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12月1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市場調查數據顯示,美國今年「黑色星期五」網購開銷激增近22%,創下新紀錄;原因是疫情大流行促使更多人上網購物,避免到實體商店和購物中心人擠人;實體店家客流量與去年相比,則足足少了52%。
「奧多比分析」(Adobe Analytics)市調機構分析全美前百大網路零售商的80家網站交易情況,發現消費者在感恩節後第二天上網花費90億元(美元,下同),比去年同期增長21.6%。
Adobe表示,2020年「黑五」已成為美國史上第二大網購日,僅次於去年的「網購星期一」(Cyber Monday)。預計今年的「網購星期一」仍將會是史上規模最大的網購日,開銷可望達到108億元至127億元之間,較去年同期增長15%至35%。
Adobe Digital Insights主管宣納(Taylor Schreiner)指出,「往年黑五消費者主要是買新遊戲機、電話、智能設備和電視。但今年的黑五很不尋常,雜貨、衣服和酒類等以前在實體商店買的產品,消費者也改在網上採買。」
零售客流分析公司「先訊美資解決方案」 (Sensormatic Solutions) 初步數據發現,實體商店的「黑五」客流量與去年相比,下降52.1%。該公司稍早曾預測,今年佳節六個關鍵周的零售店客流量,將比去年同期下降22%至25%。
Sensormatic Solutions全球零售諮詢資詢總監菲爾德(Brian Field)表示,「我們知道黑色星期五客流量會下跌,只是不知會跌多少。消費者擔心社交安全距離和疫情,將採購時間打散到整個假期裡。」
許多零售業者早在10月份就開始推出佳節促銷活動,設法與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10月13日的「Prime Day」會員購物日並駕齊驅,網絡商店推出更多特價大優惠,因此消費者沒有太多理由在黑五前往商店冒險排隊購物;以往人山人海的現場銷售活動,今年很少見到有人排隊,停車場也很空。
Adobe發現,消費者在「黑五」期間每分鐘網購量為630萬元,平均每人花費27.50元。智慧型手機支出同比增長25.3%,達36億元,佔電子商務總支出40%。(胡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