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應該,應該!這種事需要說三遍。
特應性皮炎(特應性溼疹,AD)是一種慢性、瘙癢性、炎症性皮膚病,最常發生於兒童。臨床特徵包括瘙癢、皮膚乾燥、紅斑、滲液、結痂及苔癬樣變等。
此病發病率高,不少臨床診斷嬰兒溼疹、慢性溼疹的,可能就是特應性皮炎。疾病給患兒及家人造成較大疾病負擔,正確的疾病管理則顯得尤為重要。
疾病治療重點是防護、保溼和規範用藥。防護方面存在一個很大的誤區,那就是洗澡問題——到底該勤洗澡還是少洗澡?
本文則對此問題進行討論,供大家參考。
一、臨床研究,怎麼說?
(來源:Mochizuki H, et al. Pediatr Dermatol, 2009, 26(2): 223-225.)
▲觀察53名患特應性皮炎的小學生6周後發現,學校裡每天洗澡對這些患兒是有效的,可顯著減小特應性皮炎症狀評分。
(來源:Murota H, et al. Eur J Dermatol, 2010, 20(3): 410-411.)
▲校內洗澡(研究納入11人,每個工作日洗1次)可改善特應性皮炎的嚴重度:A. 溼疹面積及嚴重度指數(EASI);B. 受累區與未受累區面積比;C. 金黃色葡萄球菌培養菌落數。「Start」指實驗開始前2周,「2 weeks」和「4 weeks」分別指實驗開始後2周、4周,「Later」指實驗結束後2周; ***: p
二、洗澡的必要性
大量研究表明出汗是AD的加重因素之一,汗液及皮膚表面的pH值隨時間改變,可造成皮膚屏障功能破壞、促發感染,洗澡可除去汗液及其組成物,並可洗去皮膚表面過敏原,如粉塵、花粉、微生物等。
(來源:Cork MJ, et al. J Invest Dermatol, 2009, 129(8): 1892-1908.)
▲研究發現表皮內降解蛋白酶(紅色六邊形)的活性亢進,這歸因於金黃色葡萄球菌、屋塵蟎等所產外源性蛋白酶(紅色六邊形)的作用,後者可輔助裂解角質細胞間連接。
三、不用藥,還有哪些治療方法?
美國皮膚病協會雜誌(J Am Acad Dermatol)發布了AD護理與治療指南(2014年),其中提出了AD患者非藥物幹預的治療建議:
使用潤膚劑作為基礎,可減輕疾病嚴重度,並可減少藥物用量。
洗澡作為AD的治療及維持方案,但洗澡頻率尚無標準。
洗澡後應及時使用潤膚劑,以改善皮膚水合作用。
建議有限度地使用非皂類清潔劑(中性或低pH值、低變應原性、無香味)。
治療期間不建議在洗澡水中添加其他油、保溼劑或其他添加劑,不建議使用酸性泉水,這些措施尚缺乏有效證據。
建議中重度患者使用含或不含糖皮質激素的溼裹療法(wet wrap therapy,見下圖),可減輕疾病嚴重度及水分丟失。
特應性皮炎患兒的溼裹療法
(來源:www.ADRescueWear.com)
表:各種AD非藥物幹預的推薦強度
說明:A 根據一致的高質量患者來源的證據而推薦;B 根據不一致的有限制的患者來源的證據而推薦;C根據共識、專家觀點、病例研究或疾病來源的證據而推薦。Ⅰ高質量患者來源的證據,Ⅱ有限制的患者來源的證據;Ⅲ其他共識、專家觀點、病例研究、患者來源的證據
■補充:洗澡方法
另一AD治療指南(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12)推薦了洗澡的細節:
衝洗即可,不需直接泡在浴缸;快速衝洗,時間約5分鐘,水溫27℃-30℃;洗後輕輕拭去水分,在皮膚還稍有潮溼時即使用潤膚劑。
說明:相關研究不多,推薦強度不高,僅供臨床參考
參考文獻:
[1] Mochizuki H, Muramatsu R, Tadaki H, et al. Effects of skin care with shower therapy on children with atopic dermatitis in elementary schools[J]. Pediatr Dermatol, 2009, 26(2): 223-225.
[2] Murota H, Takahashi A, Nishioka M, et al. Showering reduces atopic dermatitis i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J]. Eur J Dermatol, 2010, 20(3): 410-411.
[3] Cork M J, Danby S G, Vasilopoulos Y, et al. Epidermal barrier dysfunction in atopic dermatitis[J]. J Invest Dermatol, 2009, 129(8): 1892-1908.
[4] Ring J, Alomar A, Bieber T, et al. Guidelines for treatment of atopic eczema (atopic dermatitis) part I[J].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12, 26(8): 1045-1060.
[5] Eichenfield L F, Tom W L, Berger T G, et al. Guidelines of car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opic dermatitis: section 2. Management and treatment of atopic dermatitis with topical therapies[J]. J Am Acad Dermatol, 2014, 71(1): 116-132.
本文來源:醫學界皮膚頻道
本文作者:唐教清
責任編輯:李小榮
版權申明
本文轉載 歡迎轉發朋友圈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