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微信支付成長計劃刷臉專場活動上,微信支付公布了諸多其刷臉支付產品信息及未來戰略規劃,那麼就一起來看看重點吧。
刷臉支付的數據及整體情況
對於行業比較關心的微信刷臉支付市場情況,微信支付透露了一些數據。(詳情點擊:刷臉支付正在回暖,微信支付:刷臉設備今年至少翻倍)
微信支付表示,刷臉支付設備整體市場2019年比2018年增長了12倍,儘管受到疫情影響,但刷臉支付市場正在復甦。根據微信支付數據,截止至2020年6月,刷臉支付設備相比2019年12月增長了70%。刷臉支付設備在行業場景應用增長速度也非常快,2020年6月與2019年同期相比,其中大屏自助設備增長1倍,自動售貨機增長2倍,桌面收銀設備增長10倍。
2020年3-6月,微信刷臉支付月活躍用戶月環比增長超40%,月復購率為37%,新增用戶月環比達32%以上。5月份疫情得到控制後,整個刷臉支付加速。單臺「青蛙」設備在3個月內可覆蓋到3000人左右,刷臉支付佔比在16%-20%,而在自助設備中,刷臉支付佔比更是高達40%。地域分布上,二三線城市的刷臉支付發生比率要更高。
軟體:提升體驗、免尾號、小程序、支付分
微信刷臉支付在體驗上有所提升。
一是秒級識別響應。在確保人臉識別精度的前提下,微信支付團隊聯合騰訊優圖實驗室讓刷臉過程實現「秒級」響應。
二是免輸11位手機號能力的提升,也就是常客刷臉支付體驗。刷臉支付常客免輸入或者僅輸入後4位手機號的能力正在灰度測試,並逐步開放中;老用戶跨城市、跨設備免輸11位手機號也在逐步開放中。
另外,為提升了刷臉支付對會員營銷的便捷度,微信支付提供了「免開發」的刷臉會員組件。
一是,在支付前就引導消費者開通會員。通過支付前引導開卡、一鍵開卡、開卡有禮等一系列動作,提升用戶的會員開通意願和便捷度。一鍵開卡所涉及的免輸入信息包括用戶的姓名、性別、生日、手機號。
二是,刷臉識別會員及一鍵支付。在用戶註冊會員以後,只要刷臉就可以快速識別會員,並享受會員優惠。
三是,默認關注公眾號能力和小程序推薦。在用戶會員支付之後,默認勾選關注公眾號功能,與此同時,商家的小程序也會在微信App最近使用的小程序列表當中。此外微信支付也特別強調,如果在商戶A用戶會員支付去掉了默認關注公眾號勾選,但是在商戶B會員支付時仍然會默認勾選關注公眾號,不同商戶不同操作。
支付分開始應用於刷臉。今年6月初,微信支付宣布支付分全面上線,彼時已經支持1000+場景。而現在,微信支付也將支付分應用在刷臉支付當中。
據介紹,無人售貨類刷臉支付設備已經可以刷臉開通支付分,擁有先享後付、攔截高風險客戶、自動追繳免壞帳等能力。
開放小程序能力。微信刷臉支付設備已經開始可以運行小程序,為商戶提供連接微信、連接線上線下場景、適用各類場景等能力。
對於商戶來說,刷臉支付設備支持微信小程序的想像空間比較大,獲得用戶信息授權、加群、加導購好友等,如此提升了商戶在刷臉支付設備上的可定製能力和服務。
硬體:加配件、流程化、標準化
在硬體方面,微信刷臉支付設備及生態也做了較大的改變。
首先是,規範化硬體接入的流程。設備廠商的刷臉支付設備接入微信支付官方分成5個步奏,分別是申請入駐、樣機生產、小批量生產、大批量生產及落地。其中,申請入駐增加了企業信息的提交;樣機生產環節增加了軟/硬體設備預檢測;小批量生產環節增加了第三方機構送檢。
值得一提的是,刷臉支付設備除了需要過指定實驗室(凱爾實驗室)的檢測,微信支付還在關注其他標準,如檢測標準、資質標準、國家標準等。總之,設備廠商有足夠多的過檢信息,都是官方推薦的加分項。此外,在拆機檢測方面,微信支付也有所簡化。
其次,攝像頭有新增。在此之前,微信刷臉支付設備的攝像頭由華捷艾米獨家提供,而現在增加了瑞芯微。現在已經有4款3D結構光攝像頭,分別是華捷A100E、華捷A200豎版、瑞芯微R205、瑞芯微R201。此外,行動支付網從微信支付的刷臉支付官方網站上了解到,另一款TOF攝像頭也在官方推薦之列,是為PICO(北京小鳥看看科技有限公司)的DCAM305。
此外,識別體驗有所提升,對於在暗光、臨街等場景中的識別率有所提高,攝像頭成本有所下降。
在活動上,微信支付還宣布推出兩款官方公板,基於高通晶片用於團餐機公板的SDM450,以及基於MTK晶片用於類青蛙公板的MT8788。
整體來看,目前由微信支付合作夥伴提供的刷臉支付設備分成六大類,分別是青蛙類設備、雙屏收銀機、無人零售、自助收銀機、團餐機設備、創新類設備。
此外,在場景拓展上,微信支付還將聚焦KA商戶的拓展。例如,目前肯德基已經有900多臺自助點餐機支持微信刷臉支付,未來將在2-3個月內,所有有自助點餐機的門店都將上線。
微信支付也在規範與服務商的合作流程,完善合作流程線上化。建立更加完善的設備商管理體系,包括廠商身份驗證、TID物聯網設備認證、設備驗收強校驗、設備診斷等。
總的來說,微信支付對刷臉支付設備從硬體上提升體驗,擴大官方配件的可選範圍,規範硬體服務商的管理,完善相關合作流程。一切趨向於標準化、流程化,讓微信刷臉支付生態顯得沒那麼「亂」。
微信刷臉支付「這半年」
在本次活動中,多位講師提及了「這半年」,一方面是疫情的確影響了刷臉支付的發展;另一方面是在市場凍結的前提下,微信支付開始沉下心來梳理自身生態、拓展軟硬體能力、思考場景需求。
業界普遍認為,微信刷臉支付推廣情況與友商支付寶存在半年到1年的差距,而疫情似乎正好縮短了這一差距。例如本次發布常客免輸11位手機號的能力,2019年支付寶的「蜻蜓」刷臉支付設備就已經大規模應用,而今微信支付算是追平體驗差距。
此外,微信支付仍然在發揮自身社交屬性優勢,例如小程序應用、默認關注公眾號,這或是能夠提升自身刷臉支付競爭力較好的切入點。
總之,這半年,微信刷臉支付完成了一次蛻變,接下來就看疫情影響逐漸褪去之後,市場表現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