭場的兌換處,將大把的收視率換成現金,卻用最為潦草、也最為省事的兩場戰爭結束了這場奇幻史詩。


精明而又倉促的賭徒,沒有心思再去草灰蛇線地鋪排維斯特洛大陸上權力的大戲,也沒有精力去仔細打磨、研究那些個性極強的行動者們人生的軌跡和抉擇,更沒有閒工夫去構造出栩栩如生的社會史情境。他們想的不是如何漂亮收官、取得完勝,而是草草辦一個凱旋的儀式,然後忙著盡情清點戰利品。


《權遊》的潰敗或許並非全是因為金錢,但金錢一定向它施以了致命的詛咒。

 


相關焦點

  • 《權力的遊戲》爛尾,《西部世界》下滑,2020年HBO上新神劇
    《黑道家族》系列、《權力的遊戲》系列、《西部世界》系列等全是HBO的。部分觀眾眼中的神劇,在HBO這邊似乎已經是習以為常了,而且它經常會突然「蹦出一些」,讓你只能一個人看的東西。即是優點,也是缺點。其實從2019年《權力的遊戲》完結,HBO就開始陸續收到大批量的「退會」。眾所周知,《權力的遊戲》爛尾了。從第一季到第七季,毫不誇張地說《權力的遊戲》堪稱「世界電視劇之最」了。多少人「掘地三尺」就為了找未刪減版。
  • 《權力的遊戲》:「一代神劇」是如何一步步爛尾的
    歷時九年的《權力的遊戲》劇集終於宣告完結,然而作為新千年裡一代「神劇」的最終季,卻從開播伊始就讓等待了十八個月的劇迷們吐槽不斷,而在上周龍媽屠城之後,Change.org甚至出現了百萬劇迷聯名請願讓HBO重拍最終季的事件。
  • 當我們在說《權力的遊戲》爛尾的時候,我們在說什麼
    史上史詩級「神劇」《權力的遊戲》終於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迎來的最終大結局。也迎來了史詩級的觀眾口水,神劇爛尾,已經是兩位編劇棺材蓋上的封印了。先說一下這第八季第六季吧。講真,整個第八季從第一集開始,的確給人以一種匆匆趕路的感覺,最直觀的一點,就是各個角色扎堆領盒飯,盒飯發的太快,直接導致劇情以指數增長的方式向前發展。
  • 布蘭·史塔克成為國王才是《權力的遊戲》第八季爛尾的原因
    今天有人問我,你覺得《權力的遊戲》結尾讓布蘭成為國王的最大問題是什麼?本來我很想簡單地回答說意味著爛尾了。但是仔細分析下卻發現,讓布蘭成為國王也是整個《權力的遊戲》爛尾的原因。於是,也就有了今天的這篇文章。
  • 別笑韓劇爛尾了,對很多國產劇來說,「爛尾」已是一種褒獎
    一線導讀:像屢屢被嘲爛尾的韓劇、美劇,即便是爛掉某一部分,但整體觀感仍然能甩無腦洞、無驚喜、平淡如水的雷劇尬劇幾百個身位。對於很多從頭爛到尾的國產劇來說,「爛尾」已經是一種褒獎了。爛尾劇起碼開頭好看呀。
  • 年終盤點 | 2019年十大爛尾劇,它也上榜了?
    受國家政策、資本市場、觀眾喜好等眾多因素的影響,2019年電視劇、網劇總體呈現出爆款「將爆未爆」、佳作「難尋難覓」的格局。澤傳媒數據監測顯示,「爛尾」是2019年影視劇的關鍵詞之一。
  • 《權力的遊戲》劇迷發起請願活動,要求製作公司重拍第八季!
    最近《權力的遊戲》第八季上演後,是頻繁的登上了各種熱搜,因為吐槽點實在是太多了,很多人都表示對第八季不滿,覺得這是一個爛尾劇本。夜王被秒,龍媽屠城,《權力的遊戲》第八季堪稱史詩級爛尾。《權力的遊戲》最終季口碑崩塌,對此《權力的遊戲》劇迷發起在線請願活動,要求製作公司HBO重拍第八季,不要編劇&運作人David Benioff和D.B. Weiss參與。大家普遍認為這一集,沒有任何一個可以說得通的結尾,這個請願活動也是被很多劇迷們認可,不過目前HBO還沒有回覆。要是中國權遊迷們也能去投票的話,數量遠遠不止這麼多。
  • 《權力的遊戲》明明爛尾,為什麼收視率不斷攀升?
    《權力的遊戲》在hbo上獲得創紀錄的收視率,這就意味著收視率不斷攀升的同時。可怕的是,市場反饋卻相當差。就像過去一樣,該劇在結束後並沒有再現。其實不僅是觀眾,該劇的製片人本人也認為該劇無法帶來更多的收視,即使e級全滿分電視劇。
  • HBO:《權力的遊戲》爛尾指責是預料之中 不可能所有人滿意_遊俠網...
    《權力的遊戲》剛剛播出的大結局引起全球劇迷空前爭議,數百萬粉絲因不滿劇情安排聯名請願要求HBO重拍第八季。HBO節目部主席凱西·波洛伊斯日前接受好萊塢媒體採訪,對粉絲的爛尾指責做出回應。
  • 《權力的遊戲》的第4集讓觀眾失望,電視劇想要不爛尾有多難?
    《權利的遊戲》第八季可以說是2019上半年最受觀眾期待的美劇之一了!可誰能想到,一直作為本劇最大boss的夜王卻在第三集以龍套的方式死去,這種反差使得播出後反響劇烈。正當觀眾們以為編劇是想以這種方式證明,《權力的遊戲》的主題是權力鬥爭而不是怪物戰爭時,第四集的播出卻打了所有人的臉。WTF?說好的權力鬥爭,智慧遊戲呢?為什麼所有角色的人設全部崩盤,智商全部下線?第四集中,龍媽作為拯救臨冬城的功臣可謂是損失巨大,就連最愛她的小喬都慘死在異鬼手下,最強軍團也死了七七八八。
  • 《權力的遊戲》即將開播,這部神劇究竟多賺錢?
    ——權力的遊戲守夜人誓詞守夜人就要迎來最後的徵程。如果不出意外,北美時間4月14日,《權力的遊戲》(英文名為「Game of Thrones」,以下簡稱為「GOT」)第八季就要回歸了,這部近幾年最受關注、最具話題性的美劇即將迎來大結局。
  • 《權力的遊戲》第五集徹底爛尾,龍母黑化過分,編劇強硬轉折
    文/馬慶雲《權力的遊戲》第八季第五集上線播出。北美方面,IMDb給出7.4分的評分。這一評分,略高於第八季的第四集。而第四集因為飛龍被直接飛弩射殺的突兀劇情,而只獲得了6.4分的成績。這一成績,也是《權力的遊戲》單集的最低評分。
  • 我一直對《權力的遊戲》大結局耿耿於懷的4個原因!
    愛看美劇的小夥伴都知道,很多劇基本上都是開頭精彩,中間拖劇情整個劇組一起圈錢,最後習慣性爛尾,讓劇迷天天心煩!這兩年最爛尾的美劇應該就是《權力的遊戲》了,再過幾年《行屍走肉》可能也會爛尾,很多人都說美劇行業的編劇、導演和製片人很不容易,因為「沒辦法讓所有人滿意」,畢竟用好幾年時間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是需要付出很多心血的。
  • 《權力的遊戲》第八季爛尾,可能最該罵的並不是編劇,而是黑客
    《權力的遊戲》第八季最後一集終於播出,隨後豆瓣評分直洩而下,截止發稿,已經從第5集的8.2分下跌到7.3分,由此也看出追劇近十年的粉絲,對《權力的遊戲》結局是何等憤怒和不滿。而且外網上某些不理智粉絲,已經「人戲不分」,對角色的指責已經上升到演員。所以小編今天寫這篇文章,是想在此奉勸大家:請一定要保持冷靜和克制。
  • 《權力的遊戲:前傳》確認演員名單!2位主角來自《哈利·波特》
    那就是HBO的神劇《權力的遊戲》「前傳」目前已經確定了拍攝計劃,劇組們已經準備全員動身前往愛爾蘭參加拍攝!雖然神劇第八季的爛尾讓許多權遊迷們心有餘悸,但此次傳出的消息中也明確表示了,2DB將不再擔任《權遊》前傳的編劇工作,由「瘋狂女博士」之稱的49歲女編劇簡·古德曼來擔任。雖然許多劇迷都不知道簡·古德曼這個名字,但你一定看過她擔任編劇的電影。
  • 《權力的遊戲》,是從哪裡開始爛尾的呢?
    大家都說《權力的遊戲》爛尾了。我也這麼想。但從哪裡開始爛的呢?
  • 《權力的遊戲》爛尾,HBO能否挽回名聲全看《西部世界》第三季?
    2019年神級美劇《權力的遊戲》爛尾,引起了觀眾們的瘋狂吐槽,HBO的名聲也因此受到了影響。但是HBO的經典劇並不只權遊一個系列,今年年初的《西部世界》第三季也同樣令人期待。如果說《權力的遊戲》是人類的歷史和之前的權力鬥爭,那麼《西部世界》講的就是人類的未來和之後可能會出現的鬥爭,相比之下,《西部世界》的世界觀更加超現實、更陌生。
  • 災難性大結局,如何看待《權力的遊戲》的沒落
    《權力的遊戲》最後一集開播前10個半小時,該劇原著《冰與火之歌》的中文譯者之一屈暢發了這樣一條微博。這個想法比較理智,也代表了一部分《權遊》迷、《冰火》迷的看法——劇集再爛尾,總體上還是心懷感激的——因為,這是我們和《權遊》共同經歷、成長的8年。2011年4月17日(當地時間)首播的美劇《權力的遊戲》,於2019年5月20日落下帷幕。
  • 《輪到你了》爛尾石錘?結局反擊失敗,「神劇」不再神
    《輪到你了》是日本電視臺製作的懸疑劇,由田中圭、原田知世主演。講述了一對新搬入公寓的姐弟戀新婚夫婦,幸福平淡的生活被鄰居們的「殺人遊戲」打破。原本以為只是有趣的遊戲心態被接連不斷殺人案弄假成真,而寫有 「《輪到你了》」的恐嚇信成為交換殺人遊戲揮之不去的噩夢,主角夫婦因此邏輯推理追查事件真相的故事。
  • 權力的遊戲:我們追了八年的劇,正式崩塌
    美國時間5月19日,《權力的遊戲》終於迎來了大結局。 觀眾們的反應並不意外,就好比前兩集一樣,又迎來了一片罵聲。完結集的爛番茄評分掉到了可憐的57%。 而在《權力的遊戲》的最終季裡,觀眾能夠很明顯地感覺到,劇情並非由角色在推動,反倒是有一隻無形的手,在拉動著角色們去服務劇情。每個主要角色的人物弧光,都發生了或大或小的崩塌,造成了這一出史詩級的「狗尾續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