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零售慘澹全靠網購 美國小企業持續倒閉

2020-12-08 中國新聞網

  北美觀察丨實體零售慘澹全靠網購 美國小企業持續倒閉

  當地時間11月30日,美國迎來「網購星期一」,據業內估計,在線銷售額有望超過「黑色星期五」達到創紀錄的127億美元,儼然一副「正牌消費日」的姿態。與此同時,另一項數據顯示,傳統實體店在「黑色星期五」的客流量與去年相比驟降52.1%,只能靠線上銷售彌補。分析認為,美國實體零售如今一片慘澹,消費季的網購潮絕非偶然,如果疫情繼續惡化,各地小企業的倒閉趨勢很難逆轉。

  「黑色星期五」成「網絡星期五」

  美國目前已經進入年末消費季,消費支出數據的好壞,通常是衡量美國經濟形勢的重要指標,因此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

  在剛剛結束的「黑色星期五」,儘管全美部分商場迎來了不小的客流量,但總體來看,在線購物才是主流。鮑爾州立大學教授史蒂文·霍維茨認為:「人們擔心病毒傳播,因此選擇網購,並可能採用『路邊取貨』的交易方式。零售業者可不希望成為超級傳播事件的源頭,他們提前開始準備折扣,並強調電子商務、路邊交付和無接觸交易。」

  不少行業觀察人士注意到,亞馬遜網站今年將會員折扣日提前了幾個月,許多競爭對手隨後跟進,折扣季因此提前到來,以往「黑色星期五」才會出現的折扣,今年早在數周前就已出現。美國鞋履分銷及零售協會總裁馬特·普裡斯特表示:「我從事零售業這麼多年來,從沒見過這麼多優惠,我們會在網上看到更多銷售機會。」

  根據研究機構Sensormatic Solutions的報告,美國傳統實體店在今年「黑色星期五」的客流量與去年相比大幅下降了52.1%。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根據數據分析巨頭Adobe Analytics的數據,「黑色星期五」的在線銷售額同比激增21.6%,達到90億美元,創歷史同期新高。

  Adobe Analytics對美國100家較大的在線零售商中的80家進行分析後得出的上述數據,這意味著今年的「黑色星期五」的在線銷量已達到美國有史以來單日在線銷量第二高,僅次於去年的「網絡星期一」。換句話說,今年的「黑色星期五」,或許被稱作「網絡星期五」更加合適。

  Adobe Analytics的數據同時顯示,「黑色星期五」每分鐘的在線銷售額達到630萬美元,人均消費27.5美元。當日銷售額最大的是智慧型手機,比去年同日增長25.3%,達36億美元,相當於當日總體在線銷售額的40%。其他銷量激增的品類包括新鮮食品和零食、個人防護用品、寵物用品等。

  「網絡星期一」銷售額有望創紀錄

  多項不同類型的調查顯示,美國相當一部分的嬰兒潮一代消費者,多年來基本不在網上購物,比如說買鞋子。但由於新冠疫情,人們開始習慣通過網絡購買一切商品,特別是生活用品,因此今年的「網絡星期一」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觀察窗口。根據最新的行業估計,今年「網絡星期一」的在線銷售額有望創紀錄,超過「黑色星期五」的銷售數據。

  事實上,美國各大零售商的促銷活動已經進行了約兩個月,為的是彌補因商場和門店關閉而造成的銷售損失。而亞馬遜等電子商務巨頭人為創造了比以往更長的促銷季,也讓一些業內人士預計,可能會分流從「黑色星期五」到「網絡星期一」的網購業績。

  不過,數據分析巨頭Adobe Analytics的預估數據顯示,今年的「網絡星期一」仍有望成為美國有史以來銷量最大的在線消費日,支出規模將達108億至127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15%至35%。Adobe數據分析主管泰勒·施萊納表示:「隨著消費者今年繼續從線下轉向線上,我們看到了銷售數據的強勁增長。」

  一些行業分析師認為,「網絡星期一」的受歡迎程度,此前一度隨著在線購物的普遍興起和零售商全年無休的折扣而出現下降,但今年的新冠疫情,再度加強了「網絡星期一」的地位。沃爾瑪、塔吉特、百思買等零售巨頭都加大了促銷力度,旨在與亞馬遜進行競爭,同時加大了對在線服務的投入力度。

  正如Adobe高級分析師維韋克·潘迪亞所言:「從今年假日季的銷售數據來看,每4美元中,就有1美元是在網上消費的,這比去年有明顯增長。數以十億美元計的交易正在向線上遷移,疫情則加速了這種趨勢的發生。」展望未來,「網絡星期一」可能會越來越有「正牌消費日」的味道。

  實體零售慘澹導致大批小企業倒閉

  今年「黑色星期五」和「網絡星期一」的消費現象,背後有著美國零售業態發生變化的深層次原因。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美範圍內持續傳播,緊隨其後的經濟衝擊持續不斷,並對實體零售業產生巨大影響。

  據福克斯新聞報導,受疫情影響,美國紐約州和新澤西州目前已有近三分之一的小企業關門。哈佛大學統計顯示,截至11月16日,紐約州27.8%的小企業宣布永久關閉,而在新澤西州,有31.2%的小企業已經關門。全美獨立企業聯合會新澤西州負責人艾琳·基恩日前表示,如果聯邦政府不再對新澤西州提供財政援助,那麼該地區街道上的小企業都撐不過今年冬天。

  另據《國會山報》報導,全美範圍內各地區小企業倒閉的平均比例為29.8%。隨著目前疫情再次惡化,美國商界普遍擔心小企業倒閉的數字可能還會更高。此前,在春季第一波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中,紐約州52.5%的企業和新澤西州53.9%的企業已經永久倒閉。

  代表全市數萬餐飲業者的紐約市服務業聯盟執行主任安德魯·裡吉表示,如此多的小企業倒閉、工作崗位流失,對於紐約市已經造成毀滅性打擊。裡吉稱,隨著新冠肺炎確診率的上升和室內堂食再次受限,除非政府為這些小企業提供足夠的支持,否則更多關門現象一定會繼續層出不窮。

  與實體零售經營慘澹不同,美國網絡經濟近來可謂一片紅火,這直接體現在了科技股領銜的資本市場行情上。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周五創下新的收盤紀錄,標普500指數上周五則創年內第26個收盤紀錄,在「黑色星期五」這天,似乎宣告了某種虛擬對實體的勝利。(央視記者 顧鄉)

相關焦點

  • 黑五沒落網購崛起?美國零售業可能正在走中國的老路
    可以看到,美國線上零售正在實現高速增長,可中國的線上購物卻已經相當成熟,並且開始向線下、多渠道融合等方向發展,似乎如今的美國在零售方面,正在走中國走過的路。 一、「網絡星期一」替代「黑五」,美國零售正在重複中國的路? 根據先訊美資解決方案公司的數據顯示,在今年黑五當天,美國實體商店客流量同比下降52.1%。
  • 實體零售超市紛紛倒閉,是網購的原因嗎?
    實體店紛紛倒閉是網購的原因嗎,其實有一部分因為是網購的原因。大家之所以選擇網上去買東西,一個是因為網上的價格便宜,另一個原因主要是網上購物相對來說變得很方便,我們可以在工作下班之後,或者說晚上睡覺前去瀏覽商品,隨時下單,那麼現在快遞速度也提升了,一般第二天或者說第三天我們就能收到貨品,同時完善的網購體驗,讓我們更多的人越來越習慣網購,我們不喜歡的東西,不合適的東西可以隨時退貨,申請退款沒有任何損失。
  • 網購平臺造就行業,也摧毀了行業,那些倒閉的實體行業何去何從?
    但這裡我要說的是,網購其實它也有利有弊,為什麼呢?相信網購的人應該都知道他看不到實物,所以你們看到的都只是他商品中最好的那一份,也就是它進行美化過的圖片,有些時候自己買的東西跟原圖差別還是有點大的,這也就是網購的弊端。
  • 美國實體零售業迎來史上最慘時期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個又一個「史無前例」在美國實體零售業頻繁出現,甚至頻繁到人們對此已經習以為常。在人們對傳統零售百貨巨頭梅西百貨再次裁員的消息已經沒有太多感覺時,微軟公司又出來搶了一次「史無前例」的風頭——6月26日,其宣布永久性關閉全球83家實體零售店。
  • 美國零售業迎來史上最慘時期 2.5萬家實體店或倒閉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個又一個「史無前例」在美國實體零售業頻繁出現,甚至頻繁到人們對此已經習以為常。在人們對傳統零售百貨巨頭梅西百貨再次裁員的消息已經沒有太多感覺時,微軟公司又出來搶了一次「史無前例」的風頭——6月26日,其宣布永久性關閉全球83家實體零售店。
  • 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怎麼回事?達芙妮為什麼退出實體零售
    2020年收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對於實體行業可以說是一大打擊,很多企業因為跨不過這一檻直接倒閉了,今日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引發了不少的關注,那麼達芙妮這兩年營業狀態如何呢為何要退出實體零售?一代「鞋王」達芙妮國際再次交出虧損成績單。
  • 日本實體店「擊敗」電商,中國實體店卻因電商「倒閉」,因為啥?
    那就是手機普及之後,電商行業更是猶錦上添花,發展速度飛漲,之後導致各種實體店難以生存,甚至不少店鋪因為電商的出現,直接關門倒閉。但是我們的鄰國日本卻大大相反,日本電商行業發展多年,卻一直很難打開市場,反觀實體店生意經常火熱。日本實體店"擊敗"電商,中國實體店卻因電商"倒閉",是何原因?
  • 疫情下的美國「黑五」:線下慘澹、網購完勝!打折力度不如以往
    她的情況可謂美國普通居民在新冠肺炎病毒疫情下面臨「黑五」心情的縮影。   鮮有人排隊、不再需要在停車場兜兜轉轉找車位、一些商場裡店員比顧客還多……受疫情影響,2020年的「黑五」美國各地商店呈現出不同以往的場景。不過,與線下購物的慘澹形成對比的,則是創紀錄的線上購物銷量。與此同時,「網絡星期一」(Cyber Monday)依舊火熱,也有望創下銷售歷史紀錄。
  • 「只有撐下去才有希望」——美國華人小企業疫情中艱難求生
    原標題:「只有撐下去才有希望」——美國華人小企業疫情中艱難求生參考消息網7月21日報導(文/高路)「餐館營業額只有疫情前的兩三成,房租水電員工工資還要照常支付,真不知道這樣的日子還要持續多久。」美國休斯敦連鎖中餐館老闆莎莉深深嘆了口氣。
  • 直擊疫情下的美國「黑五」:線下慘澹、網購完勝!打折力度不如以往
    她的情況可謂美國普通居民在新冠肺炎病毒疫情下面臨「黑五」心情的縮影。鮮有人排隊、不再需要在停車場兜兜轉轉找車位、一些商場裡店員比顧客還多……受疫情影響,2020年的「黑五」美國各地商店呈現出不同以往的場景。不過,與線下購物的慘澹形成對比的,則是創紀錄的線上購物銷量。
  • 網購對線下替代率近80% 實體店真要完了?
    兩年前,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和萬達董事長王健林曾約下一個賭局,議題是「電子商務能否取代傳統實體零售」,王健林當時在現場表示,到2022年,10年後,如果電商在中國零售市場份額佔到50%,我給馬雲一個億。
  • 達芙妮宣布退出實體零售,無錫僅剩兩家門店
    近日,「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引發熱議,甚至一度衝上網絡熱搜榜首。無錫的門店是否會受此影響?對此記者進行了探訪。【官宣】 達芙妮退出實體零售,引發網友熱議25日晚間,達芙妮國際發布2020年中期財報。
  • ZARA關店,大悅城卻人潮湧動 2020實體零售想活得好的6大策略
    實體零售近年來受線上的衝擊,加之成本不斷增高,日子過的艱難,最重要的是人流開始減少。作為實體零售業態之一的購物中心,也在衝擊中不斷升級自己的玩法與策略,以適應商業環境和用戶的變化。日前,朝陽大悅城舉辦2019「青年漫遊者大會」,聚集了一大批的年輕用戶,人潮湧動。
  • 美國人網購用什麼平臺?美國人常用網購平臺排行
    隨著電商的發展,美國人的網購也不僅僅局限於亞馬遜、ebay,為了滿足多元化購物需求,越來越來的美國消費者也會選擇其它網購渠道。 美國人網購用什麼平臺?美國人常用網購平臺排行 15.(NYSE:LOW) 是美國第十五大,世界第三十四大零售商;美國家裝零售行業的領導者之一,經營超過2300家門店,充分滿足每一位客戶的裝修需要。該公司一直在擴大其在線業務。根據Digital Commerce 360,該公司今年第二財季的銷售額增長了43%,該公司專注於通過更好的產品搜索,升級產品視頻和增強演示來改善其在線購物體驗。 14.
  • 一代「鞋王」達芙妮宣布退出實體零售,零售商戶到底該怎麼做?
    前天,「達芙妮宣布退出實體零售」高高掛在了新浪微博熱搜第一名,眾多實體零售商家紛紛觀望討論。作為曾經在鞋業市場佔比20%的一代鞋王,達芙妮是如何每況愈下,走到了這一步呢?實體零售真的沒有未來了嗎?店鋪生意飛速增長,市值高達170億人民幣,達芙妮也成為許多小企業銷售模式的典範。但從2012年開始,商業地產價格不斷攀升,達芙妮難以負擔巨大的鋪租,巨大體量的店鋪成為達芙妮品牌的壓力。當時電商的興起和新型零售的分流,也讓未及時跟上步伐達芙妮陷入窘境,迎來了第一波關店潮。
  • 深度好文|線上線下融合,新零售引領實體新趨勢
    大街上到處可見的「清倉大甩賣」其實,導致實體店倒閉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說門面租金高,地段不好,長時間不盈利,同質化競爭激烈,價格透明利潤低等重要因素。自2018年開始,新零售的概念開始走向熱潮,電商巨頭們紛紛回歸實體。阿里入股蘇寧,力推天貓超市,啟動「溯源批發」項目。京東發力「京東到家」,啟動「火車頭一號」計劃,電商巨頭直接開始大舉進攻線下。
  • 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 2020中國新零售市場前景及趨勢分析
    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曾經是一代鞋王的達芙妮徹底隕落了?8月25日晚,達芙妮國際發布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業績,營業額同比減少85%至2.12億港元;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增長63.77%,但仍虧損1.41億港元。
  • 香港三聯書店退出廣州倒閉潮中大書店轉型求生
    「三聯倒閉,並不意外。」廣州唐寧書店總經理魯寧馨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幾年來,無論是書城還是購書中心,陸續有很多實體書店倒閉,數量十分龐大,而近5年來,國內已沒有一個新書店品牌出現過。「沒有人能統計至今到底關了多少家書店。」一位圖書行業資深人士告訴本報,但一個經常被引用的數據是,中華全國工商聯合會書業商會曾調查過,在過去10年裡,有近五成的民營書店倒閉。
  • 美國「黑五」網購飆90億 實體店客流量驟降52%
    中國僑網12月1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市場調查數據顯示,美國今年「黑色星期五」網購開銷激增近22%,創下新紀錄;原因是疫情大流行促使更多人上網購物,避免到實體商店和購物中心人擠人;實體店家客流量與去年相比,則足足少了52%。
  • 實體零售絕境求生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7月中旬的時候,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一組數據,其中提到2019年上半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已經佔到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9.6%。 看起來網購只佔五分之一,還不算太高。 但如果我們仔細看一下數據分布,將餐飲、石油及汽車這些非常規類目排除,那麼網購佔比會提高到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