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交通運輸部長發「警告」:阻礙通關,傷害的是印度,不是中國

2020-12-15 騰訊網

【環球網報導】據《印度時報》29日消息,印度公路交通和運輸部長尼廷·加德卡裡日前致信該國財政部長與商務和工業部長,敦促他們對進口農業設備優先通關。雖然他在信中並未提及這些設備的進口國,但《印度時報》援引消息人士稱,此類設備大多來自中國。

《印度時報》:加德卡裡:在港口設卡會傷害印度而不是中國

報導稱,在聽取一個農民協會反應有關通關出現延誤的情況後,加德卡裡致信財政部長尼爾瑪拉·西塔拉曼及商務和工業部長皮尤什·戈亞爾。

一名會見加德卡裡的協會代表表示,用於控制農藥的機械噴霧器及其零部件在清關方面存在延誤。

在寫給兩位部長的信中,加德卡裡尋求對進口農業設備優先通關。《印度時報》稱,雖然他沒有透露設備進口國是哪個國家,但消息人士稱,大多數此類設備來自中國。

報導指出,由於新冠疫情,印度大量噴灑設備被轉移到城市地區,導致農場出現供應短缺。但由於海關決定對來自中國的貨物進行100%檢查,這些設備目前滯留在港口。

據《印度時報》消息,加德卡裡還做出了這樣的表述:阻礙這些進口商品通關只會傷害印度企業家,而不是中國。「我們的重點是減少進口,為此我們可以提高進口關稅。但是給這些已經進口的商品設卡會損害我們的企業家,導致他們蒙受巨大損失。」

加勒萬河谷衝突事件後,印度國內近期「反中」情緒水漲船高,掀起了一波抵制中國製造的輿論潮。英國路透社24日曾爆料印度政府玩的「暗箱操作」,「扣押」來自中國的貨櫃,導致大量中國製造的電子元件等商品積壓在印度港口,印度最大的財經媒體之一《今日商業》(BT)雜誌也證實了這一消息。BT稱,「印度政府沒有給出明確的消息」,但是印度商界人士傳達出的消息很清楚——不要接收從中國來的任何貨物,等待進一步通知。

來源:環球網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印度部長「警告」:阻礙通關,傷的是印度,不是中國
    據《印度時報》29日消息,印度公路交通和運輸部長尼廷·加德卡裡日前致信該國財政部長與商務和工業部長,敦促他們對進口農業設備優先通關。雖然他在信中並未提及這些設備的進口國,但《印度時報》援引消息人士稱,此類設備大多來自中國。
  • 印度宣布禁用59款中國應用,包括微博和微信,因為啥?
    印度禁用的59款中國APP 圖源:《印度快報》另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印度手機與電子產品協會上周向印度官方投訴稱,他們從中國進口的所有電子產品都在「未經警告的情況下」在印度港口遭檢查。據《印度時報》29日消息,印度公路交通和運輸部長尼廷·加德卡裡日前致信該國財政部長與商務和工業部長,敦促他們對進口農業設備優先通關。
  • 印度開啟APP「閉關」模式:軍隊禁止Facebook等89款手機應用,一周前...
    一周前,據環球時報援引《印度時報》29日報導,印度政府當天在一份新聞稿中說,印度出於「安全」考慮,禁止包括 TikTok和微信在內的59款中國應用,認為這些應用從事的活動有損印度主權、國防、國家安全和公共秩序。
  • 被庫克叫去印度建廠的緯創,收到來自蘋果的嚴厲警告:不行就換人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12月12日,被拖欠薪水的合同工發生暴動,砸毀了位於印度卡納塔克邦的iPhone代工廠,給緯創造成了數百萬美元的經濟損失,並迫使工廠一度關閉。據統計,在這起打砸事件中,有將近兩萬部iPhone 12 mini智慧型手機直接報廢,超過半數的生產線設備出現不可逆損毀。緯創方面表示,打砸的後果是災難性的,短時間內無法繼續為iPhone12 mini提供代工服務。
  • 不可思議,印度「國寶」泛濫成災超3億頭,大街上阻礙交通,當地人都...
    就比如在印度,幾乎是個全民信仰宗教的國家。所以印度人的一些言行舉止,風俗習慣等等外人就很難理解。比如印度「國寶」泛濫成災超3億頭,大街上隨便吃喝拉撒無人敢管,還當神供奉!這個所謂的「國寶」其實就是牛,在印度人眼中,牛是聖物是神明。所以印度人是不吃牛肉的,而且在一些重大活動上,牛都會隆重現身接受叩拜。
  • 大雪封路之前,中印邊境來貨了,對印度軍方的「真實傷害」可不小
    嚴冬時節,中印邊境地區的對抗已經發展到比拼後勤的階段,據香港《南華早報》24日報導,一隊由四川出發的車隊正駛向喜馬拉雅山脈,這支隊伍有數百輛重型卡車,還有數千噸物資,可為駐紮邊境的中國官兵提供數月的物資和補給。
  • 中國在印度有多少中國人 河汙染達到一種可怕的程度
    我們中國的經濟實力不斷加強,使得我們現在的生活比其他國家的條件好很多,通過國家的交通上就能看出明顯的變化,由於人們的交通工具越來越方便,使得我們的生活質量也提高了很多,這些都是國家經濟實力增強的一個證明,對於生活環境的改變,國人們便產生了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念頭。
  • 阻礙RCEP談判不停扯後腿,日本不忍了,終於放棄了印度
    中國、東協成員國和一些東亞國家計劃在印度缺席的情況下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是一份覆蓋東協國家以及東協已經與之達成貿易協定的一些國家的自由貿易協定。 RCEP談判於2012年正式開始。印度曾極力阻礙談判進程,因為擔心取消進口關稅後來自中國的廉價產品將開始湧入本地市場。
  • 印度趕中國,長遠可期,短期無望
    來源:秦朔朋友圈2018年冬天,我跟史丹福大學商學院二十幾位同學一起,在孟買和班加羅爾進行了為期十天的參訪,時隔一年,終於提筆,與大家分享我印度之行的收穫。在我去印度的幾個月前,我的一位印度同學到中國參訪了兩周。她說,去中國前,她以為印度比中國落後四五年,去之後,她意識到差距得有十年。基於我此行的認知,我覺得她還是太樂觀了。
  • 中國製造業為什麼沒有轉移到印度?
    印度消費需求不足阻礙了外國企業進入印度市場 圖片來源:新華網莫迪在接受採訪時稱,外國公司將會搬來印度,因為印度有三大優勢——民主、人口和需求。然而,後兩者的優勢並不明顯。首先,並沒有很多美國公司像美國和印度戰略家們估計的那樣遷出中國。其次,那些遷出中國的公司也並沒有遷往印度。分析人士認為,主要是某些在印度常見的非經濟因素和政府治理因素阻礙了這些美國製造業企業遷來印度。非經濟因素是舉不勝舉。
  • 在中國為什麼很少看到「印度製造」的出現?
    在當時,印度商品的出口額只是2640億美元,而東南亞其他國家的商品出口額竟達到了2.6萬億美元。試想,這是怎樣的一種差距,放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浪潮中,這樣的狀況對印度真是一種無形的傷害。其實,這也是印度自身的問題,用印度神像來說明下問題。
  • 印度記者酸了:我們也有投資,為什麼只感謝中國?
    而這帕德瑪大橋,也將會成為中國「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交通支點,中國和泛亞鐵路的重要通道之一。這時候,印度記者酸了。印度記者強調,這座大橋的投資也有印度一份,早在2011年和2015年,當時的印度總理就有計劃幫助孟加拉建設橋梁,現在孟加拉媒體的報導中,只感謝了中國,絲毫沒有提及印度。
  • 交通運輸部:我國實現國際航行船舶檢驗證書電子化
    央視網消息:今天(12月18日),交通運輸部海事局發布消息,我國已實現全國船舶檢驗商漁船統一平臺發證,在全球率先實現100%國際航行船舶檢驗證書電子化
  • 印度網友:禁用中國59款軟體app,能讓中國的科技發展後退十年
    事情的起因就在今年5月份,印度在中印雙方有爭議的地方修建公路和橋梁,結果導致中印雙方的軍隊在加勒萬河口發生衝突,這件事為印度埋下「仇視中國」的種子,隨後印度國內逐漸出現了一些印度老百姓開始抵制、甚至打砸印度境內的中國手機店情況,「排中」的現象也開始出現。
  • 九部高分印度電影推薦
    說到印度,大家心裡會浮現出一些不好的新聞而對印度的普遍印象就是髒亂差,愛跳舞,愛唱歌今天就推薦9部印度高分電影給大家2.小蘿莉的猴神大叔觸人心弦的印度電影佳作!——《小蘿莉的猴神大叔》。故事設定在克什米爾這一印巴常年戰爭區,用大叔與蘿莉的友情化解仇恨。取材於宗教精神,卻又用愛超越宗教的限制。
  • 中國剛買下10萬噸印度大米,印度政客就開始血口噴人
    印度政府完全放鬆了對於農業市場的整體限制,允許資本在沒有阻礙的情況下湧入到印度的農業市場中。印度政府希望通過向資本妥協的手段來獲得資金,挽救當前印度逐漸低迷的經濟。 但這是嚴重損害到了印度農民的合法利益的,所以印度農民才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抗議活動。這完全是因為印度政府自身的行政錯誤,怎麼可能和中國和巴基斯坦產生關係呢?
  • 魏鳳和訪尼泊爾,印度緊盯:擔心中國「將尼泊爾從印度帶走」
    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錢峰29日對《環球時報》表示,在疫情背景下,中國防長訪問尼泊爾充分說明中尼關係的重要性。中尼是友好鄰邦,魏鳳和訪尼的一天行程安排體現出的是鄰居之間走走親戚、串串門,增進友誼,加強合作,這對兩國、兩軍之間的信任是很大的提升。印度報業託拉斯29日稱,這是自去年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尼泊爾以來,中國訪尼的最高級別官員。
  • 美國軍機首次降落印度安達曼群島,靠近中國重要海上交通線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馬巖】據《印度時報》網站10月3日報導,美國海軍一架P-8A「海神」反潛巡邏機近日降落在了印度安達曼群島的布萊爾港,尋求加油和其它後勤服務。報導稱,儘管印度與美國在2016年籤署互惠軍事後勤條約後,雙方的軍艦就在相互提供加油等服務,但這回是美國軍機第一次降落在安達曼群島上。
  • 報復中國為何會適得其反?印度教授:本國貨又貴又差,無法脫鉤
    金融時報發表評論稱,印度對中國在貿易上的報復性打擊會使得印度同樣損失慘重。自6月15日中國軍隊在喜馬拉雅山邊境戰鬥中打死20名印度士兵以來,印度人找到了各種吸睛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憤怒。流血事件發生後,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的政府正在重新考慮與中國的經濟關係。由於無意在軍事上攤牌,印度政府希望通過限制中國企業進入印度市場,打擊其更強大的鄰國——印度認為,這可能損害中國的國庫。儘管新德裡方面尚未發表任何聲明,但有跡象表明,貿易戰爭已經開始。海關官員一直在緩慢放行中國進口商品,尤其是那些被視為「非必要」的商品。
  • 印度歷史上是如何佔領安達曼群島的,中國應如何破解馬六甲威脅?
    據媒體報導,印度在加勒萬河谷打架吃了虧,又開始在馬六甲海峽與美日互動頻繁,叫囂切斷我國的馬六甲能源運輸線。印度真的能威脅到我們嗎?印軍因此在該群島修建了多個軍事基地,可監視經過馬六甲海峽的航運、特別是往返于波斯灣的原油運輸。早在2001年,印度軍方就組建了「安達曼-尼克巴司令部」(ANC),這是印度唯一的三軍統一戰區司令部,有權節制轄區內的陸海空三軍部隊。ANC的角色是充當印度軍事前哨站,監視經過馬六甲海峽的航運、特別是往返于波斯灣的原油運輸。