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歲的阿婆說: 醫生,請放個支架救救我

2020-12-18 澎湃新聞

原創 郎中 郎中談心

93歲的阿婆沒有痴呆,只是我們呆住罷了。

--- 郎中

- 1 -

差不多1個月前。

我的一個老年男性病友,70多歲,放過支架,突然聯繫我:殷醫生,我媽心臟不好,能到你這兒住院嗎?請幫幫忙!

我的頭立刻就有點兒大了:是你媽媽?確定?......那老太太高壽?

不高,也不太瘦。這裡的醫生說她心臟不好!

我暈:大概是我的山東普通話沒嘚瑟好。

只能硬著頭皮自己安慰自己:好吧好吧,老病人的家裡人,總要照顧一點兒對吧。來吧來吧;若有心電圖,先發我看一下。

心電圖提示有房顫和心肌缺血。同時發過來的醫保卡照片顯示老太太再過幾個月就滿93周歲了!

第二天,老病友微信裡告訴我:老太太感覺心臟好一點兒了,不想來了......。

哦,好的好的。我也放下心來。

- 2 -

故事沒完。

3天後,老病友突然又說:媽媽更不好了,要叫救護車送我們醫院裡來。

我在門診,我讓我們W主任到急診收老太太進病房。

很快,老太太的診斷明確了:

1.II型呼吸衰竭(氧分壓45mmHg,二氧化碳分壓70mmHg) 肺部感染

2.心力衰竭

3.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4.中到大量胸腔積液

5.心房顫動

6.腎功能不全

7.高血壓

過了幾天,又多出一個診斷:

8.上消化道出血

也許應激,也許藥物相關......總之,我們這群「醫寶寶」們太難了!心梗也好房顫也罷,需要抗栓,抗栓容易出血;這麼高齡的老太太,已經有消化道出血了,抗栓力度必須儘量弱一點兒。這個平衡真的不好把握,哪怕你是個不搗糨糊的「老江湖」。

可以說老太太是多器官衰竭合併多器官功能障礙。

但,仔細分析下來,她本次發病的主要矛盾是兩個:一個感染,一個心梗。房顫、腎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等,目前尚都是一些「助紂為虐」的角色兒,當然啦病情惡化時,它們也說不定啥時就會跳出來幹些「搶班奪權」的勾當兒!

另一個預後關係很大的是年齡,老太太耄耋之年,呼衰心衰心梗感染隨便一個都可能帶走她,偏偏又這麼多疾病夾雜在一起,能挺過來嗎?

我和老病友講:老太太的病情不樂觀,做好心理準備。但,既然來住院了,我們定會做出最大努力。

- 3 -

針對93歲老太太的II型呼吸衰竭,我們用了差不多「最硬核」的措施來緩解:抗感染、BiPAP呼吸機、胸腔閉式引流等。

面對我們自己專業的疾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心房顫動,除了用藥,我們反而束手無策了,似乎只能聽天由命,缺血的毛病偏偏合併了消化道出血,抗栓藥也只好從三個降為一個了......我們擅長的介入治療?看樣子,是不給我們機會了。

那些日子,外面的天氣很晴朗,老太太的「前景」卻一點兒也不明朗。

每次去看老太太,和她打招呼握握她的手,這時老太太會用了超乎尋常的力氣握緊了不放開。

老實講,93歲的老太太,又缺氧又二氧化碳瀦留的,又心衰又心梗的......握手的力氣那麼大、思維卻又那麼清晰,還是有點兒駭人的。

最震撼地,還是那天一早,去看老太太,當時她的胸腔閉式引流還未撤除,她握住我的手:醫生,給我放個支架,救救我!

幾天接觸下來,我知道老太太思路是真的清晰,並非原來擔心的老年痴呆講胡話。恐怕那一刻,呆住的是我們。

病人的家屬也三番五次地和我講:能給老太太放個支架就放吧,有什麼事我們家屬擔當。

我是如此「官樣」也是原樣回復自己老病友的:我們會根據老人的綜合情況,作出對老人最合適的醫療決策;當然,你們家屬的意願我們一定會充分考慮。

等老太太感染有所控制,呼吸衰竭有好轉,甚至心衰也有糾正,大便隱血也轉陰,天天主訴只剩下胸痛時,我們決定還是給老太太做個冠脈造影明確。

前面的一個病人,我還沒有下臺。老太太被推倒了DSA的走廊上候臺。

過了一會兒,護士跑進來說:殷醫生,你快先看看外面的老太太吧,氣急很明顯,能行嗎?

在忙碌的DSA走廊裡,老太太大聲地喘息著,大白天的卻老遠就可以聽到,我那會兒還真就想起了小時候燒火時拉過的風箱。

老太太,對不起,不是我不想給你做,但你不能耐受啊!

介入手術取消了。

- 4 -

第二天,再去看她。

老太太用右手拉住我的手:醫生,救救我,救救我!然後左手拍打著胸脯:痛啊!痛啊!

對不起,老太太,那時,其實我已經打起了退堂鼓。但嘴裡還是不忍,冒出了這樣一句話:你好好吃飯配合練習,等你可以平躺2個小時了,我再給你做。

真的還有機會再做嗎?

風險是可預見的,介入手術會給老太太帶來獲益嗎?

對老太太下一步的治療,我們團隊默默地形成了一個不言傳的共識:藥物能穩定下來,見好就收吧。

此後,每天早晨去看老太太,聽她大喊大叫說出那句:醫生,放個支架,救救我。於我,都是一種煎熬。

那個時刻,最無能最無力最無助卻又最想幫助老太太的人恐怕還是我們,這些不太被人理解的「醫寶寶」們。

老太太住院到差不多3周時,我還是下定決心在出院前給她做個冠脈造影。組裡的醫生勸我:殷老師,我們見好就收吧。

感染、呼衰、甚至心衰,已經明顯控制;但,心絞痛仍頻發,心電圖動態缺血改變。

躺在DSA工具機上的老太太還是有明顯的喘息、氣短。但她真的很好地配合了,用一聲不吭這個詞不合適,因為她的喘息很重,但一動不動也不喊痛,不能再乖了,你不能有更多期盼了。

一造影:右冠狀動脈從開口就完全閉塞了!

諸位看官,下圖那個清楚地C字型不是血管通暢,而是右冠全程鈣化的影兒!

左冠狀動脈呢?迴旋支還好。但前降支開口幾乎就要閉塞了!!!

老太太天天喊痛是有道理的。

還好,最終還是堅持給老太太做了造影。至少搞了個明明白白。

是否需要血運重建?當然需要。

如何做好?

考慮到老人雙抗的不可預期,我決定僅僅做「控制性球囊成形術(Controlled Balloon Angioplaxity, CBA)」的計劃,只在不得已時才考慮支架植入。

用小的球囊擴了一下,棘突球囊雖然費力但終於通過病變,順利地完成了擴張,球囊充盈良好情況和PTCA後的造影,沒有明顯的夾層,血流很好,結果可接受。當然,並沒有如老太太所願植入支架。

手術結束時,才發現老太太是如此安靜,呼吸平穩,沒有了上臺前那讓人心煩氣躁著急上火的喘息聲。

難道是老太太被嚇壞了不成?!

- 5 -

我告訴家屬,老太太要準備出院了。如果有機會,以後回來再試試右冠;如果感覺很好,就繼續好好吃藥。

周二一早做的手術。周三早晨去看她,一切OK。

周四一早去,發現氣氛不對了,陪夜的兒子告訴我:老太太從昨天晚上7點吵鬧撲騰到今天早晨,愣是一點兒沒睡。

我邊看老太太,便回他:很好很好很好。

家屬詫異地看著我。

我連忙解釋:老太太這樣鬧騰,心衰和心絞痛都沒發,我就放心了。我指的是這個意思。老太太有意無意地用自己的方式幫我驗證了一下PCI後的治療效果。

老太太的神志改變,不是呼衰不是心衰,造影劑腦病?喹諾酮類藥物所致?還是因為出院要回到護理院受到刺激?......

老太太握住我的手,絮絮叨叨地說了一些似乎是家務事兒......我聽得懵逼,但還是不懂裝懂了地「威脅」她:如果還要在我這兒看病,就要守紀律,好好吃飯,好好吃藥,好好聽話。

家屬也很驚奇,老太太居然聽你的話。無論是上述哪種情況,既往的經驗告訴我老太太精神神志恢復總要有幾天了。

今天,終於,那位大喊大叫給我裝個支架的老太太出院了。

今天的上海,外面陰雨連綿;我們心裡,明亮萬般。

- End -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93歲院士3根血管堵,沒放支架好轉了,醫生:年紀大別輕易手術
    93歲的黃克智是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教授、工程力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他曾在清華大學做過「健康是成功之本」的演講,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
  • 賣玉蘭花的79歲上海阿婆:錢不重要,主要是想……
    79歲的賣花王阿婆穿著素淨,戴著一副老花眼鏡利索地扎花纏線阿婆笑著說「戴在手上好香,心情很好的聞著這個味道,這是天然的香水」阿婆在這邊賣花很多年了對她來說賣的不是花,是寂寞平時看到有的老人喜歡白蘭花但又捨不得花錢買阿婆就會騙他們說:「這花賣不掉了,我送給你吧!」
  • 路邊79歲阿婆賣白蘭花常常不收錢,原因令人心碎……
    、大樓前、天橋邊已經鮮少有機會看到花白了頭髮的阿婆坐在小小的木板凳上面前的竹籃上墊著藍布擺了整整齊齊的白蘭花而在上海繁華的淮海路上有位79歲的王阿婆穿著素淨,戴著一副老花眼鏡正在利索地扎花纏線阿婆笑著說:「
  • 心梗堅決不放支架,說會害了下半輩子,醫生說先救命才有下半輩子
    堅決不放心臟支架!患者老張躺著監護床上,痛苦的喊著!痛苦主要是來自胸痛,來自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頻死感;叫喊來自於對支架的無知,認為裝了支架這一輩子就算完了。我告訴他:不裝支架明天就可能沒了,別說後半輩子。裝支架只是為了救你的命。您來的比較晚,錯過了最佳溶栓時間,現在唯一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先造影看看,如果能把血管打通,能支架,才能緩解現在的症狀,才能救命。
  • 心臟血管狹窄75%必須放支架嗎?心血管醫生告訴您事實
    醫生一看到血管狹窄就給我們放支架!支架就是害人的!過度醫療!這是很多人對於支架反感或牴觸或謾罵的原因,認為不該放支架醫生給放了!其實血管狹窄小於50%都不能診斷冠心病,當然不用放支架;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堵死100%,不放支架就會有生命危險。
  • 我的阿婆
    阿婆的名字可能是陳燕,我不太確定,如今我都不太確定是不是阿婆您的名字了,只記得和我媽的名字諧音,所以也就能記住這些。您看我是您的不孝兒孫,你哺育了像我父親一樣的四個兒女,如今他們的兒女連您的名字都忘得一乾二淨了呀!你的名字似乎還不如某位大牌明星或電視劇名字留在他們腦海的時間長呢。確切的說,我甚至不知道你的出生年月,我該如何回憶你呢?我的阿婆,我又有什麼資格回憶你?
  • 心臟病為什麼放支架?支架的費用?支架的風險?支架的壽命?
    心臟支架是很多人關心的事情,尤其是支架該不該放?還有就是支架的回扣等等問題,更是每次都會引起熱議。心血管王醫生,儘量把這四個問題能用最簡單的言語表達清楚。其實並不是心臟病要放支架,而是說冠心病才可能需要放支架。
  • 38歲油漆工患上兇險膽管癌 醫生在他膽道裡放了兩個支架和一個秘密...
    膽道粒子支架治療惡性梗阻性黃疸為患者治療創造更多機會會議上,雲南省腫瘤醫院微創介入科黃明教授與大家分享了一個膽管癌病例,那是他們首例膽道粒子支架病例。老年女性患者,68歲,來就診時身體乏力,伴有全身皮膚黏膜黃染三個月。CT檢查考慮膽管癌。
  • 心臟血管堵到什麼程度需要放支架?【慧健康】
    : 我今年35歲,前不久在醫院做檢查發現血管狹窄,醫生說根據螺旋CT結果顯示堵的有點嚴重,但是因為運動試驗提示缺血面積不大,所以不建議放支架。 我想諮詢一下,既然狹窄嚴重,為什麼不放支架呢?難道因為我年輕,堵塞會自動消除嗎?想請專家幫我解答一下。 隨著冠心病發病率越來越高、發病年齡也越來越年輕,諮詢「冠脈血管狹窄是否一定要放支架」的問題也越來越多。
  • 做完心臟支架為什麼還總氣短?醫生告訴您答案
    因為畢竟我是醫生,有很多人會先入為主,認為我是替醫生說好。但王醫生可以問心無愧的說,我只說自己看到的事實。(當然王醫生看到的也不一定是事實,大家可以自行判斷。)心臟支架本身給人們可能會帶來的影響:1、支架內血栓形成,也就是支架畢竟是個異物,放入血管後,必定會產生反應,這種反應就有可能會引起血栓再次形成,隨著時間的推移,支架內還可能發生支架內再狹窄。
  • 放了心臟支架後,還能活多長時間?醫生不再隱瞞,給出明確答案
    而有一些患者因為疾病的需要,在體內放置了心臟支架,所以他們常常擔憂自己是不是活不長了?遇到自己的主治醫生的生活,也會常常詢問這個問題。那麼在放療心臟支架以後,是不是就活不長了呢?今天我就來和大家科普一下關於心臟支架的問題。心臟放了支架以後,會減壽嗎?
  • 我在武漢的58天|遺憾沒能和81歲阿婆說「再見」,她的堅強和樂觀...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冰清 通訊員 徐尤佳在武漢,一次陪患者做CT的時候,一位大伯指著吳春燕防護服上的名字說:「春燕,春天的燕子。看見你,我就知道武漢的冬天過去了。」「倒是我每天都晚上10點之後才敢聯繫她,怕她說我影響她學習。」吳春燕說。 女兒的自覺很可能是遺傳老媽。吳春燕告訴錢報記者,她療養期間要抓緊看專業書補補課,因為後面還有一些考試需要應對,「正好也調整調整狀態,這樣隔離結束後就能快速投入日常的工作。」
  • 心血管醫生告訴您:心臟支架多少錢?維護心臟支架又要多少錢?
    王醫生,你不是說一個支架一萬左右嗎?這今天的清單怎麼這麼多?一個家屬拿著昨天的費用清單質問著......王醫生確實說說過一個國產支架一萬左右,但王醫生也說了加造影、球囊等等要把支架手術完成需要三萬左右......對於心臟支架的討論之一主要集中在價格上,有人認為成本價格不到幾百為什麼最後要賣一萬甚至兩萬?(您說一個支架成本幾百,依據在哪?請提供給大家,不要危言聳聽。
  • 110和119被這事難住了,80歲阿婆說「我來」
    近日,江蘇蘇州 一名男子不慎從蘇州灣大橋墜落 被困太湖5個小時 聽說救人必須靠船隻 80歲阿婆李桂英主動請纓
  • 一年間被放入4個支架!胡大一直言:別讓心臟支架變過度醫療
    著名心血管專家胡大一曾分享2個關於心臟支架的患者經歷。 我有一對夫妻朋友是我校友,一年前體檢做CT時,發現冠狀動脈前降支中段50%-60%狹窄,不過沒有任何不適症狀。
  • 什麼情況必須放心臟支架?要吃抗排異藥嗎?心內科醫生實話實說
    我相信還會不斷的有新的謠言出來,舊的謠言也還會頑強的生存下去。但是作為心內科醫生,下面這些醫學常識我還是願意不斷的重複,也許關鍵的時候可以挽救多一個人的生命呢?首先,放支架並不需要吃抗排異的藥。臨床上常用的有以下2類:一是阿司匹林,這是冠心病治療的基石,無論是否植入支架,都建議長期服用,除非不能耐受,這時可以考慮更換其他藥物,例如氯吡格雷。二是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指南規定支架手術後要求至少服用12個月,切記不能擅自停藥。而在12個月後根據複查情況決定是否停用,當然,病情穩定的話大多數情況是可以停用的。
  • 因為冠心病心絞痛做了心臟造影,結果沒有放支架,為什麼?
    昨天晚上有一位朋友在網上諮詢,說自己在當地醫院診斷冠心病心絞痛,做完了心臟造影,可是醫生沒有放支架,問王醫生這是什麼原因?王醫生說您把造影或病歷發過來看一看,可是這位朋友手裡沒有任何資料;王醫生只能從幾種可能幫這位朋友分析分析:
  • 「不管你是哪個,救救我!」
    這一通電話傾注了老人全部希望陌生電話: 「救命啊,不管你是哪個,救救我」 12月4日晚11:40忙碌了一整天的方箴軍醫生正準備休息突然電話響了是個陌生號碼接通電話後卻沒有人說話起初還以為是誰在惡作劇>都希望能夠救救他。」
  • 微笑抑鬱症:我很好,請你救救我
    我之前也有聽過這首歌,只是沒有太注意這首歌要表達的意思,我聽了一遍又一遍,看歌詞,細細品,突然就有一種心酸在心頭。「想過離開,以這種方式存在,是因為那些旁白那些姿態那些傷害;不想離開,當你說還有你在,忽然我開始莫名期待。」這不就是抑鬱症患者的寫照嗎?
  • 心臟支架被淘汰了嗎?當胸痛發生時,能救命的除了醫生還有自己!
    我立刻拿起電話回撥,結果卻不停的佔線,在第6次回撥時手機終於接通了,我簡單詢問了兩句,原來他弟弟今年32歲,3個小時前覺得胸悶胸痛,自己吃了一點胃藥沒有緩解,他愛人就把他送到醫院來檢查,結果一查,醫生說是急性心梗,需要立刻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