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史新說—楊貴妃的愛情

2021-01-16 金百頭

白居易的《長恨歌》人人熟悉,描寫的是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故事。寫得迴旋宛轉,動人不已。把一個重色輕國的唐明皇,描寫成了一個對愛情一往情深的痴情男兒。以至於後世以此為劇本,創造了多少描寫,歌頌他們愛情故事的文學作品。

那麼,楊貴妃和唐明皇之間,到底是相互間純粹的愛情把他們連繫在一起,還是一方依戀美色,一方依附權勢?就要看各人對愛情的定義如何,結果肯定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舒己見而已。

愛情,從狹義範圍說指「對應於男女之間強烈的依戀,親近,嚮往,以及無私和無所不盡其心的情感」(百度百科詞條)。對史書(《資治通鑑》)記載和經過白居易藝術加工過的《長恨歌》相對比,試分析一下雙方所謂的愛情!

《長恨歌》開篇直指「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唐玄宗就是好色之人,喜歡絕色美女,不好看的不要!但是對楊貴妃的來歷,白居易畢竟端著李唐家的飯碗,為自己考慮,也要有所避諱。就像用「漢皇」代指唐玄宗一樣,只兩句「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而《資治通鑑》的記載「...武惠妃薨,上悼念不已,後宮數千,無當意者。或言壽王妃楊氏之美,絕世無雙。上見而悅之...」。見到自己兒媳長得如此漂亮,「回眸一笑百媚生」。於是心動不已,然後開始了一番神操作。

具體如何操作,《資治通鑑》這樣描寫「乃令妃自以其意乞為女官,號太真;更為壽王娶左衛郎將韋昭訓女」。就是讓楊貴妃以自己想出家為由,離開壽王,去道觀出家。道號太真。為了彌補,重新為壽王另娶。之後情節不表。

唐玄宗為得美女手段下作;楊貴妃呢,「太真肌態豐豔,曉音律,性警穎,善承迎上意」。這一句「善承迎上意」是重點,圈起來,要考!

得了美女,自然恩寵有加。「姊妹弟兄皆列土」,「遂令天下父母心,不中生男重生女」。詩仙李白三首《清平樂》專為楊貴妃而作。什麼瑤臺仙子,漢宮飛燕,巫山神女的比喻,總之是「長得君王帶笑看」!能得太白筆墨生香,也只一人矣!

自古沉迷美色,必誤國家大事。像商紂王的妲己;烽火戲諸侯的褒姒(bāo sì);還有如西施,貂蟬等。楊貴妃集「三千寵愛在一身」,以至於唐玄宗「從此君王不早朝」了。

俗話說「秀恩愛,死的快」,安祿山起兵造反,逼得唐玄宗逃亡四川。到馬嵬坡時考驗他們的時候來了。

白居易簡單幾句「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娥媚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資治通鑑》「上...令收隊,軍士不應。上使高力士問之,玄禮對曰:國忠謀反,貴妃不宜供奉,願陛下割恩正法。』上曰:「聯當自處之。』入門,倚杖傾首而立。久之,京兆司錄韋諤前言曰:「今眾怒難犯,安危在晷刻,願陛下速決!」因叩頭流血。上曰:「貴妃常居深宮,安知國忠反謀?」高力士曰:「貴妃誠無罪,然將已殺國忠,而貴妃在陛下左右,豈敢自安!願陛下審思之,將士安則陛下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貴妃於佛堂,縊殺之。輿屍置驛庭,召玄禮等入視之」。

唐玄宗確實割捨不下楊貴妃,但面對二選一的抉擇,最終還是選擇放棄。對比英國溫莎公爵的不愛江山愛美人,為迎娶自己心愛的女人,不惜主動退讓國王之寶座。這個「愛情」是不是有點說法。更何況此時太子已封天下兵馬大元帥,此時禪位不比後面被逼禪位要強,也許還能保得楊貴妃不死。所以在權力面前,這個「愛情」也要讓一邊。

《長恨歌》之後描寫唐玄宗如何日夜思念楊貴妃,「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想起馬嵬坡生離死別時的「梨花一枝春帶雨」;當初發誓「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到最後只剩下「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了!

那麼,楊貴妃和唐玄宗之間到底是不是真的愛情呢?各人還是保留自己的看法好了!

相關焦點

  • 楊貴妃與熊野信仰:「楊貴妃東渡日本說」之新說
    日本和歌山縣村川實先生新發現楊貴妃與熊野信仰有關聯,著書立說,出版《龍神楊貴妃傳1、2》,引起了日本學界的關注。此說不僅豐富了日本現有的各種楊貴妃傳說,也為考證楊貴妃是否東渡日本提供了一些線索。2011年5月,筆者曾受邀參觀中國的剪紙展,此期間參觀了楊貴妃墓。在那裡,我第一次聽說楊貴妃並沒有葬於此,而是東渡日本,隱於熊野山中。
  • 舊史新說——醜貴妃,俏皇帝,明憲宗和萬貴妃的奇葩愛情史
    積木開始將陸續更新舊史新說系列,感謝大家的閱讀。我們都說中國古代的皇帝,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後宮佳麗眾多。但是很少有哪個皇帝對於一個女人一往情深。或者換句話說如果哪個皇帝對於一個女人從一而終,那反倒成了奇葩。但這樣的皇帝也不是說沒有。比如說唐明皇和楊貴妃,那就可以說是情比金堅,膩乎得不的了。
  • 楊貴妃是怎麼死的?揭曉楊貴妃的死因之謎
    用我一位朋友的話,可以生動地描述出這個場景,他說男人見到漂亮女人,就會像一條小狗圍著它的女主人,搖著尾巴,伸著長長的舌頭,舔著她美麗的裙邊。   這樣講,只是說通常下,人都會對漂亮女人有著超越常態的熱愛和關注。這種關注,表現在讀白居易的《長恨歌》裡,依然適用。
  • 一個日本人筆下的,唐玄宗與楊貴妃愛情之謎
    一個後宮三千的男人,和自己的妃子於七夕當夜盟誓,說生生世世要做夫妻。皇家真的有如此純粹的愛情嗎?又為什麼愛上彼此?偶像劇裡永遠不會給你答案。因為在這樣的語境裡,愛情夢幻、盲目、激烈,如果可以推導,便失去了它的多元,幻想,留下一個枯槁的形容。
  • 楊貴妃出軌李白?還是李白愛慕楊貴妃?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句詩中的妃子就是楊貴妃。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可以說是眾所周知。但你知道楊玉環和李白是什麼關係嗎?在這網上也是眾說紛紜吶,我也只能結合我知道的來給大家說道說道:說起楊玉環不管是在中晚唐時期還是現在都是當之無愧的網紅,人家你也是混上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由於其父楊玄琰曾任蜀州司戶參軍,有小夥伴硬是要跟我拗了,說楊玉環生於四川,是四川人。我說她是山西蒲州永樂人,生於容州(今廣西玉林容縣)。幼小隨父在四川度過,10歲左右因父親亡故,她寄養在洛陽三叔楊玄璬家。後又遷往永樂(山西永濟)。
  • 一個日本女人說:楊貴妃是我祖奶奶!
    長恨歌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為了紀念楊貴妃和李隆基悽美愛情的一部著作,也許是因為美人楊貴妃的死牽動人心,長恨歌成了傳世作品,經久不衰,在海內外都享有很高的讚譽。《長恨歌》主要是描繪楊貴妃作為政治犧牲品的悲慘,以及她和李隆基悽美的愛情故事,兩者相加,賦予了它濃重的悲情色彩,很符合女性文學的特徵,因此楊貴妃和李隆基在日本又很高的知名度,在日本的文藝圈內,很少有人不知道李隆基和楊貴妃。楊貴妃在日本的知名度很高,日本人將她和埃及皇后克麗奧佩特拉和日本平安時代的貴妃小野小町並列為「世界三大美女」,有由此可見日本人對楊玉環的追捧程度。
  • 張榕容在妖貓傳扮演最美楊貴妃是怎麼死的 楊貴妃死因真相
    因為在安祿山謀反的時候,陳玄禮逼迫皇上處決了楊貴妃,不然自己的士兵可不保證會不會保護陛下!但李隆基捨不得楊貴妃很難做決定,之手李隆基身邊的道士黃鶴為人們除了一個主意,說自己使用屍解大法讓楊貴妃假死,之後埋葬了楊貴妃,在平息了士兵們的怨氣之後再接回楊貴妃!  當時大家都以為是一個萬全之策,沒想到其實這個屍解大法其實就是活埋!
  • 【方志四川•記憶】老成都的城隍廟舊史,你了解多少?
    【方志四川•記憶】老成都的城隍廟舊史,你了解多少?原標題:《【方志四川•記憶】老成都的城隍廟舊史,你了解多少?》
  • 七夕:唐明皇為什麼深愛楊貴妃
    我應個景,說說唐明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穿插著說說公公亂倫兒媳的法律倫理。再八卦一下,這對相差34歲的老夫少妻,為什麼深愛彼此那麼多年?如果你時間緊,讀完第一部分「1」,直接跳到最後一部分「8」,用作七夕的談資,足夠了。
  • 歷史上真實的楊貴妃並不是你知道的那樣!
    楊貴妃,名玉環,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生活在以胖為美的唐朝。楊玉環是壽王妃,也是唐玄宗的貴妃。楊玉環十六歲的時候嫁給了壽王,據說,當時壽王陪玄宗出行,看到了人群之中的楊玉環,因而生情,不過當時因為唐玄宗的愛妃武惠妃死去而鬱鬱寡歡,身邊便有人推薦了壽王妃,於是耍了手段被唐玄宗收入後宮,冊立貴妃。
  • 從唐玄宗的個人特質分析,談談楊貴妃為何能夠獲得其專寵?
    自從白居易的《長恨歌》問世以來,唐玄宗和楊貴妃便成為了「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做連理枝」的真愛象徵,成為後世人談到傳奇愛情時,茶餘飯後都津津樂道的話題人物。《妖貓傳》中楊貴妃蕩鞦韆唐玄宗因為楊貴妃在音樂上的造詣,援引楊貴妃為知己,對後宮人說:「朕得楊貴妃,如得至寶也。」
  • 從武媚娘到楊貴妃,範冰冰終於從範爺便形成了中國美!
    時尚小編提示:點擊上方"時尚新視界"↑免費訂閱吧
  • fgo:玩家自繪五星降臨者楊貴妃漢服形象 這樣的楊貴妃你喜歡麼
    fgo對於新年五星降臨者楊貴妃,在形象方面的爭議上就沒有停止過,不僅僅是國內,包括國外似乎對於楊貴妃的形象也有一些不太滿意的亞子,而近日就有玩家自繪五星降臨者楊貴妃漢服形象,這樣的楊貴妃你喜歡麼?來自一位推特上的大佬的手筆,在保留原本楊貴妃自身面部形象和身材的基礎上,搭配了濃濃的中國元素風格的漢服,雖然依舊不算是純粹的唐裝,但是好歹中國元素的味道有了,對於這種形象的楊貴妃,不論日日本本土還是其他國家的玩家評價可以說是非常高的。這樣的楊貴妃你喜歡麼?
  • 楊貴妃為了養顏,每日必飲精露,「精露」是何物?少有人知
    然後二十七歲的楊玉環進了宮被封為貴妃,自張皇后去世玄宗再未立皇后,貴妃形同皇后,在後宮眾多佳麗中為何楊玉環能得到見過那麼多美人的唐玄宗的愛情?楊玉環生父早逝,母親不詳,自幼寄住在叔父家中,但是她依舊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擅長詩詞作畫,而且精通音樂,後人稱之宮廷音樂家、舞蹈家,楊貴妃琵琶堪稱一絕,舞姿也更甚一籌,是當時長安城裡的一道風景。
  • 楊貴妃給安祿山洗澡,唐玄宗知道後為什麼不阻止?
    楊貴妃一直唐朝歷史中的活躍人物,有「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愛情,也有「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寵愛,此外還有楊貴妃認安祿山為「乾兒子」,親自給安祿山洗澡的荒誕鬧劇。安祿山一臉嚴肅地說「全是赤膽忠心!」楊貴妃為安祿山洗澡在安祿山有見到唐玄宗機會後,自然就有機會見到玄宗寵愛的楊貴妃。一次,安祿山再次拜見唐玄宗,正巧楊貴妃也在旁邊,安祿山先是跪下拜見楊貴妃,然後再拜見唐玄宗,這並不符合封建禮制,所以唐玄宗當場問安祿山為何先拜見貴妃,再拜自己。
  • 楊貴妃陵墓為何在日本 真相令人意外!
    謎團一,「貴妃遺體」新舊唐書記載不同,新唐書只說香囊猶在。公元756年,一場聲勢浩大的「安史之亂」促使大唐王朝由盛轉衰。叛軍攻入長安時,唐玄宗連夜出逃。舊唐書裡說:肌膚已壞,而香囊猶在。而新唐書裡卻只有:香囊猶在。新舊唐書為何有差異?貴妃的遺體是否被盜墓人盜走了?但這樣的說法似乎很難成立,危急時刻,民間的人不會很快得知貴妃埋葬的地方。而且倘是盜墓分子所為,就不會留下香囊。那麼,新舊唐書哪個記載更準確?
  • 李白最經典的這組詩,把楊貴妃的容貌形容到了極致!
    在李白為數不多的愛情詩裡,最浪漫的當屬《長幹裡》:「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全詩講述了一對戀人從青梅竹馬到相伴一生的故事,表達了詩人對愛情的美好期許。只不過,他的憧憬雖然美好,現實卻很殘酷。李白一生的愛情如同他的人生,洶湧澎湃,可惜還是有太多遺憾。
  • 楊貴妃香消玉殞,遺體葬在何處?日本:楊貴妃搬到日本,後人尚在
    引言在我國歷史上,楊貴妃擁有傾國傾城的容顏。在唐朝楊貴妃的容顏迷倒了許多高官大臣,就連唐玄宗也沉迷在她的美貌之上。正所謂顏值即正義,楊玉環憑藉自己實力當上了壽王妃。楊貴妃之所以能在3000佳麗中脫穎而出,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因為她的體型「微胖」。
  • 寵冠後宮的楊貴妃竟然是二婚,唐玄宗究竟為什麼迷戀她?
    你的第一反應是不是楊貴妃?她雖然也以美麗聞名古今,但是其實她生活在以胖為美的唐朝,豐滿的身材也是廣為人知的。這可不是說她胖啊,這個豐滿指的雖然不是我們現在說的纖細美,但是也不是我們以為的那種胖,而是該胖的地方才胖。曾經嫁與他人楊貴妃雖然身材好,但是她曾經嫁給過別人!
  • 楊貴妃竟然在日本有後代?難道馬嵬坡埋葬的不是楊貴妃
    古代人所說的「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其中的「羞花」指的是楊貴妃。她聰明伶俐,好唱好舞,精通音律,氣度更是不凡。而且更讓人津津樂道的是她和唐玄宗李隆基之間的一段戀情。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形容她為「清涼潤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色」,可見她生動流暢的眉眼,美麗動人的姿色絕對是後宮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