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楚雄:堅持中國畫的民族文化自信

2020-12-21 瀟湘晨報

由廣州市政協主辦、廣州政協文史展示中心、廣州市政協書畫院承辦的《精深華妙引新境——紀念任伯年誕辰180周年嶺南書畫名家作品聯展》於2020年12月15日至23日(逢周末閉館)在廣州政協文史展示中心三樓展廳展出。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嶺南畫派大家——方楚雄教授特地展出他1963年和1964年學習任伯年的珍貴舊作,並接受記者採訪暢談背後故事。

年少成名 8歲「筆落驚四座」

1950年,方楚雄出生於汕頭市一戶郵遞員家庭。從小就對畫畫表現出濃厚的興趣,5歲那年,方楚雄成為了著名海派花鳥畫家王蘭若的弟子。因為傳統筆墨功夫的歷練,方楚雄很快便顯露出聰穎超常的才氣:7歲,在《紅領巾》雜誌上發表處女作《小鴨戲水》。8歲那年,方楚雄作為地方代表赴省城參加藝術集會,媒體形容其落落大方表演寫意繪畫,「筆落驚四座」!他畫出的公雞、梅花、青蛙、老鷹等,活靈活現,贏來滿堂喝彩。從此,「神童」之譽家喻戶曉。

將海派與嶺南畫派融於一體

紅蓮遊鴨(1963),紅楓麻雀(1964)

展覽現場,展出了兩幅珍貴的臨摹手稿,是方楚雄13歲和14歲臨摹的任伯年大師的畫作,方楚雄說,任伯年的繪畫能力極強,造型能力非常強,畫人物、花鳥、山水都很出色。當年臨摹任伯年大師的畫作也讓他受益良多。這兩幅畫歷經近60年保存下來非常不容易,在紀念任伯年誕辰180周年之際展出,的確很有意義。方楚雄的作品將海派充滿書卷氣息的筆墨語言和嶺南畫派長於狀物傳神的寫實技巧不動聲色地融於一體,使其作品既有傳統花鳥畫的優雅,又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情趣和時代氣息。

堅持中國畫的民族文化自信

近年來,隨著大家對傳統的回歸,國學、國畫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熱潮,談及中國畫,方楚雄認為,中國畫有著獨特的中華民族的基因和元素,中國畫有著深厚的文化基礎和內涵,不僅是技法上的表現,也是民族文化精神自信的體現。他最後總結說,「中國畫用傳統的筆墨去表現大千世界,是對民族文化的繼承,也是我們辦這個展覽的意義所在,歸根結底,中國畫還是有生命力的。」

方楚雄

1950年生於廣東省汕頭市。現為廣州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武漢理工大學客座教授、藝術與設計學院兼職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學會常務理事,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研究員,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廣東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圖:邱靖婷、文:元懿)

【來源:廣州市政協】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天然物象」方楚雄中國畫欣賞,迎鼠年跟方楚雄老師學畫松鼠!
    國畫藝術家方楚雄優秀的作品欣賞。◆方楚雄的國畫作品十分親切宜人,畫面中平和且生動,所有的動物形象生動且優美,具有寧靜的色彩韻味。◆方楚雄1950年生於廣東汕頭,是我國著名的國畫藝術家。他五歲便與王蘭若先生學習繪畫,70年代就讀於廣州美院,深受嶺南畫派的影響。繪畫花鳥等動物,擁有傳統國畫的技法,又充滿了濃厚的文化氣息,擁有審美的趣味感,畫面清新且典雅,小動物的繪畫雄健且靈活,引人入勝。
  • 方楚雄作品展《怡情翰墨》開幕
    昨日,方楚雄作品展《怡情翰墨》在與亨美術館隆重開幕,開展當日恰逢方楚雄老師七十歲生日,方楚雄親朋好友及門下學生一眾前來祝壽,現場高朋滿座,一派喜慶。藉由此次文化盛宴,2020尚天河文化季也在此拉開序幕,天河政協書畫院與亨活動基地正式掛牌與亨美術館,以更多面向大眾、面向高端、面向國際、面向未來的藝術文化活動豐富園區的藝術氛圍。
  • 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方楚雄教授觀世音菩薩系列作品欣賞
    方楚雄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武漢理工大學客座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學會常務理事、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研究員,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廣東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997年被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美術家協會評為「97中國畫壇百傑」。2004年獲中國藝術研究院「黃賓虹獎」及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獎。
  • 陳樹人紀念館修繕竣工,舉辦「見賢思齊——陳永鏘、方楚雄、李卓祺...
    5月30日上午,陳樹人紀念館修繕竣工暨「見賢思齊——陳永鏘、方楚雄、李卓祺作品展」在陳樹人紀念館舉行。廣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建華和書畫家、學者以及陳樹人先生後人等出席。陳樹人先生是辛亥革命元老、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
  • 民族元素牽手現代時尚——楚雄彝繡赴上海專場展銷
    彝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彝族先民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生存發展過程中創造了底蘊深厚、燦爛輝煌的彝族文化。彝族刺繡無疑是浩若煙海的彝族文化寶庫中一朵璀璨奪目的奇葩。經過千年的傳承演繹,楚雄彝繡以構圖精巧、配色大膽、技法精湛、種類繁多聞名於世,成為彝家人引以為傲的「指尖藝術,心靈花朵」。
  • 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民族復興底氣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深刻指出:「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因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建設文化強國,必須堅定文化自信。
  • 牢記殷殷囑託 打造楚雄樣本2020年12月24日 星期四05 彝鄉楚雄...
    在全力建設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的雲南,有一片被譽為「東方人類故鄉」「世界恐龍之鄉」「中國彝族文化大觀園」的熱土——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州始終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脫貧攻堅統攬全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全州33.4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644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7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楚雄州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將得到歷史性地解決。全州GDP總量由2015年的763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1251.9億元,在全國30個民族自治州中排名由第11位晉升到第8位。
  • 廣東省中國畫學會換屆 陳永鏘當選會長 方土當選執行會長
    歡慶·共築——廣東省中國畫學會創會五周年慶作品展·肇慶市中國畫學會首屆作品開幕式嘉賓合影肇慶學院黨委書記曾桓松,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廣東省中國畫學會名譽會長許欽松,中共肇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鄒幹豪,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藝術處處長唐國華,肇慶市社科聯黨組書記程彥春,廣東省中國畫學會會長陳永鏘、執行會長方土、副會長方楚雄、古錦其、王大鵬、王永、周正良、羅寒蕾
  • 翰墨風採 · 當代中國畫精品和坐望雲起 · 當代山水畫精品鑑賞
    翰墨風採 · 當代中國畫精品鑑賞在新中國美術的版圖上,尋找中國藝術融入世界的出路,在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二位一體的價值敘述模式中,實現中國畫由傳統價值形態向現代價值形態的轉型,是中國畫藝術家不斷探索和推進的課題。
  • 堅持三個統一 堅定大學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它是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根」,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大學發展自信的基礎。大學是傳承文明、傳播文化的載體和思想文化創新基地,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現象,大學文化對社會文化具有重要輻射、引領作用。
  •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你對中國畫了解多少呢?
    在中國畫百年間的發展中,同時伴有融入、吸收世界美術元素的現象,這是一種世界文化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大趨勢。被吸收、借鑑的外來美術主要有:西方(美、法、意、俄等)、日本。清末民初、尤其是五·四運動以來,西方美術思潮、論著、美術教育和美術作品被大量引入。伴隨著文化上反對封建主義的革命運動,提出了「美術革命」的口號。
  • 堅定民族文化自信 傳承忠孝潔惠仁風
    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 致良知,文化自信與民族復興
    ——徐州可諾丹婷與四合院合作最美家庭建設三小時工作坊學習會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起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決不可拋棄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恰恰相反,我們要很好傳承和弘揚,因為這是我們民族的「根」和 「魂」,丟了這個「根」和「魂」,就沒有了根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
  • 秀雲南|楚雄:千年彝繡,指尖上的花朵,布裡面的文章!
    每一個民族的服飾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絕頂的手工藝,今天我們就透過彝繡來看一看,這股已經刮向全世界的時尚民族之風究竟有何魅力!秀雲南|楚雄千年彝繡,指尖上的花去年九月,這股最炫民族風還吹到了紐約,在紐約時裝周期間作為壓軸進行了雲南民族服裝服飾的精品時裝展,充滿民族特色的彝繡穿到了外國模特的身上
  • 楚雄永仁:「賽裝節」打響彝繡品牌,讓「中國彝鄉」非遺文化煥發新...
    崇山峻岭裡世外桃源般的直苴村,傳承著楚雄文化的「根」與「魂」,他們用彝族賽裝節傾訴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與無限嚮往。在賽裝文化的薰陶下,直苴村的女孩5歲能拿繡花針,10歲能染布剪裁、縫衣繡花。刺繡,對她們而言,似乎是天賦,又似是融入血液的基因。「我們不用打草稿,直接在布上畫了就能繡出來,都靠想像力。」
  • 聖誕將至,昆明市發布倡議書:堅持文化自信,過好自己的節日
    12月22日,昆明市文明辦發布《昆明市2020年文明過聖誕倡議書》,倡議市民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堅持文化自信,過好自己的節日。出行時自覺遵守公共秩序,維護社會安全穩定。為此,市文明辦向廣大市民朋友發出如下倡議:一、增強自信,傳承文化。中華民族有著豐富厚重的傳統文化,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承載著我們民族共同的文化記憶,是我們寶貴的文化資源和精神財富,我們要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堅持文化自信,過好自己的節日,做優秀民族文化的踐行者和傳承者。
  • 十三五紀事 歷史性發展|文化自信凝聚強大向心力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於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 在堅定文化自信中實現文化強國
    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新方向  堅持以什麼思想理論為指導,是文化建設的首要問題,關係到政黨的性質、國家的方向,關係到民族的命脈、人心的凝聚。《建議》旗幟鮮明地指明了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新方向。
  • 絲路雲裳·七彩雲南2020雲上民族賽裝文化節8大活動邀你共賞雲南文化
    記者從12月4日召開的絲路雲裳·七彩雲南2020雲上民族賽裝文化節及創意雲南2020雲上文化產業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樹立雲南文化品牌形象、提升雲南文化軟實力、助推雲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探索疫情常態化下文化活動的線上線下舉辦模式,絲路雲裳·七彩雲南2020雲上民族賽裝文化節定於2020年
  • 別著急,這類「同款」楚雄也有
    難怪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民族風穿搭著實炫麗了一把 除了丁真的藏袍帶有地域化、符號化 咱們楚雄彝族的傳統服飾 也是獨具一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