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州精準保障防疫防控應急物資生產供應
市場監管局積極開展全程服務,協助弗瑞仕、雲頤等企業,到省裡辦理相關資質、臨時許可證,原需半年以上才可能辦下來的手續,在一周之內全部辦妥,及時緩解了我市重點收治醫院醫用口罩和醫用防護服短缺困境,實現醫用防護服本地生產零突破。市商務局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及時主動下沉各大商場超市,詳細了解掌握最精準、最及時的生活物資儲備和價格數據,同時發揚「店小二」精神,積極幫助一大批商場超市解決運輸等難題。
-
無錫:同心同向,築牢疫情防控線
近日,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下,無錫上下有序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同心同向、眾志成城,築牢疫情防控線。針對物資生產面臨的痛點難點,無錫市工信局積極協調,確保原材料等要素供應,先後為省內醫用防護服企業蘇州奧健、南京新隆醫療、先聲東元和無錫市恆通醫藥、宇壽醫療等企業協調上遊原材料、口罩電焊機等,共計20餘次,有力支援省內防控物資生產企業復產達產。
-
32家上市公司跨界戰「疫」,消毒劑、口罩、防護服面面俱到
另外,普通民用防護服生產流水線已順利投產,首批2000件民用防護服已於2月5日正式交付上海市經信委用於疫情防控物資保障調撥,而醫用隔離服生產許可證正在辦理中。華紡股份(600448.SH) 已利用現有服裝生產設備臨時轉產部分產能用於生產民用防護口罩,日產量已達2萬隻,產品部分自用,其餘交於政府收儲,不對外銷售。
-
國家藥監局:全國共有醫用防護口罩註冊證205張,醫用外科口罩註冊證...
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先生、海關總署綜合業務司司長金海先生、市場監管總局執法稽查局市場稽查專員李玉家先生、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監管司副司長王樹才先生,請他們就非醫用口罩出口、規範出口秩序、防疫物資質量監管、醫療器械應急審批等來回答媒體提問。
-
醫用防護服到底如何製作?想要開辦醫用防護服廠,這些你必須要...
出口轉內銷 各地藥監局均發布了出口醫療器械轉內銷的綠色通道,對於原來生產國外標準醫用防護服用於出口,有能力生產國內標準醫用防護服,卻未取得相關資質的企業,可以通過這些綠色通告迅速取得市場準入,從而銷往醫療機構,供應急使用。 3.
-
疫情防控常態化 防護用品概念股或進一步受益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防護服、口罩等防護用品持續緊缺,需求量的陡增刺激市場擴大生產,眾多企業加入生產口罩和防護服的行列。事實上,一次性醫用防護用品的生產是需要生產許可證等相關證書的,並且開闢生產線專門生產醫用防護服對於非專業生產防護服的企業而言,也可能面臨疫情過後生產線閒置的風險。
-
國務院發文:緊急進口日美歐標準醫用防護服 一次性醫用護目鏡嚴格...
《通知》明確,為滿足疫情防控需要,將從國外緊急進口符合日美歐等醫用防護服標準的產品,企業能夠提供境外醫療器械上市證明文件和檢驗報告,並作出產品質量安全承諾的,可以應急使用。 《通知》特別指出,以上措施屬於此次疫情防控期間的臨時應急措施,疫情結束後自行解除。 此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江平介紹,中國在防護服、口罩等產品上仍然存在較大的供需缺口。
-
1-10月江西生物醫藥產業營收1055.78億元 醫用防護口罩生產企業從3...
記者發布會上了解到,疫情發生以來,江西省藥監局全力保障醫用防護物資供應。全省醫用防護口罩(N95口罩)生產企業從3家增加到9家,醫用防護服生產企業從2家增加到14家,額溫槍生產企業從1家增加到60家;應急審批備案醫用防護產品590個,全省日均口罩生產量達1000萬隻,同比增長了40倍以上。
-
山東現有醫用口罩等疫情防控醫療器械生產企業272家
據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省市場監管局、省藥監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迅速啟動醫療器械應急審批、實施駐廠幫扶、嚴格質量監管,全面加強醫用防護服、醫用口罩等疫情防控醫療器械質量監管,支持疫情防控醫療器械物資供應保障。
-
非醫用口罩,印有FDA標誌可以出口嗎?
防疫物資出口的熱點問題問答:說明相關公告: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告2020年第5號關於有序開展醫療物資出口的公告(生效日期:2020年4月1日,涉及範圍:5類,具體為: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
-
口罩破產企業「復活」趕工,企業家動用私人飛機運送...
揚子晚報網2月5日訊(記者 徐兢)蘇州一家破產企業,火線復活,可日產24萬個口罩;一家服裝企業改行做醫用防護服,只用七天建成並投產;有企業家動用私人飛機運送醫療物資……揚子晚報網/紫牛新聞記者從江蘇省工商聯獲悉,火線馳援湖北抗疫一線的行動中,江蘇企業創造了許多「不可思議」。截至目前,江蘇企業累計捐款捐物8.19億元。
-
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辦公室關於印發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等疫情...
粵藥監辦許〔2020〕90號各地級以上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為進一步做好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所需醫療器械應急審批工作,結合《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辦公室關於調整一級響應期間對醫用口罩等防控急需用器械實施特殊管理的通知》(粵藥監辦許〔2020〕78號,以下簡稱78號文),我局組織編寫了《醫用口罩
-
與疫情賽跑 服裝企業火速變身口罩工廠
「火線」轉向新戰場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發展,口罩和防護服成為最緊缺的物資之一。公開報導顯示,全國各省市相關領域正在積極響應號召、緊急動員起來,全面啟動醫療物資應急保障工作。部分紡織服裝行業內的相關企業也緊急復工復產,並快速轉型為「口罩工廠」。
-
疫情期間醫用防護服經輻照滅菌合格後可進入重症隔離防護病區
《通知》提出,採用輻照(鈷60或電子加速器)方式對醫用防護服進行滅菌,達到《醫用一次性防護服輻照滅菌應急規範(臨時)》(以下簡稱《應急規範》)第4章放行條件的,可判定為合格的醫用一次性防護服,在有效期內可進入重症隔離防護病區(房)使用,這將極大緩解一線醫院重症隔離防護病區(房)醫用防護服緊張的局面。
-
50萬隻「平涼造」醫用KN95口罩出口塞爾維亞
這是甘肅藍康醫療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繼3月份向羅馬尼亞、西班牙、法國等國出口醫用口罩以來承接的又一個外貿大單。甘肅藍康醫療器械科技有限公司是平涼巨星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成立於2020年2月2日,位於靈臺縣工業園區,註冊資本2000萬元,是平涼巨星集團沿鏈補鏈強鏈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平涼市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標杆企業,是甘肅省首家同時具備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醫用防護口罩和醫用防護服生產資質的骨幹防護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是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統購統銷的重點醫用物資生產企業
-
19起疫期售假醫用口罩案件被查 河南飄安很「受傷」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4月3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通報顯示,疫情期間,藥品監管系統嚴厲打擊製售假劣醫療器械違法違規行為,查處20起違法違規案件,其中19起為銷售假冒偽劣甚至「三無」口罩,1起為以非醫用防護服冒充醫用防護服進行銷售。
-
各種口罩大對比!除了醫用口罩和N95以外,這種口罩也可應急使用
除了醫用口罩和N95以外,這種口罩也可應急使用自從2019年底開始,新型冠狀病毒出現,最開始可能只是在小範圍內進行傳播,所以很多人都沒有太當回事,可是隨著春運的開始,這種病毒開始在華夏大地上蔓延,短短的幾十天時間,就導致上萬人被感染,隨著確診病例的不斷增加,人們也都逐漸提高了警惕,國家也在不斷地進行防控,尤其是從春節開始,原本熱鬧的大街小巷幾乎上都看不到人影,
-
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黨組書記徐潤龍:疫情防控中藥品監管工作的...
開通綠色通道,完善應急機制,確保醫療物資保質保量供應疫情防控「前線」。一是破解生產技術難題。組織專家組赴企業開展調研指導,協調解決生產技術難題,加快醫用防護服生產。二是破解轉產擴產難題。建立應急審批程序,制定「一企一策」,幫扶關聯企業轉產擴產,推動醫用口罩生產企業從10家增加到367家,日產量從50萬隻增加到2500多萬隻;醫用防護服生產企業從1家增加到38家,日產量從0件增加到13萬件。
-
...這其中包括醫用口罩650億隻,佔口罩出口量的三成。還出口了防護...
海關總署:2020年中國相當於為全球每人提供40個口罩;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今天(1月14日)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透露,2020年3月份至去年年底,全國海關共驗放出口主要疫情防控物資價值4385億元,其中口罩出口2242億隻,價值3400億元,相當於為中國以外的全球每個人提供了近40個口罩,這其中包括醫用口罩650億隻,佔口罩出口量的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