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零售業迎來史上最慘時期 2.5萬家實體店或倒閉

2020-12-13 深圳熱線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個又一個「史無前例」在美國實體零售業頻繁出現,甚至頻繁到人們對此已經習以為常。在人們對傳統零售百貨巨頭梅西百貨再次裁員的消息已經沒有太多感覺時,微軟公司又出來搶了一次「史無前例」的風頭——6月26日,其宣布永久性關閉全球83家實體零售店。

當一個接一個零售商裁員、關店、破產清算已經成為常態的時候,人們怎麼也想不到連老牌科技巨頭微軟公司也未能倖免。

作為老牌科技巨頭,微軟還有雲業務能助其實現營收的增長,不至於就此淪落下去。但對於那些數位化轉型並不成功的實體零售商來說,可能就回天無力了。

2.5萬家實體店或倒閉

微軟在宣布將永久性關閉其83家MicrosoftStore實體零售店的同時稱,以後將專注於在線商店Microsoft.com的運營,用戶可以在那裡獲得支持、服務和培訓等。

此前,微軟在全球約有100家實體店,但其中大多數位於美國本土。據悉,此次關閉實體店將耗資4.5億美元。微軟發表的聲明稱,此次關閉門店主要是因為公司將採取新的零售策略,計劃投資線上商店。有分析認為,微軟此舉主要源於疫情期間用戶消費傾向的轉變。

在微軟宣布關閉全球門店的同時,同為科技巨頭的蘋果公司宣布再次關閉14家美國門店,美國百貨巨頭梅西百貨也宣布關店125家,同時裁員3900人。

梅西百貨表示,預計此次裁員將在2020財年使公司節省約3.65億美元成本。除了計劃裁員縮減成本以外,梅西百貨還將裁減門店、供應鏈和網絡客服等。在今年2月初,梅西百貨已經裁員近2000人。

裁員的消息一出,梅西百貨的股價當日便下跌4.13%。今年以來,梅西百貨的股價已下跌了60%。據路透社此前報導,梅西百貨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營業虧損接近10億美元,其股票甚至被移出標普500股票指數,市值也從2月中旬的約60億美元縮水至6月初的17億美元。

可想而知,財力強悍如微軟、蘋果和梅西這些巨頭,在疫情衝擊之下都虧損嚴重,其他實力遜於它們的實體零售商的日子會有多麼艱難。

美國媒體的報導稱,受疫情影響,美國今年或將有多達2.5萬家商店倒閉。零售和科技數據公司CoresightResearch的一份報告顯示,這一數字將打破2019年創下的紀錄——當時美國有9800多家門店永久性關閉。

根據《福布斯》的報導,美國全國性及區域性零售連鎖商有3056家門店進行了清算,這還僅僅是計劃關閉的門店,而進行清算的門店幾乎覆蓋了美國所有的零售企業。

彭尼百貨(JCPenney)在美國本土約有840家門店,其中154家預計到今年夏末會徹底關閉,還有100家門店預計在公司走完破產流程前就會關門。自2017年以來,彭尼百貨已經關閉了173家門店。

奢侈品零售商尼曼·馬庫斯(NeimanMarcus)在美國本土共有44家門店,已在5月申請破產。雖然並未宣布門店是否關閉,但據消息人士透露,臉書(Facebook)打算在曼哈頓哈德遜廣場租賃一處零售場地,目前正與尼曼談判。

此外,美國家居裝飾零售商Pier1Imports關閉了所有破產的門店,維密則計劃今年永久性關閉在美國和加拿大的約250家門店;美國民眾幾乎人手一件的蓋璞(GAP),其今年第一財季淨利潤虧損達9.32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擁有CalvinKlein與湯米·希爾費格等品牌的美國服裝集團PVH今年首季淨虧損額則高達11億美元。

業內人士估計,今年美國的總零售額將同比下降10.5%至4.894萬億美元,這是自201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也比2009年經濟衰退期間出現的8.2%降幅更大。

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發布的最新預測顯示,從長遠來看,實體零售正在拖累整體零售業的表現。今年,實體零售業的銷售額將下降14%至4.184萬億美元,線下銷售可能需要長達五年的時間才能恢復到正常水平。

線上零售額大增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重啟經濟已經過去了1個多月時間,但經濟形勢和疫情防控均未見明顯好轉。很多破產企業在疫情發生前由於經營不善已經面臨資金鍊緊張、銷售額大幅下滑的情況,這次疫情只是加速了其破產的進程。

在遍及多個行業的關店潮下,美國的經濟數據實在難言樂觀。據美國相關部門6月25日發布的修正數據,美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萎縮了5%,其中,反映企業投資狀況的非住宅類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滑6.4%。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6月24日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則顯示,今年美國經濟將萎縮8%。

不過,相比於實體零售的哀鴻遍野,美國電商平臺的銷量則達到了去年年末購物季的水平。

美國商務部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按季節調整後2020年一季度美國電子商務零售金額為1603億美元,環比和同比增幅分別為2.4%和14.8%。而一季度美國總零售金額為1.3635萬億美元,環比下降1.3%,同比則增加了2.1%。一季度電子商務零售金額佔總零售金額的比重為11.8%。

今年一季度,由於網購的需求顯著增加,亞馬遜增聘了17.5萬名員工來處理大量訂單,這是美國因疫情造成的失業慘澹景象中難得的亮點。為了應對疫情給企業帶來的威脅並完善配送網絡,亞馬遜選擇把二季度所有的盈利用於對員工進行病毒測試和防護、提高工人工資、完善配送網絡上。據預測,亞馬遜二季度的盈利為40億美元左右。

eMarketer的首席分析師安德魯·利普斯曼稱:「受疫情影響,亞馬遜將把電商市場份額提高至38%,並延長其主導地位。」

沃爾瑪近日表示,由於日常用品自提和配送量增加,在今年一季度,同一店面的銷售額同比增加了10%,其電子商務銷售金額大幅增加了74%,電子商務板塊的營業虧損也得到控制。沃爾瑪一季度的營業收入和盈利超出市場預期,但值得關注的是,沃爾瑪宣布關閉其在2016年花費33億美元收購的電商Jet.com。有分析稱,這意味著沃爾瑪放緩了直接與亞馬遜電商競爭的節奏,而是更多依賴於現有的龐大實體店網絡向電子商務轉型。

eMarketer的報告指出,沃爾瑪將首次超過eBay成為美國第二大電子商務零售商,僅次於亞馬遜。該公司預計,沃爾瑪的電商銷售額將在今年躍升35%以上,增長至佔據美國電子商務市場5.8%的份額。

美國另一大百貨企業塔吉特公司(Target)在6月2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在今年一季度,該公司同一店面銷售金額同比增加了10.8%,電子商務貢獻了9.9個百分點的增長率。受此影響,該公司在上一季度的營業收入和每股盈利均超出市場預期。數據顯示,塔吉特公司超過12個月的店面銷售額同比僅增長了0.9%,而數字銷售額則大幅增長了141%。尤其是今年一季度,塔吉特公司數字銷售額增長呈現不斷加速的走勢,增幅從2月的33%提高到3月的100%左右。

疫情會改變零售商嗎

穆迪(Moody’s)副總裁米基·察哈表示,雖然零售業大部分仍未走出困境,但購物者的整體恢復能力依舊是令人鼓舞的信號。他形容5月的數據「是令人驚訝的成就,因為在5月的大部分時間裡,非必需品零售商並未恢復營業。」

米基·察哈此話是基於5月美國零售銷售額環比猛增17.7%,顯著高於市場預期的數據。但美國研究機構RetailMetrics稱,美國5月零售額的同比降幅是自大蕭條以來的第二大降幅,因此所謂的「反彈」也是相較於前兩個月的下降而言的。來自美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美國零售業銷售額4月環比下降16.4%。

居高不下的失業率阻遏了消費信心和消費需求的恢復。根據eMarketer對美國零售銷售(包括汽車和燃料)的最新預測,今年零售總額將同比下降10.5%,比2009年8.2%的降幅更大。經濟活動會在今年三季度緩慢恢復,但消費支出今年全年可能仍會受到抑制。零售總額要到2022年才能回升到2019年的水平。

現在看來,疫情雖然催化了線上銷售,但在線零售業務同樣面臨諸多增長限制:疫情未見明顯緩和,人力資源捉襟見肘,難以應付激增的網購需求。

分析人士認為,面對陡增的網購需求,不少美國零售商顯得「準備不足」,導致日益蓬勃的在線零售業務面臨諸多增長的限制。這些「準備不足」主要表現為三點:

第一,沒有有力的物流支持。由於線上購物的急速發展,其帶來的更多物流工作和成本從消費者轉移到零售商身上,導致企業一時難以應對陡增的物流壓力,短期內無法突破增長的瓶頸。

第二,人手嚴重不足,難以應付快速增長的網購需求。自疫情暴發以來,沃爾瑪已經招聘了15萬名員工,並計劃再招聘5萬名。勞動力短缺的壓力可見一斑。

第三,與網購相關的客戶服務不到位,消費者滿意度不高。由於配送壓力的加大,導致很多物流服務無法指定送貨時間,或存在不按時送貨的情況,導致消費者產生了不良的購物體驗。

貝恩諮詢公司警告,眼下受出行限制影響,消費者尚能忍受網購的「瑕疵」,但隨著疫情的好轉,這種容忍度將會下降,消費者價格敏感性也將恢復。

麥肯錫負責零售和雜貨業諮詢服務的合伙人史蒂夫·貝格利和負責電子商務諮詢服務的合伙人維什瓦·錢德拉在發給客戶的電子郵件中表示,由於疫情期間消費者獲得了更多的網購經驗,同時養成了在購物時避開人流的消費習慣,等疫情結束後,他們很可能會繼續增加網購行為。

(來源:中國商報 編譯/年雙渡)

相關焦點

  • 美國實體零售業迎來史上最慘時期
    2.5萬家實體店或倒閉  微軟在宣布將永久性關閉其83家MicrosoftStore實體零售店的同時稱,以後將專注於在線商店Microsoft.com的運營,用戶可以在那裡獲得支持、服務和培訓等。  此前,微軟在全球約有100家實體店,但其中大多數位於美國本土。據悉,此次關閉實體店將耗資4.5億美元。
  • 美國研究:10萬家小型美企已永久倒閉 經濟援助力度不足
    (圖源:路透社)美國一項最新研究分析,自美國疫情暴發以來,全美已經有超過10萬家小型企業因經濟困難而永久倒閉。研究人員在5月9日至11日期間進行了調查,研究預測則顯示,自美國疫情從3月出現攀升以來,已經有超過10萬家小型企業永久倒閉,佔全美小型企業數量的2%。其中,餐飲業受影響尤其嚴重。美國全國餐館協會指出,已經有3%的餐飲企業因經濟問題被迫關門。據了解,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期間,超半數美國工作者都就職於小型企業。
  • 實體零售慘澹全靠網購 美國小企業持續倒閉
    北美觀察丨實體零售慘澹全靠網購 美國小企業持續倒閉  當地時間11月30日,美國迎來「網購星期一」,據業內估計,在線銷售額有望超過「黑色星期五」達到創紀錄的127億美元,儼然一副「正牌消費日」的姿態。與此同時,另一項數據顯示,傳統實體店在「黑色星期五」的客流量與去年相比驟降52.1%,只能靠線上銷售彌補。
  • 一天內,兩大巨頭倒閉!25000名員工前途未卜…英國零售業遭遇最沉重...
    當地時間12月1日,擁有230多年歷史的英國零售業巨頭德本漢姆(Debenhams)宣布,由於公司在申請破產保護後,一直未能找到接盤買家,因而最終不得不關門倒閉。
  • 一天內,兩大巨頭倒閉!英國零售業遭遇沉重打擊...
    一天內,兩大巨頭倒閉!英國零售業遭遇沉重打擊......(Debenhams)宣布,由於公司在申請破產保護後,一直未能找到接盤買家,因而最終不得不關門倒閉。
  • 英國兩大零售業巨頭一天內倒閉什麼狀況?百年零售企業突然倒閉會...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英國兩大零售業巨頭一天內倒閉什麼狀況?百年零售企業突然倒閉會帶來哪些影響 英國兩大零售業巨頭一天內倒閉,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英國最大的連鎖百貨公司Debenhams將 關閉在英國的業務。而在此前不到24小時,Topshop的所有者Arcadia才申請破產保護。
  • 文章頻道 - 美國零售業真相!你還在搶購的爆款包包,本土店面臨倒閉
    這家曾經的10年成長神話在去年迎來一盆冷水——第二季度虧損1940萬美元,並於10月5日申請破產保護。而最近,這家公司悄然返航,也僅限於低調的線上銷售。而被高圓圓、楊冪等多位中國明星在中國帶上巔峰的美國輕奢品牌 Michael Kors 也同樣遭遇冷凍期——在今年宣布關閉125家本土店面,用以縮減必要的店鋪和人工開支。
  • 英國零售業兩大品牌接連宣布倒閉,25000名員工前途未卜
    當地時間12月1日,擁有230多年歷史的英國零售業巨頭德本漢姆(Debenhams)宣布,由於公司在申請破產保護後,一直未能找到接盤買家,因而最終不得不關門倒閉。一天前,另外一家英國知名零售商阿卡迪亞集團也宣布啟動破產清算程序。短短24小時,兩大百貨零售集團先後倒閉,25000個工作崗位岌岌可危。
  • 英國零售業兩大品牌接連宣布倒閉 25000名員工前途未卜
    當地時間12月1日,擁有230多年歷史的英國零售業巨頭德本漢姆(Debenhams)宣布,由於公司在申請破產保護後,一直未能找到接盤買家,因而最終不得不關門倒閉。一天前,另外一家英國知名零售商阿卡迪亞集團也宣布啟動破產清算程序。短短24小時,兩大百貨零售集團先後倒閉,25000個工作崗位岌岌可危。
  • 「美國公共衛生史上最黑暗的時期之一」
    「新冠肺炎疫情已經令美國精疲力盡,這只是黑暗而致命冬天的開始。」CNN5日發出這一感嘆時,美國疫情正不斷創下新的恐怖紀錄。單日新增病例達到令人瞠目的23萬例,12月前5天新增病例過百萬,連續5天單日死亡病例超過2500例,重症監護床位告急,殯儀館被淹沒……世界頭號發達國家抗疫不力所導致的這場「人類悲劇」令世界為之嘆息。
  • 英國零售業兩大品牌一天內先後倒閉 25000名員工前途未卜
    當地時間12月1日,擁有230多年歷史的英國零售業巨頭德本漢姆(Debenhams)宣布,由於公司在申請破產保護後,一直未能找到接盤買家,因而最終不得不關門倒閉。一天前,另外一家英國知名零售商阿卡迪亞集團也宣布啟動破產清算程序。
  • 美國最具代表的服裝零售商Gap,可能要倒閉了
    在美國,Gap幾乎是普通民眾人手一件的必備品牌。自2000年左右走過品牌巔峰時期過後,Gap品牌就一直在走下坡路。去年,美國境內關閉的傳統零售商鋪多達9000餘家。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Gap等傳統零售品牌更是雪上加霜。
  • CoStar:2020年美國逾1.1萬家零售店關門
    梅西百貨前CEO泰瑞-倫德格倫(Terry Lundgren)周一表示,新冠疫情對美國零售業的衝擊遠未結束,他預計零售行業的混亂局面將持續至明年
  • 美國零售業關店63萬家,幾十萬員工被強制休無薪假
    導讀:據美國零售聯合會估算,未來3個月內零售業可能有4300億美元收入消失。疫情重創了本已顯露疲弱勢頭的美國零售業,令關店潮加劇。當地媒體稱,梅西百貨(Macy『s)、GAP以及其他零售商將從本周開始讓數萬名員工強制休假。
  • 幾家歡喜幾家愁 美國史上最大電商狂歡 卻是零售業末日
    (北美)訊 據行業估計,網絡星期一(11月30日)的在線銷售額將達到127億美元,超過黑色星期五的數字,因為美國零售商進入了延長的假日銷售季節的最後階段。「消費者很可能會利用今天在本季度價格回升之前購買最優惠的打折商品。」Adobe Digital Insights總監Taylor Schreiner說。  但電商的狂歡可能是零售業的末日,假日購物季過後,投資者應做好準備,迎接更大規模的商店關閉通知。  「美國有11萬家門店。總的來說,我們認為,從現在開始到疫情結束,在這11萬家門店中,至少會有2.5萬家關閉。」
  • 開了194年,美國「最老牌」連鎖百貨倒下!美25000家商店或將倒閉
    疫情期間,因受到封鎖措施影響,美國的實體經濟受到嚴重衝擊,零售行業更是首當其衝。根據新浪財經8月5日消息,美國"最老牌"連鎖百貨——羅德與泰勒(Lord & Taylor)正式宣告破產,而羅德與泰勒的倒下,也意味著美國申請破產的零售商名單再次拉長。
  • 實體店迎來倒閉潮,為何手機店卻不見關門?
    ,不到三個月就倒閉了,倒閉之後下一個老闆繼續「接盤」,裝修、換門面,但沒想到不用多久又倒閉了,連裝修的錢都沒掙回來。每一件事物的衰落,總能找到「替罪羊」,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實體店陷入倒閉潮?究其背後原因有很多,包括租金、行業競爭、電商等,而很多人認為電商才是最主要的原因,實體店生意的競爭本就激烈,電商的出現猶如火上澆油。
  • 英國兩大百年零售業巨頭宣布倒閉
    【英國兩大零售業巨頭宣布倒閉】據美聯社報導,近日,擁有240多年歷史的英國零售業巨頭德本漢姆(Debenhams)宣布,由於公司在申請破產保護後,一直未能找到接盤買家,因而最終不得不關門倒閉。與此同時,另外一家英國知名零售商阿卡迪亞集團(Arcadia Group)也宣布啟動破產清算程序。
  • 美零售業遭重創 大幅打折夾縫求存
    (新冠疫情將對美國零售業造成打擊,圖片為季度收入減緩預測)在嚴峻的感染數字之下,周日美國總統川普推翻了此前的樂觀估計,將全美復工日期推遲到4月30日的復活節之後。企業關閉、學校清空、社會生活被迫暫停,給全美零售業帶來嚴峻打擊,而無法安全外出消費也成了美國人日常生活中面對的嚴重問題之一。
  • 美國最老牌連鎖百貨已開始清倉甩賣
    而業內人士警告,這還只是開始,美國零售業在今年下半年加速破產後,還可能將在明年迎來第二撥破產潮。儘管現在還沒有完全走出夏季,但是全球零售業則早就已經踏入了寒冬。據不完全統計,今年美國宣布申請破產的企業超過160家,其中,零售業是受疫情衝擊最為嚴重的行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