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衣服之間的年齡可能越來越模糊,網上也很容易看到那些年輕的「復古控」以及年邁的「潮大爺」,但不得不承認,隨著年齡的增長,自身的審美以及對待同一事物的看法就會產生變化,單就服裝穿搭層面來說,各個年齡段喜歡的著裝風格也是不同的,今天社長就來分享一些20歲青年的休閒穿搭指南。
處於20-30歲這個年齡段的男生,慢慢脫去了年輕的稚氣,但也不算是完整意義上的成年人,拋開工作不談,我們僅針對於休閒裝來說,以下三點因素,是我們的服裝搭配中必不可少的:
1.得體。
得體包括兩個層面:
第一個是合身;第二個是合適。
先說第一個——合身:
我們每一個人的身材外貌都是不同的,所以同樣一件單品就會有很多個尺碼或者顏色,以適配更多的人。那麼我們在選擇服裝時,合身一定是放在第一位的。一件過於緊繃的衣服,不僅讓我們活動受限,而且看起來也極度不美觀,同樣,一件過於寬鬆的衣服,雖然保證了舒適性,但同時也會犧牲美觀性。所以,我們在選擇休閒裝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合身的單品,這是開始,也是基礎!
關於如何選擇合身的服裝,我之前的一篇文章有詳細介紹,需要的朋友可以點擊查閱:
再說第二個——合適:
合適簡單理解就是什麼場合穿什麼樣的衣服。
比如:
一套西裝非常的帥氣,但是你穿著去打籃球,這就是不合適;
一身潮牌非常的帥氣,但是你穿著去參加晚宴,這就是不合適;
服裝的價值除了禦寒遮羞外,當代更多的價值是展示一個人的氣質和修養,大家都知道第一印象有多重要,其實很多人忽略了服裝在構成第一印象的因素中,佔據了60%的比重。
2.有個性。
不得不承認,處於20-30這個年齡段的男生,大家都有不同的三觀和審美偏好,服裝是一個人氣質和修養的折射,那麼我們在選擇服裝的時候,不跟風、不隨流、有自己的審美,更要有自己的個性。
這就意味著我們要進行一些嘗試。
時尚中有很多「規則」,我們在穿衣打扮的時候,多數都在遵循著它們,不過,有時違背規則實際上是從人群中脫穎的好方法,但是不論你願不願意大膽的成為違反「規則」的人,你都要找到屬於自己的穿衣風格。
構成自己穿衣風格的元素包括了你的喜好、你的身材、你的外貌、生活環境等等,即使一些普通的單品搭配在一起,你也可以選擇一些凸顯自己風格的配飾來提升整體穿搭的個性。關於如何培養自己的穿搭風格,也有對應的詳解文章,可以選擇性的查閱:
3.被尊重。
我們之所以花費時間精力來研究每天穿什麼,其實不是因為自己有多喜歡,多熱愛穿搭,其實只是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社交的大環境中,我們需要和其他人交往,我們都不希望自己給別人造成不好的印象。那麼,正值20-30歲的青年,也是人生的起步階段,這個需求就會更加重要,我們希望給人留下好的印象,同時也需要得到別人的尊重。
拋開個人的能力和社會地位,單就一個穿著得體和一個褲衩子+背心的人,誰更容易得到尊重和認可?
1.「凌亂法則」
這裡說的「凌亂」,不是你的衣服不整潔,而是傾向於「疊穿」、「混搭」等,是在傳統的「規則」裡做的一些嘗試。
下面列舉一些「凌亂」的穿搭方法,供大家參考:
【掌控可見層】
可見層,很好理解,就是能夠被別人看到的每一層,比如圖中的襯衫、領帶、馬甲、西裝、大衣。
不可見層,就是我們為了舒適性穿在裡面的,不會被看到的,這一層可以穿任何你想穿的單品,比如背心、T恤、保暖衣等等。
在嘗試疊穿的時候,任何可見層的單品都要保證露出來不會顯得醜陋、或者和其他單品格格不入。這是疊穿的基礎,也是核心。
【注意內外的呼應】
在疊穿時,要注意每一個可見層之間的呼應,要讓每一個可見層擁有亮相的機會,要學會雨露均沾,下面舉一個例子,大家看一下:
見層的互相堆疊才能產生,所以我們日常在穿衣服的時候,儘量避免一件單品遮蓋住其他單品,這樣的做法其實和身披一床被子的效果差不多,整體搭配會顯得格外平淡。
這個小技巧其實在日常的穿搭中非常常見,比如:
為什麼一件襯衫還要加一件小馬甲呢?
為什麼圓領毛衫還要穿一件襯衫打底呢?
為什麼會流行內長外短的穿法呢?
為什麼會有假兩件的單品出現呢?
其實這些都是運用了這個小技巧,來增添整體搭配的層次感。
【在顏色上花點功夫】
掌握了上面的兩個小技巧,我們其實就可以在現有衣服的基礎上,進行不一樣的穿搭嘗試了。剛開始可能會有些難度,或者會有些不適應,這很正常,畢竟每一次蛻變都是捎帶不適感的。
如果上面的兩個小技巧已經掌握了,那麼我們可以在色彩上玩出一些屬於自己的風格。因為篇幅原因,這裡只講兩個色彩運用技巧:
①同色系搭配。
同色系,顧名思義,就是屬於同一種色系的各種顏色,比如:淺藍、寶藍、藏藍等都屬於藍色系,那麼這種同色系搭配在疊穿時應該怎樣運用呢?
大家不難發現,同色系搭配的訣竅,其實遵循由淺至深,或由深至淺的順序,每一個可視層有對比、有反差即可。
②對比色。
如果你不喜歡同色系穿搭,對黑白灰也感到無感,那麼不妨試一試這種反差色搭配。
再開始講穿搭之前,我覺得很有必要科普一下什麼是反差色:
在色相環上相對的顏色即為對比色,比如:紅和綠、紫和黃等等,反差色在一起會有很強的排斥感。
那這樣排斥感很強的顏色我們要怎麼搭配呢?
它的訣竅就是講這些作為整體服裝的點綴色,我們就拿紅配綠來舉例:
我們會發現,雖然紅和綠屬於對比色,但是紅色的可見層只佔到了全身搭配的10%以內,所以並不會造成強烈的排斥感,相反還多了一些個人的審美和風格在裡面。
就顏色搭配來說,其實是非常考驗一個人審美和駕馭能力的,黑白灰的搭配是最簡單的,如果怕冒險,可以嘗試由深至淺或者由淺至深的黑白灰搭配,雖然沒有那麼強烈的個人色彩,但確實是最保險的色彩搭配方案。
【注意每一層單品的搭配順序】
①就版型而言:
從內到外應該是從曲線感(如T恤)過渡到直線感(夾克)。我們不妨腦補一下,如果將這個順序倒過來會有什麼畫面出現?內搭穿了一件夾克,外面套了一件襯衫,襯衫的外面又套了一件T恤?
②就面料而言:
從內到外是從柔軟過渡到硬挺。這樣一個是為了我們穿著的舒適性,另一個是為了提升整體穿搭的輪廓感,硬挺的面料做出來的衣服,直線感就會很強,能夠顯得男人更加挺拔有型。
學會了麼?
2.「整潔法則」
對比上面的穿搭方法,可能有些人會覺得麻煩、花裡胡哨,自己可能更加喜歡簡簡單單、乾乾淨淨的搭配方案,那麼下面這種方法就要認真的看了!
對於年輕人來說,「整潔」的外觀就是乾淨利落的款式和版型,它能讓我們看起來整潔又精緻,或者透露出來一些復古情懷。那麼這種方式就要遵循「規則」,按照傳統的搭配法則來搭配自己的服裝。
就搭配技巧來講,可能不需要花太多的精力,但是要在服裝單品上多下功夫,因為下面還有很多乾貨要講,關於年輕人需要哪些單品的詳細文章,我貼出來,有需要的可以參考:
可能你會覺得,這樣的穿著會不會和通勤的服裝沒有太大的差別,這時候就要求我們在顏色、款式、配飾上增添一些自己的風格,這樣才不會讓人感覺我們只有工作服,同時我們的個性也能很自然的彰顯。
在穿搭的過程中,我總結了一些雷區,分享給大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①大logo!
如果你不是刻意想炫耀什麼,或者想通過這些logo獲得心理上的優越感,那麼儘量避免那些印有大logo的單品,可能這樣的單品真的很帥,但是大街上的暴發戶和faker真的也不少。
②不要將背心/打底穿在外面或者露出來。
這種貼身穿的單品,除非是在家裡,否則輕易不要讓它們漏出來,因為這樣的單品真的不帥,如果你的身材很好,那還可以理解,但是如果身材不好,還仍然這樣做,那麼很容易讓人產生「油膩」感,一旦這樣的印象標籤貼在身上,那風格、整潔等都被人拋在腦後了。
③牛仔衣和牛仔褲不要同時穿。
不信的話,可以自己腦補一下,上下身都是牛仔面料,會是一種什麼感覺,不僅讓人感覺悶得喘不上氣,同時也會給大家塑造一種濃濃的「工作服」的既視感,和放牛放羊的印象沒差。
④黑色西裝。
我們在選擇西裝的時候,千萬不要盲目的選擇黑色西裝,因為黑色的西裝並不會讓你顯得很帥,同時寓意也不太好,黑色的西裝在西方都是參加葬禮、出殯時穿的衣服。試想你穿著件黑色西裝去別人家拜訪,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場景?
除此之外,我們的休閒搭配,還要參考我們的生活環境來做選擇,比方說我們身邊的朋友都是職場人,那麼我們就要避免穿的太過於嘻哈,隨性而顯得格格不入;如果我們身邊的人都是搞樂隊的,那麼我們在選擇休閒裝的時候,也不要穿的太過於刻板。處於這個20-29歲的年齡段,可能正在為未來而埋頭苦幹,但是千萬不要忽視對自己的形象投資,因為好的形象也是優秀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