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關節疼痛?

2021-02-22 評衡訓練

跑步是是人的基本功能,人們會因為不同的目的進行跑步,有的為了減肥、有的為了身體健康、有的為了提高心肺功能、有的是為了社交……如果跑步中或跑步後感覺損傷或局部肌肉關節酸痛,就會影響我們繼續這個運動。

跑步中常見的酸痛部位有:踝、小腿後/外/前側、膝蓋周圍(髕骨上/下、膝蓋內/外側、膝蓋裡邊)、大腿外側、跨外側、大腿後側與臀交接處、臀部、腰部、肩部、背部……

出了這些問題,也許你覺得是跑姿有問題,但是很多人發現單純的跑步姿勢的改變可能改變不了疼痛的問題,甚至會出現其他的酸痛。

關節四周包裹的有肌肉,當肌肉力量和長隊不對稱時,關節就會發生不同程度的移位和受力的變化,受力越多的地方在關節運動中的磨損就會越大,緊張一側或用力過多的一側肌肉就會因為勞損而產生酸痛。

今天我來來看看跑步中踝疼痛的原因

踝關節周圍疼痛包括跟腱處、腳踝前側,腳踝內側和外側,不同的疼痛情況和踝關節周圍的肌肉不平衡有關,和我們走路的姿勢和平常的習慣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一、跟腱處酸痛

1、走路的姿勢可能會出現:

顛腳尖、身體前傾,步幅偏小等

2、坐姿習慣可能會有:

久坐、腿向前伸直、點腳尖、經常點腳上下晃腿、穿高跟兒鞋坐等,

3、站姿習慣可能會有:

重心前傾、穿高跟鞋等

4、睡姿習慣可能會有:

趴著睡,腳踝露在床外等

二、腳踝前側酸痛

1、走路的姿勢可能會出現:

坐著走、前腳踩地時膝關節過直、腳後跟過度較多、

2、坐姿習慣可能會有:

久坐、腳喜歡向後踩、腿向前伸直兩腳疊放、點腳尖、穿高跟兒鞋坐等,

3、站姿習慣可能會有:

重心後傾、穿高跟鞋等

4、睡姿習慣可能會有:

趴著睡,腳踝露在床外等

 

三、腳踝外側酸痛

1、走路的姿勢可能會出現:

外八字腳、足外翻、重心壓向一側、胯左右晃動、身體左右擺動等

2、坐姿習慣可能會有:

叉著腿坐、二郎腿(腳放在膝上的)

3、站姿習慣可能會有:

單腿站,且重心壓在腳內側

4、睡姿習慣可能會有:

彎腿撇在一邊,骨盆歪斜

 

四、腳踝內側酸痛

1、走路的姿勢可能會出現:

內八字腳、足內翻、重心壓向一側、胯左右晃動、身體左右擺動等

2、坐姿習慣可能會有:

腳分開夾著腿坐、二郎腿、重心壓向一側

3、站姿習慣可能會有:

單腿站,且重心壓在腳外側

4、睡姿習慣可能會有:

側臥上腿偏厚、側臥下腿靠後,腳內八,骨盆歪斜

 

跑步中出現了踝關節疼痛,可先參考以上習慣進行對照,如有相同習慣,就要改掉,養成正確的習慣。問題輕的2周左右可以有所改善

如果覺得光注意無法改變疼痛問題,可能你的問題時間已經比較長了,同時還存在體態問題,這個時候需要找專業人士進行體態糾正和康復訓練,很快跑起來就不會有酸痛了。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西大望路  

微博:評衡形體康復

微信:393968206 

電話:13240469110

相關焦點

  • 【衛生社團】踝關節疼痛別大意,警惕踝關節撞擊症候群!
    作者簡介:宋斌,博士,廣東省醫師協會運動醫學醫師分會第三屆委員會常委、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運動醫學科 踝關節撞擊症候群是踝關節慢性疼痛的最常見原因,在一般人群中的發病率高達30%,而在運動員中的發病率更高。
  • 「衛生社團」踝關節疼痛別大意,警惕踝關節撞擊症候群!
    →作者簡介:宋斌,博士,廣東省醫師協會運動醫學醫師分會第三屆委員會常委、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運動醫學科踝關節撞擊症候群是踝關節慢性疼痛的最常見原因,在一般人群中的發病率高達30%,而在運動員中的發病率更高。病例男,27歲,因「右踝前外側腫脹、疼痛不適半年」就診,曾有左踝扭傷史。入院檢查,診斷為踝前外側撞擊症候群。
  • 小腿和踝關節外側疼痛?可能是腓骨肌的扳機點
    腓骨肌上如果產生扳機點,可能導致小腿外側和踝關節前、外側的疼痛。1、腓骨肌的解剖學腓骨肌是一個肌群,包含了腓骨長肌、腓骨短肌和第三腓骨肌三條肌肉。2、踝關節疼痛扳機點腓骨肌的扳機點是小腿和足踝部外側疼痛的常見原因,特別是對於那些有過外踝扭傷經歷的人。
  • 崴腳別忽視,當心發展為習慣性踝關節扭傷,引起慢性疼痛
    有些女性平時喜歡穿高跟鞋,也會經常會出現崴腳的現象,導致踝關節腫脹,還伴有明顯的疼痛感。部分人崴腳之後,沒有及時檢查治療,適當休息後,腳踝沒有出現疼痛感,就不再注意,造成習慣性崴腳,使腳踝長期疼痛,影響正常的行走。腳踝容易扭傷的原因是什麼?
  • 亞當斯右踝關節疼痛、軟組織腫脹,預計缺陣2-3周
    亞當斯右踝關節疼痛、軟組織腫脹,預計缺陣2-3周 2020-12-21 20:55  體育速遞sports
  • 張林茂:痛風雙踝關節疼痛紅腫頭暈脹中醫怎麼調理?
    痛風患者經常會在夜晚出現突然性的關節疼,發病急,關節部位出現嚴重的疼痛、水腫、紅腫和炎症,疼痛感慢慢減輕直至消失,持續幾天或幾周不等。屬中醫「痺證」「痛風」病範疇。中醫認為是由於體內濁溼過多、脾腎功能失調、溼濁流注關節、肌肉部位出現痺痛,如紅腫、劇烈疼痛等症狀,需辨證論治,分型調理方可奏效。
  • 踝關節扭傷怎麼辦?
    有研究顯示,在骨科急診、足踝外科專病門診的患者中,踝關節扭傷的病人可能高達20%。老百姓通常把踝關節扭傷叫做「崴腳」。「崴」的這一動作通常指的是醫學上講的踝關節內翻(如圖所示),因此大多數人「崴腳」後都出現外側的腫脹和疼痛, 部分可能合併內側的腫脹和疼痛。01踝關節扭傷後是否要就醫?
  • 踝關節扭傷的康復治療
    如果踝關節區域存在任何疼痛和任何以下發現時需要進行踝關節Ⅹ線片檢查:A區存在骨的壓痛或B區存在骨的壓痛,和在急診室負重時立即出現不穩定;如果中足區域存在任何疼痛和任何以下發現時需要進行足部Ⅹ線片檢查;C區存在骨的壓痛或D區存在骨的壓痛,和在急診室負重時立即出現不穩定。
  • 包頭一36歲男子踝關節疼痛一周,沒想到竟是……
    踝關節疼,本以為是風溼病,沒想到卻是心肌梗死,踝關節疼、心肌梗死!聽起來是不是很可怕?不過,患者很幸運,醫生成功為其實施了雜交血運重建術。張華(化名)今年36歲,因雙踝關節疼痛且一周沒有好轉,到包醫一附院風溼科就診。
  • 踝關節反覆出現上斜坡爬樓梯時疼痛與受限,這嚴重嗎?聽醫生解說
    在日常工作中會碰到有些人因為骨折以後出現踝關節背屈受限,但也經常碰到許多人沒有外傷因素也出現走斜坡及上樓梯困難,走平路卻正常,有些人還會伴有活動時踝部清脆的響聲。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提示踝關節的嚴重病變嗎?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 踝關節外側副韌帶損傷
    表現損傷踝關節外側疼痛,走路和活動關節時最明顯,應該考慮外側副韌帶損傷的可能性。傷後若沒有及時冰敷、加壓包紮,踝關節外側迅速出現局部腫脹,並延伸到踝關節前部。傷後兩三天,踝關節外側的淤血青紫最明顯。查體時壓痛點主要在距腓前韌帶和跟腓韌帶所在的部位。其次,被動將足旋後時外側疼痛加重。
  • 踝關節很脆弱,崴腳毀一生
    踝關節扭傷可引起內、外側韌帶的損傷,嚴重者可致韌帶斷裂及骨折。踝關節扭傷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引起踝關節的不穩定,以後更容易發生扭傷,成為踝關節習慣性的扭傷。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發現扭傷過的踝關節會經常扭傷,而未受傷的踝關節則不宜扭傷的原因。
  • 急性踝關節扭傷應當這樣處理!|踝關節|崴腳|...
    踝關節扭傷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損傷,俗稱「崴腳」。(那感覺非常酸爽)尤其路面不平、穿高跟鞋或厚底鞋時更容易發生踝關節扭傷。「崴腳」後千萬不要認為忍一忍就過去了,不當處理可能會造成嚴重後果!
  • 習慣性踝關節扭傷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習慣性踝關節扭傷」呢?怎樣才能預防習慣性踝關節扭傷呢?接下來我們一一為大家解答 一、造成習慣性踝關節扭傷的原因大部分人在踝關節扭傷之後都會進行冰敷加壓的處理,這樣可以有效緩解疼痛以及傷勢,隨後到醫院進行診治,然後進入到一個漫長的制動休息期,這樣做沒有錯,但其實還可以做的更好,踝關節扭傷之後的時間段可分為「急性期」「亞急性期
  • 踝關節扭傷常見問題
    擅長嚴重骨折微創治療、骨科疼痛現代治療、骨質疏鬆症及老年性關節炎綜合管理、難癒合創面綜合治療、足踝疾病及運動損傷關節鏡微創治療、踇外翻微創治療、複雜肢體畸形現代治療等。 踝關節扭傷,俗稱「崴腳」,醫學上稱為「踝關節外側韌帶撕裂」,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
  • 踝關節不穩惹的禍!(附踝關節鍛鍊運動處方)
    踝關節以我們跳起落地、下樓踩空、穿高跟鞋等踝關節穩定性下降時扭傷最為多見。據統計,踝關節扭傷佔所有運動損傷的40%以上,又以足底向內的內翻位扭傷為主,這樣容易損傷踝關節外側韌帶,約佔80%。通常的症狀有疼痛、活動受限,進而出現關節腫脹、皮下淤血。
  • 告訴你踝關節扭傷的真相
    Ⅱ度踝關節扭傷:踝關節損傷較重,部分韌帶撕裂,有部分不同程度的踝關節不穩定,傷後隨即腫脹,無法正常移動。Ⅲ度踝關節扭傷:一根或多根韌帶完全撕裂,往往合併有踝關節半脫位甚至踝關節骨折,踝關節畸形,功能性障礙。踝關節扭傷的症狀,主要為:疼痛、足踝部腫脹、皮下淤血、皮膚青紫、不能站立負重行走。
  • 巴蒂斯圖塔的踝關節到底怎麼了?
    然鵝……這個新聞並不是那麼嚴謹,巴蒂斯圖塔的手術實際上是踝關節置換,並非所謂的截肢術後使用的義肢或者假肢。也就說,腿還是那條腿,只不過裡面換了一個部件---人工踝關節假體,醫生正是使用它來替代巴蒂斯圖塔那飽經磨難的踝關節。
  • 踝關節扭傷別著急,學會如何自我處理
    冰敷Ice 傷後24小時內冰敷,每次15~20分鐘,每隔2~3個小時1次,目的是為了減輕腫脹和疼痛,減輕踝關節腫脹, 雖然軟繃帶的固定方式頗有講究,但也算是簡單易學
  • 踝關節扭傷怎麼辦?這樣處理很重要!
    踝關節扭傷怎麼辦?這樣處理很重要!踝關節扭傷,俗稱「崴腳」,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損傷,佔所有踝關節損傷的75%左右,多發於運動、爬山、行走於不平坦道路的時候,穿著高跟鞋也容易發生踝關節扭傷。踝關節扭傷會出現紅腫熱痛和壓痛等情況。然而,很多人認為崴腳是小事,不需要處理,忍一忍就好,往往錯過了最佳的處理時機,甚至導致韌帶鬆弛,出現習慣性崴腳、慢性疼痛等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