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春困秋乏夏打盹」,夏季睡眠注意啥?

2020-12-13 中醫國粹

常言道:「春困秋乏夏打盹」,可這盹兒在夏天怎麼打比較有「成效」呢?睡眠是關乎健康的「大計」,這打盹的事情說道也有很多,生活中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呢?

夏季睡眠注意夜臥早起

在夏季,早晨四點多,天就蒙蒙亮了;晚上八點,夜幕才降臨。《素問·四氣調神》曰:「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夏天晝長夜短,睡眠質量尤為重要,關於「夜臥」,最佳時間是晚上十一點到十二點之間,而「早起」的時間應該是早晨五點到六點之間,最遲不得超過七點。雖然夏天講究晚睡,但不允許熬夜,凡超過午夜十二點以後睡覺就可稱為熬夜,熬夜傷顏傷神,耗傷陰液。

夏季睡眠注意午休

夏日午間天氣炎熱,容易中暑,儘量減少烈日下活動或者烈日下暴曬。如果這時候能適當午休,就再好不過了。俗語說「春困秋乏夏打盹」,夏季白天較長,午休是緩解睡眠不足的最好辦法。午飯後不宜馬上臥床,如果飯後馬上躺在床上,就會影響消化道功能,尤其是在溼度大的天氣,更加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腹脹噯氣。正確的做法是飯後散步或站立10分鐘,然後再臥床休息。午休多長時間合適呢?不少人都覺得,中午時間短,睡覺不解乏。實際上,並非越長越好,只要中午臥床休息二十分鐘至半小時,就可達到舒緩身體、養護大腦的目的了。

夏季睡眠注意養心

從中醫方面講,《素問·六節藏象論篇》中提出了心通於夏氣,心與夏氣相應。夏天壯火食氣,易消耗心之陽氣;另一方面,天熱人易出汗,而中醫視「汗為心之液」,出汗過多自然易消耗心之陰液。如能保證優質的夏季睡眠,便可以助心神,養心血。從西醫方面講,一般來說冬季是冠心病和腦血管病的高發季節,但臨床發現,夏天也是冠心病和腦血管病的高發季節。夏季天氣悶熱,空氣溼度升高,血管擴張、肢體血管血流量增加,回心血量減少,導致心肌缺血。另外,在夏季高溫情況下,睡眠不足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如汗出的多,造成體液大量流失,結果血液粘稠,導致心腦血管堵塞、冠狀動脈供血不足。所以保持良好的睡眠是預防心腦血管病的基礎。

夏季睡眠注意飲食

合理的飲食可有助於睡眠,夏季應該選擇清淡、少油膩、易於消化的食物,補充足夠的水分、鹽分和維生素,多吃些新鮮水果。如香蕉,不但能幫助睡眠,還可以補充因汗液丟失的鉀離子。蓮子,既可清心火,又可安心神,可做粥食用。此外不要貪涼,不要過食生冷之品,損傷脾胃之氣,「胃不和則臥不安」。晚餐儘量要在七點之前吃完,不要吃得太飽,控制在七分飽比較合適。如有睡前喝奶的習慣,也要以溫熱為宜。

夏季睡眠注意環境

睡覺時要營造一種舒適的臥室環境,噪聲不能超過50分貝,關掉所有燈,拉上窗簾,讓臥室暗一些。睡覺時,天氣再熱,也要在腹部蓋一點,不裸腹。不要選擇走廊或露臺上空氣對流的地方睡覺,以免虛邪賊風侵入人體,引起感冒、面癱。

若開空調睡覺,應將臥室環境控制在舒適的溫度和溼度,一般為26-28度為宜,相對溼度60%最好,且不要對床直吹,選用循環風。此外還要調整自己的情緒,保持心情輕鬆愉快,忌焦忌燥。

相關焦點

  • 春困秋乏夏打盹,天涼後,怎樣睡好養生覺?
    #百裡挑一#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可見,一年四季,咱們人類都要面對不同的睡眠問題。秋乏現象,是怎樣產生的?一場秋雨一場寒,天涼後,怎樣睡覺才能養生呢?咱們現在來聊聊。秋乏,是指進入秋天后,容易犯困,沒有精神,多數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這是因為,傳統醫學認為,夏季氣血充於表,入秋後氣機下沉,但是,仍然氣動於先,血動於後,肌膚腠理多血而少氣。因此,容易出現疲乏。
  •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考研衝刺階段老是犯困怎麼辦?
    當然,變化的不僅僅只有溫度,最近很多同學都反應自己早上起不來,學習中非常容易犯困。正所謂「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難道接下來的兩個多月倒要是這樣一個情況,那考研狀態豈不要一落千丈了?雖然上面提到的「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是一種誇張的說法,但是確實很多人在每個季節都會有很長一段時間覺得睡不醒。其實從科學角度來看,這是人體本身對溫度、環境變化的一種本能反應,希望通過睡眠來度過這段敏感期。
  • 春困秋乏夏打盹,開車犯困,瞬間致命!疲勞駕駛比酒駕更加危險!
    #汽車#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為什麼說開車犯困非常危險呢?相信有些司機經歷過在開車的過程中打盹,如果沒有發生事故,那麼純屬是僥倖。相信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開車打個盹也就是幾秒的時間,這幾秒會導致事故的發生嗎?殊不知,就在這幾秒的時間內,車輛可能已經開出了幾十甚至上百米了。
  • 春困秋乏,你乏了嗎?
    秋乏的症狀其實是一種常見的一種狀態,老百姓常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也就是說,一到秋天,人們很容易疲勞。這個,其實也不是一種病態,也不完全是睡眠缺乏或者身體虛弱,而是人體的生理機能隨大自然的氣候變化而發生的一種自然改變,是季節變化的結果。
  • 春困秋乏夏打盹,開車犯困怎麼辦?老司機教你4招,好用還安全!
    春困秋乏夏打盹,開車犯困怎麼辦?老司機教你4招,好用還安全!如今的天氣是變得越來越炎熱了,而我們也常說春困秋乏夏打盹,在燥熱的天氣當中我們也難免會產生睏倦,尤其是在開車的時候更是如此。但是開車是一件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事情,一個分神犯困可能就會導致危險來到我們的頭上,正因如此怎樣在開車的時候保持精神就成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今天小編也為大家總結了以下幾種方法,它們也都是非常好用的存在。1.打開車窗。
  • 春困秋乏夏打盹,考研黨,你還有哪天不困?
    「春困秋乏夏打盹」,同學們一年四季都處於迷糊的狀態,尤其是入秋換季的時候,我們又開始了周期性的休整階段。最近有些同學反映太困、老走神。醒來吃過早飯之後,學習一個小時就犯困,書背著背著就走神,腦子裡開始回憶過去,憧憬未來。
  • 春困秋乏夏打盹,你需要來一劑精神春藥醒腦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秋天的天氣開始變得涼爽,可是卻時常感覺渾身乏力,總是睡不夠。
  • 春困秋乏夏打盹,學習容易犯困的時候,其實是在保護你的大腦
    經常聽成年人說,一拿起書就犯困,卻很少聽小學之前的小孩子學習的時候說這些,而偶爾可以聽見高中的孩子說一些,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難得,對於學習和看書這件事,還是和年齡段有關係麼?其實並不全是。對於經常春困秋乏夏打盹的人們,尤其是學習容易犯困的時候,其實幾乎都是大腦裡面裝的事情太多了,無論是應對高考的各種事宜還是成年人生活的壓力,當你犯困的時候,其實是大腦超負荷運轉,是在保護你的大腦。而對於小孩子,成天無憂無慮,自然是很少犯困。
  • 春困秋乏夏打盹,午睡的這些問題你真的了解嗎?
    雖然說春困秋乏是民間的一句俗語,但是在美麗的春天,由於種種因素,會使我們感覺非常的疲憊,睏乏,如果能夠在中午的時候小憩一會兒,不僅可以解決這種疲勞之感,並且還有利於下午的工作。但是在生活當中也有關於一些午睡對於我們身體不利的謠言,那麼是真的嗎?
  • 春困、夏倦、秋乏、冬眠?為啥你四季如「夢」?
    春天來了,萬物都明朗起來。家住太原市熙馨苑的小夥子小陳感慨道,「又換了一個容易犯困的季節。春困,夏倦,秋乏,冬眠,真是『四季如夢』啊。」小陳的這種情況並不是個例,睡不醒已成為現代人的一個通病,總是感覺自己睡眠時間不足,儘管是已盡力用「回籠覺」「子午覺」「美容覺」等各種方法補充睡眠,但還是困意十足。
  • 春困秋乏夏打盹?夏季易困嗜睡沒精神,做到這三點讓你精神飽滿
    在之前從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口中,我們時常會聽說流傳的一句話那就是:春困,秋乏,夏打盹,現在身處炎炎夏日,很多朋友反映白天特別沒精神,容易嗜睡,尤其是在工作當中,趁著領導不注意,總想眯一會,導致工作效率降低,而且也沒辦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狀態當中,那麼夏季易困,嗜睡沒精神,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秋乏嚴重怎麼辦?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這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雖說在這個季節睏乏是正常的反應,但如果總提不起精神,就有可能對工作或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那麼如何緩解「秋乏」呢?圖片來源:拍信。1、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葡萄中的葡萄糖、有機酸、胺基酸、維生素的含量都很豐富,可補益和興奮大腦神經,對治療神經衰弱和消除過度疲勞有一定效果。梨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胡蘿蔔素、蛋白質、糖類、鈣、磷,具有降壓、清熱、鎮靜的作用,對於治療心臟病、頭暈目眩耳鳴,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圖片來源:拍信。2、適當的曬曬太陽。
  • 一到秋天就犯困 學會7招趕走秋乏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秋天來了,你有沒有出現昏昏欲睡、倦怠乏力的狀況?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生活頻道了解,秋天天氣轉涼,人們飲食會不知不覺地過量,熱量攝入大大增加。同時,汗出減少,人的陽氣漸漸收斂,也就特別想睡覺。有哪些方法可以應對秋乏呢?
  • 秋乏症狀怎麼緩解?一套秋天練習的瑜伽序列,幫你趕走秋乏!
    #秋天會養生健康不踩坑#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一到秋天,人就很容易感到疲乏,總感覺提不起精氣神來……這是因為,經歷了夏季的高溫,我們的機體會產生一系列的生理變化:大量出汗導致體內水鹽代謝失調、腸胃功能減弱導致食欲不振等等。
  • 秋乏來襲,你需要一把IMG挪威躺
    原標題:秋乏來襲,你需要一把IMG挪威躺「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這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一句老話。有人說,這是懶人們給自己找的藉口;也有人說,這是千百年來古人們總結出來的人體與節氣之間的奇妙關係。
  • 春困到底是什麼?如何才能精力滿滿呢?
    在春天,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說,春天老愛打哈氣,沒精神,典型的春困秋乏啊。不過這個春困到底是什麼原因引發的呢,和春天有沒有關係呢?首先,對於春困秋乏這句俗語,我們要完善一下,叫做春困、秋乏、夏打盹、冬不醒。可能有的人聽過這種完全版的。
  • 【Bilingual】春困秋乏夏打盹(英文王子推薦)
    那……你就打個盹,眯會兒吧~1. doze off 打盹這個詞組表示打盹、打瞌睡,和它相似的還有nod off。e.g. A few students dozed off during the movie.有些學生看電影的時不小心睡著了。
  • 你春困了嗎?睡眠英語Get起來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這樣看來,我們此生註定是和「睡眠」有一場充滿愛恨情仇的苦情戲了。
  • 「春困秋乏」,總是睡不好,這些細節不可忽視
    俗話說得好「春困秋乏,」自打入秋以來,不乏看見身邊的朋友們哈欠連天,每天都是處於一個渾渾噩噩的現狀,對此很多人也做出了解釋,明明我睡的很早,但是白天依然是很困,沒有一點精神。而在秋天是一個比較犯困的季節,經過炎熱的夏季,這是人體自我調節的一個過程,對於這種現象,建議大家要合理的安排睡覺,才能有效的提高睡眠效果。
  • 解「秋乏」的快手菜!
    老話說「春困秋乏」,這兩天,沈城的兩場小雨,直接把「秋老虎」下走了,「秋乏」的感覺就特別的明顯。這是因為秋季氣候由炎熱變得涼爽,身體進入到了一個周期性的休整階段,這時候夏季消耗所造成的「隱患」就顯現了,所以說秋乏,其實是對夏季節造成人體超常消耗後,生理功能恢復時的一種「補償」。所以偉詩告訴大家,秋季是人體進補的最佳季節。雖然「秋乏」了,但是咱們的胃口也比夏天好了,吃走「秋乏」不是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