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吃了不下10斤的「中國點心」,所有點心中就屬它「最任性」???

2021-02-16 玩轉洛陽城


甜品是很多女孩子最中意的食物

有人開玩笑地說

女人的胃有兩部分

一部分用來吃飯

另一部分用來吃甜品

據說

心情不好吃點兒甜品就會變好哦.

在中國,我們的甜品的種類更加豐富多樣,其中糕點就是最常見的,也是傳統意義上的甜品。

可是中國的糕點被老外吐槽,說是不比西方的糕點精緻,中國的糕點要是精緻起來,保證讓老外大吃一驚,關鍵是有些精緻的糕點能把老外吃「破產」。

今天就來說一說精緻起來,讓中國人都震驚的糕點吧~

舉個例子,像是切糕,這是公認的好看又貴的糕點,絕對是甜品中的戰鬥機。賣切糕的人都是土豪,因為一個拳頭般大小的切糕,有可能要賣一百元,而且樣子還精緻,上面的核桃、巴旦木、紅豆這類的食材放的都是非常的足量,而且樣子好看。Ps:小編我太窮,怕賣切糕的把幾個月工資都給我坑沒了。

在所有糕點中,綠豆糕是在所有糕點美食和平時生活中最常的糕點了吧,無論是在中國的什麼地方,我們都能見到它的影子和吃到它,不過雖然普遍,但是在不同的地方它做出來的味道也是有一些差別的。Ps:當然還有綠豆餅也很好吃哦~

說起它,小編可是對它好感值超級高,發現它入口後是軟軟糯糯的口感,表面那層黃色的粉也是很出彩很香,非常合小編這種愛糯米做的甜食啦~Ps:糯米類的糕點還是要少吃看,特別不容易消化哦~

青團是江南地區一帶的傳統特色小吃,青色,用艾草的汁拌進糯米粉裡,再包裹進豆沙餡兒或者蓮蓉,不甜不膩,糯糯的口感中帶有清淡卻悠長的青草香氣。Ps:很多江浙地方的小吃糕點做的都很地道,可惜我們身處中原地帶,不是很容易吃到新鮮出爐的青團。

豌豆脫皮磨粉,加入白糖、柿餅、柿子霜製作而成,小學的學校門口每天都有賣豌豆糕的,用籤子直接平分成多少份,邊走邊吃豌豆糕,沙沙口感的豌豆黃,甜甜的柿子幹。Ps:誰能告訴我現在哪裡有賣豌豆糕的嗎???

說是豆腐但其實並不是豆腐的一款糕點,將甜杏仁磨漿後加水煮沸,待冷凍凝結之後切塊而成,因形似豆腐而得名。Ps:誰說中國糕點不精緻的,精緻起來怕嚇著你哦~

聽說糖芋苗是老南京人心中最有情結的一樣甜品,把芋頭上新長出的嫩芋頭仔蒸熟去皮,用桂花糖漿煮過再加入菱角粉和藕粉。剔透的暗紅色,吃起來濃稠又爽滑,當中的芋苗則是軟糯香甜。Ps:在西工小街也可以吃到糖芋苗哦~

蛋黃酥是平常生活中很常見的特色小吃,它跟蘇式月餅的做法有很多共通之處,傳統的蛋黃酥用的是豬油。蛋黃酥的表皮刷了蛋液後,更加酥脆和濃香,最驚豔的就是蛋黃可以是沙沙流油的那種,口腔裡回味著蛋黃的鹹香。


千層糕中最有名的就是椰汁馬蹄千層糕,濃鬱的椰香,QQ的口感,聽說這是廣東人夏天最喜歡的甜點之一,還可以做出來彩虹的顏色,有一種將彩虹吃到嘴裡的感覺。

涼糕在炎炎夏日放在冰箱裡冷藏一段時間後,可謂是夏日不可或缺的解暑良藥,用米漿熬製而成再配上紅糖水,口感上鮮嫩爽口,QQ彈彈。Ps:老闆!一碗涼糕不要花生

龍鬚酥一直為皇帝御用的點心,採用白砂糖、小麥粉、玉米粉等食材精製而成,口感酥軟綿甜,清香宜人,是一款老少皆宜的傳統糕點。Ps:吃龍鬚酥千萬不要說話,因為會直接噴出來,跟噴麵粉一樣

鳳梨果肉入餡,酸甜口感讓人回味無窮,金黃誘人的外觀,讓人垂涎欲滴,咬上一口,甜蜜的鳳梨果醬感覺就呈現在眼前。Ps:沒有菠蘿的季節,就吃一塊兒鳳梨酥吧~

對於老外吐槽中國糕點不精緻

不比西方這一點

小編我認為:

精緻的可能會能讓你吃到「破產」呢!

你吃過哪一種糕點呢?

(圖片素材來源網絡,由玩轉洛陽整理髮布)

end -

相關焦點

  • 中式點心為什麼比不上西式點心?
    我很疑惑,中國的大街小巷,都是西餅店和各種主推西式甜點的咖啡館甜品店,最常能遇見的中式點心店,大概就是上班路上買豆漿包子的早餐店了吧?所以,中式點心就是樸實、傳統,西式點心就是時尚、洋氣的標籤,撕不下了嗎?中式點心為什麼就不能像西式點心一樣,開遍大街小巷,霸佔年輕人的社交圈呢? // 和西式點心相比,中式點心的局限性在哪? //中式點心的傳統造型,最鮮明的特點就是喜慶。
  • 上海 | 中式點心Brunch,是中國胃最真切的想念
    客居紐約的那些年,我學會了用是拉茶醬配蝦餃(好吃,不信你試試),也會在夜半時分,去家樓下的深夜茶樓點份酸辣湯、流沙包,篤悠悠吃完,回魂,上樓躺平,不管今晚胖了幾斤。回到上海,依然時不時會想念點心的味道。與我而言,西式 Brunch 是挺時髦,但只有周末茶樓裡的一盅兩件,才是中國胃最真切的想念。
  • 10款幾近失傳的中式點心,來看古人吃的點心段位有多高!
    ELLE復刻了四類10款幾近失傳的中式點心,為餐桌茶席增添小小雅趣。Kino,「綺·玖私房菜」女主人,愛收集古董的,也愛研究古法菜譜。Kino為我們復刻了這些美貌又美味的中式點心。酥皮小點在明末的江南以生活方式風雅著稱的張岱,在《陶庵夢憶》中提起當時蘇州名店「過小拙」就有一道「乳酪以蔗漿霜,熬之、濾之、鑽之、掇之、印之」製成的「帶骨鮑螺」。在《金瓶梅》裡,酥油鮑螺是李瓶兒最擅長的甜點,「上頭紋溜,就像螺螄兒一般」,吃起來「入口即化」。她去世後,西門慶看到酥油鮑螺又念起她。如此粗俗的人,面對這道甜點時也流露出幾分情意。
  • 最地道的廣式點心不在廣州?是啊,它被老廣藏在這裡了
    廣東的「早茶」文化早已傳開,但時下可以做出傳統味道點心的酒樓,卻寥寥可數。廣州老字號的蓮香樓,陶陶居不過是旅遊書給旅遊者的標準答案罷了,早已淪為網紅店。連鎖式的點都德?感覺已吃不出「早茶」的傳統味。早上10點多出門,我們來了一個豐富的早午餐。有飲茶必點的「鳳爪」,金錢肚,鯪魚球,叉燒包,小米糕,和炒麵...叫了一桌子大快朵頤。為什麼推薦這裡的點心?因為它依然保留了小v兒時的傳統味道,是當地人最愛的茶樓。
  • 小點心蘊含大文化,這本書用4000餘塊點心模具呈現中國的點心之美
    我們在品嘗甜美之時,我們也許不知道,小小點心裡還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一本難得一見的史料美學圖書《小點心,大文化》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書中收錄了藝術家、收藏家、設計師於進江先生歷時4年,行程10萬公裡,從中國各地精選出來的4000餘塊古代點心模具中的精品,呈現了中國點心美食、風俗習慣背後的東方韻律和生活美學。
  • 帝都最逆天的點心自助就在這裡!
    之前的寒舍羲和,現在做起了港式點心自助質量也一點兒都不含糊。味道都很正點,坐落在僑福裡環境也非常好,最主要這裡才88一位,性價比超高!趁著沒漲價,各位寶寶們可以來火速拔草!蘇浙匯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人均小200的江浙菜。我要推薦的是這家中午人均100出頭的點心自助,很難得這麼多年了這家一直在堅持做自助。
  • 這家開了近百年的西式點心店,哪款點心帶它火出圈?
    說起淮海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別說老上海人,就連很多年輕人都經常喜歡逛的,因為這條路上的美食真的太多啦!像光明邨、金太粽、machi奶茶,還有頂特勒粥麵館、虹口糕團廠等等,兩隻手數都數不過來。而今天要說的這家店也是這條路上的排隊收割機之一,在某些吃貨的眼裡,是找代購也要吃到的!
  • 春天的小點心,屬它最簡單,一搓一煎,外酥裡嫩,大人孩子都喜歡
    導讀:春天的小點心,屬它最簡單,一搓一煎,外酥裡嫩,大人孩子都喜歡。復工後生活漸漸進入正軌,生活開始忙碌了起來,但是孩子們都還沒有開學,依然在家中上網課。下午擔心孩子肚子餓,我通常都會做一些小點心預留著。
  • 你為什麼戒不掉點心
    屈原在楚辭中記載「靦鱉炮羔,有柁漿也」,即用甘蔗汁來燉甲魚和烤羊肉。中國的甜品,花樣之多,食之講究,為了把甜度的平衡感做的最佳,反覆錘鍊打磨,絲毫不敢怠慢。圖為 條頭糕糯米和水果以及水生植物的cp組合也非常搶眼,泰式芒果糯米飯,濃鬱椰漿浸泡的糯米和超甜芒果的搭配,是讓人心情大好的制勝寶典,即使最熱最沒胃口的時候,也可以一人吃下一份
  • 烘焙圈子:探尋中式點心美的秘密,盤點北京10家餐廳的精緻中式點心!
    在這美感充盈的環境裡,中式點心也不再「素麵朝天」,而是變得頗為精緻,綠豆糕豌豆黃又糯又香,山楂糕吃起來冰涼酸甜,春卷和烤包子美味得不要不要的,還有叉燒酥,咬一口滿口酥香,簡直讓人不敢相信這是素點心!南京大牌檔雖然可以坐在位置上點菜,但我最喜歡跑到小吃和點心的檔位上,看哪樣實物誘人,就點一份回來吃吃看。
  • 在深圳所說的吃早茶到底是喝茶還是吃點心?
    在香港,飲茶一開始是叫做「上茶樓」或者「上酒樓」,後來就叫了「去飲茶」,慢慢「飲茶」就變成了上茶樓飲茶食點心的代名詞。飲茶主要包括了飲茶及食點心,而點心中數蝦餃和叉燒包在早期較為廣受歡迎,故此粵語內形容飲茶為「一盅兩件」(一盅茶+兩件點心)。飲茶在廣東深圳一帶非常流行,近年更流傳到中國其他省份及世界各地,成為最具代表性粵菜飲食文化的一部分。在外國,飲茶差不多是點心的同義詞。
  • 過年少不了的中式點心,我都是在這家買噠
    有的,有的,我要了獨家優惠券,著急買的,可以直接往後拉,領券。他家出品的中式點心的水準屬於我吃過的最好吃的那一級別。我原來也說過,是那種好吃到會顛覆了你對中式點心的認知,讓人會驚訝於「原料還可以處理地這麼細緻,口感可以設計得這麼豐富」的好吃。自從他們開店後,只要是買中式點心,我全部都是直接在這家採購。
  • 酥皮點心
    吃 !不過說起對酥皮點心的愛,不知是不是受了老爹的遺傳一口下去酥的掉渣的感覺真是戳到了G點(莫不是中毒了吧)這絕對是鄙人日常飲食不可或缺的增強幸福感的吃食之一!不知道什麼原因,在大二還是大三的時候,這家店離奇失蹤經無數心系綠豆酥的小仙女的不懈努力與細心尋找下,終於在某一天尋到了這家店的新去處,並深深地將門牌左上角小小的「景福記」三個字刻在了腦海裡(發誓沒有打廣告!)
  • 【凡的吃】那些讓人開心的點心(鹹口)
    這些點心的特徵大概就是▪️鬆軟誘人▪️酥脆非常提到鹹口的傳統點心 上海人一定會想到蔥油餅 ▪️蔥油餅主要還是揉面時加入豬油 加上大把的蔥花 用油一煎 外皮香脆 內裡鬆軟 碳水快樂的最高境界 蔥花更是增添了格外的香味▪️蔥油餅我個人喜歡麵粉多一點 更偏麵包口感那種 感覺麵粉香更重些 也不膩人 ✔️蔥油餅幾乎每個早餐店都有
  • 「廣東人不吃福建人」,他們讓最拿手的早茶點心遊過長江
    事實上,這是粵式酒樓用來填補垃圾時間的策略,用一些客單價不高的點心吸引阿叔阿嬸在非正餐時間消費,運氣好的話,還能吸引他們來擺宴席辦酒——這才是傳統酒樓的營業大頭。但點都德選擇全天茶市。「現在人們消費點心的時機比較隨心,」點都德的現任掌門人沈志輝解釋道,這位有過國外留學經歷的80後掌門人很懂得現在人的作息。「可能是下飛機突然想吃點東西,可能是睡到下午後,想吃點點心。」
  • 日式點心大賞,和中國的點心比,日點太裝逼了
    饅頭說起饅頭,我們想到的便是中國熱氣騰騰的大白饅頭,不過日本的饅頭卻有所不同。在麵點師的鬼斧神工和奇思妙想下,饅頭搖身變成了精美的日式點心,完全顛覆味蕾關於饅頭的認知。在日語中,饅頭一詞,是專門指含甜味餡兒的小點心。茶饅頭、麩饅頭、慄饅頭、酒饅頭、薯蕷饅頭……種類多到數不清,都是在麵粉或米粉等做的迷你包子裡,含紅豆沙、白豆沙、蛋黃等甜味餡兒。
  • 香港四大才子蔡瀾的點心店,終於來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魔都第一時間,ID:shanghaiintim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舌尖上的中國》美食總顧問//「我喜歡吃點心,開一家對得起自己>也對得起客人的港式點心店,一直是我的夢想」看過《舌尖上中國》的小夥伴對蔡瀾一定不會陌生!
  • 它是我做過最簡易的點心,無需烤箱,蒸好擀薄就能吃,香甜好美味
    導讀:它是我做過最簡易的點心,無需烤箱,蒸好擀薄就能吃,香甜好美味。入冬後,人們的胃口總是特別好,茶餘飯後來一盤點心才舒適。市面上售賣的點心大多都高糖高熱量,經常吃,肚子上的肉不知不覺就多了起來,不如自己在家做些簡易的小點心,營養好吃還不容易長胖。今天為大家分享一道用黃豆和糯米粉製作的美食,它不僅美味,也是娟媽迄今為止做過最簡易的點心。這道點心名叫黃豆糯米餈,原材料有黃豆、糯米粉和玉米澱粉,是一道不需要烤箱的美食。
  • 中國象形點心大賞
    它是以糯米粉為主料,用抹茶粉、南瓜茸等有機天然植物,經淮揚美點大師的妙手生花的製作,使普通的湯圓擁有雨花石般美麗的花紋。放在水裡,晶瑩閃亮,透過水的折射,花紋也變幻出不一樣的色彩。大大的湯圓就像一顆顆水潤的雨花石,身上還有波浪形的花紋,美得讓人不忍下口。入口糯香甜潤,又不會過於甜膩,不喜歡吃甜食的小夥伴也會愛上。
  • 中國頂級點心大賞
    隨手點開朋友圈,大家曬的都是精緻的提拉米蘇、馬卡龍,中國的傳統甜點反而鮮少有人提起。中國製造的魅力在哪裡?作為中國人,希望大家都能夠了解,中式點心獨特的婉約之美,絕不遜色於所謂高顏值高逼格的和果子或者馬卡龍。水晶桂花糕晶瑩剔透的水晶桂花糕,相信第一眼看到它的人都會有一種驚豔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