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賣相難看,吃起來很好吃的家常菜,東北燉菜系列,怕是佔有一席之地。
一、東北燉菜——土豆燉茄子
這是我對東北燉菜的第一印象,光看看我就失去了張嘴的動力。但看到其他人吃得不亦樂乎,恰又沒有別的菜可吃,我也只能將就。一看二聞三下嘴,沒啥怪味,再嘗一下,接受了。
在味道沒毛病的情況下,我對外觀就沒有任何要求了。等吃出經驗了,發現燉得越爛越好吃,澆到米飯上,攪和攪和,韓國石鍋拌飯什麼的都得靠邊站。
二、東北燉菜——豬肉白菜燉粉條
在東北,粉條我吃過葷版豬肉燉粉條和素版大白菜燉粉條,當然,豬肉、白菜、粉條也是經常直接放在一起的。有了土豆燉茄子的經驗之後,我對外觀已經不看重了。
你看,這畫風,很家常很實在,南方的朋友習慣了精緻,第一眼或許就放棄了。南方地區炒菜多,很多葉子菜都是炒著或者燙著吃,誰能想到在東北,大白菜直接燉呀,不得全燉爛了麼?是的,燉白菜就是要把白菜燉爛才好。
如果你吃到的是豬肉白菜燉粉條,那麼恭喜你,白菜和粉條將會是你這輩子吃到過的最好吃的白菜和粉條,沒有之一。
三、東北燉菜——殺豬菜
殺豬菜,一般就是過年前,老百姓家裡殺豬了,然後做出一頓好吃的招待四鄰,今天這家吃明天那家吃。這樣的習俗在很多地方都有,比如我家這邊就稱之為「pao湯」,只是做法差異巨大。東北的殺豬菜,主角是豬肉燉酸菜,還有血腸。
東北酸菜+五花肉+血腸,這是殺豬菜的精髓,看著覺得彆扭,但吃起來是真好吃。酸菜不酸也不算太鹹,豬肉在鍋裡這麼燉著,也已經肥而不膩了,至於血腸,我個人吃不慣,不是因為難吃哦,只是我不太喜歡這個口感而已。
我第一次吃殺豬菜還是我們隊長領著隊部幾個人去一個相熟的農民家裡吃的,可以說終身難忘了,東北人的好客也讓我無法拒絕,所以,席間喝了兩杯高度白酒,還好,只暈乎乎沒趴下,也算神勇了。
四、川菜——口水雞
但口水雞屬於傳統的川菜,是各大川菜館必點的菜式之一。
作為一道涼菜,口水雞集麻辣鮮香嫩爽於一身。有「名馳巴蜀三千裡,味壓江南十二州」的美稱。
在製作步驟上,這道菜比較重視醬料,說醬料是整道口水雞的靈魂都不為過。
特別是紅油的部分,用熱油燒出來的辣椒紅油,帶著一股濃鬱的香氣,淋在雞肉上,就像一層香氣的外衣。
冰過的雞腿肉加上這層香氣外皮,讓冰涼的口感帶上香辣的味道,一塊一塊地激活昏沉的大腦,讓人越吃越爽,越爽越吃!
五、蒼蠅頭
這道名字聽起來這麼噁心的菜,其實是一道很下飯的菜。
猛的一聽蒼蠅頭這道菜大家都以為是用蒼蠅的頭做成的,其實蒼蠅頭是一種地道的臺灣的家常菜,他是用蒜苔,豆豉,肉末,一起做成的。營養價值十分豐富,而且味道爽口鮮美。
六、沙蟲粥
吃過的人應該都明白它的魅力,其外形我覺得很像蚯蚓,實際吃起來口感很爽脆。
沙蟲最妙的做法就是把粥底煮滾後關火放上新鮮的沙蟲再加點鹽和油調味利用粥的高溫把沙蟲燙一下就可以直接喝啦!那個味道才叫鮮,跟沙蟲幹煮粥的口感是無法比的!據說小孩喝了能治夜尿,老人喝了能開胃!
七、螞蟻上樹
據說,螞蟻上樹這道菜的菜名,跟關漢卿筆下的竇娥有關。
竇娥用小塊豬肉切末後,加粉絲炒好後給婆婆吃,婆婆除了讚嘆好吃,還給這道炒粉絲起了個形象的名:「螞蟻上樹」。
螞蟻上樹又名肉末粉條,是四川省及重慶市的特色傳統名菜之一。因肉末貼在粉絲上,形似螞蟻爬在樹枝上而得名。這道菜具體的歷史,已不可考。但在四川省、重慶市一帶,該菜很常見。
螞蟻上樹通常由粉絲(或者粉條)、肉末為主料,輔以胡蘿蔔、姜、蔥、豆瓣醬等輔料製作而成。成菜後,口味清淡,爽滑美味,色澤紅亮,食之別有風味。
以上就是本次介紹的全部菜品了,大家還知道哪些菜名誇張賣相難看,吃起來非常好吃的家常菜,歡迎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