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民族文化自信 傳承忠孝潔惠仁風

2020-12-13 山視頻

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國家和民族興旺發達的縮影和寫照。文化自信是國家興旺發達的基礎,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文化自信如牢固的凝合劑一般,凝固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歷程和興衰成敗。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一旦確立起來,就將融入人們的精神生活,形成高尚的倫理道德、正確的行為操守、優雅的審美情趣,並在具體實踐中規範、制約和激勵人們的行動。

早在春秋戰國至兩漢時期,介子推的精神文化就已影響擴大到全國範圍,在《左傳》和《史記》的記述中,也凸顯了介子推的愛國主義精神境界。同時代的聖賢孔子、範蠡、屈原等都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甚至當成人生楷模和效仿偶像。

「德治教化」是國家治理方式現代化中體現傳統文化精髓的重要標誌。「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所以「忠」與「孝」「國」與「家」,「小孝於家,大孝於國」在裴介人的心目中業已根深蹄固,幾千年來祖祖輩輩一直秉承著這一信念。

在遠古時期,先祖介子推割股啖君,復國救晉;清宣統年間,先祖劉吏法、張琛、張協昌、梁作福等,組織村民捐錢、捐物、擔土、打夯,硬是用最原始的辦法,築起了裴介鎮的「城堡」,為保一方人們平安;抗戰期間,劉幫傑等幾十名英烈浴血奮戰,血灑疆場,抗擊日寇,救國救亡;合作化時期,衛振武、劉若炬響應黨的號召,組織村民創建全縣第一個「紅光農業合作社」,帶領農民走合作化道路;農業學大寨時期,張雙代等率領村民興修水利,大搞農田基本建設;在堅定「文化自信」,傳承介子精神方面,介公社同志身先士卒,率先垂範,各地奔走,捐物捐款。

在2020年春抗擊疫情中,又慷慨解囊。他在家是一個孝子賢孫,在外躬身於忠孝文化事業,被來自全國各地的介氏後裔們推舉為「全國介氏後裔聯誼會會長」,亦可稱為「小孝於家,大孝於國」的模範;抗擊非典、抗擊冠毒,裴介人,黨民一心,眾志成城。聽黨話,跟黨走,做到了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老幹部黨員主動組成「志願巡防隊」,巡邏、宣傳、勸說村民宅家守屋,並積極帶頭捐款支援武漢。一些黨員和部分熱血男兒志願組成「抗擊疫情檢查站」,堅守在各個村口。一聲令下,千人空巷,宅家控防;……。盡可視為大「忠」也!

村民吳忠義姐弟們侍奉母親吃喝拉撒、洗漱陪伴、無微不至、細緻周到,成為裴介村兒女孝敬父母的一面旗幟。扆變變,與病母不離不棄,相依為命在贍養老人方面視為榜樣。張水燕,端水餵藥,盡責盡孝;公、婆去世後,又伺候婆祖母飲食起居,在閭閻梓裡被稱為好兒媳、好孫媳;郝代軍,在父母重病期間用手給母親掏糞便,真是個大孝子;尚巧便勤勞節儉,任勞任怨和雙耳失聰,雙目失明的婆母,吃喝拉撒,洗漱陪護,同住一屋,同睡一炕,二十年如一日;廉劍英為救治相秀蘭老太太頑疾,無微不至,分文不取,硬是把相老太太從死亡線上拽了回來;……。盡可視為大「孝」也!

是介子推的精神文化為裴介人提供了豐富的道德滋養;是介子推的忠孝美德為裴介人注入了博大精深的思想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敬一賢則眾賢悅」「積小善則成大德」。夏縣縣委、縣政府,裴介鎮黨委、鎮政府,裴介村黨支部、村委會及山西省介研會有關領導,在裴介連續舉辦了四屆「寒食公祭大典」,就是為了「興國之魂,強國之魄」!就是在弘揚、傳播、實踐偉大的「中國精神」!

清明節(寒食節),每一年全國各地的介氏後裔都要來裴介尋根祭祖;許多學校的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也來介子推墳前掃墓。緬懷先祖,淨化心靈。親耳聆聽介子故事,親身領受忠孝教育。

裴介鎮黨委書記樊藝兵同志在「公祭大典」上講,我們就是要謹記習近平總書記教導,堅定中華民族「文化自信」,一定要把裴介這塊「中華民族忠孝文化的發祥地」打造成「中華忠孝文化教育基地」。

(姚中吉 劉建設)

相關焦點

  • 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民族復興底氣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深刻指出:「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因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建設文化強國,必須堅定文化自信。
  • 堅定紅色文化自信 推進紅色基因傳承
    堅定紅色文化自信有什麼重要意義?  紅色文化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紅色文化就是革命文化,廣義的紅色文化指的是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領導中國人民在長期革命戰爭、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實踐中逐漸形成的理想信念、倫理道德、人生價值,以及傳承、記載黨領導人民追求民族復興、人民幸福這一歷史過程的文化形態(本文論述的是廣義紅色文化)。
  • 在堅定文化自信中實現文化強國
    新的時代條件下,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就是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自覺地高舉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一以貫之地保持思想上的統一、政治上的團結、行動上的一致,不斷煥發新的強大生命力和戰鬥力。  (二)始終堅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 堅持三個統一 堅定大學文化自信
    實踐證明,世界一流大學既要有可衡量的外在的「形」,更要有內在的「魂」,即一所大學與其所在國家緊密關聯的歷史背景、文化特色、制度特點、時代要求,以及在此基礎上應運而生的辦學標準和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大學考察時強調,堅定「四個自信」,根本是文化自信。
  • 【陝西社科】堅定文化自信 建設文化強國
    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時代只有明確文化前進方向,繁榮文化事業,提升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才能實現文化自強,奮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進而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堅守思想文化主陣地,提高意識形態凝聚力。
  • 弘揚民族精神 堅定文化自信 | 清華同衡助力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弘揚民族精神 堅定文化自信 | 清華同衡助力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2020-12-16 19: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增強文化自覺 堅定文化自信 建設文化強省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創性時代性指導性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理念新觀點新要求,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並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制度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一項根本制度,把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將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
  • 弘揚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塑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品格,使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的東方五千多年之久,仍然充滿生機。
  • 堅定鐵路文化自信,提升鐵路文化軟實力
    .公司攜手全國18個鐵路局集團,聯合共創中國鐵道文創產業的全新路徑.以鐵路文化創新發展為己任,立足人民鐵道文化建設,連結路內外科技文化資源,共創文化創意鏈條,開發沉浸式新媒體產品、完善新零售體系、打造有溫度的鐵路文化潮品普惠大眾.多元發展,企業專注於多維度宣傳鐵路文化,實現全鐵路系統的站、車及線上線下一體化公共文化賦能服務,創造多元文化創新經濟生態圈,展現人民鐵道新形象.
  • 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現代化國家構建進程中,中華民族始終是以多元一體的整體形態作為現代化國家構建的主體。  堅持黨對文化建設的領導權。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要堅持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領導權,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 堅定文化自信 增強意識形態凝聚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滲透在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之中,其核心就在於價值觀自信,價值觀又是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因而文化自信與意識形態具有密切聯繫,在一定程度上,意識形態決定著文化的發展方向和道路,文化則促進著意識形態建設的深化,兩者之間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我們要以增強文化自信為契機,充分發掘文化資源,以文化的內在價值和外在表現形式,增強人民群眾對於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信仰與認同。
  • 堅定文化自信 擔起傳承責任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沒有中斷文明歷史的國家,其中,文化的力量不可小覷。粉筆教育從零開始,5年時間成長為年營收40億元的職業培訓類企業,做到線上佔有率第一,這本身就是中國自信和文化自信的例證。截至目前,粉筆教育已經有4200萬註冊用戶,其中超過663萬付費用戶。員工從年初的1000多人爆發式增長到1萬多人,已經在全國30多個省份設立了分校。
  • 【動態】道日娜:傳承民族服飾手工藝、颳起「最炫民族風」
    ,傳承民族服飾手工藝,弘揚民族服飾文化,在烏拉特草原颳起「最炫民族風」。2011年,回到家鄉烏拉特中旗開起了德特民族服裝高級定製店,從老輩人手中接過了傳承烏拉特服飾的接力棒。現在,一年製作傳統蒙古族服飾200多套,帶動16名轉移進城婦女月增收1000元到3000元。  傳統的烏拉特服飾長袍寬擺、花樣簡單,多在逢年過節、重大喜慶活動穿。
  • 中國文化在守正創新中堅定自信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就「十四五」時期「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作出系統闡述,提出要在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要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寫在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發表六周年之際   劉穎穎 郭冠華 孟麗媛自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10月15日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以來,各領域文藝精品層出不窮、百花齊放,不僅豐富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是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助力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看成績:不忘初心,從「高原」邁向「高峰」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
  • 堅定文化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內在動力
    【學習明理】堅定文化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內在動力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並對如何實現這一戰略目標作出新的規劃和部署。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到文化自信,黨的十九大更是把文化自信寫入了黨章,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 王嘉毅:堅定文化自信 建設文化強省
    我們將堅定不移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文化強國建設的戰略意義、思路方法、推進步驟,立足甘肅改革發展實際和獨特豐厚的文化資源稟賦,著力推進文化強省建設,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上,奮力書寫甘肅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時代新篇章。
  • 堅定文化自信,打造中國鐵路文化優質品牌
    人鐵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北京)有限公司攜手全國18個鐵路局集團,聯合共創中國鐵道文創產業的全新路徑。中國鐵路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建設和發展,截止2020年中國鐵路營業裡程達14.4萬公裡,高鐵總裡程達3.6萬公裡,位居世界第一。中國鐵路的發展歷史和發展速度賦予了中國鐵路強大的文化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為鐵路文化建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 堅定文化自信,實現文化強省建設重大突破 ——省委十一屆十二次...
    堅定文化自信,實現文化強省建設重大突破 ——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體會議精神解讀⑾ 2020-12-23 14: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傳承中華經典 堅定文化自信——成語古詩班級挑戰賽
    為弘揚國學經典,傳承中華經典文化,提升學生們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情,增強文化自信;同時給同學們一個渠道去進一步深入了解國學文化,給孩子們一個寓學於樂的舞臺。經過級部的精心組織和安排,七年級各班師生積極參與,10月16日下午,我們在學校風雨操場成功舉辦了「成語古詩班級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