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力大仙為道教門徒,學正宗仙法,為啥求雨還敗給孫悟空?

2020-12-23 靜月齋文化

虎力大仙為道教門徒,學正宗仙法,為啥求雨還敗給孫悟空?

《西遊記》中,仙與妖雖然聽起來大不相同,但其實沒有實質的差別。法術神通上都是一樣的,唯一的區別便是有無天庭的正式冊封,有冊封就會名列仙籍,就是名正言順的仙人。

天上的仙人,有人族出身的,但更多的實際上都是各類妖精。看西遊,我們應該有個正常的心態,不要認為不是人族的,都是壞的都該死。

唐僧取經路過車遲國時,遇到虎、鹿、羊三妖在該國做國師,最終這三妖和孫悟空鬥法,全部都被幹掉了。但這三個妖怪,是西遊中難得一見的好妖。在車遲國二十年,護得一方平安,保國家風調雨順,他們之死,實在讓人嘆息。

三個國師也是有些真本事的,特別是老大虎力大仙,能開壇祈雨,他這個祈雨,並非裝模作樣,而是實實在在能求下雨來。

這到底是何等神通,憑什麼可以向天上求雨?

原著中寫得很清楚,車遲三妖是學了一個叫五雷法的法術,這是一個真正的仙法。而且這個仙法,能夠驚動玉帝,實在不一般,原文所述:

天君道:「那道士五雷法是個真的。他發了文書,燒了文檄,驚動玉帝,玉帝擲下旨意,徑至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府下。我等奉旨前來,助雷電下雨。」

鄧天君不至於說謊,那就這虎力大仙的五雷法,就是一個名正言順的,得到天庭認可的求雨仙法了。只要他按步驟作法,就能把雨準時降下來。

在一般觀念中,認為老天下雨,不都應該是天上安排的嗎?他一個小小法師,怎麼可能讓玉帝聽他的話呢?

原來西遊中的下雨,其實是有兩種方式的,一種是由天庭安排,何時何地,降雨多少,都有詳細規定。另一種則是求雨仙法,也可求來降雨。但這個法門稀少,在西遊中其實只有虎力大仙得到了真傳。

三個國師建道觀,供奉三清,又得到了正宗的道家求雨仙法,事實上可以算成是三清門徒。三清是西遊世界中的最高存在,用他們傳下的仙法求雨,一般情況下玉帝自然會同意。

這五雷法也真是很厲害的:

大仙道:「這一上壇,只看我的令牌為號:一聲令牌響風來,二聲響雲起,三聲響雷閃齊鳴,四聲響雨至,五聲響雲散雨收。」

虎力大仙上壇拿著寶劍,念起咒語,估計這求雨的事情,玉帝就知曉了。然後他打五次令牌,就完成一次降雨。

車遲國三仙,並沒有危害國家,反而時常為國家求雨,帶來風調雨順,解百姓之苦,按理說,他們是有功勞的。唯一的問題是,他們在車遲國打壓佛教,讓那些只會念經的和尚遭了災。又碰到了唐僧一行,因此悲劇也就難免了。

西天取經,是得到玉帝許可的任務。在車遲國,便是佛道之爭的一場較量,因為玉帝默許,三個妖仙最後丟了性命,三清也不會替幾個小妖出頭。

孫悟空和虎力大仙比求雨,其實他根本不會什麼求雨法。原著中孫悟空雖然自稱會呼風喚雨,但其實更多是吹牛,或者是極小範圍內的調一點水。在車遲國以及後來的鳳仙郡,都看出他根本不會什麼求雨法的。

事實上,車遲國孫悟空是靠著武力威脅,讓前來降雨的一幫神仙,聽自己的指揮來降雨,這虎力大仙實在輸得冤枉。

其實,這三個國師除打壓佛教外,對百姓有恩,孫悟空也不敢把他們當成妖精打殺,如果這樣必定就會惹怒道門高層了。

三個國師的死,還是與自己有關,如果最初的三場「文鬥」敗了,就放唐僧等人離去,孫悟空也找不到理由殺他們。但他們卻忍不下一口氣,要拿性命為賭進行後三場生死賭鬥,最終他們比孫悟空技差一籌,身死道消了。

這也說明了,我們做人一定要看清形勢,能屈能伸是英雄,如果一個經常鬥氣的人,是很難成就大事的。

文|阿飛

相關焦點

  • 虎力大仙為何能夠指揮玉帝行雨?除了五雷法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西遊裡的龍王可是一個比一個悲慘,不僅被玉帝剝奪自行行雨之權,還能夠被凡人輕易斬殺,由此可見下多少雨都隨玉帝的心意來,但是西遊世界裡卻有一個特立獨行的妖怪,不僅敢自行下雨,還敢指揮著玉帝行雨。為何說西遊裡行雨之事掌握在玉帝的手裡呢?因為在龍王群裡已經出現了一個前車之鑑,涇河龍王就是因為擅作主張更改玉帝的旨意,才會被人曹魏徵斬殺在夢中。此後無論悟空找哪位龍王幫忙,都得掂量一下玉帝究竟同不同意。那麼何為五雷法呢?
  • 車遲國鬥法孫悟空不作弊能贏嗎?
    首先是在兩邊爭執之時來了許多鄉老起奏求雨,於是第一場比試的主題就是求雨。求雨對於道士來說呢輕車熟路,卻不曾聽過和尚求雨,在進入車遲國之時就描寫了和尚道士一起求雨,和尚慘敗的情況。道士會五雷正法,屬於正統法術,所以成功的理所應當。
  • 《西遊記》中為什麼國師能求雨,這不是龍王的工作嗎?
    我們前兩天剛剛講過車遲國中三位「國師」有些冤枉的事兒,今天,我們又發現了因一個問題——當年大旱,道教徒虎力大仙為何能求雨成功?在西遊世界裡,降雨不是龍王負責的嗎?《西遊記》裡的降雨程序到底如何?這位天尊是南極長生大帝的化身,也是雷部的最高天神,道教徒多簡稱其為「雷祖」「普化天尊」,又號「九天貞明大聖」,手捧金光如意,總司五雷,恩被十方,德潤萬物,是雷霆主宰。道教以雷為尊,基本上所有的成名法術都與雷有著密切聯繫,渡劫需要渡的就是天雷,雷祖至剛至陽,主要負責天之災福,掌物掌人,司生司殺,並且還號令雷霆,由此可見雷祖的地位。
  • 答案就藏在孫悟空名字裡?
    但要說最神秘的人物,還得是菩提祖師。為何?他僅花了三年時間,就培養了超級無敵猴孫悟空。猴子僅變了一棵松樹,就被他強行逐出學校,還威脅不得提他名字。孫悟空下山後,三界再無菩提消息,就連孫悟空,也沒見過他。他的真實身份是什麼?把孫悟空趕下山後,究竟去了哪裡?
  • 羊力大仙的「大開剝」法術是在哪兒學的?為啥北海龍王說是小把戲
    虎力大仙說他們弟兄三個都在終南山修行過,終南山的趙公明也是使用五雷法的高手。北海龍王說,虎鹿羊三大仙的五雷法是真的,所以小編覺著他們的五雷法就是跟趙公明學的。趙公明是通天教主的大徒弟,打的闡教十二金仙滿地找牙,逼得闡教大佬元始天尊親自出手沒收了他的武器,方才被姜子牙偷襲致死。虎鹿羊三大仙除了在終南山修行過,還在小茅山修行過。
  • 虎力仙施法能驚動玉帝,老君為何還將他遺棄?北海龍王道出真相
    踏上取經之路後,悟空赫然發現整個三界都變了。原先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孫悟空,居然三番五次被取經路上的妖魔打得鼻青臉腫,這一次到了車遲國也不例外。原來車遲國全國上下信仰的都是道教,由於孫悟空前幾天晚上毀了三清的道觀,不僅將供桌上的貢品吃得一片狼藉,更是留下了三大桶的「仙水」給虎、鹿、羊三仙喝。
  • 龍珠超:同一時期的反派,悟空敗給了誰?網友異口同聲說他
    龍珠中的悟空之所以能夠變得如此強大,是因為他經歷了不少的磨練,從小時候悟空就是一個人對付外來敵人,保衛地球,地球的安穩也全靠悟空。所以悟空的體魄都是靠著雙手打回來的,自然在大家心中的威望就高了。不過悟空也有吃癟的時候,他之前也有打過的敵人,那麼在同一時期的反派,悟空打誰是最沒有把握的?
  • 劍與遠徵齊天大聖孫悟空免費獲得 孫悟空怎麼獲得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不太清楚,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劍與遠徵齊天大聖孫悟空免費獲得方法,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一起看看吧。 《劍與遠徵》齊天大聖孫悟空免費獲得 選擇圖書館。把配好的羈絆拆開。再放上。如下圖
  • 耶穌為門徒洗腳
    耶穌和門徒們在一起,他們卻爭論誰為大的事。路22:24 門徒起了爭論,他們中間哪一個可算為大。
  • 《西遊記》是揚佛禁錮道教還是佛教,宣揚道教?
    《西遊記》揚佛的說法由來已久,如果我們仔細研究原因,我們還可以在《西遊記》中找到很多細節,因為情節太多,我就簡單地說幾句:1、東部地區的大唐部隊是道教下的天庭部隊。大唐想尋找真正的解決方案,但是他沒有從道教中尋找,相反,他從跑去一直到佛教。
  • 圖解《超級龍珠英雄》01:超藍孫悟空對戰超四孫悟空
    而《超龍珠英雄》便是其衍生產品之一,你可以簡單理解為官方的同人作品。《超級龍珠英雄》原版屬於街機卡牌遊戲,換而言之本動畫更多是為了宣傳遊戲而做的廣告片。本次內容主要側重點偏向於超時空大亂鬥,因此各種被官方承認的角色(包括不被作者鳥山明認同的超四等)均會出場。7月2日,本動畫也正式連載了第一話,讓我們先睹為快吧!
  • 道教:張道陵,普施符籙禳救災禍,被後世尊為五鬥米道教始祖
    他是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實際創立者。張道陵沒被神化前的經歷並不稀奇,他是沛國豐(今江蘇豐縣)人,曾入太學,通達五經。漢明帝時,他當過巴郡江州(今重慶)令。後入鶴鳴山修道,創立早期道教,凡人道者要交米五鬥,故稱「五鬥米道」。道徒尊稱張道陵為「天師」,五鬥米道也被稱為「天師道」,成為道教正宗。
  • 《劍與遠徵》孫悟空陣容怎麼搭配 孫悟空陣容搭配教學
    導 讀 小編今天給各位玩家朋友們帶來的是劍與遠徵孫悟空陣容搭配玩法攻略,很家朋友最近在問劍與遠徵的遊戲中孫悟空應該怎麼搭配呢
  • 道教法術是如何修煉的!
    禪修為靜功,靜功也是氣功,也就是煉丹,我國氣功諸家據說不下幾千之多,道教以氣功養生健身強體為目的,道教氣功為以意念法、吐納法外還與按摩法包括導引術、據導引養生法不下千餘條,各宗派還自有秘法,歸納大致為叩齒法、咽津法、幹梳頭、乾洗臉、揉耳目、仙鶴點水、擦腳心、兜外腎、自發功、拍打全身、搖動肢體等等, 意念法、吐納法、導引術配合在一起,形成了道教氣功中的意念、吐納、按摩三大特點
  • 拜師求法,這些道教收徒弟的要求你能做到嗎?
    本文摘自嗣漢天師府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轉載旨在弘揚道教新風,歡迎關注該公眾號。1拜師收徒的要求拜師學道是道教傳承的固有傳統。如果日後看到哪位有名的高道後,又跑去拜人家當師父,則會被認為屬於不孝,每逢參學參訪,傳度授籙(全真則為冠巾受戒)之前也是須要徵求自己師父同意的。而作為師父在收徒之前,若知道此人已有師父,那就斷不可再收此人為徒弟了,只能收為學生。也就是拜先生。道法講的是一個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