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為什麼國師能求雨,這不是龍王的工作嗎?

2020-12-13 澎湃新聞

原創 柏舟 國家人文歷史

本 文 約 3850 字

閱 讀 需 要 10 min

談起《西遊記》中車遲國的故事,很多人都記憶猶新。我們前兩天剛剛講過車遲國中三位「國師」有些冤枉的事兒,今天,我們又發現了因一個問題——當年大旱,道教徒虎力大仙為何能求雨成功?在西遊世界裡,降雨不是龍王負責的嗎?《西遊記》裡的降雨程序到底如何?

86版《西遊記》截圖,虎力大仙求雨

西遊世界的降雨程序

在《西遊記》裡,降雨有著嚴格的程序。

首先,玉皇大帝降旨下雨,沒有他的批准,任何人也不能自作主張。東海龍王曾對孫悟空說:

「我雖司雨,不敢擅專,須得玉帝旨意,吩咐在那地方,要幾尺幾寸,甚麼時辰起住,還要三官舉筆,太乙移文。會令了雷公電母,風伯雲童俗語云,龍無雲而不行哩。」

也就是說,玉帝要先口頭示意,然後由秘書班子撰寫諭旨,「太乙」再將寫好的諭旨發給專門司雨的部門——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府。這很像是明清兩朝的決策體制,皇帝下達命令,再由內閣或是軍機處來草擬諭旨,諭旨經皇帝過目、同意後,再下發執行。

86版《西遊記》截圖,玉皇大帝

然後,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按照諭旨分配工作。這位天尊是南極長生大帝的化身,也是雷部的最高天神,道教徒多簡稱其為「雷祖」「普化天尊」,又號「九天貞明大聖」,手捧金光如意,總司五雷,恩被十方,德潤萬物,是雷霆主宰。

道教以雷為尊,基本上所有的成名法術都與雷有著密切聯繫,渡劫需要渡的就是天雷,雷祖至剛至陽,主要負責天之災福,掌物掌人,司生司殺,並且還號令雷霆,由此可見雷祖的地位。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府下面有四個部分,分別是雷部、風部、雲部、雨部。

雷部官將包括雷公和電母,一個負責打雷,一個負責閃電,二人上頭還有指引者鄧辛張陶諸位天君;

86版《西遊記》截圖,雷公電母

風部官將包括風婆婆和巽二郎,一個負責捻住布袋,一個負責口繩的札與開;

雲部官將包括推雲童子和布霧郎君;

雨部官將則包括四海八河的諸位龍王,不過,下雨時龍王沒必要全部到齊。

86版《西遊記》截圖,東海龍王與孫悟空

龍王因為不在天上上班,所以當有下雨任務時,都是天尊派人來傳達玉帝的指示,例如《西遊記》第九回,涇河龍王正在逛街時,突然之間,電光火石,半空之間出現一位金衣力士,手擎玉帝敕旨,慌的龍王整衣端肅,焚香接旨,上書「敕命八河總,驅雷掣電行;明朝施雨澤,普濟長安城。」

由此可見,下雨需要四個部分的神仙一起出動,相互配合,才能下一場符合標準的雨。例如《西遊記》第87回,天尊「差鄧辛張陶帥領閃電娘子,即隨大聖下降鳳仙郡聲雷」,玉帝下旨「著風部、雲部、雨部,各遵號令,去下方,按鳳仙郡界,即於今日今時,聲雷布雲,降雨三尺零四十二點。」「四部者,乃雨部、雷部、雲部、風部,只見那龍王顯象,雷將舒身,雲童出現」。大家都到齊了,才能開工。

為什麼下雨這件看起來難度並不高的事,需要玉帝的聖旨?

下雨颳風是關係民生的重大事件,古代社會,百姓都求個風調雨順。如果凡間民不聊生,誰還會給神仙供奉?如果凡間的供奉少了,將直接關乎到神仙們的生死存亡。

那麼,既然降雨是如此嚴肅之事,為什麼車遲國一個小小的國師就能求到雨?

申請降雨的憑證

我們來看這位國師如何求雨。

虎力大仙對孫悟空說:

「這一上壇,只看我的令牌為號:一聲令牌響風來,二聲響雲起,三聲響雷閃齊鳴,四聲響雨至,五聲響雲散雨收。」

悟空自認為與龍王特別熟,便一口答應。這裡也能看出,孫悟空對於降雨流程並不熟悉,以為降雨就是龍王說了算。

虎力大仙走上高臺立定,手執寶劍,念聲咒語,將一道符在燭上燒了。那上面乒的一聲令牌響,只見那半空裡,悠悠的風色飄來。豬八戒口中念道:「不好了!不好了!這道士果然有本事!令牌響了一下,果然就颳風。」悟空道:「兄弟悄悄的,你們再莫與我說話,只管護持師父,等我幹事去來。」

孫悟空變出了元神,趕到半空中,看見風婆婆和巽二郎正在放風。接著那道士又執令牌,燒了符檄,撲的又打了一下,只見那空中雲霧遮滿。再一令牌打將下去,只見那南天門裡,鄧天君領著雷公電母到當空。虎力大仙愈加忙活,又添香、燒符、念咒、打下令牌;這時半空中,又有四海龍王,一齊擁至。

孫悟空趕忙上去問這幾位神仙是怎麼回事,鄧天君回答:「那道士五雷法是個真的。他發了文書,燒了文檄,驚動玉帝,玉帝擲下旨意,徑至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府下。我等奉旨前來,助雷電下雨。」

86版《西遊記》截圖,車遲國的羊力大仙、鹿力大仙和虎力大仙

由此可見,第一,虎力大仙的求雨程序是合法的,即用五雷法,將自己的求雨申請遞到玉帝手中;第二,玉帝下旨降雨後,走的還是規定流程。所以孫悟空質問降雨的眾神:「我保唐僧西天取經,路過這車遲國與三位妖道鬥法。你們不助我,反而助那妖道,是何居心?」

其實這種指責是不對的,眾神聽的並非國師的命令,而是玉帝的諭旨。

問題在於,五雷法究竟是什麼?是不是任何人會五雷法,就能夠申請降雨?

五雷法,又稱五雷正法、五雷天心正法、掌心雷、五雷掌等,是道教中的符咒,起源於古代民眾對雷神的崇拜,在宋代開始普遍流行起來。之所以叫「五雷法」,是因雷公有兄弟五人,所以才這麼叫。不過,五雷法的創始者另有其人,通常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由神宵派祖師張天師所創,一種說法是雷部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的秘法。這兩種說法最終都歸屬於太上三清,張天師是太上老君的徒孫,雷聲普化天尊則是通天教主的門人。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裡說,要對「不忠君王,不孝父母,不敬師長」的人,可以用五雷法來剷除這樣的壞人。這種剷除的方法不僅針對壞人的肉體,而是「先斬其神,後勘其形,以致勘形震屍,使之崩裂」,殺得很徹底。

看來,五雷法是一種威力相當巨大的殺招。可是,這個殺招跟申請降雨又有什麼關係?

合理的推斷應該是,這個殺招既然是道教頂級神仙太上三清——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太上老君的專利發明,那麼所有會五雷法的人,都應該是得到太上三清的認可。降雨,本來只是一項按部就班的工作,按照人間的四時運行、地理位置等因素來安排,規律性很強,基本上很少會有什麼大的變動。不過,人間總會不時出現旱災之類的情況,需要臨時增加降雨,因此就會允許一部分凡人來申請降雨。但是,申請降雨的權力不能任何人都有,它必須有一定的門檻,不然會導致各種濫用申請的事情發生。

太上三清畫像

五雷法是太上三清的專利,而太上三清的地位又高於玉皇大帝,那麼,玉皇大帝有可能是聽從了三清的建議,將五雷法作為凡間申請降雨的憑證。最關鍵的是,五雷法的準入門檻很高,一般人根本不會,可以有效限制申請的人數。孫悟空就是因為不會五雷法,所以只能用暴力威脅的方式來幹涉雷公電母等神仙的工作。

所以,車遲國的國師求雨,只要他會五雷法,就是合規的。車遲國過去經常乾旱,都是三位國師申請降雨,才維持了百姓的生產生活,一直風調雨順,沒有出過差錯,這就是玉帝為什麼會在接到虎力大仙的降雨申請後,立即就批准了。

結語

為什麼這三位國師會五雷法?他們不過是普通的妖怪而已啊。

虎力大仙曾說,他自幼在終南山學藝;鹿力大仙說,自幼在小茅山學習法術;羊力大仙雖沒有自報家門,不過也差不了多少。可以肯定的是,這三位在學藝之時是受到了高人指點,才學會了五雷法。

他們都是太上三清的忠實信徒,經常去三清觀焚香磕頭、供奉祭品。孫悟空曾說:「這城裡果有一座三清觀。觀裡道士們修蘸,三清殿上有許多供養:饅頭足有鬥大,燒果有五六十斤一個,襯飯無數,果品新鮮。」

唐僧師徒途徑車遲國時,看到佛教徒被迫害,非常憤怒。於是,孫悟空化作道徒打聽情況。到了車遲國後,孫悟空晚上帶著師兄弟三人去會一會三妖。來到三清殿,孫悟空帶師兄弟假扮三清,推倒三清石像至糞坑,偷吃供品,戲弄三妖,揚長而去。

孫悟空在推倒三清像前說了這樣一句話:「這上面坐的是甚麼菩薩?」

其實這是明知故問,三界之內,無論人神,沒有不認識太上三清的。更何況孫悟空還在同為道教神仙的菩提老祖那裡待了七八年,怎麼可能不知道三清?

新版《西遊記》截圖,車遲國三妖在三清觀

他是故意說給豬八戒聽的,豬八戒當初煉的就是太上老君獨門丹藥——九轉大還丹才神力大增,得到玉帝的覲見。可以說,太上老君對豬八戒是有恩德的。但此時豬八戒卻毫不猶豫地「把老君一嘴拱下去道:『老官兒,你也坐得彀了,讓我老豬坐坐。』八戒變做太上老君,行者變做元始天尊,沙僧變作靈寶道君。」

孫悟空和豬八戒都清楚,他們已經成為佛門中人,背後有如來佛祖撐腰,至於太上三清,誰還在乎?跟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比起來,三位國師對於太上三清的忠誠就顯得尤為可敬。可能也正是因為他們的這種態度,所以太上三清才默許他們一直使用五雷法。

然而,三位大仙卻將求雨的權力當成了自己的法力與唐僧師徒鬥法。他們忘了求雨的目的是為百姓,而不是為耀武揚威。或許,忘記自己的初心,才是他們喪命的根本原因。

參考文獻:

1、吳承恩《西遊記》

2、許仲琳《封神演義》

3、田浩然《〈封神演義〉與明清民間信仰——以雷神、瘟神、痘神、三皇神為研究中心》

4、鍾國發《道教神靈譜系簡論》

5、李遠國《神霄九帝與北極四聖考辯》

6、張星《四海龍王考論》

END

作者丨柏舟

編輯 | 詹茜卉

校對 | 古月

排版 | 李媛

原標題:《《西遊記》中為什麼一個國師就能求雨?這不是龍王的工作嗎?》

相關焦點

  • 網友朋友圈發龍王圖等雨 「龍王」遲重瑞:很有意思 希望大家雨天...
    在等待降雨前,不少網友在朋友圈發了被做成表情包的龍王圖「催雨」,一時間讓86版的《西遊記》再次走紅網絡。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此次被網友做成表情包的共有五個龍王。12日下午,《西遊記》中唐僧的扮演者遲重瑞告訴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他除了扮演唐僧外,劇中的井龍王也是由他扮演的。面對劇照被網友做成了表情包「催雨」一事,他覺得很有意思,也很感謝網友對《西遊記》的喜愛。
  • 閒談西遊:涇河龍王少下點雨便被砍,為何妖怪卻能隨意呼風喚雨?
    在《西遊記》中,有很多龍王,比如大家熟知的四海龍王。他們大部分都是天庭的神仙,主要負責降雨。其中有一位涇河龍王,負責長安城地區降雨事宜,因與袁守城打賭,改了下雨時辰,少了下雨點數,被玉帝下令砍了。有很多朋友好奇,涇河龍王只是少下了一點雨就被玉帝砍了,為何各路妖怪卻能呼風喚雨?
  • 西遊記潛規則:龍王私自改個雨點就是死罪,虎力大仙降雨卻沒事?
    當然,玉帝之所以同意,也是因為法師在求雨時答應了種種好處。這就相當於一場交易,凡間的帝王繳納多少的錢財,玉帝就會下多少的雨,但是有於天界和天庭不能直接交流,法師(像虎力大仙這樣的修仙者)就當上了「中間商」。
  • 西遊記中,閻王和龍王一起覲見玉帝,為什麼玉帝卻不讓閻王進殿
    西遊記中,龍王和閻王一起拜見玉帝,為什麼玉帝卻不讓閻王進殿 推薦語:封建社會時期,等級制度森嚴程度令人不寒而慄,等級制度又被稱之為「九流」,「九流」再被細分成「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
  • 虎力大仙為道教門徒,學正宗仙法,為啥求雨還敗給孫悟空?
    虎力大仙為道教門徒,學正宗仙法,為啥求雨還敗給孫悟空?《西遊記》中,仙與妖雖然聽起來大不相同,但其實沒有實質的差別。法術神通上都是一樣的,唯一的區別便是有無天庭的正式冊封,有冊封就會名列仙籍,就是名正言順的仙人。
  • 安嶽石窟發現明代龍王像,與《西遊記》中東海龍王驚人相似
    近日,一尊保存完好的明代東海龍王石刻造像在四川安嶽縣被發現。龍王信仰在中國延綿千年,其形象隨著《西遊記》小說特別是央視版電視劇的播出更是婦孺皆知,但在我國古代石窟中還從未發現過主尊供奉的東海龍王造像。這尊距今已有400年的道教石刻龍王呈老年帝王之相,體現明代宗教與民間信仰高度融合後形成的徹底民俗化、本土化的成熟的龍王形象,對於研究龍王信仰、明代服飾和雕塑以及民間活動等具有極高的價值。而其形象竟然也與央視版西遊記的東海龍王驚人相似。
  • 同為龍王,為何涇河龍王私自改雨被殺,東海龍王卻多次降雨沒事?
    《西遊記》中,東海龍王也曾幾次私自降雨,為何沒受到任何懲罰?同為龍王,為何涇河龍王私自改雨被殺,東海龍王卻多次降雨沒事?《西遊記》中,龍王是水中霸主,負責行雲布雨,普濟黎民,許多地方都有龍王廟。但龍王在天庭的地位卻不是很高,也許這和龍族的沒落有很大的關係。龍王雖有降雨之名,卻只是最終的執行者,根本決定不了哪裡下不下雨,一切還要聽玉帝旨意,龍王私自降雨更是重罪。
  • 《西遊記》探秘:孫悟空和哪吒大鬧東海,或藏東海龍王原型之謎?
    ……苻雄父子的大德足以讓世代百姓所頌揚,如果將他們這一脈帝王認定為《西遊記》故事中的東海龍王原型,也足能將《西遊記》故事中的孫悟空與東海龍王之間的關係用現實歷史故事給說圓滿了。東海龍宮現代人說起「東海」,自然是指東中國海,是指中國東部長江的長江口外的大片海域。
  • 中國神話中,勢力最強的龍王不是東海龍王敖廣,而是這一位
    在中國神話故事中絕對會有龍的存在,上古時期的應龍可以說是最強的龍了,不光多了兩雙翅膀,而且火焰是他的絕招,而這和西方神話中誕生的龍形象相符。華夏神話故事中,提起龍的時候,估計會想起東南西北四海龍王,他們的名字分別叫做敖廣,敖閏,敖欽,敖順。「西遊記」這部神話小說擁有非常濃的神話色彩,在小說中的幾回故事中,四海龍王就同時出現過,凡人站在一起的時候互相比較都是難免的,更何況是龍王呢?那在各位讀者心裡, 那個龍王的勢力和影響力是最大的呢?
  • 為何涇河龍王少下一點雨就要被砍頭?你看玉帝宴席吃的啥,就懂了
    怪不得涇河龍王少下一點雨就被天庭處死,你看玉帝宴會上吃的啥?郭沫若曾說:人妖顛倒是非淆,對敵慈悲對友刁。這一句古詩是郭沫若對《西遊記》中三打白骨精篇章的一句評價。最為典型的還是1986年版本的《西遊記》,永遠是中國觀眾心中的經典。既然有這麼多演繹版本,那麼人們對於《西遊記》中的很多情節,自然也會有深刻印象。就比如說,有一章節是講涇河龍王少下一點雨就被天庭除死了,這一細節暴露了大臣在執法的過程中必須要秉承著嚴謹的態度。那麼涇河龍王為什麼少下一點雨就會被天庭除死呢?這背後是不是有一種讓人感到人性缺失的緊張感?
  • 水能克火,為什麼龍王施雨卻滅不了紅孩兒的火?用藥不當害死人!
    這裡有一個梗,為什麼猴子不去找西海龍王敖順,偏偏捨近求遠去找敖廣?如果說鄰居比較熟關係走得近,也說得過去,更多的原因應該是欺負慣了,使著也順手吧。美猴王一個跟鬥蹦到東海,找到老龍王,求他幫忙叫齊四海龍王,帶上蝦兵蟹將,前來號山枯松澗助陣。結果呢?這龍王的雨降到三昧真火上,卻如同澆上油一樣越燒越旺了,最後燒得親愛的美猴王差點小辮子朝天。
  • 《西遊記》:為何妖怪可以呼風喚雨,涇河龍王缺了點數卻被殺頭?
    《西遊記》的第九回《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中,涇河龍王因為和袁守成打賭,發現袁守成算的下雨的時辰點數竟然和自己接到的聖旨分毫不差。私改了下雨的時辰點數,因而觸犯了天條,結果被魏徵在夢裡就把腦袋砍了。
  • 西遊記中的玉帝很無能?別再被電視劇誤導了,看看他的政治手腕吧
    各位讀者們,注意過這位小人物嗎?《西遊記》中的玉皇大帝在影視中被描述為沒有什麼大的本領,但是為什麼統領著各路神仙、天兵天將:四大天師、四大天王、五方揭帝、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二十八星宿、四值功曹、五嶽四瀆、四海龍王、陰曹地府、六丁六甲等等,就連三清都受到他的管轄。
  • 同為龍王,東海龍王私自降雨無罪,涇河龍王為何讓凡人給斬了?
    《西遊記》是人人熟悉的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之所以能躋身四大名著之列,並非僅僅是因為它的故事獵奇,《西遊記》雖然是神魔小說,但是,魔幻的背後,講述的也是世故人情,對讀者是有著現實啟迪意義的。《西遊記》第九回《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一節中,就講述了一個因私枉法的龍王遭人斬首的故事。
  • 西遊記車遲國鬥法到底發生了什麼?孫悟空為了搶功,被妖怪破金身
    這三位道士不吃人,不做壞事,只是一心向善,但有一點是做得不好,迫害和尚,三位道士被國王敬為國師,給出的原因是和尚不會求雨,還吃朝廷的糧餉。孫悟空會求雨啊,但一聽說三個道士也會求雨,心裡第一感覺,這三位道士肯定是妖怪,於是迫切想拿下他們,為自己的修行之路立下功勞。
  • 付世權|當科技遇上封建迷信,求雨的老農心服口服
    晚上,王老漢正在家裡看電視,屏幕上出現了一行滾動字幕「公告:7月25日至26日,我市氣象局將在全市範圍內適時進行人工增雨作業,作業時……」王老漢看後,掐指一算,明天不就是7月25號嗎?心想:這麼旱的天,求龍王都不靈,氣象局能人工降雨?
  • 涇河龍王不尊旨意就被斬首,鳳仙郡郡主打臉玉帝卻沒事
    在《西遊記》一書中,有兩件事非常奇怪,一件是涇河龍王因為與袁守誠打賭一事,因為少下了一點雨數,而被玉帝斬首;另一件就是唐僧師徒四人在西天取經的路途中,經過鳳仙郡時,孫悟空向玉帝求雨事件。這兩件事看似沒有任何關係,畢竟一個是神,一個是人,兩者結局也不相同。
  • 86版《西遊記》最撲朔迷離一集,車遲國鬥法刪剪與否至今爭論不休
    儘管如此,因為時代的原因,該劇始終對原著有著不少的改編,再加上多年來該劇被不斷刪剪,也因此許多故事情節都困擾著觀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車遲國鬥法」中的「挖心」和「下油鍋」情節。「車遲國鬥法」是《西遊記》中膾炙人口的一個故事。
  • 《西遊記》六大龍王,四海之外還有他最倔強,以及助紂為虐的笨龍
    在我國的眾多神話故事中,掌管水族的龍王一脈從來都是不可忽視的存在。只是在我國的各個歷史時期中,龍族的地位時高時低。有人說龍族乃是至高無上的存在,畢竟上古時期殺死蚩尤的便是應龍;也有人說龍族僅是其餘各族的吃食。在《西遊記》的歷史神話故事體系中,龍族或許稱不上是神仙榜上頂尖的存在,但也是時常出現的。
  • 《西遊記》中北俱蘆洲最厲害的三大魔頭,最後都是怎麼被收服的
    下面咱們就一起來看看,《西遊記》中,到底有多少北俱蘆洲的魔,早就悄悄來到南瞻部洲和西牛賀洲一直潛伏著。01龍王敖順曾經對孫悟空說,涇河龍王是他妹夫,生了九個兒子,卻個個都是雜種。問題是,為什麼四海龍王生出的兒子們都是龍種,偏偏涇河龍王生出的兒子種類各異呢?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涇河龍王本來就不是龍,他是來自北俱蘆洲的魔。咱們先調閱一個小證據。還記得《西遊記》中的漁夫張梢和樵夫李定嗎?曾經有人說,這兩個不起眼的小人物,囉裡囉嗦的對了一大堆詩詞,簡直不知所云。而咱們的線索,就在這堆詩詞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