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身高165cm的女生,體重60kg的一定比55kg的胖嗎?
一個身高180cm的男生,體重70kg的一定比75kg的瘦嗎?
體重真的是衡量胖瘦的唯一標準嗎?
不!
還有體脂率和BMI
你一定聽說過BMI,即Body Mass Index,
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的平方後得出的數字,
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你的體重是否正常。
如圖:
一般,專家們都認為最健康理想的BMI值是22。那麼,我們是不是就能認為,BMI值越低就代表越「瘦」,BMI值越高就代表越「胖」呢?
當然不能,因為體重本身就不能真實客觀地反映「胖」「瘦」。
讓我們來看一張經典的圖片:
【為什麼62.5kg看上去卻比56kg瘦呢?】你是否有著這樣的疑惑?
要解答這個問題,就要先來了解一下人體的構成,也就是說,我們的體重,是由哪些部分的數字組成的?
答案是:骨骼、肌肉、水和脂肪。
首先,骨骼是先天形成的,無法後天改變。所以骨骼大、骨密度高的人,體重必然比骨骼小、骨密度低的人來的高。
其次,肌肉是人體的第二顆心臟,它不但是健康和力量的象徵,更是幫助人維持充沛精力和良好狀態的好幫手。肌肉體積小,質量高,也就是密度大,有著緊實漂亮的彈性線條。所以,肌肉多的人,體重必然比肌肉少的人來的高。
再次,水是最容易造成體重數字變化的人體組成。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喝水前後,出汗前後的體重都會有明顯的變化。所以,因代謝問題而水腫的人,體重必然比代謝正常的人來的高。
最後,來說說脂肪。其實,脂肪的多少,才是真正判定【胖】【瘦】的標準。有意思的是,脂肪偏偏是密度最小的人體成分——由此可見,體重和胖瘦的關係,並不是如此直接。
由於體重的構成和變化原因複雜,所以,單純用BMI來衡量一個人的胖瘦是不科學的。因此,必須結合另一個數據——體脂率,才能較為全面地了解一個人的胖瘦情況。
體脂率,顧名思義就是人體內脂肪質量佔身體質量的百分比。體脂率是反映一個人胖瘦程度最直觀有力的數據,剔除了骨骼、肌肉和水分對體重數字的影響。值得一提的是,體脂率還根據性別有兩套評測標準,因為女性出於生理原因(排卵、生育、哺乳等),體脂本身就比男性高。
如圖:
如上圖所示的數據,也有一定形而上的成分,事實上,體脂不僅包括皮下脂肪,還包括內臟脂肪,因此,也不必過分迷信於數據。有時候,目測比數據更能說明問題。
10-12%:女性健美運動員的水平,整體來說女人維持生命最少的身體脂肪是8-10%(因為乳腺和子宮周圍需要脂肪來維持生理功能),同樣肌肉條紋清晰,但血管不會像男性這麼明顯。女性如果達到這個水平,可能無法來月經(知道什麼叫「女漢子」了吧?)
15-17%:經常健身的人或者比基尼模特的水平,部分人可能無法有月經。能看到腹肌
20-22%:女運動員的水平,胳膊、腿、腹有肌肉的痕跡但不明顯
25%:通常所謂的「理想身材」,臀部和大腿脂肪開始增加
30%:臀部、大腿的脂肪進一步增加,不過依然屬於「適中」體型
35%:臀部更大,面部和頸部會有更多脂肪,出現「小肚子」,已經可以形容為「豐滿」
40%:中年發體常會成為這種體型,腰圍和臀圍顯著增加
45%:因為脂肪堆積,皮膚可能失去光滑的外觀,臀部變得比肩膀更寬
50%:屬於相當肥胖,一個1米6出頭的女性可能重達90公斤!
以下是女性不同脂肪百分比水平的全身對比圖:
3-4%:健美運動員的水平,血管十分清晰,所有肌肉條紋幾乎都可見,臀部沒有任何脂肪。要注意的是,維持正常生理狀態,必須要高於3%的皮脂。
6-7%:經常健身的人,大多數肌肉比如手臂和腿都有清晰的血管,腹肌明顯。只有少數人能達到的水平
10-12%:能夠看到腹肌,這樣的身體肌肉,不會看起來太極端,最受女性歡迎
15%:仍有肌肉輪廓,但大多沒有明確分離,整體造型還算美觀
20%:腹部可以看出有「小肚子」,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身材
25%:腰圍和臀圍開始明顯增加,還有頸部脂肪,屬於「發體」的範疇
30%:腰部、背部、大腿、小腿都有脂肪,肚皮凸出
35%:可以形成啤酒肚,腰圍進一步增大
40%:爬樓梯或者彎腰撿東西都變得困難,這個身體脂肪水平已接近病態肥胖
以下是男性不同脂肪百分比水平的全身對比圖:
體脂率計算公參考:
體脂率的計算公式很多,這裡提供一個體脂肪計算公式參考:
1)女性的身體脂肪公式
參數a = 腰圍(公分) x 0.74;
參數b = (總體重(公斤) x 0.082) + 34.89;
身體脂肪總重量(公斤) = a - b;
身體脂肪百分比= (身體脂肪總重量÷ 體重) x 100%。
2)男性的身體脂肪公式
參數a = 腰圍(公分) x 0.74;
參數b = (體重(公斤) x 0.082) + 44.74;
身體脂肪總重量(公斤)= a - b;
體脂率(身體脂肪百分比) = (身體脂肪總重量÷ 體重) x 100%。
下面這張圖,生動地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人的體質指數下降5%之後,身體到底發生了什麼!
瘦了之後,不但外形加分,連健康都能重回懷抱!
這裡要特別提示的是,體脂率只反映脂肪的含量,當BMI太低,也就是體重太低的時候,低體脂率只能說明此人既無肌肉,也無脂肪。因此,並不是所有體脂率低於15的男性和低於25的女性,都有漂亮緊實的身材;同樣的,並不是所有穿著衣服看上去苗條的姑娘,體脂率都低於25。
這裡可以這樣分析:
低BMI+低體脂率:消瘦。一般是由於內分泌或者消化吸收障礙造成的。這樣的男性往往很難練出肌肉,而女性則容易面臨經期紊亂的問題。
低BMI+高體脂率:隱藏性肥胖。一般是由於反覆節食、缺乏運動、肌肉含量低造成的。
高BMI+高體脂率:肥胖。各種潛在嚴重疾病的高危人群。
綜上所述,考慮到肌肉的重量,只有當BMI處在健康範圍內,且體脂率較低的情況下,才是最為健康的狀態,並能看到緊緻漂亮的線條。
上圖兩個妹子若是打分的話,左邊給4右邊能給8!
不要不去練肌肉!不然臀部都翹不起來!已經沒有胸了那就練曲線吧!
練出肌肉之後,體重會有些許的上升,但是整個體型會有明顯的變化。腰圍變細、臉便小、身材更緊緻,不管男女都一樣。
不要盲目迷信體重決定胖瘦啦!
感覺趕快去健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