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四川有個小學生跳樓,遺書上說「我活得太累了」!剛剛又看到一個讓人痛心的新聞:15日,北京交通大學一個大三的學生自殺身亡,還留下了遺書。遺書內容稱「失去人生目標,這二十年來我堅信做題是唯一出人頭地的途徑,我因此放棄了其他的方向,使得做題成為我唯一而且是最為突出的優勢,並且相信這是唯一的正途」。隨後,找了一些資料,發現該學生墜亡現場擺滿鮮花,讓人感覺心疼和揪心。真的為他哀悼,很心酸,不知道他經歷了什麼。
他寫出來的東西看起來沉著冷靜,文採斐然,符合我對一個優秀學生的想像。原來這樣優秀的學生也會選擇自殺。我可能還是比較樂觀的一個人,我堅信自己永遠不會自殺。但即使是這樣,我也曾有過懷疑的時期。我懷疑自己這輩子都不會擁有快樂,只能幹著自己不喜歡也不擅長的工作,喪失一切自信,在同伴壓力和買房買車生兒育女的壓力下苟活。後來,那段時期過去了,我意識到只要走出消沉的那一段短暫的期間,你就會發現人類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我們的接受能力和改變能力真的很強很強。
大一時,我們班的男生分布在四個宿舍,在他那一個宿舍有四個我們班的,只有一個班委經常和其他宿舍的人交流,包括他在內的三人,恕我直言,我對他們的印象並不深。
我對他的印象:還是比較開朗的,挺喜歡運動(打籃球)、唱歌據說挺不錯。但是,他的學習有點拉胯(專業排名在五分之四開外,大一績點的話,在畢業最低要求之外)。可能是有學習壓力啥的加上其它生活中的壓力啥的。
20歲,黃金年齡;大三,還有一年就會畢業或者繼續深造。也就是說還有一年的時間,你就可以報答父母20年來對你的恩情了,彼時父母多少歲?45歲。你一走了之帶走的是什麼?你對於社會來講無足輕重,甚至說你不愛惜自己的生命這也無足輕重,重要的是你一併帶走了父母過去20年的期許,帶來了父母未來20年痛苦。這很自私。
對我自己來說,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家庭,就是父母。面對任何問題即使掙扎著也要走過去,不是為了所謂的國家大義,只是為了父母。當然有人說人要為自己而活,但你要想想你的父母為誰而活。往大了說你處在一個社會中,往小了說你處在自己的家庭中,沒有人可以只為自己而活,西方哲人們滿口的兼濟天下背後是多少拋妻棄子,這究竟是偽善還是大義希望我們能看清楚。
看了這位學生的遺書,又看到今天刷到時間線上的高贊答案裡還是些「內卷」、「做題家」就覺得很難過。一般說來,我們覺得克服「內卷」和「做題家」的理想解藥之一就是讓每個人更開放、更健全,獲得人之為人的尊嚴、快樂和內在價值,而不是被外在的收入、成績、評價所束縛。相應的,讀哲學、讀歷史、讀詩歌也都是突破和超越「唯成績論」、「唯收入論」的路徑。
看得出來,這位同學在大學期間並不是只做題,也的確讀了些哲學、讀了些歷史、讀了些詩歌,然而他自己對這一切的總結卻是「到了大學之後,我竟然聽信了某些自由派的鬼話,妄圖『全面發展』,因而捨棄了做題這一優勢項目。當我意識到問題所在時,為時已晚。」我不知道這位同學經歷了什麼,以至於放棄了「全面發展」,並且痛苦地承認做題才是唯一的優勢。我個人是覺得特別遺憾。
對於這位同學的離世,萬分惋惜,他如果還能表達,可能會希望自己的決定被尊重,可是我在他的字裡行間分明看得出,這個孩子本可以有很好的未來。有些話沉了一天,還是想表達出來,希望對同樣處在迷茫痛苦中的人有一點點的幫助。
和他一樣,我也是做題家,標準的小鎮做題家,在交大念書的時候是個平平無奇的學渣,大一就榮幸掛掉了微積分,畢業的時候績點也將將沒能夠到3。全面發展的也一般般,參加過一些社團也做過一些實習,以開心或利於找工作為標準。畢業了以後在一個挺卷的行業工作者,也快要三個年頭了。
我有一個觀點,這個世界比我們任何人想像的都要複雜,但是過好一生卻遠比想像的簡單。我總結有一套簡單的生存解決方案:
首先,克服很多迷茫的時刻關鍵點是,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人。要去想、去決定五年十年以後你希望自己過怎麼樣的生活,擁有什麼樣的人生,這是最重要的,也是我在這麼多年和朋友們溝通中發現最難做到的事。
其實壓力都是自賦的,上學的時候不要悶頭只讀書,多和人交流,和小店鋪老闆交流,和保潔阿姨交流,和教授交流,和輔導員交流,和學長學姐交流。 世上有很多路,有多彩的人生,沒必要一直優秀,做個快樂閒魚,活到八九十兒孫繞膝,一無所成,也比一直優秀,二十多歲折戟要好呀。
然後,要有從一而終的價值觀。作出選擇必然意味著拋棄絕大多數的選擇,意味著減少自己的可能性。選擇過困難但是非凡人生的朋友們不要去羨慕別人的閒適,選擇過普通人生的朋友們不要去嫉妒別人的成就。選擇做製造業的朋友們看到網際網路公司薪酬不要眼紅,選擇做網際網路的朋友們在三十多歲尋找下一個出路的時候不要想「當初選製造業就好了」。這一點也是很難的,因為這個世界上好的東西太多,我們想要的太多,大多數人的精力只能去追逐一兩個自己最想要的東西。如果只能實現兩個的話,你會想實現什麼,是否接受捨棄其他?
最後,眼前的問題從長遠的視角來看還是不是問題,想像五年後的你看這個問題的心態,是否還覺得這樣困難?這可以幫助我們度過一些眼前看起來無法逾越的難關。
如果遇到了困難,請允許自己難過一會,然後想一想說一句,什麼他媽的叫他媽的困難?(讓子彈飛裡面的姜文語氣 請自行想像哈 親測有效)請想想五年後的自己會怎麼看當下眼前的困難,想想這個困難是不是達成既定目標必須要克服的。如果是的話,幹它就完了,什麼他媽的 叫 他媽的 困難?
如果還是覺得很內卷,還是請想想自己的規劃和目標,此刻的卷是否有必要。有印象是上學的時候覺得某大社團組織挺卷的,兩年後就退出沒有再卷下去了。我現在工作所處的行業卷的一塌糊塗,但是我決定攢攢資歷到明年年底轉換下一個賽道。如果是我們在當下的情況下達成目標必須卷這麼一段,只要心裡覺得它有必要,心態就會好一些。
我們每一個單獨的個體是很難改變環境的,這要靠我們一代人的努力,是一代人意識形態共性的特徵去推動產生的緩慢變化的結果。其實我們擁有很多很多的選擇,尤其是還沒有走出校門的你們,你們可能還想像不到我說的這句話有多麼真誠。
覺得壓力太大的話,就跑呀!!! 回家躺著也沒什麼問題,去朋友家躲一陣也沒什麼問題,跑到風景好的地方躺屍一陣也沒什麼問題,保不了研也不是什麼問題,延畢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只要活著就可以做各種事呀,慢慢複習,找個女朋友,畢業就行了,拿個學位,考一下教師資格證,去中小學做老師,去培訓機構做老師,考公務員,考公益性崗位,或者乾脆不管學了啥,花幾千塊報個培訓班,轉行碼農,做銷售,開滴滴,擺地攤也可以呀,幹啥不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