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為什麼不能在娘家過 臨沂民間竟有這樣的說法

2021-01-14 今日臨沂

  今天就是小年了,而在這天有很多說法與講究,其中有一說法就是女兒不能回娘家,有望就會問了小年為什麼不能在娘家過?

 

  兒女出門在外,父母盼著團圓。一女士自己本想與丈夫孩子一起回娘家過年,卻因為當地一則舊俗被擋在門外。據說,如果已婚的女兒回娘家過年,將對自己的兄弟「不好」,所以很多老人不願犯這個忌諱。

 

  傳統的中國家庭組成理解,當女性嫁人後,該女性隨即成為男方家庭的正式成員。以前的娘家反而淪為「親戚」關係。比如,以前姓李的女子嫁給張家,就叫「張李氏」就是這個意思。原來的「李」姓卻成了副的。

 

  當女人正式成為男方家庭成員後,去「親戚」家就不可能太隨便,更何況小年或大年三十一家團圓的日子。在封建社會裡,嫁出去的女子經常回娘家不僅要被公婆罵,就連娘家人也會罵。還要被周遭的人說「吃裡扒外」的閒話。

 

  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前的很多老觀念已經被拋之腦後,大工業化時代對傳統的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打擊很大。人們只要能養活自己,誰也用不著看誰的臉色眼色生活,回娘家過年很正常。特別是城市裡生活的人,公婆家、娘家都不住,關鍵的是人們的思想徹底改變了。

相關焦點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嫁了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小年?
    在封建思想裡嫁出去的女兒已經不是娘家人了,她是不可以在娘家過小年的,如若在娘家過小年會對娘家人不利。嫁出去的女兒不止小年不能在娘家過年,在端午、清明、七夕、中秋等等節日都是不可以在娘家過的。當女兒出嫁了就是婆婆家的人了,屬於娘家的親戚,既然是親戚了怎麼好在過小年的時候去娘家過呢?小年是一個團圓的節日裡,你不在婆婆家好好幹活,你跑娘家去,像話嗎?
  • 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說法,什麼是「官三民四船五」?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在北方,在小編所在家鄉,有農曆臘月二十三是小年的說法,在每年的這一天全家人都會吃灶糖,年齡大一點兒的人家,會在這一天在廚房祭灶王爺。在我們那邊有臘月二十三祭灶,二十四掃房子的說法。
  • 農村有個習俗,出嫁的閨女小年這天不準回娘家,這是為什麼?
    臘月二十三這天,是農曆的「小年」,這一天,出嫁閨女是不準回娘家門的。雖說是一些陋習,可這個習俗,至今沿襲在我們這裡的農村,而且出嫁的閨女,也自覺的避開這一天,儘量不在臘月二十三這天回娘家。這個習俗只限於有兒子的家庭,如果家裡沒有兄弟就無所謂了,如果有哥哥弟弟,出嫁的閨女在這一天回娘家,即使哥哥弟弟不說,嫂子或弟媳也會非常不高興的。因為農村有個講究,過小年的這天,白天還好一點兒,特別是晚上,結了婚的閨女堅決不能在家過夜。因為故去的老祖宗們,都會在這一天回來過節,不能讓故去的老祖宗看見出嫁的閨女,那樣就會對娘家的兄弟不利,影響兄弟們來年不順利。
  • 小年是哪一天2020年小年各地具體時間 小年傳統習俗有哪些
    2020年1月17日和18日分別為我國北方南方的農曆小年。為什麼小年的日子不一樣呢?其中有什麼原因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臺灣地區:除夕前一天  南京地區:正月十五,即上元節(元宵節)  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數民族地區:除夕(大年是年初一晚上)雲南部分地方:正月十六  部分地區有臘月二十二送灶神的習俗,這天也成為該地區的小年。  小年的由來  小年的由來:農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漢族民間傳統的祭灶日,又稱「小年」。
  • 2020小年是哪一天幾月幾日?過小年的傳統習俗介紹
    民間把每個農曆的臘月二十三日稱為「過小年」,也同時稱為小年、小年節。過小年雖然不是過年但卻是在預示著新年即將到來,也是十分重要傳統節日。那麼2020小年是哪一天幾月幾日?以及過小年的傳統習俗介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2020過小年是哪天幾月幾日?
  • 小年過後是大年!從今天到正月十五的年俗知識點找全了,快講給孩子聽,太珍貴了!
    今天是臘月廿三,俗稱小年,是中國傳統中祭灶、掃塵的日子。有人說:過了小年就是年,小編已經迫不及待地盼著新年了!But !!!孩子們關於年俗的問題也來了,如果他冷不丁地問你:「小年是什麼啊?」「為什麼有的人今天過小年,有的人明天過?」「我們家會怎麼過小年?」你會怎麼回答呢?很多傳統習俗被我們漸漸淡忘了。
  • 小年吃什麼傳統食物 農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吃飴糖的由來習俗
    明天就是小年了,你知道過小年要吃什麼嗎?小年習俗要吃的美食可不少,如餃子、年糕、米餅、粽子等。具體過小年要吃什麼?農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吃哪些食物呢?為什麼過小年要吃飴糖?小年吃什麼傳統食物  1、餃子  北方小年晚上習慣吃餃子,意為給灶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
  • 南北方過小年,為何相差一天?
    過小年,民間吃餃子。取意為「送行餃子迎風面」。在很多地區,一到臘月就開始各種吃餃子了。冬至要吃,小年也要吃,而大年三十,初一初五初七也都要吃餃子.小年時,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髮,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
  • 小年至,年味濃!你對小年的習俗了解多少?
    如果不能回家,也不要緊,再忙,也別忘了給家人打個電話,報一個平安,送一聲祝福,願大家都平安喜樂,笑顏如花。01小年的日期到底是哪一天天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惑,即小年到底是哪一天?因為南方和地方的小年並不是同一天。
  • 2020年小年農曆時間幾月幾日 北方小年飲食習俗小年吃什麼好
    2020年小年是哪一天?2020年1月17日臘月二十三,即民間的小年,這一天家家戶戶祭拜灶神過小年,也有掃塵的習俗。和南方臘月二十四過小年不一樣,北方人的小年多數是在臘月二十三。說到過節,很多時候離不開各種「吃」。那麼北方小年吃什麼呢?  小年是春節的前奏曲,熱鬧僅次於過年。北方地區的臘月二十三,人們稱為「小年」,意味著一年的結束。
  • 小年又雙叒叕來了,原來小年的英文還可以這樣說!
    還可能會想到:在小年這一天,有些地方會有一些習俗,如祭灶王、掃塵、剪窗花等。那你有沒有想到小年用英文如何說呢?現在和小天一起來學一學"小年"的英文表達,開心過小年的同時,積累一下英語知識。小年的幾種英文表達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小年"一詞,其實有三個義項,而每個義項對應的英語表達不同。義項一:指農曆臘月是小建的年份,也就是說,農曆臘月只有29天,沒有年三十的年份。
  • 今天,農曆臘月二十三,小年,看看小年都有啥講究
    還在外奔波忙碌的你,也許已經準備收拾行裝,回家過年,也許由於疫情,不能回家過年,不管在那,年一天天的近了,在那裡過年家就在那裡!小年到底是哪天?   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
  • 【春節年俗】「小年到十五」年俗文化知多少
    在全國不同地區,「小年」的日期並不一樣:臘月二十三是我國北方地區的「小年」,臘月二十四是我國南方地區的「小年」。也有不同的說法講:古時,過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
  • 小年北小年南是什麼意思?小年到底是哪一天?小年夜的由來習俗
    為什麼小年分南北南北方小年差一天的習俗由來已久。早在宋朝,就有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記載。但是,從清朝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二十三在坤寧宮祀神,也就是向天地神明匯報工作情況。為了節省開支,建立和諧社會,皇帝順便把灶王也拜了。以後王族、貝勒隨之效仿,於臘月二十三祭灶。
  • 為什麼回娘家要是正月初二?初一為什麼不能住娘家?
    回娘家,是一種很有特色的中國風俗。每年正月初二,幾乎全國各地出嫁的女兒都在這一天回娘家,夫婿也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那麼結婚女子為什麼必須在初二回娘家?初一為什麼不能住娘家?下面讓我們共同穿越時光,解讀一下過年出嫁女回娘家的風俗。
  • 為什麼說回娘家是要正月初二,初一怎麼就不能住娘家呢?
    為什麼要初二才能回娘家,初一就不能回嗎?,所以已婚女人不能在家裡過除夕初一,老祖宗享用供奉後,在初一的晚上就會回到天上,女兒就可以回娘家了。 5結了婚不能看娘家過年的燈 若是除夕初一回娘家,看到娘家的燈娘家會受窮,特別是娘家有哥哥弟弟的,初一回娘家的非常遭人煩,叫做人不待見。 所以早期也常見嫁到外地的女兒除夕前返娘家的時候,不進自己家門,而是先寄宿友人家,待初二的時候才能回娘家。
  • 萬萬要切記有些節日不能回娘家的風水,否則「天災人禍」擋不住,越來越衰!
    哪些日子不能回娘家一、春節,新年的第一天,出嫁的姑娘必須在婆婆家過年,到了大年初二那天,由娘家的人去叫才能回娘家。
  • 2020小年,是哪一天?小年有哪些旺運習俗和禁忌?
    啥是小年?2020小年在哪一天?小年,是大年的開始。一般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開始。從這一天起,直到大年三十,每一天,古老民俗都安排了為過大年準備的小年習俗。從打掃屋子到準備年貨,每一天都有每一天不同的吉祥事務。2020的小年,就在明天,也就是陽曆的2020年1月17日。現代人工作那麼忙,小年還在趕工,還需要過嗎?小年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
  • 為什麼初二去娘家有什麼來歷 臨沂人回娘家帶這些禮物
    女兒回娘家拜年很多地方的習俗和講究都有一些不同,比如說帶什麼禮物,在娘家能不能吃晚飯,能不能在娘家過夜都有講究和說法。小編為您整理山東一些地方回娘家的習俗,您可以從中多了解一些。   串親是春節的一項重要活動。串親拜年的順序各地不一,臨清是:初二日,姑祖母、姑家,出嫁不久的姐家、妹家,外孫至外祖母家。初三日,拜嶽父,俗稱「走丈人家」。初四日,姨家及較遠的親戚家。
  • 過了小年閨女不能回家?父親因舊俗拒絕女兒回娘家
    回家過個年 咋就這麼難  兒女出門在外,父母盼著團圓。而春節臨近,老家濰坊壽光的王女士,內心卻倍加苦惱:自己本想與丈夫孩子一起回娘家過年,卻因為當地一則舊俗被擋在門外。王女士說,「我爸說他也很想我們能回家,但按照我們家那兒的習慣,嫁出去的閨女是不能回娘家過年的。」  根據王女士的說法,其當地的風俗是:臘月廿三到新年正月初一之間,家裡如果有哥哥或者弟弟,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回家過年。否則,就可能會對哥哥或弟弟「不好」。如果家中沒有兄弟,則不受此約束。這種舊俗讓王女士覺得不可思議,但幾經勸說,父親還是拒絕了她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