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於腿抽筋第一次認識的經歷,又懵又痛又迷茫,想睡不能睡的痛,只想抱住自己哭。曾經以為睡覺的時候、遊泳的時候突然腿抽筋已經很慘了,直到我看到了這個:伸個懶腰抽筋了……
關於抽筋的原因,有人第一反應是「缺鈣」,有的人則立馬覺得這是要長個了,但事實往往沒有那麼簡單!快隨小編一起去探尋一下真相!
①低鈣血症:在肌肉收縮過程中,鈣離子起著重要作用。由於老年人鈣質吸收能力減弱以及鈣質流失明顯,兒童及孕婦體內鈣因機體消耗過多鈣,當血液中鈣離子濃度太低時,肌肉容易興奮而痙攣。所以,兒童和老年人抽筋比較常見。
②血管因素:往往是抽筋的內在原因,當動脈發生粥樣硬化時或存在血栓時,血液循環受阻不暢,局部組織出現缺血缺氧,生理機能發生紊亂,會引起下肢發涼、麻木和間歇性跛行,即行走時發生小腿肌麻木、疼痛甚至痙攣,休息後消失,再走時又出現;嚴重者可有持續性疼痛,下肢動脈尤其是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而代謝產物不能被及時帶走,達到一定濃度時,也會刺激肌肉收縮,引起疼痛抽筋。
③過度疲勞:無氧運動導致肌肉短時間內持續收縮,體內產生大量的代謝廢物,夜間肌肉緊張的狀態未得到改善,過多的酸性代謝產物堆積未能及時清理,可刺激小腿抽筋,老年體弱肌肉力量差機體代謝功能減退也是原因之一。
④寒冷刺激:寒冷是抽筋的最常見直接誘因,可直接刺激引起腿部肌肉強烈收縮和血管突然痙攣。
⑤出汗過多:運動時間長,無氧運動量大,出汗多,體內液體和電解質大量丟失如低鈣、低鉀、低鎂,大量代謝廢物堆積,內環境紊亂,也容易發生痙攣。
⑥局部壓迫:如長時間仰臥,使被子壓在腳面,或長時間俯臥,使腳面抵在床鋪上,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長時間處於壓迫狀態,引起肌肉被動攣縮和血供不足。
寒冷刺激
人在感到寒冷時,會刺激大腦會發出信號引起腿部肌肉強烈收縮和血管突然痙攣,促進產熱,這也就是為什麼寒冷時會打寒戰。
睡姿不好
長時間仰臥,厚重的被子壓在腳面上,長時間俯臥,腳面抵在床上。這些都會導致小腿肌肉長時間處於被動放鬆狀態,缺少血供,就會引起抽筋。所以睡覺也要擺好pose!
特殊人群
懷孕期間由於胎兒生長對孕婦血管和神經造成壓力,造成下肢血液循環不良,導致抽筋。再者,孕婦容易體液紊亂,間接導致電解質失衡,所以懷孕期間需要適量補鈣、鎂等。
老年人運動神經元數量少,靜止狀態下抽筋也很常見。此外,老年人更容易發生心腦血管動脈粥樣硬化,血液循環不暢,下肢局部組織出現缺血缺氧,從而導致抽筋。
運動過度
運動過度,特別是無氧運動,會導致肌肉在短時間內持續收縮,產生大量代謝廢物。如果沒有及時拉伸、放鬆肌肉,酸性代謝產物堆積,更容易刺激小腿抽筋。
服用某些藥物
服用某些利尿劑,會導致夜間抽筋的風險增高。一方面是因為這些藥物本身可能對運動神經元有「刺激」作用,另一方面也可能會導致電解質失衡,從而引起抽筋。
某些疾病導致抽筋
某些先天性疾病或神經損傷,如中風、癲癇、破傷風等,都會使肌肉失去神經的正常支配,導致過度興奮,從而發生痙攣抽筋。
看了上述易導致腿抽筋的因素,小編覺得自己肯定是運(躺)動(的)過(太)度(多)了!那麼如何把腿抽筋扼殺在根源上呢?快來隨小編看一看吧!
補鈣
多曬曬太陽,多補充含鈣豐富的食物,如牛奶、豆製品、深色綠葉菜。必要的時候,或者需鈣量多的時候,可以吃鈣片。
驅寒保暖
經常夜晚抽筋的朋友,可以在睡前用溫熱的水泡泡腳,但不要超過15分鐘。晚上睡覺時,也要蓋好被子。
按摩拉伸
睡前按摩小腿肌肉,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也可以適當伸展一下肌肉,尤其是容易抽筋的肌肉部位。
規律鍛鍊
加強鍛鍊,改善血供,增強肌肉收縮能力,可以有效預防抽筋。但同時要防止肌肉過度疲勞。運動前要充分熱身和拉伸,以防出現肌肉拉傷。
有的時候,抽筋不是你想要他不來就不來的,不像愛情,說不來就不來。那麼,當我們真的這麼「幸運」又抽筋了,該如何去舒緩呢?
一般的抽筋數十秒或者幾分鐘就可以自行緩解。但如果實在受不了疼,有一個快速緩解的辦法——拉伸。朝肌肉收縮的相反的方向用力拉伸,效果可謂立竿見影。比如,小腿肚抽筋,可坐下或靠牆,雙手扳腳尖使腳趾上翹,儘量伸直膝關節,使勁拉伸。
此外,熱敷或輕度按摩,也能放鬆肌肉。但如果經常沒有理由地抽筋,就要及時去醫院檢查,以排除血管、神經或大腦的器質性病變。
【南塘門診】
地址:南塘老街二期船埠巷216號
諮詢熱線:0574-55013899轉0(導醫臺)
【天一門診】
地址:天一廣場7號門
諮詢熱線:0574-55332588
【小藥工體驗】
聯繫人:張老師
預約電話:13757404721
預約時間:09: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