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部長「警告」:阻礙通關,傷的是印度,不是中國

2020-12-15 瀟湘晨報

據《印度時報》29日消息,印度公路交通和運輸部長尼廷·加德卡裡日前致信該國財政部長與商務和工業部長,敦促他們對進口農業設備優先通關。雖然他在信中並未提及這些設備的進口國,但《印度時報》援引消息人士稱,此類設備大多來自中國。

《印度時報》:「加德卡裡:在港口設卡會傷害印度而不是中國」報導稱,在聽取一個農民協會反應有關通關出現延誤的情況後,加德卡裡致信財政部長尼爾瑪拉·西塔拉曼及商務和工業部長皮尤什·戈亞爾。

一名會見加德卡裡的協會代表表示,用於控制農藥的機械噴霧器及其零部件在清關方面存在延誤。

在寫給兩位部長的信中,加德卡裡尋求對進口農業設備優先通關。《印度時報》稱,雖然他沒有透露設備進口國是哪個國家,但消息人士稱,大多數此類設備來自中國。

印度公路交通和運輸部長尼廷·加德卡裡(資料圖)報導指出,由於新冠疫情,印度大量噴灑設備被轉移到城市地區,導致農場出現供應短缺。但由於海關決定對來自中國的貨物進行100%檢查,這些設備目前滯留在港口。

據《印度時報》消息,加德卡裡還做出了這樣的表述:阻礙這些進口商品通關只會傷害印度企業家,而不是中國。「我們的重點是減少進口,為此我們可以提高進口關稅。但是給這些已經進口的商品設卡會損害我們的企業家,導致他們蒙受巨大損失。」

加勒萬河谷衝突事件後,印度國內近期「反中」情緒水漲船高,掀起了一波抵制中國製造的輿論潮。英國路透社24日曾爆料印度政府玩的「暗箱操作」,「扣押」來自中國的貨櫃,導致大量中國製造的電子元件等商品積壓在印度港口,印度最大的財經媒體之一《今日商業》(BT)雜誌也證實了這一消息。BT稱,「印度政府沒有給出明確的消息」,但是印度商界人士傳達出的消息很清楚——不要接收從中國來的任何貨物,等待進一步通知。

延伸閱讀:印度3000家酒店拒絕中國人入住,印媒:基本上都是廉價酒店據印度媒體報導,印度首都新德裡的一個酒店和餐館行業組織於本周四表示,該組織旗下的3000家酒店將不會再給任何中國公民提供住宿服務。

根據《印度斯坦時報》的報導,做出這一決定的行業組織名為「德裡酒店和餐館所有者協會」(The Delhi Hotel and Restaurants Owners Association),該組織是在印度另一個名為「全印度貿易者邦聯」(the Confederation of All India Traders)的貿易行會發出了抵制中國貨的呼籲後,做出的這一抵制中國人的決定的。

該組織的秘書長就稱,他們這麼做是因為在6月15日的中印邊境衝突後,當地很多酒店經營者對於「中國對待印度的方式」很「憤怒」,所以在「全印度貿易者邦聯」決定抵制中國貨後,這些酒店經營者也決定參與其中,不僅不再讓其旗下的酒店購買任何中國產品,也不會再給中國人提供客房服務。

《印度斯坦時報》介紹說,這個印度首都的酒店和餐館行業組織宣稱他們在新德裡擁有3000家酒店和總共7.5萬個客房,這些酒店基本上都是廉價酒店。

不過,《印度斯坦時報》也指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印度首都的很多酒店本身也沒有開業。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也並不是中國龐大的出境遊客群體的主要旅遊目的地。中國的《澎湃新聞》在2018年的一篇報導中提到,一組來自印度國家旅遊部的數據顯示,雖然中國在2017年時有超過1.3億人次的出境遊遊客,但其中僅有25萬人次來到了印度,這可能與中國網絡上對於印度社會相對負面的報導所引發的擔憂與恐慌有關,比如如廁條件惡劣、搶劫和強姦犯多發等等。

諷刺的是,雖然當時印度旅遊部部長阿爾方斯對《澎湃新聞》表示印度的旅遊「整體安全」,還準備拿出1億美元在中國推廣印度旅遊,但印度如今既要抵制中國貨,又要抵制中國人的做法,恐怕只會加重中國遊客對於印度的擔憂,更加牴觸去印度旅遊。

而這也就意味著印度方面當年投入的那1億美元推廣費,也將「打了水漂」,受害的還是印度自己。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印度交通運輸部長發「警告」:阻礙通關,傷害的是印度,不是中國
    【環球網報導】據《印度時報》29日消息,印度公路交通和運輸部長尼廷·加德卡裡日前致信該國財政部長與商務和工業部長,敦促他們對進口農業設備優先通關。雖然他在信中並未提及這些設備的進口國,但《印度時報》援引消息人士稱,此類設備大多來自中國。
  • 印度宣布禁用59款中國應用,包括微博和微信,因為啥?
    印度禁用的59款中國APP 圖源:《印度快報》另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印度手機與電子產品協會上周向印度官方投訴稱,他們從中國進口的所有電子產品都在「未經警告的情況下」在印度港口遭檢查。據《印度時報》29日消息,印度公路交通和運輸部長尼廷·加德卡裡日前致信該國財政部長與商務和工業部長,敦促他們對進口農業設備優先通關。
  • 印度開啟APP「閉關」模式:軍隊禁止Facebook等89款手機應用,一周前...
    一周前,據環球時報援引《印度時報》29日報導,印度政府當天在一份新聞稿中說,印度出於「安全」考慮,禁止包括 TikTok和微信在內的59款中國應用,認為這些應用從事的活動有損印度主權、國防、國家安全和公共秩序。
  • 阻礙RCEP談判不停扯後腿,日本不忍了,終於放棄了印度
    中國、東協成員國和一些東亞國家計劃在印度缺席的情況下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是一份覆蓋東協國家以及東協已經與之達成貿易協定的一些國家的自由貿易協定。 RCEP談判於2012年正式開始。印度曾極力阻礙談判進程,因為擔心取消進口關稅後來自中國的廉價產品將開始湧入本地市場。
  • 魏鳳和訪尼泊爾,印度緊盯:擔心中國「將尼泊爾從印度帶走」
    【環球時報記者 胡博峰 郭媛丹】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29日訪問尼泊爾,引發印度媒體高度關注。印度報業託拉斯等媒體均提到,魏鳳和訪問尼泊爾之前,印度政府已派出3批高級官員訪問了尼泊爾,試圖修復兩國之間因邊境爭端而緊張的關係。
  • 國防部長訪問尼泊爾,印度中國先後訪問尼泊爾,兩國關係何去何從
    近日,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於29日出訪尼泊爾,在中國訪問尼泊爾之前,印度就已經訪問的尼泊爾,印度表示訪問尼泊爾就是為了促進雙方合作外交關係。印度前腳剛走,中國後腳就到,可見中印兩國對於尼泊爾的重視,魏鳳和不僅僅會見了尼泊爾總統,還會見了尼泊爾國防部部長以及軍區總司令,從此次會面來看,中國是有意促進雙方的軍事交流。不過從細節分析,中國和尼泊爾的關係要強於印度和尼泊爾的關係,拿事實說話,尼泊爾寧可拒絕印度主導的軍事演習,也要參加中國四川的聯合軍演,由此可見,中尼的關係還是非常友好的。
  • 印度部長言論再「翻車」,發現地心引力的是牛頓,還是愛因斯坦?
    編輯:一水流殤日前,印度鐵道部長高耶爾在接受採訪時,有記者問道:「按照印度當前的經濟增速,何時才能成為5萬億美元經濟體?」但是高耶爾卻答非所問,脫口而出:別盯著數字看,愛因斯坦不是靠數字發現地心引力的。
  • 印度女部長自稱牛糞中出生、男部長說薄餅能防新冠,還有更奇葩的
    #印度女部長自稱牛糞中出生#「你說我染上了新冠,我是從泥堆和牛糞裡出生的,那些地方全是細菌,所以新冠病毒根本不可能靠近我。」印度中央邦女部長伊瑪蒂·德維在被印度媒體問及感染新冠病毒傳言時表示,自己是在「泥堆和牛糞」中出生的,不會感染新冠病毒。我還真搞不明白!
  • 印度民眾排隊搶購食物,當局警告不服從防疫措施將被當場擊斃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發的肺炎疫情在全世界範圍內蔓延,日前印度總理莫迪已經要求民眾待在家中不要出門。但還是有很多印度民眾不顧疫情,聚集搶購食品,對此印度政府高官警告可能下令當場擊斃不服從管控的民眾。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26日報導,印度國內目前新冠肺炎的確診病例數還比較少,因此很多民眾都不以為然,漠視政府的禁令,並上街排隊搶購食品。據媒體報導,當地時間3月26日,在印度主要城市新德裡、加爾各答以及孟買的街頭,成千上萬的民眾在露天市場排隊購買食物,很多民眾根本沒有保持必要的安全距離。
  • 印度為何擔心中國「帶走」尼泊爾?
    作者:年負 11月29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抵達尼泊爾並開啟訪問旅程。也正是在當天,尼泊爾的總統班達裡和總理兼國防部長奧利分別會見了魏鳳和。中國和尼泊爾作為鄰國,更是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方,兩國之間有著豐厚的友誼。
  • 單日新增病例再超6萬例,第3名部長確診!印度國防部長:若不是新冠...
    圖片來源: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據悉,印度阿育吠陀部國務部長奈克(Shripad Naik)12日證實自己感染新冠肺炎。這是印度中央政府自疫情暴發以來,第3名部長確診。此前,印度前總統、現年84歲的穆克吉也被感染。第3名部長確診新冠,主管傳統醫療推廣據海外網8月13日報導,印度《新德裡電視臺》(NDTV)消息,奈克12日晚間在社交媒體平臺發文說,他接受新冠病毒(COVID-19)檢測,結果呈現陽性,他的體溫、脈搏、呼吸等生命徵象處於正常範圍(無症狀),因此選擇居家隔離。
  • 印度部長提出大膽想法,合併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就像拆柏林圍牆一樣
    印度政客一直以來都是出了名的「大嘴」,例如在高原議題上,就有人妄稱印度空軍僅憑米格-29戰機就能擊敗中國空軍,甚至深入到我腹地進行攻擊。近日又有一個印度政客喊出驚人之語,聲稱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三國應該合併成為一個國家。
  • 洞朗危機後,印度商務部長喊話:渴望中國加大投資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有馬】印度教徒報9日發布報導稱,在上一財年,印度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高達510億美元,為了減少這一巨大的貿易逆差,印度政府正尋求更多的來自中國公司在包括以出口為主的經濟特區進行投資。
  • 印度,再次複製中國
    因此,印度產業界對於中國通信業的崛起和發展非常關注和豔羨,特別是中國的TD-SCDMA技術標準突破歐美壟斷,於2000年5月被國際電聯正式採納與歐洲提出的WCDMA和美國提出的CDMA2000同列為國際3G標準之後,中國通信產業由此實現「3G突破、4G並跑、5G領先「,同時本土企業華為和中興在國際市場上崛起並超越的成功經驗,也促使印度產業界下定決心要在5G技術全球標準制定中發揮重要作用
  • 印度首款國產疫苗遭遇爭議 石油部長:對疫苗不信任都是「智障」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印度首款國產疫苗遭遇安全爭議,石油部長怒斥:對印度疫苗不信任,都是「智障」!【環球網報導】「那些對印度疫苗沒『信心』的人,就是『智障』。」印度首款國產新冠疫苗獲授權,日前受到外界關注。
  • 對著聯合國的人開槍,印度是沒有底線嗎?
    12月18日,據巴基斯坦三軍公共關係部消息,印度軍隊在印巴實際控制線的巴方一側,朝一輛載有兩名軍事觀察員的聯合國車無端開火。按照巴基斯坦軍方的描述,聯合國的車輛上有清晰可見的標記,即使在遠距離也能清楚地識別。到目前為止,印度軍方和政府都沒有主動站出來對此事做出澄清。
  • 中國剛買下10萬噸印度大米,印度政客就開始血口噴人
    印度政府完全放鬆了對於農業市場的整體限制,允許資本在沒有阻礙的情況下湧入到印度的農業市場中。印度政府希望通過向資本妥協的手段來獲得資金,挽救當前印度逐漸低迷的經濟。 但這是嚴重損害到了印度農民的合法利益的,所以印度農民才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抗議活動。這完全是因為印度政府自身的行政錯誤,怎麼可能和中國和巴基斯坦產生關係呢?
  • 印:印度不是62年的印度了!中國:看這變化,難不成我們還是?
    其實對於這個話題,在雙方爆發衝突初期,印度便一直在強調,如今的印度不一樣了,不再是1962年的印度了,言下之意就是現在的印度有信心書寫不一樣的戰爭結局,不會再重蹈62年的覆轍了。可是他們似乎忘記了,如今的中國也不是當年的中國了。 1962年的這一戰,雖然中國勝利了,但當時的中國所面臨的困難也不少。
  • 中國"侵入"不丹和尼泊爾?最近印度媒體也太猖狂了
    原標題:最近印度媒體也太猖狂了「中國在距離洞朗對峙地點9公裡的不丹境內建設村莊」,類似標題的報導日前登上印度各大媒體的頭條。就在不久前,一些印度媒體還曾聲稱「中國侵犯了尼泊爾的領土」。然而,這兩則消息很快就被不丹和尼泊爾的官方人士闢謠,中方並沒有侵犯他國領土。
  • 印度扣押中國貨櫃,國內蝗災遍地卻沒有防蟲噴霧器
    印度扣押中國貨櫃,國內蝗災遍地卻沒有防蟲噴霧器仔細檢查」全部堆積在印度的港口,而一位印度運輸部長向印度海關反應,目前印度的農業設備緊缺,而這些設備全部被擠壓到了印度的港口。雖然這位部長沒有聲明這些農業用品的產地,但是印度港口堆積的大部分都是來自中國的商品,所以便有相關人士猜測這批農業用具是來由中國生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