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大大三學生跳樓,喜歡運動打籃球、唱歌據、學習有點拉胯

2020-12-21 案件老聞

昨天看到四川有個小學生跳樓,遺書上說「我活得太累了」!剛剛又看到一個讓人痛心的新聞:15日,北京交通大學一個大三的學生自殺身亡,還留下了遺書。遺書內容稱「失去人生目標,這二十年來我堅信做題是唯一出人頭地的途徑,我因此放棄了其他的方向,使得做題成為我唯一而且是最為突出的優勢,並且相信這是唯一的正途」。隨後,找了一些資料,發現該學生墜亡現場擺滿鮮花,讓人感覺心疼和揪心。真的為他哀悼,很心酸,不知道他經歷了什麼。

他寫出來的東西看起來沉著冷靜,文採斐然,符合我對一個優秀學生的想像。原來這樣優秀的學生也會選擇自殺。我可能還是比較樂觀的一個人,我堅信自己永遠不會自殺。但即使是這樣,我也曾有過懷疑的時期。我懷疑自己這輩子都不會擁有快樂,只能幹著自己不喜歡也不擅長的工作,喪失一切自信,在同伴壓力和買房買車生兒育女的壓力下苟活。後來,那段時期過去了,我意識到只要走出消沉的那一段短暫的期間,你就會發現人類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我們的接受能力和改變能力真的很強很強。

大一時,我們班的男生分布在四個宿舍,在他那一個宿舍有四個我們班的,只有一個班委經常和其他宿舍的人交流,包括他在內的三人,恕我直言,我對他們的印象並不深。

我對他的印象:還是比較開朗的,挺喜歡運動(打籃球)、唱歌據說挺不錯。但是,他的學習有點拉胯(專業排名在五分之四開外,大一績點的話,在畢業最低要求之外)。可能是有學習壓力啥的加上其它生活中的壓力啥的。

20歲,黃金年齡;大三,還有一年就會畢業或者繼續深造。也就是說還有一年的時間,你就可以報答父母20年來對你的恩情了,彼時父母多少歲?45歲。你一走了之帶走的是什麼?你對於社會來講無足輕重,甚至說你不愛惜自己的生命這也無足輕重,重要的是你一併帶走了父母過去20年的期許,帶來了父母未來20年痛苦。這很自私。

對我自己來說,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家庭,就是父母。面對任何問題即使掙扎著也要走過去,不是為了所謂的國家大義,只是為了父母。當然有人說人要為自己而活,但你要想想你的父母為誰而活。往大了說你處在一個社會中,往小了說你處在自己的家庭中,沒有人可以只為自己而活,西方哲人們滿口的兼濟天下背後是多少拋妻棄子,這究竟是偽善還是大義希望我們能看清楚。

看了這位學生的遺書,又看到今天刷到時間線上的高贊答案裡還是些「內卷」、「做題家」就覺得很難過。一般說來,我們覺得克服「內卷」和「做題家」的理想解藥之一就是讓每個人更開放、更健全,獲得人之為人的尊嚴、快樂和內在價值,而不是被外在的收入、成績、評價所束縛。相應的,讀哲學、讀歷史、讀詩歌也都是突破和超越「唯成績論」、「唯收入論」的路徑。

看得出來,這位同學在大學期間並不是只做題,也的確讀了些哲學、讀了些歷史、讀了些詩歌,然而他自己對這一切的總結卻是「到了大學之後,我竟然聽信了某些自由派的鬼話,妄圖『全面發展』,因而捨棄了做題這一優勢項目。當我意識到問題所在時,為時已晚。」我不知道這位同學經歷了什麼,以至於放棄了「全面發展」,並且痛苦地承認做題才是唯一的優勢。我個人是覺得特別遺憾。

對於這位同學的離世,萬分惋惜,他如果還能表達,可能會希望自己的決定被尊重,可是我在他的字裡行間分明看得出,這個孩子本可以有很好的未來。有些話沉了一天,還是想表達出來,希望對同樣處在迷茫痛苦中的人有一點點的幫助。

和他一樣,我也是做題家,標準的小鎮做題家,在交大念書的時候是個平平無奇的學渣,大一就榮幸掛掉了微積分,畢業的時候績點也將將沒能夠到3。全面發展的也一般般,參加過一些社團也做過一些實習,以開心或利於找工作為標準。畢業了以後在一個挺卷的行業工作者,也快要三個年頭了。

我有一個觀點,這個世界比我們任何人想像的都要複雜,但是過好一生卻遠比想像的簡單。我總結有一套簡單的生存解決方案:

首先,克服很多迷茫的時刻關鍵點是,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人。要去想、去決定五年十年以後你希望自己過怎麼樣的生活,擁有什麼樣的人生,這是最重要的,也是我在這麼多年和朋友們溝通中發現最難做到的事。

其實壓力都是自賦的,上學的時候不要悶頭只讀書,多和人交流,和小店鋪老闆交流,和保潔阿姨交流,和教授交流,和輔導員交流,和學長學姐交流。 世上有很多路,有多彩的人生,沒必要一直優秀,做個快樂閒魚,活到八九十兒孫繞膝,一無所成,也比一直優秀,二十多歲折戟要好呀。

然後,要有從一而終的價值觀。作出選擇必然意味著拋棄絕大多數的選擇,意味著減少自己的可能性。選擇過困難但是非凡人生的朋友們不要去羨慕別人的閒適,選擇過普通人生的朋友們不要去嫉妒別人的成就。選擇做製造業的朋友們看到網際網路公司薪酬不要眼紅,選擇做網際網路的朋友們在三十多歲尋找下一個出路的時候不要想「當初選製造業就好了」。這一點也是很難的,因為這個世界上好的東西太多,我們想要的太多,大多數人的精力只能去追逐一兩個自己最想要的東西。如果只能實現兩個的話,你會想實現什麼,是否接受捨棄其他?

最後,眼前的問題從長遠的視角來看還是不是問題,想像五年後的你看這個問題的心態,是否還覺得這樣困難?這可以幫助我們度過一些眼前看起來無法逾越的難關。

如果遇到了困難,請允許自己難過一會,然後想一想說一句,什麼他媽的叫他媽的困難?(讓子彈飛裡面的姜文語氣 請自行想像哈 親測有效)請想想五年後的自己會怎麼看當下眼前的困難,想想這個困難是不是達成既定目標必須要克服的。如果是的話,幹它就完了,什麼他媽的 叫 他媽的 困難?

如果還是覺得很內卷,還是請想想自己的規劃和目標,此刻的卷是否有必要。有印象是上學的時候覺得某大社團組織挺卷的,兩年後就退出沒有再卷下去了。我現在工作所處的行業卷的一塌糊塗,但是我決定攢攢資歷到明年年底轉換下一個賽道。如果是我們在當下的情況下達成目標必須卷這麼一段,只要心裡覺得它有必要,心態就會好一些。

我們每一個單獨的個體是很難改變環境的,這要靠我們一代人的努力,是一代人意識形態共性的特徵去推動產生的緩慢變化的結果。其實我們擁有很多很多的選擇,尤其是還沒有走出校門的你們,你們可能還想像不到我說的這句話有多麼真誠。

覺得壓力太大的話,就跑呀!!! 回家躺著也沒什麼問題,去朋友家躲一陣也沒什麼問題,跑到風景好的地方躺屍一陣也沒什麼問題,保不了研也不是什麼問題,延畢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只要活著就可以做各種事呀,慢慢複習,找個女朋友,畢業就行了,拿個學位,考一下教師資格證,去中小學做老師,去培訓機構做老師,考公務員,考公益性崗位,或者乾脆不管學了啥,花幾千塊報個培訓班,轉行碼農,做銷售,開滴滴,擺地攤也可以呀,幹啥不行呢!

相關焦點

  • 北交大大三學生跳樓,疑似遺書稱「失去人生目標」
    12月15日北交大大三學生跳樓,疑似遺書稱「失去人生目標」,遺書中說「二十年來我堅信做題是唯一出人頭地的途徑,我因此放棄了其他的方向,使得做題成為我唯一而且是最為突出的優勢,並且相信這是唯一的正途。面對越來越嚴重的內卷,最近國內大學頻頻發生自殺事件,據前幾日相關報導,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909萬,總量再創新高。如此龐大的學生群體如何在後工業化時代找到自己的定位,仍然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 北交大三學生稱,失去人生目標,跳樓身亡,只因無法正確面對失敗
    近日,北京交通大學一個大三的學生跳樓自殺身亡,這一事件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讓人們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在了高學歷人才頻頻自殺這一社會問題上。這名學生墜亡現場擺滿了鮮花,讓人感覺無比沉痛。一個前途光明,風華正茂的名牌大學的大學生為什麼選擇了這樣一條不歸路呢?
  • 北交大大三學生跳樓當天,學校官微發布其同學獲全國特等獎喜報!
    近日,北京交通大學一名大三學生留下的遺書後,跳樓身亡,引起廣泛關注。有知情者稱,該學生為北京交通大學機電學院2018級的大三學生。另外,如果你們真的白嫁了三個保研名額的話--為什麼不是五個呢?我覺得咱們寢室確實有兩個人值得--你們就得給我立個牌位供起來,明白?」
  • 繼四川小學生「我活得太累」,北交大學生「失去人生目標」再跳樓
    點擊『關注』,你會發現,其實每個人,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都是自己的超級英雄。超級英雄,是會發光的。」,隨後便跳樓自殺,隨後趕來的母親趴在孩子身上痛苦地哭著,並哭喊道:「你為什麼不回答我……」孩子留下的遺言是這樣寫道「如果你看到了這封信,我大概率已經死了。
  • 北交大學生跳樓身亡遺書曝光:扛住人生的從來不是所謂的成績優秀
    北交大學生跳樓身亡,遺書曝光揭隱情事發是在12月15日,北交大一大三學生疑似因「失去人生目標」,留下遺書後跳樓身亡,帶給父母無法挽回的遺憾。如今遺書曝光,揭秘更多隱情。從遺書中可以看出,墜樓身亡的大三學生,是在保研無望後選擇了自殺。看到此很多人感慨,這是多少大的事值得犧牲生命?有句話說得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對這位墜亡的大三學生來說,保研無望成為壓到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 北交大大三學生跳樓:不夠60、這成績一定掛
    不怪學校學院輔導員,讓熟悉的朋友不要去鬧事,可就是這樣一個男孩說沒就沒了…… 最讓我難受的是,大學四年我們一直拿來跟室友開玩笑的話:你跳樓吧,犧牲一個,成全五個,這樣我們就都保研了!作為一個剛剛交大畢業的打工人,貢獻一點自己的看法。交大累不累?確實累!別的學校累不累?也累。其實人活在世上,本來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沒有誰是輕鬆的。今年類似的意外去世的消息很多,偶然之中也透露著一些微妙的聯繫。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我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感受,有過這樣的想法。我將從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兩個角度來回答。
  • 北交大大三跳樓學生疑似遺書的警示:理想和現實,抗挫折心理教育
    讀罷北交大大三跳樓學生的疑似遺書,筆者唏噓不已,感慨萬千,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模仿疑似遺書的結尾,我也引用一番話作結吧。人活著,就要有一顆勇敢的心,堅強的心。
  • 遺書曝光:北交大大三學生跳樓,墜亡現場擺滿鮮花
    近年來有關大學生自殺的新聞頻頻出現 12月15日,北京交通大學一名大三學生跳樓身亡 該同學死前留下一份遺書 據不完全統計: 2020年05月09日 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學院研三學生跳樓自殺, 家屬認為自殺原因為導師薛燕平阻撓其畢業;
  • 北交大一大三學生跳樓,墜亡現場擺滿鮮花,遺書內容曝光
    前幾天有四川小學生跳樓,現在又有一個北交大大三學生跳樓,在這樣的一個社會中無論是身處於怎麼樣的一個階段都會因為有壓力而讓自己活得很累,這名大三的學生跳樓之後起案發現場還有鮮花,隨後aging學生的於是乎也就被曝光了。
  • 網曝北京交通大學大三學生跳樓輕生,遺書曝光,內容引人「深思」
    但你相信,「全面發展」這個本是良性引導的話題卻間接「殺害」了這個大三男生?大三男生為何決絕跳樓,他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苦衷?而此刻,一個2018屆的大三學生正愁眉不展,他邊打字邊回顧自己的大學生涯,放下手機後似乎有了解脫,看著發出的朋友圈,男生苦笑一聲,走到窗邊,從北交大18號高樓一躍而下。一聲巨響打亂了看似平靜的校園,隨後哭喊聲、警笛聲、救護聲緊急響起,但這個大三學生終究不幸身亡。
  • 北交大大三學生跳樓:沒有外部特意的誘導和壓迫
    昨天看到四川有個小學生跳樓,遺書上說「我活得太累了」!剛剛又看到一個讓人痛心的新聞:15日,北京交通大學一個大三的學生自殺身亡,還留下了遺書。遺書內容稱「失去人生目標,這二十年來我堅信做題是唯一出人頭地的途徑,我因此放棄了其他的方向,使得做題成為我唯一而且是最為突出的優勢,並且相信這是唯一的正途」。
  • 北京交通大學大三學生跳樓,墜亡現場擺滿鮮花,遺書曝光
    學生輕生事件不在少數,孩子到底經歷了什麼,是學校生活壓力太大,還是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太重所致,如何讓孩子能夠讓孩子平安歸來,成為熱門話題,北交大一名同學輕生,令人心痛不已。12月15日,北京交通大學一個大三學生跳樓身亡,並且還留下了自己的遺書,遺書內容更是讓人心痛,輕生的孩子表示,失去了人生目標,這麼多年來,他一直相信自己出人頭地就要堅持不斷做題,還曾做題是他最大的優勢........,等等一系列的話語,看完整段內容讓人感到心酸,學生真的學習壓力非常重,而且他還很自覺。
  • 北京交通大學大三學生跳樓—內卷惹的禍?
    前幾天剛從新聞上看到一個四川小學四年級學生跳樓,留下一封遺書,表現出自己的絕望,寫到:真的太累了, 只想多睡一會。小小的生命就這樣離開了,真的很痛心。如果你們能看到眼前的這封信,最大的可能已經死了。我真的太累了,想要多睡一會兒。
  • 北交大學生跳樓:家長教會了孩子做題,卻沒教會孩子應該怎麼活!
    最近北交大大三學生跳樓,疑似遺書稱「失去人生目標」,遺書中說「二十年來我堅信做題是唯一出人頭地的途徑,我因此放棄了其他的方向。一聲嘆息。選擇死亡需要很大的勇氣。很多人評論社會內卷,但是雯雯我認為家庭才是關鍵。
  • 北交大大三學生跳樓: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昨天看到四川有個小學生跳樓,遺書上說「我活得太累了」!剛剛又看到一個讓人痛心的新聞:15日,北京交通大學一個大三的學生自殺身亡,還留下了遺書。遺書內容稱「失去人生目標,這二十年來我堅信做題是唯一出人頭地的途徑,我因此放棄了其他的方向,使得做題成為我唯一而且是最為突出的優勢,並且相信這是唯一的正途」。
  • 北交大跳樓!牛津退學!學霸們讀了名校,考驗才剛剛開始
    12月15日傍晚,微博、知乎開始傳出消息,一名北京交通大學的大三學生跳樓自殺。網絡上隨後出現了疑似是這名自殺學生發在朋友圈的「遺書」。他在「遺書」中說自己生活無望,希望崩塌,不知道未來是什麼,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 上海交大有多難考?如果是重點高中學生,成績要到這個名次
    上海交大有多難考?如果是重點高中學生,成績要到這個名次。高一下期末年級排名400左右,學校南開中學,坐標重慶,年級約800個理科生,想考上交的會計學專業,可能嗎?高一,年級排名400左右,雖然是全國著名高中,但這個成績要考上海交大,難度實在是太大了,希望渺茫!
  • 北交大暖心畢業「寄」,千餘教職工和搬運神器都上陣了
    針對部分無電梯的宿舍樓,學校啟用輕型升降運貨機和帆布傳送滑道設備等搬運「神器」,助力行李運送,對於讀研或在京工作學生學校還提供「願存盡存」服務。特殊畢業季之下,北交大高度重視畢業生離校工作,6月中旬即成立畢業生行李打包郵寄工作組,多次召開專門會議研討制定詳細工作方案,做了紮實的籌備工作。
  • 復旦和交大:同根一脈,相愛相「殺」
    據特班學生黃炎培回憶:「蔡師和幾位教師向馬老學拉丁文。我追隨前去,這是我初次見到馬老……每到夕陽西下,徐家匯周圍大道旁,師生三三兩兩地漫談散步,一種相親相愛精神,簡直描寫不盡。」(黃炎培《我在交大》)1910年,辜鴻銘來南洋任教務長,教授國際法。他自幼留學歐洲,精通八國語言,學貫中西,但性情古怪,為人有點刻薄。
  • 交大2019-2020學年「三好學生標兵」來了!
    他在學習之餘也將青春奉獻給公益,他參與了學校的愛心家教志願活動,參與了一學期的董李鳳美學校志願者,在疫情期間積極協助村委會宣傳、抗疫並捐款,他希望能在國家危急時刻獻出自己的一份力。他也參與了多項社會實踐,在實踐中繼續學習,於學習中付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