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設備的專利保護指引

2020-12-12 田律師談智慧財產權

摘要:鑑於可穿戴設備或技術具有巨大的商業潛力和價值,本文從可穿戴設備的選擇專利保護的好處、如何將可穿戴設備進行專利保護以及、怎樣才能找到具有專利代理資質的律師事務所和代理公司等幾個方面對可穿戴設備的專利保護給出了指引建議。

關鍵詞:可穿戴設備;專利;保護。

圖1來自bultin.com網站關於可穿戴設備介紹文章附圖。

一、可穿戴設備——未來的寵兒

2012年,谷歌推出智能眼鏡,開啟了可穿戴設備的新紀元。設想一下,一個渾身都配有高科技「裝備」的人,其可能無所不能,成為真正的「超人」。儘管對可穿戴設備或可穿戴技術還沒有完全一致的權威定義,但基本有一個共識,即穿戴設備或可穿戴技術是指可以佩戴在人身上,能夠實現一種或多種功能的智能化產品或系統。隨著5G、6G技術、大數據技術和人工智慧(AI)的發展,可穿戴設備作為便捷的終端,具有重大的發展前景和市場,也可能成為智能終端的「大結局」。

可穿戴設備或技術的產業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做不同的分類,如按照產品分為智能眼鏡、智能手錶、智能手環、智能頭盔、智能服裝鞋帽、智能首飾等;也可按照不同功能分為健康醫療類、運動鍛鍊類、教育學習類、日常消費類、時尚類等;還可按照適用的人群分為老人用可穿戴設備、嬰兒用可穿戴設備、運動員用可穿戴設備、動物用可穿戴設備等;還可以按照軟硬體分為硬體設備類可穿戴設備、軟體類可穿戴技術和兼含軟硬體的系統類可穿戴技術等。

鑑於可穿戴設備和技術巨大的市場價值以及很長的產業鏈,可穿戴設備不可能是大公司(例如蘋果、三星、谷歌、華為等)獨佔的技術和市場,個人發明人和中小型公司以及科研機構都可以在這一技術領域大展身手。

圖2 為蘋果公司一可穿戴裝置專利附圖

圖3為三星公司一可穿戴技術專利附圖

二、創新的可穿戴設備通過專利進行保護有哪些好處?

如果你在可穿戴設備或技術領域有了創新,如何更好的保護你的創新?建議你的首選之一是通過將你的創新申請專利進行保護。將你的創新的可穿戴設備或技術通過專利進行保護至少有如下的好處:

第一,通過申請專利,獲得專利權後,你的創新就會受到法律保護,你可以對你的創新享有獨佔的市場利益,其他人未經你的許可不能商業利用你的專利。

第二,你可以通過專利權獲得商業回報,即你可以將你的可穿戴技術專利轉讓出去或者許可他人實施,這樣你就會獲得一定的收益。

第三,你可以通過擁有專利權贏得行業市場的競爭優勢,專利權意味著你在這個技術領域在全球範圍內是獨有的新技術,競爭對手如果沒有這樣的創新技術其可能處於相對的競爭劣勢。如果競爭對手想使用你的專利技術,經你同意,其需要向你支付專利許可費,這樣其成本就會增加,你相對就有了一定的競爭優勢。

第四,你可以用你的專利作為投資的資本與他人合作做一個合作公司或者開啟一個合作項目,或者你可以用你的專利進行融資,獲得金融機構的資金,然後做一番事業。

獲得專利權也可能帶給你其他的好處,畢竟,專利權是屬於你的重要資產。

三、如何對創新的可穿戴設備進行專利保護?

如果想使創新的可穿戴設備獲得專利權保護,首先,應對你的創新可穿戴技術進行專利布局和專利申請策劃。這一點很重要,如果你自身無法勝任這一工作,或者你自身的公司或團隊無法更好地完成這一工作,建議聘請專業的專利律師事務所和專利代理公司來處理。在這一步驟中,你需要先整理你的創新技術,形成完整的技術方案和/或設計圖,然後根據不同的技術或設計選擇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或外觀設計專利類型來保護。一項創新可能需要多個專利來進行保護,也可能需要一個專利保護就夠了,這也需要就行評估。另外,考慮未來的市場發展,可以考慮專利申請的國家,當然,你首先必須要選擇在中國進行專利保護。還有一點,專利申請的時間也很重要,不要忽視這一個專利申請日,如果你的可穿戴技術有技術上可實時性,就可及早申請專利保護了。

接著,按照之前的布局和策劃,按照法律要求,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專利申請文件。這些文件可以是紙質的,也可以是電子版的。當然,建議你委託專利代理機構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專利申請文件。因為,專利申請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包括專利申請文件的質量控制、流程控制以及專利審查過程中文件和事務的處理和控制等,如果你的團隊沒有這樣的能力完成專利申請和授權過程,很可能把你很好的可穿戴設備或技術的創新給廢掉了,即可能使一個具有重大商業價值的好發明變成了一文不值的東西,這樣的教訓有很多。

當你創新的可穿戴設備或技術獲得專利權之後,你根據自身的情況可以考慮商業化的利用你的專利了。

當然,在商業化專利的過程中,你難免還會遇到其他各種糾紛,包括合同、侵權、權屬、專利無效等,遇到專利糾紛不要擔心,建議諮詢專業的專利律師幫助你處理這樣的糾紛和法律事務。同時,必要時,建議聘請專利律師做你的法律顧問,以減少專利商業運營過程中糾紛發生的風險,正所謂「防患於未然」,這樣的付出成本可能是最低的。

四、怎樣才能找到具有專利代理資質的律師事務所和代理公司?

前面提到了處理專利事務需要委託專業的專利律師和專利代理師,那麼如何找到這些專業人士呢?你可以到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官網 (https://www.cnipa.gov.cn/)的專利代理欄目下進行查找與核對專利代理師或專利律師的信息。可參考下圖查找示例(圖4-6)。專利代理師信息包括:姓名、專利代理資格證號、所在機構、是否取得律師執業證、性別、執業證號、所在機構代碼以及聯繫郵箱等信息。

圖4

圖5

圖6

更多可穿戴設備專利布局、申請策劃和法律保護問題,可諮詢專業的專利律師。

本文首次發表於「新技術與法律」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飛利浦投訴Fitbit、Garmin侵犯專利,稱其觸犯了可穿戴設備專利
    2020-01-14/17:28 驅動中國2020年1月14日消息,可穿戴設備的江湖上
  • 三星申請新專利「充電戒指」,為什麼智能戒指成可穿戴新方向?
    一份專利文件顯示,這款戒指或多或少會是一臺佩戴在手指上的小型電腦。專利描述了一個具有自拍攝像頭的可穿戴電子設備。該可穿戴電子設備包括一個主體,主體大小和形狀就是為用戶的手指設計。 今年5月,蘋果通過了智能戒指相關的第二項專利。專利顯示,這款可拉伸的戒指,除了在外部集成了超聲波傳感器/力傳感器/觸摸傳感器,用於解釋和檢測用戶手勢,還配置了無線收發器/電源/麥克風,支持NFC通信。用戶可以將戒指佩戴在食指上,用大拇指進行操作。
  • 可穿戴設備的量化發展
    哈弗生物設計實驗室在開發一款利用算法,實現私人訂製的可穿戴設備。通過實時測量穿戴者的生理信號,快速減少行動消耗的最佳控制參數,實現輔助設備個性化數據的微調。他們通過貝葉斯優化方法,整合佩戴者的代謝成本。通過改善髖部伸展,輔助裝置的力度。最大限度的減少穿戴者用於行走的消耗。
  • 智能可穿戴設備氣密性防水檢測設備在智能穿戴上的應用
    智能可穿戴設備是應用穿戴式技術,對日常穿戴進行智能化設計、開發出可以穿戴的一類設備的總稱。智能可穿戴設備的主流產品形態有:智能手環、智能腕帶、智能手錶等Hand類產品;智能眼睛、智能頭戴、智能頭盔等Head類產品;智能服裝、智能鞋、智能配飾等其他類產品。同時,佩戴這類型產品已經成為年輕人的一種潮流。
  • 3月第一期可穿戴設備新品總匯
    隨著臨近iwatch的發布,越來越多的可穿戴設備公司,想要在蘋果之前佔領一部分可穿戴設備的市場,新種類的可穿戴設備相比去年變得越來越多,那上周又有哪些可穿戴設備新品出現呢
  • 物聯網可穿戴智能設備的效用
    可穿戴智能設備的技術並不能算是完整意義上的新技術。可穿戴智能設備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286年,近視眼鏡在那一年成功的幫助近視者看清楚遠距離事物。在20世紀中有很多製造商推崇將新技術應用在手錶和鞋子上,即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真正的實用性。
  • 可穿戴設備的未來將是怎樣的?
    今年「跑步經濟」帶動了大量中國運動品牌業績的復甦增長,除此之外,跑步經濟也在不斷促進文化用品行業、電子產品等領域消費,其中在可穿戴設備如智能手錶、手環上的體現最為明顯。 除了「健康」可穿戴設備需要更多元素 日前,IDC公布了最新可穿戴設備市場追蹤報告,報告顯示第三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3293萬臺,較上年同期增長15%。
  • 全球首款用於可穿戴和耳穿戴設備的自學習人工智慧傳感器
    全球首款用於可穿戴和耳穿戴設備的自學習人工智慧傳感器 MEMS 發表於 2020-12-23 11:35:24   全球首款用於可穿戴和耳穿戴設備的自學習人工智慧傳感器
  • 小米新增可穿戴部門,將發力可穿戴設備,打造研發多樣化
    而在最近,小米手機在手機部門之下,成立了可穿戴部門,有高原任命可穿戴部門總經理,向手機部總經理匯報。小編相信,隨著小米組織結構的改進,可穿戴設備將成為小米有一個利潤的增長點。從2014年起,小米發布了第一代的可穿戴設備,小米手環一,以不過百元的價格,俘獲了一批不動運動卻想嘗試運動的消費者。不到百元的價格,讓以往高高在上的運動手環瞬間失去了性價比。
  • 可穿戴設備最全盤點
    1966年麻省理工學院學生索普和香農等人研製出了歷史上第一個智能穿戴設備——一款置於鞋內的用於輪盤賭的計算機。 由此開始,到1997年第一屆國際可穿戴計算機學術會議召開之前的30年間,智能穿戴設備開始了漫長而艱難的探索和發展。
  • 可穿戴設備設計,引領智慧生活!
    可穿戴設備是一種與人體高度緊密接觸的產品。每天,我們都會注意到越來越多的人使用Apple Watch或類似的可穿戴設備,這些設備不斷改變我們對可穿戴技術的思考方式。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近年來,可穿戴式設備的設計發展也是越來越人性化、智能化。今天,小編為大家搜集了幾款極具創意的可穿戴設備設計案例,一起來欣賞吧!Embr Wave可穿戴智能恆溫器設計:Walmen Dumaliang
  • 谷歌收購可穿戴設備廠商Fitbit已獲批准
    打開APP 谷歌收購可穿戴設備廠商Fitbit已獲批准 騰訊科技 發表於 2020-12-18 11:43:10   12月17日消息,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歐盟委員會周四宣布,谷歌21億美元收購可穿戴設備廠商Fitbit的交易已獲該委員會的有條件批准。
  • Tech Tats :像紋身一樣的可穿戴設備
    未來的可穿戴設備將有可能鑽入你的皮膚!這是說真的!雖然相關的技術要想真正實現,還有不小的一段距離,但是Chaotic Moon正朝著這個方向努力,並且推出了Tech Tats——邁向目標的第一款產品。 Tech Tats可穿戴設備是一個可粘貼在身上的臨時紋身,內部置入了非常複雜的線圈和電路,本質上是一款可重複佩戴的人體生理數據傳感器。
  • 「智能眼鏡」能否支撐起可穿戴設備的下半場?
    今年「跑步經濟」帶動了大量中國運動品牌業績的復甦增長,除此之外,跑步經濟也在不斷促進文化用品行業、電子產品等領域消費,其中在可穿戴設備如智能手錶、手環上的體現最為明顯。除了「健康」可穿戴設備需要更多元素日前,IDC公布了最新可穿戴設備市場追蹤報告,報告顯示第三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3293萬臺,較上年同期增長15%。
  • 可穿戴設備市場:華為甩開小米、蘋果?
    華為消費者CEO餘承東的一條微博,讓可穿戴設備再次登上熱搜。餘承東在微博中表示,華為腕上穿戴設備銷量增長迅猛,市場份額已經超過蘋果、小米,位居全球第一。
  • 可穿戴健康監測設備監護你的健康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記者李燕京) 可穿戴健康監測設備幾年前便出現了,但是由於監測精度不盡如人意,市場一直不溫不火。如今,伴隨著技術的進步,此類產品的監測精度不斷提高,逐漸受到養老、醫療甚至是汽車等不同領域的關注,各種新應用也被層出不窮地開發出來,可穿戴健康監測設備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 能自動繫鞋帶的 Nike 鞋,才是可穿戴設備該有的樣子
    「可穿戴設備」在幾年前曾是科技圈一個熱詞。傳感器、晶片的集成化越來越高,大到衣服褲子,小到戒指耳環,紛紛植入晶片,接入 app。幾乎每一行都有一種智能可穿戴設備。但這陣風很快就刮過去了。這些工程師手中誕生的可穿戴設備原型,可能功能超群,但卻擁有著慘不忍睹的設計。科技公司不顧一切地把它們的技術產品包裝成時尚產品,但到了最終卻沒人願意戴上它。
  • 可穿戴設備:新互動,增強感知與生物測量
    更多基於可穿戴式柔性傳感器的生物力學與運動體育測量解決方案@南京合越智能www.3xmaker.com可穿戴時代才剛剛開始。研究人員與產品開發者正在研發各種新型可穿戴設備,例如智能指甲、可穿戴「自拍無人機」、智能隱形眼鏡以及皮下傳感器。從長遠看來,部分可穿戴設備將從被動感應與顯示功能發展到諸如服裝機器人等更加主動的角色。
  • 可穿戴設備呈「拉鏈入侵」趨勢,正「由表及裡」進軍人體
    到今天,人類在穿戴上早已不滿足於基本需求,還利用先進的科技製造出了智能穿戴設備。自谷歌眼鏡出現起,可穿戴設備就當之無愧地成為了繼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之後席捲而來的新一輪智能設備熱潮。從傳統廠商到創業企業再到科技巨頭紛紛受到這一熱潮的吸引,各類可穿戴設備層出不窮,市場一時間火爆異常。然而,在熱潮逐漸退卻後,卻顯現出了許多問題。
  • 可穿戴設備十大企業,全球知名的有這些
    因智慧型手機大眾化的影響,使用可穿戴設備的需求正在激增。市場調查機構Gartner預測,今年達到405億8100美金規模的可穿戴設備市場,到2021年將增長55%,達到629億8500萬美金規模。將可穿戴設備作為新的機會,眾多企業開始搶佔市場並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全球有哪些知名的可穿戴設備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