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眾、個性化產品如何快速引爆?

2020-12-14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語:小眾文化相對於大眾文化來說,它是非常有個性的,在生活中小眾產品其實並不常見,那商家如何做到讓個性化產品找到自己的社群?本文作者介紹了如何讓小眾產品快速引爆,希望看後對你有所幫助。

一、什麼是引爆?

引爆是個密度問題。

在麵粉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粉塵。這些粉塵懸浮於空中,達到很高的濃度時,比方說每立方米空氣中含量達到9.7克時,一旦遇到火星、火弧或適當的溫度,瞬間就會燃燒起來,形成猛烈的爆炸,其威力不亞於炸彈。

這裡,9.7克/立方米就是引爆的臨界點。

商業引爆,同樣存在著臨界點;臨界點是個密度(濃度、溫度)問題。

品牌的引爆也是如此。

比如,某個品牌知名度是1%,不會引爆;

假設,知名度達到30%時,就可能引爆;

這裡,30%就是臨界點;達到臨界點,就會從量變到質變;量變的積累,投入大,周期長;達到臨界點,就會引爆。

爆,意思是猛然炸裂或迸出;表現為:

營銷工作,其實就是期待引爆的那一個刻;

引爆前是「填坑」,沒有引爆,坑就像個無底洞。

引爆,意味著坑填滿了,剩下的全是收益。

引爆,是一個營銷周期的結束。

引爆前,投入大於產出;

引爆後,產出大於投入;

凡是沒有引爆的市場,都是需要持續投入的市場;引爆後,就可以「以戰養戰」,滾動發展。

二、個性化是低密度

如果說引爆是達到臨界點密度的話,那麼,個性化產品恰恰是低密度的。但個性化恰恰又是趨勢。

寶潔經過近幾年的震蕩,總結出一條規律:

大眾消費時代,最稀缺的是品牌;消費分級時代,最稀缺的是個性。在個性化產品中,「營銷密度」是跨不過去的概念。

個性化產品是小眾,小眾又要達到營銷密度,這是一個矛盾的話題。

什麼是個性化?

個性化不是差異化,也不是銷量比較小的大眾,而是人格化。

個性與性格、人格是同義詞;不是有特點,而是特點是人格化。

IP這個詞是從動漫衍生來的,動漫就是人格化的(哪怕是動物,也是人格化的)。

一個產品在功能上有差異,這不叫個性,這是差異化,或者是大眾化的邊緣產品,也可以稱為銷量較小的大眾產品。

把銷量小的產品等同於小眾和個性,把個性當作大眾的邊緣,這是錯的。

差異化是物化概念,是物理性特徵;個性化是從人出發的概念,是人格化。

消費分級時代,個性化的產品往往會成為首選。它的傳播勢能更高,它是少數人的最愛,少數人的最愛才是小眾。

個性不代表銷量小,小眾也不代表銷量小,個性化的產品跨界成功,銷量可能比大眾產品還要大。

三、個性化的營銷路徑

個性化產品有獨特的營銷路徑。從小眾聚集的場所開始,找到小眾營銷的精準的路徑。

小眾營銷精準的路徑從哪?

一是社群,人以群分,小眾一定是因為個性相似聚集在一起;二是垂直平臺,比如女性的平臺;粉絲研究院的發起人丁丁老師,做了一款玫瑰汾酒,從字面看就知道是一個女性化的產品;玫瑰汾酒這個產品一定是小眾,而且是有個性的。

在這裡要觀察兩個問題:

一是產品的個性化夠不夠明顯,如果僅僅是一個針對女性的產品,而不是個性化產品,做起來就比較難;二是如果通過女性的平臺,找到女性消費者,那麼我們會說它在平臺裡,或者在這個社群裡的消費者是高密度的。從大眾來講,喝酒的女性本來就少,在大眾肯定是低密度的。

所以營銷路徑就一定要找到小眾聚集的平臺,或者是社群;在小眾聚集的圈子裡形成密度。所以,密度是個相對概念。

四、個性產品如何達到營銷密度?

精釀啤酒是個小眾產品,但凡精釀,規模都不大。

如果按傳統的鋪貨率做市場,根本做不出營銷密度。

優布勞啤酒,在地級市找到了200個「鐵粉」;

按照粉絲傳播的「1990原理」,一個鐵粉影響9個粉絲,9個粉絲影響90個普通消費者。

那麼,200個鐵粉就可以影響20000個消費者;在一個地級市,就有足夠的密度了。

有了這樣的密度,就可以設立5個以上配送站,並保證下單後5分鐘內把鮮啤送到指定地點。

有了市場密度,就有了服務密度。

個性化產品,如果採用大眾媒體的傳播方式,也許總的受眾不少,但在目標消費群的密度並不高。

因此,個性化產品一定要精準傳播,並在特定目標群內形成足夠大的密度。

第一:要藉助精準的平臺傳播

精準的平臺,比如社群、自媒體、垂直平臺等;

精準平臺:

一定要有影響力的傳播發起者;比如自媒體、意見領袖(KOL)、鐵粉、行業IP、本地化的IP;他們有傳播性。是要有足夠的數量,比如前面講的200個鐵粉,就是發起者數量;這是必備條件。第二:要有足夠的認知強度

傳播的滲透力有兩個影響因素:

最強認知是什麼?是體驗、場景、參與感。

李渡白酒把他們的體驗模式稱為「沉浸式體驗」,就是這種體驗模式產生的認知度最強,我稱之為深體驗、強認知、高傳播。

個性化產品,認知強度比認知密度還要重要;越是個性化產品,越是高端產品,越需要通過體驗的方式形成強認知。

「人貨場」中,場就是場景,場景設計就是為了增強體驗產生強認知的。

第三:即使在小眾社群和垂直平臺,仍然要聚焦

在中國,任何一個小眾都足夠大,能不能聚焦於區域,在小眾裡再來切塊,形成更高的認知密度,把一個區域迅速做透,形成正向循環。

五、直覺在專業的對立面

與密度對立的概念叫稀釋。稀釋就是密度越來越低。

如果一個小企業,又是個性化產品,在哪個地方都想做市場,那麼最後資源和市場一定都被稀釋掉了。

市場越來越稀釋,濃度越來越低,離引爆的臨界點就越來越遠。

有一個歷史故事:

霍去病徵伐匈奴,打了勝仗,皇上賜十壇美酒;但霍去病有20萬大軍,他想到一個好辦法——把美酒倒在泉水裡,然後與士兵開懷暢飲。

十壇酒倒在泉水裡,這叫稀釋;稀缺了,濃度越低,越沒酒味。雖然這個故事,另有其意。

營銷的很多做法,就是資源稀釋的過程。

比如:

200個鐵粉,分散在全國,就沒有密度。

但是,中小企業的個性化產品,經常進入稀釋過程;只要市場被稀釋掉以後,就更難達到營銷密度了。營銷一定要遵循專業的做法,專業就是要在短期內迅速達到足夠的營銷密度;

所以個性化產品的營銷密度,本身就隱含了一個矛盾,個性化產品是沒有密度的,但我們一定要達到營銷密度才能成功。

#特邀作者#

現任鄭州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北京大學EMBA課程主講導師,《銷售與市場》雜誌社副總編,清華大學MBA、中國人民大學MBA特聘客座教授。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亞文化領域越發的重要,品牌主應該如何深耕小眾文化
    在今天這一個多樣化需求泛濫的時代下我們可以看到,細分的小眾文化在整體社會以及營銷全中頻頻出現,無論是漢服、ACG、電競等亞文化頻頻爆出,每個亞文化領域的圈層正在快速擴大,組成了一種看似獨立的一個個體圈層卻又相互交集的泛圈層文化,並且在快速籠絡一批大量的忠實粉絲群體的同時也給相關的衍生品牌帶來了豐厚的利益。
  • 如何滿足Z世代個性化抗衰需求?新銳國貨品牌Haa用產品來回答
    如何滿足Z世代個性化抗衰需求?新銳國貨品牌Haa用產品來回答市場信息網   2020-10-19 17:14:27   來源: 中國資訊網   評論:   隨著人們對健康、美的不斷追求,「抗衰」需求與日俱增,2020年是國內美業抗衰需求增長最為迅猛的一年。
  • 中國消費者是個性化還是被個性化消費
    整體來說這幾代人都是接觸西方文化長大的,對於新鮮事物的接受度非常高,隨著物質的逐漸豐盈直到完全過剩,個性化需求也就開始產生。  然而在中國,其實所謂的個性化也是一個相當大的當量,實在是人口太多,市場太大,很難說到底有多個性化。
  • 如何將活動快速引爆?創享互動分享了三個步驟!
    然而當下信息過載,碎片時代的到來,讓活動"快速引爆,持續吸睛"的難度越來越大,像以往那種輕易就能"一炮而紅"並能夠"永葆青春"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那麼,在當前的環境下,我們如何才能快速引爆自己的活動,並讓活動持續保持熱度呢?創享互動小編總結了幾個要點。
  • 藝術、娛樂與商業完美融合,盲盒引爆潮玩市場,從小眾走向大眾
    早期的潮玩普遍具有強烈的設計感、美感與文化氣息,具備較強的藝術品特性,通常被小眾群體用作展示與收藏,具備極強的收藏價值與投資價值,更貼近於藝術品。 盲盒是潮玩的一個細分類型,它將潮玩與IP、特定藝術家綁定,將其製成外包裝一致、內部款式不一的盲盒,它一般擁有8-12個常規款造型+1個隱藏款造型,消費者拆封前的神秘感,與拆封后抽到心儀產品的驚喜,更增添了復購的樂趣。
  • 「牆外」小眾美妝產品如何成功在「牆內」圈錢
    和化妝品巨頭相比,小眾產品沒有大型的營銷活動,也沒有廣泛的粉絲用戶基礎,但恰恰是這樣的品牌卻在中國美妝行業裡形成了個性化的代表社交媒體去中心化的傳播,以及強大的帶貨能力,為質量不錯的小眾美妝品牌創造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 「小眾」產品商家不能忽悠大眾
    有些產品只為特定的人群定製,這樣的產品稱被為「小眾」產品。雖然很少賺大錢,但因為「小眾」產品更加注重個性、注重細節,反而能充分滿足特定客戶的需求,贏得穩定、可觀的市場份額。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愛好也更加多元,很多「小眾」產品有了相對穩定的市場,這也催生越來越多的商家生產更多「小眾」產品。「雙十一」剛過,不少人買了時下流行的「小眾奶」。
  • 小眾品牌強勢崛起,BY年輕化大會如何打造國潮新品
    年輕一代喜歡新鮮、愛好創新、對審美有著極高的要求、對社交及消費情緒有更多的訴求,他們自信、時尚、充滿創意,而他們也逐漸成為市場消費的主力軍,這就決定了消費市場必須迎合這一變化,從根本上創造出適合新消費者的年輕化品牌與產品。
  • 你的品牌如何引爆?
    來源:東獅商學院(dongshiedu)星巴克的「貓抓杯」火了,從一個小眾產品,到社會化熱點,在抖音上以「貓」為載體的內容很火,在各種社會化平臺上,以「萌」為亮點的產品、內容關注度很高,究其原因是抓住了產品與用戶的共鳴點,另外本身星巴克杯子購買人群就很聚焦,特定節日、活動都有定製杯,我曾在一個星巴克咖啡店觀察,有人一次買多個,一小時買杯子的人群和咖啡的人群幾乎相當。
  • 看eBrace如何引領舌側牙套潮流
    業內有一極客型產品發燒友,也曾做過預判:「牙套一定走向隱形,但不代表走向透明。」舌側矯正因對醫生技術要求高、客單價高,市場規模自然也難以與【透明牙套】抗衡。因此在【透明牙套】「話語權」上升的市場上,業內公認其為「小眾」產品。
  • 2017年輕博客產品排行榜TOP5
    微博在原有博客的產品形態之上,將內容發布限定在140字之內,產生了全新的產品,實現了信息的高速流動,一舉引爆,成為UGC模式的一個大眾化社交媒體。正值微博高速發展的時刻,一種介於博客與微博之間的另一種產品——輕博客應運而生。
  • 產品汪如何向女票解釋——淘寶push的個性化推薦
    個性化推薦是根據用戶的興趣和行為特徵,來推送出用戶喜歡的東西。那麼,這個個性化推薦是怎麼做到的呢?其中包括哪些內容呢?四、push個性化推薦的衡量指標那麼當我們為用戶推薦商品之後,如何來看我們的推薦效果呢,這裡就需要有衡量的指標。短期來看是push拉新數量,和拉新貢獻度。長期來看,是從推送,點擊,到達,瀏覽,加購,下單,支付,復購整個鏈條來提高,為最後的GMV負責。
  • 百年品牌美津濃在中國如何走出「小眾品牌」的藩籬?
    在中國,美津濃極具匠心的產品同樣頗受消費者歡迎。但是,由於它過於精於專業運動領域的產品研發,在市場營銷和渠道拓展上較為保守,導致在消費者市場中被貼上了「小眾品牌」的標籤。在外界看來,面對認知度的難題,美津濃想要摘掉「小眾品牌」標籤實則任重道遠。 不過,在面對日趨蓬勃的中國體育用品市場,美津濃決定「轉身」迎接變化。
  • 1001支心願牙刷引爆微博,看usmile如何與現代消費者搭建有效對話
    在天貓銷量上,甚至超越了來自歐美傳統巨頭歐樂B,緊追飛利浦,在今年雙十一更是成為了國內首個突破億元銷量的電動牙刷品牌,這麼短的時間,usmile是如何獲得眾多消費者青睞的,我們從本次雙11活動話題出發,帶你逐一拆解usmile快速成長的秘密。以「情感」為鑰匙,「深」入消費者內心信息化時代,人們的情感聯絡反而不如網際網路未普及時期。
  • 誰在推動小眾護膚這一盤 「大棋」?
    這也是一群中國最早期的小眾護膚品愛好者。 怎麼界定小眾護膚?張瑤這樣解釋:「在國內,小眾護膚品牌區別於主流渠道,沒有大量的資金營銷,沒有廣泛的用戶基礎,但產品使用感和功效過硬,性價比高且口耳相傳,受到不少高知人群的追捧,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成分黨』推崇的功效性產品、芳療品牌和美容院線產品。」
  • 小眾產品不存在競爭
    小眾產品,其實是充滿情懷以及重視小眾群體感受的存在。也許我們會擔心它因壁壘不夠,導致被大廠收割,初心不復。但筆者認為大廠產品與小眾產品本不是同一類東西,二者並無存在競爭關係,也無需競爭。如果某個大廠音頻APP,同意上線了一個類似的欄目,他們如何有實力去競爭呢?我們都知道,這樣的聲音,其實很容易被複製的。你能用上的最好錄音設備,我會比你貴10倍。你能投入的錄音團隊,我可以僱傭更大更專業的團隊來做同樣的事情。我們討論了一陣,忽然明白,這些思考都是局外人的意淫而已。
  • 數位化賦能,一雙鞋也能個性化定製
    惠東縣吉隆鎮就有這樣一家鞋企,通過數位化轉型升級,打造個性化定製工廠,一雙鞋也可以個性化定製。個性化定製如何實現,將給鞋企帶來哪些變化,難在哪裡,未來又將如何發展?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實地走訪了惠州市速造鞋業有限公司。
  • 好產品要有這些特點,選對藍海產品快速打爆產品
    原標題:好產品要有這些特點,選對藍海產品快速打爆產品我們作為一個買家在淘寶購物時,通過關鍵詞搜索到自己想要買的產品,然後通過貨比最終確定自己需要的。其中貨比很多的時候是比較款式,尤其是服裝類目至關重要。這就是款式的重要性,選對了一個款式,你的淘寶之路就成功了一半。款式沒問題,後續的操作會簡單很多。那麼怎麼選擇客戶喜歡的款式呢?
  • 用過這10個日韓小眾美妝品牌,證明你很有品位
    這幾年美妝品牌的發展越來越個性化,簡約成了很多品牌在追求的一個時尚風格,小眾也成為大家越來越追捧的一種標籤,可能跟自己平時的工作有關係,我平時很喜歡看美妝時尚類的資訊,當然也很喜歡嘗試各種新奇特的美妝品,今天給大家盤點10個讓人感覺很美好的日韓小眾美妝品牌,看起來就很美好的那種~
  • 小眾產品如何運營:文玩電商用戶的價值考究
    編輯導讀:不管是從前還是現在,文玩都是小眾的一個行業,但是用戶粘性高,交易額大。隨著近幾年網際網路和基礎設施的快速發展,文玩行業發生了哪些變化?本文將從文玩電商運營的角度出發,進行兩個方面的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